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妹妹來得好巧!可看過孩子了?那孩子長得可真是好樣貌,頗有幾分程娘子的氣韻。」
「姐姐你可不要說笑了,這麽小的孩子,看得出什麽『氣韻』來?樣貌好倒是真的,那眉眼,像極了我那親姐姐,她的祖母。」
「看來程家專出美人,個個都是好相貌!」
「姐姐謬讚了!」
推杯換盞間,氣氛很快就被趙氏暖起來,她有一樣大好處,就是不論自己的心情如何,與對方的關係如何,都能把握住交往中的界限,拍一些無傷大雅的馬屁,既不會顯得自己諂媚,又能活躍氣氛,讓人放鬆下來。
直到散席,大家都在笑個不停,幾個孩子早就吃完了,在廊下遛彎消食,王浮就問蘇轍「轍哥哥,你怎麽不早來?府城好玩得緊呢,改日讓軾哥哥帶你去逛逛。」
「二哥來的時候我恰巧染了風寒,阿娘又怕我年紀太小不好照顧,所以不敢讓我跟著二哥一起來。此次阿娘應該是為我和二哥擇良師而來,若是不出意外,我也能留下來讀書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
「十娘家的《和樂小報》我可是期期不落,全都看完了,聽說二哥拜了紀先生為師,我也鬥膽向十娘妹妹求個方便。我景仰紀師已久,十娘可否為我引薦一二?」
「轍哥哥要來,我是求之不得,紀夫子求徒若渴,有教無類,不用我引薦,轍哥哥隻需備好束脩,禮數周到即可。」
「那就太好了!」
「嘖嘖,你兄長我就在這裏,當我是個擺設麽?」蘇軾酸溜溜的。
「『擺設』倒不是擺設,就是許久未見,想同十娘妹妹多說幾句話。」
「要說話,日後有的是時間,何必急於一時?」
「這話說的在理,兄長你日日都在王家,也不用急於一時。」
「……」蘇軾無話可說,隻暗暗地扣下了準備給蘇轍的那些好吃的小點心。
王浮看著好笑,蘇轍看著老實,其實也是一隻小狐狸,每每與蘇軾槓上,就會露出狐狸尾巴撩他一撩,蘇軾性子急,總是掉進他的陷阱,被他的「大道理」套進溝裏。
飯後,文同自然送程氏母子迴家安置,隻一個蘇軾不好辦,他現在住在王家,而王家也沒有多餘的房間安置程氏和蘇轍了。
所以蘇軾還是跟著程氏迴了文同家,臨走前還依依不捨的,囑咐王浮迴去讓沈括把明天的討論課延後。
迴到家中,程氏把蘇軾叫到跟前,仔細詢問他在府城的起居飲食,唯恐他過得不好。蘇軾在王家吃得好睡得好,課餘活動豐富多彩,此時麵色紅潤,身強體壯,連個子也長了不少,倒讓程氏寬心不少。
「如今眉山也出了一家印書坊,像是王家的,專營《和樂小報》和蒙童所用的書籍,為娘我也時時拜讀,可惜有些東西還是讀不懂。你如今也有出息,竟然先你爹爹一步,刊刻了文章。」
「都是老師和十娘賞識,更何況十娘說,在報上刊載文章,最重要的是語句
通俗流暢,好教大多數人看得懂,與爹爹所做的文章大有不同,爹爹的文章,非有見識的文人不能讀懂。」
「看你在信中對這位紀夫子頗為推崇,跟著他學習多時,可有收穫?」
「大有裨益!阿娘,紀師所授,世所罕見,卻又蘊含大道,尤其算學和格物二科,讓孩兒大開眼界!」
蘇軾一談到自己近日所得,眉飛色舞,恨不得把自己學的所有知識都倒出來給程氏查閱一番,可惜程氏雖聰明,卻是聽不懂那些深奧的算學知識的。
「好了,和仲,為娘允你在益州府向紀夫子求學,但除了這些,四書五經你也不能落下,等你爹爹迴來了,要查問你的功課,你難道就和他說這些嗎?」
蘇軾未來還是要走科舉的路子的,程氏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學得多自然有好處,學得精才是本事,全才罕見,偏科的天才卻不少。
程氏怕蘇軾學多了收不了心,所以才急匆匆地趕來府城,當麵問他。等她考校過蘇軾的功課,發現往日總是異想天開的蘇軾似乎沉靜了不少,對於民生和經濟,有了更為精闢的見解,而且他的其他功課也並未落下,反而很有精進。
「看來,這位紀夫子是一位不世出的高人,竟能麵麵俱到,處處開導和仲。」程氏這麽想著,對紀遠的敬佩更上了一層樓,事實上,蘇軾能有這樣的進步,與文同、王方的教導,還有沈括的引導,都是分不開的。
天才的靈魂,理當和其他的天才在一處碰撞,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來。
稍後為你更新
第75章
程氏此來府城, 對王家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原以為王家與自己的二哥合作開酒樓, 隻是一般的商人, 可沒想到,和樂樓越開越大, 在川地已經遠近聞名,
甚至還開到了外地, 常有外地親戚寫信來問,和樂樓何時開到自己的家鄉。
然而,過多的利益糾葛也會使得兩個本來關係很好的合作者有齟齬, 正當程氏害怕王家和程家有利益衝突的時候,王家一個轉身, 做起了印書的生意,
在和樂樓,除了分紅和選址開新店,基本上從不插手。程深多次讚嘆過王家人的進退有度,認為能夠與他們合作是自己最大的運氣。
程氏原以為這些隻是程深說的場麵話,沒想到親眼所見的王家眾人,更出乎她的意料。
「姐姐你可不要說笑了,這麽小的孩子,看得出什麽『氣韻』來?樣貌好倒是真的,那眉眼,像極了我那親姐姐,她的祖母。」
「看來程家專出美人,個個都是好相貌!」
「姐姐謬讚了!」
推杯換盞間,氣氛很快就被趙氏暖起來,她有一樣大好處,就是不論自己的心情如何,與對方的關係如何,都能把握住交往中的界限,拍一些無傷大雅的馬屁,既不會顯得自己諂媚,又能活躍氣氛,讓人放鬆下來。
直到散席,大家都在笑個不停,幾個孩子早就吃完了,在廊下遛彎消食,王浮就問蘇轍「轍哥哥,你怎麽不早來?府城好玩得緊呢,改日讓軾哥哥帶你去逛逛。」
「二哥來的時候我恰巧染了風寒,阿娘又怕我年紀太小不好照顧,所以不敢讓我跟著二哥一起來。此次阿娘應該是為我和二哥擇良師而來,若是不出意外,我也能留下來讀書了。」
「那可真是太好了。」
「十娘家的《和樂小報》我可是期期不落,全都看完了,聽說二哥拜了紀先生為師,我也鬥膽向十娘妹妹求個方便。我景仰紀師已久,十娘可否為我引薦一二?」
「轍哥哥要來,我是求之不得,紀夫子求徒若渴,有教無類,不用我引薦,轍哥哥隻需備好束脩,禮數周到即可。」
「那就太好了!」
「嘖嘖,你兄長我就在這裏,當我是個擺設麽?」蘇軾酸溜溜的。
「『擺設』倒不是擺設,就是許久未見,想同十娘妹妹多說幾句話。」
「要說話,日後有的是時間,何必急於一時?」
「這話說的在理,兄長你日日都在王家,也不用急於一時。」
「……」蘇軾無話可說,隻暗暗地扣下了準備給蘇轍的那些好吃的小點心。
王浮看著好笑,蘇轍看著老實,其實也是一隻小狐狸,每每與蘇軾槓上,就會露出狐狸尾巴撩他一撩,蘇軾性子急,總是掉進他的陷阱,被他的「大道理」套進溝裏。
飯後,文同自然送程氏母子迴家安置,隻一個蘇軾不好辦,他現在住在王家,而王家也沒有多餘的房間安置程氏和蘇轍了。
所以蘇軾還是跟著程氏迴了文同家,臨走前還依依不捨的,囑咐王浮迴去讓沈括把明天的討論課延後。
迴到家中,程氏把蘇軾叫到跟前,仔細詢問他在府城的起居飲食,唯恐他過得不好。蘇軾在王家吃得好睡得好,課餘活動豐富多彩,此時麵色紅潤,身強體壯,連個子也長了不少,倒讓程氏寬心不少。
「如今眉山也出了一家印書坊,像是王家的,專營《和樂小報》和蒙童所用的書籍,為娘我也時時拜讀,可惜有些東西還是讀不懂。你如今也有出息,竟然先你爹爹一步,刊刻了文章。」
「都是老師和十娘賞識,更何況十娘說,在報上刊載文章,最重要的是語句
通俗流暢,好教大多數人看得懂,與爹爹所做的文章大有不同,爹爹的文章,非有見識的文人不能讀懂。」
「看你在信中對這位紀夫子頗為推崇,跟著他學習多時,可有收穫?」
「大有裨益!阿娘,紀師所授,世所罕見,卻又蘊含大道,尤其算學和格物二科,讓孩兒大開眼界!」
蘇軾一談到自己近日所得,眉飛色舞,恨不得把自己學的所有知識都倒出來給程氏查閱一番,可惜程氏雖聰明,卻是聽不懂那些深奧的算學知識的。
「好了,和仲,為娘允你在益州府向紀夫子求學,但除了這些,四書五經你也不能落下,等你爹爹迴來了,要查問你的功課,你難道就和他說這些嗎?」
蘇軾未來還是要走科舉的路子的,程氏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學得多自然有好處,學得精才是本事,全才罕見,偏科的天才卻不少。
程氏怕蘇軾學多了收不了心,所以才急匆匆地趕來府城,當麵問他。等她考校過蘇軾的功課,發現往日總是異想天開的蘇軾似乎沉靜了不少,對於民生和經濟,有了更為精闢的見解,而且他的其他功課也並未落下,反而很有精進。
「看來,這位紀夫子是一位不世出的高人,竟能麵麵俱到,處處開導和仲。」程氏這麽想著,對紀遠的敬佩更上了一層樓,事實上,蘇軾能有這樣的進步,與文同、王方的教導,還有沈括的引導,都是分不開的。
天才的靈魂,理當和其他的天才在一處碰撞,才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來。
稍後為你更新
第75章
程氏此來府城, 對王家的印象又好了幾分, 原以為王家與自己的二哥合作開酒樓, 隻是一般的商人, 可沒想到,和樂樓越開越大, 在川地已經遠近聞名,
甚至還開到了外地, 常有外地親戚寫信來問,和樂樓何時開到自己的家鄉。
然而,過多的利益糾葛也會使得兩個本來關係很好的合作者有齟齬, 正當程氏害怕王家和程家有利益衝突的時候,王家一個轉身, 做起了印書的生意,
在和樂樓,除了分紅和選址開新店,基本上從不插手。程深多次讚嘆過王家人的進退有度,認為能夠與他們合作是自己最大的運氣。
程氏原以為這些隻是程深說的場麵話,沒想到親眼所見的王家眾人,更出乎她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