就在李儒和易軒苦勸董卓之時,另外一邊的張遠也已經進入了虎牢關,為了防止聯合軍的探子將自己暴露,所以張遠一直都在暗處,他現在隻需要等待易軒的消息,一旦坐實就立即按照計劃裏的那樣,將天子以“偷渡”的方式送到聯合軍陣營裏去,如果董卓不願意呢?


    就隻能硬偷了,先將生米煮成熟飯,反正董卓失去了天子後,所翻不起什麽浪來,難不成還能揮兵殺到聯合軍陣裏把天子搶迴來?董卓又不是智障。


    董卓很懵逼,他需要仔細考慮一二,要知道董卓的權利欲是很強烈的,想要他放棄這種掌控一切的權勢,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可是連李儒都勸他這樣做了,這就說明這一條路極有可能是可行的。


    他揮了揮手,歎氣道:“你們先退下,待我想想吧。”


    易軒和李儒不再多說任何話語去勸阻,現在董卓心亂如麻,讓他自己想通吧,之後李儒和易軒便邊走邊暢談起來,李儒很感興趣易軒這些年幹什麽去了,為何不見衰老,但是迴頭一想易軒乃是修仙之人,不必多問。


    “定方賢弟,你是如何判斷此計可行的?”


    易軒知道李儒是個極其聰明的人,該講的道理都講了,李儒還要繼續這個問題,這就說明他想知道根本所在,能夠讓易軒如此篤定的提出此建議的最終根據是什麽?反正不可能是因勢而判,天下大事瞬息萬變,所謂人心難測,誰又能拍著胸部擔保這些軍閥真的就不是忠於漢室?


    萬一自己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豈不是可笑?


    “唉,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亂世之相已現,想要重新穩定局勢,至少需要一百年,改朝換代已是不可避免。”


    李儒一驚,趕忙請教道:“敢問將軍,假如真如此計所說,演變為諸侯真爭之局,那該我軍又該如何?”


    易軒眼角微眯,一字一句的頓道:“呂布。”


    果然如此,李儒心如明鏡,怎會不知呂布是把雙刃劍,那種無情無義之人一旦跟著董卓不能在朝堂上耀武揚威,那一定會搞出一些幺蛾子來,當初叛變丁原時,呂布就是覺得跟著丁原舞台太小,才會在當朝宰相的招攬下,毫不遲疑的殺了義父。


    加入董卓失去了一人之下的權勢,那麽要是天子身邊的紅人也招攬呂布的話,董卓不就成了第二個丁原了嗎?


    一想至此,李儒急忙請教道:“將軍真乃高見,呂布此人性情古怪,反複多端,做事全憑喜好就罷了,可他還貪戀權勢。”


    說著這裏,李儒看了一眼四周,然後湊到易軒耳邊,小心翼翼的說道:“實不相瞞,儒有預感,若是董太師來日遭到殺身之禍,十之八九就是呂布招來的,這就是個好高騖遠、喜怒無常之輩。”


    接著李儒情不自禁的塌下肩膀,滿臉無奈的歎道:“當初策反呂布本是為了打倒丁原,鞏固朝堂威望,一旦太師失勢,呂布必然要反,此人是個天下無敵的將軍,但他的心卻不是將心,而是梟雄之心,殺其義父丁原何等刀塊,竟不講半分情麵,真是太可怕了,也就是董太師為人......”


    李儒突然自知失言,趕緊收住差點脫口而出的話,而易軒清楚他想說什麽,下一句應該是:“也就是董太師為人暴戾無常,偏好殺戮,所謂物以類聚,他才會如此欣賞呂布,收其為義子,正常情況下,能夠被榮華富貴輕易蠱惑就殺掉自己義父的人,根本就不能算人,隻是聞到腥味就興奮的野獸而已。”


    不說破,不到破,心照不宣,大家都明白,懂的都懂。


    董卓現在不爽呂布都隻是因為呂布行事作風太傲慢無禮罷了,還真沒到“可能會殺死自己”的那個判斷上去,李儒也是無奈啊。


    易軒微笑道:“文憂兄,你覺得呂布此人該當如何處置?”


    李儒眉頭緊鎖,搖頭無語,雙刃劍就是麻煩,丟了可惜,拿著害怕,呂布就是如此,他的武力驚人,恐怕隻有項羽在世才能與他一決高下,同時代的武將裏是沒有人能夠殺死他了,但是呂布有項籍之勇,卻無項籍半分大義。


    李儒猛然看到易軒耐人尋味的表情,心裏一喜,抱拳拱手道:“還請將軍賜教。”


    “依我所見,可以找個機會讓呂布單獨領兵,隻要他一離開,就不會再迴來了,到時候我方無事,錯隻在呂布,呂布不管去了哪裏都不會再遇到董太師這般欣賞他的人,畢竟不是每個人的行事作風都類似太師。”說到易軒的眼睛裏滿是“你懂得”三個字。


    李儒一愣,片刻後喜上眉梢,對著易軒鞠了深深一躬,滿臉佩服道:“易先生真是大才,如此簡單的策略我怎麽就想不到呢?!”


    這是李儒的真心話,讓呂布帶著那些身懷異心的人,拿著董卓給的軍令,光明正大的離開,真是比什麽都好!


    因為呂布留下來一定會鬧事,主動送他離開反而是最好的結果!


    隻不過李儒內心有些芥蒂,他弱弱的問道:“將軍,在下有一肺腑之言,還請將軍解惑。”


    易軒點頭道:“但說無妨。”


    “我雖為太師心腹,本不該揣測,隻是太師行事暴戾了些,時而張揚了些,就算是交出天子,隻怕天下眾人也難容太師啊。”


    易軒內心嗬嗬,董卓做的那些天怒人怨的事情叫做“一些”?


    董卓這個人可以和中國曆史上任何一個大奸大惡之土徒相提並論,所犯惡行罄竹難書,眾人再次進入三國世界後,原本是想快速抵達眼下“天下群雄討伐董卓”的劇本,等到真的參與進來後,再申請個人任務,誰知道這一次的個人有需要幫董卓軍,易軒很煩的。


    如果這一次是讓易軒等人幫助聯合軍,易軒一定第一個砍了董卓的頭。


    “先生既然都說了傳國玉璽之事,又何必再問呢?”


    李儒有些尷尬,“倒也不是這麽一說,主要是太師得罪人太多,時局一亂,無人相幫,誰人能夠料到今後之事,萬一天子偏能號令諸侯對太師群起而攻之,斬盡殺絕,這卻如何是好?”


    唉,易軒也是無奈了,誰叫董卓什麽事都敢幹呢,這根本不留後路的做法,換個人都寢食難安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武鬥之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火.夭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火.夭折並收藏少年武鬥之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