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白芷出嫁之前,王弗恰好在東京,與鄭為、白太醫有接觸, 就給他們出了這個主意, 用白太醫和白英同意女兒無條件和離的書信作為保障, 陪嫁過去。若是齊家待白芷好,那就當這封信不存在,若是齊家虐待了白芷, 她就可以掏出信來,隨時和離。
因為王家在江陵也有不少生意,人員來來往往,都知道白家與王家的關係,於是常常把白芷在齊家的處境傳到東京來,白太醫和白夫人雖然為女兒痛心, 到底心中還是有些傳統思想禁錮著,沒有主動讓女兒和離。這下白芷毅然和離,其實也算了了他們一樁心事。
王弗確實和白芷通過氣,托她給王映之上一課,告訴她如何在婚姻中保持自我。因為映之迴到青神,一直追著她婚事不放的李氏,肯定要舊事重提,到時候怕她熬不住,稀裏糊塗嫁了,所託非人,王弗離得遠,也是愛莫能助。
嘉佑七年春,一個尋常的陰雨天,王弗接到了兩個消息,蘇軾迴家的時候,看見她坐在院子的紫藤花架下發呆,陳留蹲在廊下看螞蟻搬家,阿棄從屋子裏跑出來,手指上沾著蜂蜜,一邊跑一邊舔,張開雙臂要他抱。
蘇軾把阿棄抱起來,捏住他的小手不讓他舔,問道:「你阿娘怎麽了?」
阿棄歪著腦袋想了想:「她哭了。」
「你招惹她了?」
「我才沒有,她自己看信,然後哭了,我在和留哥找螞蟻窩——」阿棄一句話還沒說完,便被蘇軾放了下來,轉眼間蘇軾就到了王弗身邊。阿棄搖搖頭,走到陳留身邊,陳留聞到蜂蜜的味道,嫌棄地看了他一眼。
阿棄聳了聳肩,忽然眼珠子一轉,把他的手拉過來,將自己手上的蜂蜜全都蹭到了他手上,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他的手按在了螞蟻窩上。
陳留:「……」
「十娘,你怎麽了?」蘇軾坐在王弗身邊,攬過她的身子,讓她靠在自己身上。
王弗輕聲說:「範公去世了。」
相比原歷史,範仲淹已經多活了十年,隻是王弗在拯救八娘以前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早在無意識中改變了歷史,因為她對範仲淹的了解,大概就是《嶽陽樓記》和慶曆新政了。
範仲淹在多活的這幾年裏,日子過得悠然愜意,最初兩年,他還想出去做官,仁宗也一直為他留著空缺,隻是每到他即將上任時,總有大病小病發作,纏得他沒辦法出山,隻好在家中精研學術。不過,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裏,詩詞文章作得不多,更多的是兵法策論和一些治國之道。範仲淹發表作品頻繁,王弗就幹脆在《和樂小報》上給他弄了一個專欄,他非常高興,一連寫了十幾篇文章寄過來。聽他的小兒子範純粹說,範仲淹決心將畢生所學所思都寫出來,常常伏案寫作,廢寢忘食。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真是將這兩句話踐行到了極致,其實他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但他仍想著把自己的經驗教訓多留一點下來,用以警醒世人。範仲淹猝然離世,與經常埋頭寫作應該有分不開的關係,隻是他心之所係,都在國家百姓,誰也阻攔不住。
仁宗年間最璀璨的星辰之一不幸隕落,這是所有人的遺憾。
但範仲淹在朝中的人
脈和袍澤仍在,範純仁是正經的兩榜進士出身,博學多才,家學淵源,自幼在範仲淹身邊耳濡目染,接受了嚴苛而優秀的政治教育,再加上他本人性格平和,寬厚仁慈,並且廉潔勤儉到了極致,官聲非常好,很受治下百姓的愛戴,所以民間都認為,他將會是範仲淹的接班人,未來也會成為一國宰輔。
這一年,範純仁已經做到了慶州通判的位置,與王弗他們距離不算太遠,也常有書信來往。範純仁簡樸,從不收別人送的重禮,朋友們都說,如果想要範純仁收禮,那就送他一鬥新米,不過第二天,你一定會收到他送迴來的兩鬥米。不過有一人,在範純仁那裏是個例外。
王弗喜歡和朋友們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口感不錯的雜交稻米,陶然居釀造的美酒,新嫁接出來的桃子、李子、杏子,還有廣南種出來的專門用來啃著吃的甘蔗,甘蔗榨出來的霜糖,逢年過節,甚至隻要她偶然想起了某人,就會送一些過去。
給範純仁送禮的時候,王弗會強調是給他試吃,讓他試試吃這些東西有沒有不良反應。他每每收到禮物,都會想起少年時在王家住,王弗常在假山後頭偷偷養兩隻小老鼠,用那兩隻老鼠試吃了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這麽一想,便啞然失笑,也不知怎麽迴禮了。
這一次範仲淹去世的訃告,是範純仁親自寫的,王弗這一份,格外長一些,寫到範仲淹生前,他們範家就受到了王弗的關照,王弗更是逢年過節噓寒問暖,年禮節禮從未斷過,範家的鄰居都以為範仲淹有個不為人知的女兒嫁到了富豪家中,都誇讚王弗孝順。
而範仲淹,確實也是把王弗當做女兒看待,書信來往十分頻繁,言語之間也很親密,還悉心照顧在應天府求學的王琨,為他保了與老師女兒的大媒。範純仁和範純禮兩兄弟都在王家住過,也算是王方的學生,這樣的關係,便說是通家之好也不為過。
範仲淹去世,對王弗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提醒她,人們終有一天會衰老,會死去,所以她才如此傷心。
「人固有一死,隻不過是早晚罷了,範公一生無愧於家國百姓,便足夠了。」
因為王家在江陵也有不少生意,人員來來往往,都知道白家與王家的關係,於是常常把白芷在齊家的處境傳到東京來,白太醫和白夫人雖然為女兒痛心, 到底心中還是有些傳統思想禁錮著,沒有主動讓女兒和離。這下白芷毅然和離,其實也算了了他們一樁心事。
王弗確實和白芷通過氣,托她給王映之上一課,告訴她如何在婚姻中保持自我。因為映之迴到青神,一直追著她婚事不放的李氏,肯定要舊事重提,到時候怕她熬不住,稀裏糊塗嫁了,所託非人,王弗離得遠,也是愛莫能助。
嘉佑七年春,一個尋常的陰雨天,王弗接到了兩個消息,蘇軾迴家的時候,看見她坐在院子的紫藤花架下發呆,陳留蹲在廊下看螞蟻搬家,阿棄從屋子裏跑出來,手指上沾著蜂蜜,一邊跑一邊舔,張開雙臂要他抱。
蘇軾把阿棄抱起來,捏住他的小手不讓他舔,問道:「你阿娘怎麽了?」
阿棄歪著腦袋想了想:「她哭了。」
「你招惹她了?」
「我才沒有,她自己看信,然後哭了,我在和留哥找螞蟻窩——」阿棄一句話還沒說完,便被蘇軾放了下來,轉眼間蘇軾就到了王弗身邊。阿棄搖搖頭,走到陳留身邊,陳留聞到蜂蜜的味道,嫌棄地看了他一眼。
阿棄聳了聳肩,忽然眼珠子一轉,把他的手拉過來,將自己手上的蜂蜜全都蹭到了他手上,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他的手按在了螞蟻窩上。
陳留:「……」
「十娘,你怎麽了?」蘇軾坐在王弗身邊,攬過她的身子,讓她靠在自己身上。
王弗輕聲說:「範公去世了。」
相比原歷史,範仲淹已經多活了十年,隻是王弗在拯救八娘以前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早在無意識中改變了歷史,因為她對範仲淹的了解,大概就是《嶽陽樓記》和慶曆新政了。
範仲淹在多活的這幾年裏,日子過得悠然愜意,最初兩年,他還想出去做官,仁宗也一直為他留著空缺,隻是每到他即將上任時,總有大病小病發作,纏得他沒辦法出山,隻好在家中精研學術。不過,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裏,詩詞文章作得不多,更多的是兵法策論和一些治國之道。範仲淹發表作品頻繁,王弗就幹脆在《和樂小報》上給他弄了一個專欄,他非常高興,一連寫了十幾篇文章寄過來。聽他的小兒子範純粹說,範仲淹決心將畢生所學所思都寫出來,常常伏案寫作,廢寢忘食。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真是將這兩句話踐行到了極致,其實他的身體已經很不好了,但他仍想著把自己的經驗教訓多留一點下來,用以警醒世人。範仲淹猝然離世,與經常埋頭寫作應該有分不開的關係,隻是他心之所係,都在國家百姓,誰也阻攔不住。
仁宗年間最璀璨的星辰之一不幸隕落,這是所有人的遺憾。
但範仲淹在朝中的人
脈和袍澤仍在,範純仁是正經的兩榜進士出身,博學多才,家學淵源,自幼在範仲淹身邊耳濡目染,接受了嚴苛而優秀的政治教育,再加上他本人性格平和,寬厚仁慈,並且廉潔勤儉到了極致,官聲非常好,很受治下百姓的愛戴,所以民間都認為,他將會是範仲淹的接班人,未來也會成為一國宰輔。
這一年,範純仁已經做到了慶州通判的位置,與王弗他們距離不算太遠,也常有書信來往。範純仁簡樸,從不收別人送的重禮,朋友們都說,如果想要範純仁收禮,那就送他一鬥新米,不過第二天,你一定會收到他送迴來的兩鬥米。不過有一人,在範純仁那裏是個例外。
王弗喜歡和朋友們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口感不錯的雜交稻米,陶然居釀造的美酒,新嫁接出來的桃子、李子、杏子,還有廣南種出來的專門用來啃著吃的甘蔗,甘蔗榨出來的霜糖,逢年過節,甚至隻要她偶然想起了某人,就會送一些過去。
給範純仁送禮的時候,王弗會強調是給他試吃,讓他試試吃這些東西有沒有不良反應。他每每收到禮物,都會想起少年時在王家住,王弗常在假山後頭偷偷養兩隻小老鼠,用那兩隻老鼠試吃了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這麽一想,便啞然失笑,也不知怎麽迴禮了。
這一次範仲淹去世的訃告,是範純仁親自寫的,王弗這一份,格外長一些,寫到範仲淹生前,他們範家就受到了王弗的關照,王弗更是逢年過節噓寒問暖,年禮節禮從未斷過,範家的鄰居都以為範仲淹有個不為人知的女兒嫁到了富豪家中,都誇讚王弗孝順。
而範仲淹,確實也是把王弗當做女兒看待,書信來往十分頻繁,言語之間也很親密,還悉心照顧在應天府求學的王琨,為他保了與老師女兒的大媒。範純仁和範純禮兩兄弟都在王家住過,也算是王方的學生,這樣的關係,便說是通家之好也不為過。
範仲淹去世,對王弗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提醒她,人們終有一天會衰老,會死去,所以她才如此傷心。
「人固有一死,隻不過是早晚罷了,範公一生無愧於家國百姓,便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