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


    「就是司南,磁石不是一直指著南方嗎?所以稱之『指南』,意思就是指導別人,免於走偏路,你覺得如何?」


    「十娘妙想,夫所不能及也。」


    蘇軾整理撰寫的《防疫指南》,一經刊刻,就銷售一空,成為大宋人手一本,居家旅行必備的書籍。


    這不僅是因為他成功控製住了鳳翔府幾個縣鄉的疫情,證明了這本指南的實用性,更是因為他本人就以文章、書法受到文壇盟主歐陽修誇讚。王弗還很貼心的出了字帖版,便於幼兒學字的同時,了解防疫知識。


    蘇軾對她這種利用自己牟利的行為沒有任何不滿,因為這一次,王弗預支了幾萬貫,用於購買藥材、僱傭民工、改善用水條件,要不是她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他們不可能創造這樣一個奇蹟。


    再說了,編寫《防疫指南》也是有利於百姓的民生大事,她這麽做,沒有絲毫不妥。


    這本《防疫指南》後來幾經訂正、增減,一直由趙家書籍鋪出版,成了每個書院、學塾首先要學的書籍之一,就是那不識字的,也會由鄉老裏長集合起來,定期


    舉行「防疫知識普及大會」,務使每個人都能掌握一定的疾疫知識,懂得生水不飲,腐肉不食。


    而《防疫指南》中的各種藥方,也被各地大夫奉為圭臬,但書上每一麵都會強調對症下藥,因時因地因人而變,不可盲從。


    這一年的冬天,仁宗在朝堂上捧著《防疫指南》總結道:「千百年來,疾疫一直是民生大害,如今鳳翔府簽判蘇軾總結出這本《防疫指南》,成功控製住了香溪疾疫,國中上下為之大振,氣象一新,諸位當以此為楷模,勤儉愛民,恪盡職守。」


    蘇洵如椽大筆,遵循事實,將此事記述在史書中,成為仁宗的一項功績。他也已經為官數載,雖然是在清水衙門做些文書上的事,但報國之心不改,立功之心不變,如今蘇軾有此功績,也算是為蘇氏門楣增添了幾分光彩。


    尤其最近新得長孫親手寫的《九歌》十一篇,雖筆跡稚嫩,缺點少劃,卻也充分顯示了這個孩子的天分和毅力,不在其父之下,蘇氏一族,盛興有望啊。


    程氏雖也遺憾蘇軾夫妻和阿棄沒能迴來過年,卻也不寂寞,身邊還有幼子蘇轍夫妻,三個孫女也是越長越好,乖巧可人,八娘與夫君相敬如賓,恩愛和睦,外孫程照與他的繼父相處更是和諧,一家人生活富足,前途似錦,也算是暢快如意了。


    王弗和蘇軾在鳳翔府過年,身邊更是毫不落寞,新開的醫學院聲名遠揚,吸引了許多學子前來求學,甚至有那已經出了名的杏林高手不恥下問,寧願在學院裏當個普通學生,從頭學起。


    濟世醫學院第一批招生三百餘人,都是經過重重篩選,確定終生為醫不改其誌的青少年,十五到二十五歲都有。通過審查,王弗又招了一批實習老師,讓他們傳授學生基礎醫藥學,鞏固基礎,同時向別的老師學習新的醫學知識。


    三星觀裏的少年們,都是湯山盜匪的後代,本以為自己被留在鳳翔府是做人質的,結果好飯好菜,逢年過節還發新衣發紅封,簽判夫人隻對他們的學習和人品嚴格,其餘諸事都不管,這群脫了鍾儀魔掌的少年可算是揚眉吐氣,逐漸活潑起來。


    日子過得舒心,王弗也是過年後才恍然發覺,好像每月都會寄信過來傾訴心情的映之這個月沒有寫信,才寫了信寄出去,便看見蘇軾拿著東京來的信進屋來了。


    「十娘,你三叔去世了。」


    第167章


    王傑是中秋節後, 同友人一起遊湖時掉下水淹死的, 因為喝了酒, 掉下去的時候掙紮了幾下, 灌了不少水進去,意識不清的人落入水中, 自然是兇多吉少。偏偏那湖又深,他們一群人跑得遠,會泅水的船夫隻有一個,救了這個, 自然就漏了另一個, 王傑很不幸,就是被漏下的那一個。


    映之自然是要迴青神為父親守孝的,王弗無法親自去見她一麵, 隻好派了性格開朗的雙喜, 跟著信使趕上王家迴青神的隊伍, 與映之同行。


    最讓趙氏擔憂的是,映之年紀不小了,婚事還沒有頭緒, 而她自己懵懵懂懂,一心學習園林設計,好像還沒開竅。爹爹去世,能夠為她安排婚事的,也就隻有那個眼光淺薄的李氏了。不是趙氏埋汰這個妯娌,實在是從她進門起, 隻要兩人撞到一塊,李氏做的事都能讓她噁心死。


    她有心過問映之的婚事,可映之本人無心,她也沒什麽辦法,王弗的意思是,水到渠成,順其自然,要不然到時候守製結束,把她送到醫學院待一段時間,醫學院裏這麽多優秀青年,總有一個能讓她動心的。


    實在不行,一輩子不嫁,也未嚐不可。說到嫁人,這還真是一件不看技術,隻看運氣的事,她身邊的小姐妹或者嫂嫂,都嫁得很好,夫妻恩愛,一家和睦,隻有一個白芷,嫁到了江陵,聽說實在過得很糟心。


    白芷用小鼠做實驗,不小心被她那個古板嚴肅的官人發現了,登時就發了火,罵她心腸歹毒,虐殺性命,還一直貶低白芷的家世和學醫的愛好,也是白芷性格溫馴堅韌,忍得了他如此百般打壓,若換了王弗,早一拳過去,叫他找不著東南西北了。


    因為白芷的事,王弗一直勸告趙氏,不要過多幹涉小輩們的婚事,看看對方的人品才學,稍微把關是好的,真正的日子,還是他們自己去過的,誰也不知道其中艱辛酸澀,讓他們自己去品味,自己做選擇,自己承擔後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穿之東坡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奚月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奚月宴並收藏宋穿之東坡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