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知道關也關不住她,深恨女大不中留,第二日又收拾了東西,迴到了青神。
蘇軾的信還在趙家書籍鋪沒送出去,王弗一迴青神,趙家書籍鋪的大掌櫃就把信送到了王弗手上。
「十娘,知你病癒,為兄喜不自勝,求神拜佛,終夜輾轉而不能眠。上蒼憐我,得遇十娘於微時,相知相交八年,自垂髫而漸弱冠,一生所幸也。惟願餘生長夜更漏,得與十娘共度。阿娘已上門提親,眉山事了,速速歸家,為兄翹首以盼。」
王弗不自覺地笑了出來,掂了掂信封,發現還有些重量,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對衰敗的石榴花。幾乎是一瞬間,王弗就明白了蘇軾的意思,小心翼翼地把那對石榴花收了起來。
庭前春雨如酥,院子裏的石榴花歷經風雨,零落滿地,化作了紅泥。簷下有一隻迷途的斑鳩,望著天際,偶爾迴身啄啄自己濕透了的羽毛。
王弗決定了的事,誰也勸不動,王方疼愛她,又對蘇軾這個學生很是滿意,雖然有些不快的事發生,但蘇軾終歸是他最優秀的學生。既然他們倆心意相通,王方也沒必要阻攔,
反而親自去蘇家找蘇洵談話。
兩家長輩見了麵,誰也不願先開口,出於對蘇洵才華的欣賞,王方主動說:「婚姻之事,本是結兩姓之好,和仲雖魯莽了些,好在他能與十娘赤誠相待。十娘與和仲自幼相識,青梅竹馬,原是好事,但和仲天資卓越,日後前途無量,我家十娘不是什麽高門貴女,本不想攀附他這棵大樹。」
蘇洵聽他說得誠懇,自己也不好意思起來,這幾年來,蘇家受王家幫助頗多,兩家關係也很好,尤其同門授課,他對王方的課程也有了一些了解,其實對他很是欽佩,在此之前,他並不是不同意蘇軾與王弗的婚事,隻是事出突然,與他的設想不太相符。
但既然雙方誠心誠意要議親,往日的小恩怨也應該放下來,蘇洵便說:「其實和仲與十娘很是相配,隻是先前有些誤會,才弄成了如今這副局麵,既然孩子們兩情相悅,又到了該成婚的年紀,不如就此定下婚期,內子也好早早準備起來。」
程氏畢竟是官宦人家出身,各項禮儀都很得體,即使心中還有些埋怨,卻不會在旁人麵前表露出來,她與趙氏商量好了下定事宜,客客氣氣地把人送了出去。
隨後便是十分複雜的婚禮流程,為顯尊重,也為了消除流言帶來的負麵影響,蘇家按著蜀地最好的婚禮配置來辦,就連趙氏都無可挑剔。不過賭氣之下,她給王浮預備嫁妝時,就多了幾分攀比之心,力求樣樣做到不輸程氏。
王弗已經見識過許多婚禮,甚至親自幫趙氏布置過二娘、三娘的婚禮,輪到她出嫁了,反而被勒令不能參與婚禮的布置。
祖母親自出山,為這個她最喜歡的孫女兒,拍板了嫁妝、陪嫁的產業和下人、婚房的布置等大小事宜。嫁出去的二娘和三娘,日夜兼程,從外地趕了迴來,在應天書院勤學苦讀的王琨,也暫時放下了書本,趕迴來參加她的婚禮。
「咱們家的一切,是從十娘那裏得來的,人不能忘本,她的東西,就讓她都帶走吧,她給我們留下了更加珍貴的東西啊!」給她製定嫁妝冊子的前一晚,除王弗之外,家裏所有人都齊聚一堂。
祖母指著王方說:「她給了你算學的知識,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女兒。」
趙氏:「給了你迴望過去改變未來的機會。」
宋氏:「給了你健康,挽救了你的婚姻和兒女。」
二娘:「給了你紡織和絲綢生意。」
三娘:「給了你烹飪的手藝和生意。」
王琨:「給了你健康的腿腳,求學的好機會。」
王瑾:「給了你自由的生活,萬般皆好的娘子。」
王瑜:「給了你看清自我的能力和各種雜學知識。」
冬郎和映之:「給了你們無憂無慮的童年,一個好姐姐。」
「就算是我,也受她恩惠,經年累月地看病治病,調養身體,我和老頭子活得自在了不少,更看到了我們王家繁榮昌盛的大好局麵。從我這一代起,就應該定下王氏的家規,大郎,這是你的責任,約束子孫後代,功在千秋,但願我王氏能延續百代,不負白鶴降世的功德澤被。」
「她將來註定不會留在益州,用慣了的東西,人手,全都叫她帶走,我們王家一直會在她的身後——」
「我不要!」王弗推開花廳大門,撲到祖母膝下,緊緊握住她的手,「我是王家的女兒,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就算我嫁人,就算我死在異鄉,我的魂魄,永遠安葬在王氏宗族的墳塋中。」
眾人哭作一團,她又說:「我所在乎的,從來隻有你們這些家人,我所給你們的,是我從他人那裏學來的,我遵循老師的意願,把知識教給你們,是你們自己學習,通過刻苦努力獲得的
,並不是我『賜予』的,就算沒有我,你們也有權得到它們,而我,如果沒有你們,就不會成為『我』。」
「我是王弗,避禍而趨福,是爹爹給我的姓名,是阿娘懷胎十月給我的生命,是家裏所有人無條件嬌寵長大的,十娘。」王弗說著,反而自己痛哭起來。
「我是十娘,就是十娘,隻是十娘——」她好似魔怔了一般,不停強調著這句話,趙氏把她抱在懷裏,任她的淚水沾濕了自己的衣襟。
蘇軾的信還在趙家書籍鋪沒送出去,王弗一迴青神,趙家書籍鋪的大掌櫃就把信送到了王弗手上。
「十娘,知你病癒,為兄喜不自勝,求神拜佛,終夜輾轉而不能眠。上蒼憐我,得遇十娘於微時,相知相交八年,自垂髫而漸弱冠,一生所幸也。惟願餘生長夜更漏,得與十娘共度。阿娘已上門提親,眉山事了,速速歸家,為兄翹首以盼。」
王弗不自覺地笑了出來,掂了掂信封,發現還有些重量,打開一看,竟然是一對衰敗的石榴花。幾乎是一瞬間,王弗就明白了蘇軾的意思,小心翼翼地把那對石榴花收了起來。
庭前春雨如酥,院子裏的石榴花歷經風雨,零落滿地,化作了紅泥。簷下有一隻迷途的斑鳩,望著天際,偶爾迴身啄啄自己濕透了的羽毛。
王弗決定了的事,誰也勸不動,王方疼愛她,又對蘇軾這個學生很是滿意,雖然有些不快的事發生,但蘇軾終歸是他最優秀的學生。既然他們倆心意相通,王方也沒必要阻攔,
反而親自去蘇家找蘇洵談話。
兩家長輩見了麵,誰也不願先開口,出於對蘇洵才華的欣賞,王方主動說:「婚姻之事,本是結兩姓之好,和仲雖魯莽了些,好在他能與十娘赤誠相待。十娘與和仲自幼相識,青梅竹馬,原是好事,但和仲天資卓越,日後前途無量,我家十娘不是什麽高門貴女,本不想攀附他這棵大樹。」
蘇洵聽他說得誠懇,自己也不好意思起來,這幾年來,蘇家受王家幫助頗多,兩家關係也很好,尤其同門授課,他對王方的課程也有了一些了解,其實對他很是欽佩,在此之前,他並不是不同意蘇軾與王弗的婚事,隻是事出突然,與他的設想不太相符。
但既然雙方誠心誠意要議親,往日的小恩怨也應該放下來,蘇洵便說:「其實和仲與十娘很是相配,隻是先前有些誤會,才弄成了如今這副局麵,既然孩子們兩情相悅,又到了該成婚的年紀,不如就此定下婚期,內子也好早早準備起來。」
程氏畢竟是官宦人家出身,各項禮儀都很得體,即使心中還有些埋怨,卻不會在旁人麵前表露出來,她與趙氏商量好了下定事宜,客客氣氣地把人送了出去。
隨後便是十分複雜的婚禮流程,為顯尊重,也為了消除流言帶來的負麵影響,蘇家按著蜀地最好的婚禮配置來辦,就連趙氏都無可挑剔。不過賭氣之下,她給王浮預備嫁妝時,就多了幾分攀比之心,力求樣樣做到不輸程氏。
王弗已經見識過許多婚禮,甚至親自幫趙氏布置過二娘、三娘的婚禮,輪到她出嫁了,反而被勒令不能參與婚禮的布置。
祖母親自出山,為這個她最喜歡的孫女兒,拍板了嫁妝、陪嫁的產業和下人、婚房的布置等大小事宜。嫁出去的二娘和三娘,日夜兼程,從外地趕了迴來,在應天書院勤學苦讀的王琨,也暫時放下了書本,趕迴來參加她的婚禮。
「咱們家的一切,是從十娘那裏得來的,人不能忘本,她的東西,就讓她都帶走吧,她給我們留下了更加珍貴的東西啊!」給她製定嫁妝冊子的前一晚,除王弗之外,家裏所有人都齊聚一堂。
祖母指著王方說:「她給了你算學的知識,一個乖巧聽話的好女兒。」
趙氏:「給了你迴望過去改變未來的機會。」
宋氏:「給了你健康,挽救了你的婚姻和兒女。」
二娘:「給了你紡織和絲綢生意。」
三娘:「給了你烹飪的手藝和生意。」
王琨:「給了你健康的腿腳,求學的好機會。」
王瑾:「給了你自由的生活,萬般皆好的娘子。」
王瑜:「給了你看清自我的能力和各種雜學知識。」
冬郎和映之:「給了你們無憂無慮的童年,一個好姐姐。」
「就算是我,也受她恩惠,經年累月地看病治病,調養身體,我和老頭子活得自在了不少,更看到了我們王家繁榮昌盛的大好局麵。從我這一代起,就應該定下王氏的家規,大郎,這是你的責任,約束子孫後代,功在千秋,但願我王氏能延續百代,不負白鶴降世的功德澤被。」
「她將來註定不會留在益州,用慣了的東西,人手,全都叫她帶走,我們王家一直會在她的身後——」
「我不要!」王弗推開花廳大門,撲到祖母膝下,緊緊握住她的手,「我是王家的女兒,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就算我嫁人,就算我死在異鄉,我的魂魄,永遠安葬在王氏宗族的墳塋中。」
眾人哭作一團,她又說:「我所在乎的,從來隻有你們這些家人,我所給你們的,是我從他人那裏學來的,我遵循老師的意願,把知識教給你們,是你們自己學習,通過刻苦努力獲得的
,並不是我『賜予』的,就算沒有我,你們也有權得到它們,而我,如果沒有你們,就不會成為『我』。」
「我是王弗,避禍而趨福,是爹爹給我的姓名,是阿娘懷胎十月給我的生命,是家裏所有人無條件嬌寵長大的,十娘。」王弗說著,反而自己痛哭起來。
「我是十娘,就是十娘,隻是十娘——」她好似魔怔了一般,不停強調著這句話,趙氏把她抱在懷裏,任她的淚水沾濕了自己的衣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