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種著很多花草樹木,左近有一叢翠竹,另一邊是一棵海棠樹,如今是夏日,正蔥蔥鬱鬱著。螢火蟲閃著微弱的光芒,穿飛其中,好似星子落到了人間。


    王弗打著嗬欠,半倚在蘇軾身上,本來他們都要睡覺了,蘇軾忽然來了靈感,非要爬起來寫文章,他自己寫猶不滿足,還非要拉睡得迷迷瞪瞪的王弗起來鑑賞。


    兩人坐在階下,不一會兒,王弗就睡著了,蘇軾便把她的頭放在自己的懷裏,小心翼翼地抱著她,但看到她微微帶著稚氣的睡顏,又忍不住偷偷親了她一下。


    不知何時,聒噪的蟲鳴和蛙聲都漸漸變小了,而王弗已經沉睡過去


    ,隻剩下瞪著一雙大眼的蘇軾,帶著露水氣息的風纏繞上兩人的衣襟發梢,天地間都靜悄悄的,好似隻有他們兩人存於世間。


    若不是外頭的梆子聲驚醒了王弗,兩人恐怕就在台階上坐一夜了。王弗把蘇軾拍醒,問他:「看月亮就看月亮,你看完了為什麽不喊我起來?」


    「什麽叫『看月亮』?我那是『賞月』。」蘇軾被她打斷美夢,竟然壯著膽子反駁她了,「『賞月』在於『賞』的心境,又不在於看月亮的動作。」


    這種淺顯的道理王弗怎會不知?要不然也不會答應他出門了,隻是傻氣也該有個度吧?就這麽坐在階下一晚上,風寒感冒了怎麽辦?


    實用主義和浪漫主義啊!


    王弗渾身酸痛,不想同他理論,甩了他的手,攏了攏寢衣,迴房睡覺了。這要是坐在台階上傻傻地睡一晚上沒知覺,明早上全眉山的人都知道他們夫妻不幹正事,淨做傻事了。


    可第二天他們送走迴門的蘇轍夫婦,才知道,全眉山的人是不知道,蘇家的人倒是全都知道了。


    第122章


    不過很快他們就無暇八卦這些別人家的小事了, 因為去年的大雪災, 今年夏天格外炎熱, 四處幹旱,就連王家挖了水渠、安了水車的田地, 也有缺水的消息傳來。


    王弗聯繫過沈括, 沈周如今在工部任職,他們早就把水車的圖紙獻上去了, 然而杯水車薪,水車的安裝選址需要很多專業人士, 造價也不菲, 工部官員裏懂基層事務的也是少數。沈括為了幫他父親處理這些事,早就把學業擱置在一邊, 到各地親自指導工作了。


    與此同時,益州知府張方平向蘇洵發出了邀請。此前,一直在南方作亂的儂智高, 受到楊家將傳人楊文廣及大宋名將狄青的相繼圍剿, 勢力範圍急劇收縮,無奈退出經營已久的邕州, 向少數民族聚居的大理撤退,在特磨寨落腳時, 被新任邕州知州暗中安排的密探, 得知了他們的下落,儂智高匆忙逃竄,留下了他的親人, 悉數被捕,押送至開封府囚禁。儂智高退居大理後沒有什麽大的動靜,許多人猜測他已經身亡,但他對宋廷造成的巨大打擊,使得邕州、賓州、桂州、廣州等地一片狼藉,百姓苦不堪言。


    張方平尚未到任益州之時,就有謠言稱儂智高將進犯益州,益州代理知州急忙調兵遣將,高築城池,而張方平在路上就把被調往益州的兵士一一遣返。到任之後,正值上元燈節,他大開城門,三夜不閉,又派人捉住了造謠此事的邊境翻譯官,因此在蜀地樹立了極高的官聲,深為蜀地百姓所信任。因而,他的邀請,對於蘇洵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一直以來,蘇洵並非沒有出仕的機會,隻是他屢次落第,不喜歡刻板的考試選拔方式,為人又太過剛烈,不知轉圜,上官或許會欣賞一個才華橫溢的文人,卻一定不喜歡他這麽一個有自我堅持還容易頂撞自己的下屬。張方平邀請蘇洵,一方麵是為了他,另一方麵卻是為了蘇軾和蘇轍。


    蘇家兄弟的才華早已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他們在《和樂小報》、《太平廷報》上屢屢發表文章,而這兩份報紙,更是官場中人一定會看的報紙,早有人想要把他們攬入麾下。但顯而易見的,在尚未取得功名之時,蘇洵是不會讓兩個兒子摻和進黨派的爭端之中的,他們就一直低調地生活在鄉下,對於外界的招攬不管不問,直到張方平的邀請送到蘇洵手中。


    張方平有極好的官聲,為人慷慨有氣節,在朝中也是立場相對中立的一位大臣,再加上他如今是蜀地的父母官,蘇家三人若要為官,必然要經過他的手,如今他盛情邀請,必然是為了一年多以後的大比之年,看蘇家兄弟的年齡已到,應該會在這一兩屆參加。


    雖然府城離眉山並不算遠,但搬家還是一件需要慎重考慮的事。蘇洵本不想全家人都去府城,從他的角度考慮,最好就是他們父子三人單獨去,如果能得到鄉試的免試資格,直接參加禮部的省試很好,不能的話,他們就按照正常流程往上考就行了。


    奈何蘇家兄弟都是新婚不久,要讓他們毫無怨言地離開溫柔鄉,還真是挺不容易的,最終的協商成果,還是一家人一起去。


    好在由於水泥的逐漸普及,益州各地道路改善了許多,再加上王弗本來就在府城住過好幾年,王家有龐大的莊園和廣闊的田地在府城,找個三進三出的房子租下來,並不是什麽難事。


    在府城定下來後,家裏的女人們安頓行李,蘇洵自然帶著蘇軾和蘇轍前去拜訪張方平。蘇軾此前和王弗出門賑災時也見過張方平一兩次,再見張方平,絲毫不見尋常年輕人的拘謹。一番深入交談後,張方平審視著這父子三人,心中也不由感到天下英才輩出,大宋官場,恐怕又要注入一股新鮮血液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穿之東坡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奚月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奚月宴並收藏宋穿之東坡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