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正在城門口視察施粥工作, 卻見遠處一輛造型怪異的馬車飛馳而來,馬車上掛著的銅鈴「叮鈴」作響,本來哄亂不已的流民一下子安靜下來, 乖乖地排了隊。


    馬車上跳下來一個人,李伯昭正想說這人的身影有點熟悉, 就見來人摘下了遮住耳鼻的氈帽,


    向他們行禮「知府大人,通判大人,在下林舟,代主人向兩位大人問好。」


    「原來是林舟啊!子源兄近來可好啊?紀先生身體如何?」


    「勞知府大人記掛,大官人一切安好,紀先生畏寒,


    已經搬到暖房去住了。」「暖房」原來是王浮設計的花房,使用了尚未成形的「玻璃」——或許叫「琉璃」更合適,冬天種些珍奇花卉, 也算是附庸風雅一下,紀遠看見了,


    進去感受了一下,就賴著不走了,於是就改成了半書房半臥室,用屏風窗簾隔斷。過了幾天,王浮發現,不光是王方、王瑾等人,就連她的祖父祖母都常常去暖房小坐,跟紀遠湊在一起下棋。好好的暖房,就變成了全家娛樂休閑的場所。


    「你們家真會享受,唉,咱們在城中,柴火和蜂窩煤都不太能買得到了。」梁通判感嘆著,他也是挺倒黴的,他在益州已經三年多,本來今年的磨勘,益州府作為人口並不算多的州府,賦稅卻力壓某些大的州府,位居第二。他老丈人都說了,他的下一個任職地很可能是富庶或樞紐之地,這還沒等來新的通判,益州府就大雪封城,四處交通不便,並且開始出現大批流民。因他還在任上,沒有交接公事,必須要協助李伯昭處理好這件事。


    「若大人有需要,小人過兩日便送些上門去。」林舟在王家的自主權很大,更何況,跟著王家,他們林家已經積攢了很大一份家業,這些都是小事。


    「不必不必——我隻是隨口說說。對了,你風雪進城,所為何事啊?」


    林舟還沒來得及說話,跟著他的李書文就等不及了,在一邊吆喝起來「今日招工一百名,工錢一百文一天,包一頓吃喝,各家出一個青壯,五日內來過的就不要來了!如有全家老幼婦孺者,可到我這裏備案,盡力安排別的工作,工錢八十文一天。」


    「一百文一天?!」李伯昭一下子尖叫起來,拉住林舟「這小子不是瘋了吧?就是平日裏,也沒有這樣高的工錢,他們如今饑寒交加,哪裏有什麽力氣?你們家若是想賑災,不如架棚施粥。」


    「大人!大人!你可不要胡說!我們有的是力氣!」見李伯昭想要阻止林舟,流民中的一些年輕人大著膽子喊了起來。一個人走出人群說「前幾日我就去過,實打實的一百大錢,我一家七口,全仰賴這一百大錢才又捱過了這幾天,算算到今天也有六日了,期間我可是守規矩得很,從沒報過名,這次我要報名!」


    「我也要報名!上迴我沒報上!」


    「你個老八,一個人吃飽全家不愁,你湊什麽熱鬧?!」李書文點了人群中跳得最兇的一個大漢,其他人都哈哈大笑,對他的話絲毫不感到奇怪,幾個年輕人還湊上去跟李書文打鬧,看起來關係很好。


    林舟背著手站在李伯昭和梁通判身後,一臉和煦的微笑,流民中年紀比較大的人就與他搭話,態度恭謹平和,比剛開始見到李伯昭還好。


    李書文雖然跟人打鬧,手下的筆卻沒停,他用的筆也很奇怪,看起來就是一根茅杆,手上一本硬紙冊子,畫滿了格子,李伯昭湊過去看,上麵簡單地按戶記載了這群流民的情況,家有幾口,青壯、老幼婦孺幾個,有的


    後麵還會有「缺衣被」、「風寒」、「腿傷」等等備註。


    「他們難道都不會虛報嗎?」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官人說,救災就是救急,先讓人活下來,再去追究其他。」事實上,不說他們這些流民基本來自同一個地方,互相認識,總有人紅眼病告發虛報者,就算他們虛報了,得到了一天的工作,或者好運氣,次次都能得到工作,但隻要他們還想在益州府這地界混,就不能得罪王家。


    李書文做這事非常熟練,一邊跟人交談,在冊子上寫字,一邊迴答李伯昭的問話。他天生就聰明,進了王家,用了十二萬分的努力學習,很快就能把一本帳本盤得飛起。再加上他出身市井,本身就擅長和人打交道,趙氏都說他是天生的管家,對他極為器重。


    林洋來王家之後,他就以林洋為目標,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他那樣得力的大管家,但他不是想跟林舟搶位置,反而對林舟十分敬佩,時時向他請教問題。他的目標是,成為十娘的管家。


    李書文很快就從流民群裏挑好了一百名青壯,又找了幾個神情窘迫、不好意思開口的老人和婦女,讓他們分別上了王家人趕來的大牛車。


    林舟替他告罪「兩位大人,小文不懂事,請見諒。」其實是因為他知道這裏代表王家的人是林舟,如果他開口跟李伯昭和梁通判說話,那就是越俎代庖。


    李伯昭和梁通判當然不會跟一個孩子計較,他們現在更好奇王家雇這麽多工人幹嘛。兩人對視一眼,上了自己的馬,跟著王家的車隊去了。


    過了不久,流民中突然響起一個聲音「嗟!兩個大人,還沒一個孩子坦蕩!」


    王家的車隊行了一段路,梁通判認出這是前往昭覺寺的路,等他和李伯昭迴過神,已經看到了昭覺寺的能慧方丈,穿著朱紅色袈裟,站在雪地裏,圓臉及和藹慈祥的眉目,看起來一塵不染,宛如神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穿之東坡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奚月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奚月宴並收藏宋穿之東坡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