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城市規劃太美好,但眼前最要緊的還是對付那些奸商平抑糧食價格,於是蘇晨重新坐下對著四人吩咐道:“錦衣衛要加大情報收集力度,要配合三位大人的行動,將各種我們需要的消息帶迴來,將他們需要的消息傳遞、散播出去。太守府、縣衙該上書的上書,該出兵的出兵。要讓我們的對手覺得可能逼急了我們會狗急跳牆。這樣才能將節奏完全控製在我們手中。本王再強調一句,你們幾個不能透露具體計劃,但也不能讓手下人徹底慌神,別忘了本王還有三十艘大船,實在不行從豫州、江南采購糧食,來迴也就一個月時間,一次就夠三十萬人吃一月了。”
聞言王淩、楊鬆和趙普三人長舒一口氣,對啊,他們以前隻是聽說,怎麽將燕王殿下的那支神秘的船隊忘記了。尤其是王淩,燕王可是帶著五千中央軍和大量的物資、裝備七八天時間就從皇城趕到了薊縣,有這張底牌在害怕什麽?
幾個人信心滿滿地離開燕王府,各自下去準備,從第二天開始薊縣縣衙就抽調了四百縣兵維持秩序,在城內開設了四個平價糧鋪,雖然有各種限製,但很快就人滿為患。準備的六千石糧食不到兩個時辰就被搶光,最後在居民的強烈要求下,縣衙不得不又緊急調來兩千石才將糧鋪門前排隊的的人打發掉。
與此同時太守則悄悄派人從其他商鋪高價糧鋪買進了六千石糧食。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這樣的事情自然瞞不住甄健和祝傳鵬以及那些各地來的精明的商人。他們一麵開始惜售一麵開始醞釀如何繼續推高糧價。
不過麵對節節攀升的糧食價格薊縣活躍的商人也分為幾種,一種是以甄健、祝傳鵬為首的一夥人他們與冀州來的一批商人十分默契地調集大量的銀子大肆囤積糧食,他們是推高糧食價格的主要因素,他們推高糧食價格的目的是搞垮蘇晨,搞垮幽州,當然如果還能賺錢是最好的,。還有一部分唯利是圖的商人則純粹是為了賺錢,早在糧食剛剛上漲的時候就敏銳地發現了薊縣糧食消耗的不正常,而且他們長期看漲,因為燕王好大喜功,大肆搞建設,大肆收編燕山賊,大肆招募新兵和打造裝備。即便原來幽州的百姓都能自給自足,燕王府以將士家眷的糧食消耗就是個天文數字。所以他們一邊加大從外地運輸糧食的力度一邊又減少出售的數量等待更好的價格。
不出甄健和祝傳鵬所料,很快薊縣又公布了下半年的外城建設規劃,什麽幾縱幾橫,什麽南富西貴,什麽工坊、英烈祠等……反正就是燕王殿下錢多多沒地方花所以要大高建設,但搞建設就要請人就要消耗糧食,這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三天後薊縣的糧食再次猛漲兩成,而從燕鳳商會又傳出來一個消息,燕鳳商會前往冀州的商隊這一次幾乎是空著手迴來的。因為臨近幽州的幾個郡聯合行動卡住了不給放糧食北上。
消息一出,薊縣糧食價格直接飆升到二兩銀子一石。要知道即便在夏收之前也隻有一兩銀子一石,夏收結束後糧食價格一度降低到了七八錢銀子一石,這個價格才是合理的。冀州一些產量大縣的糧食收購價甚至隻有五錢。
而且隨著薊縣糧食價格的上漲,臨近的範陽等地也開始上漲,整個幽州全線飄紅。薊縣縣衙和太守府大小官員集體上書燕王,要求開倉放糧平抑糧價。
燕王蘇晨頂不住壓力不得不堅持每天八千石平價糧食輸送給縣衙用來滿足薊縣百姓的需求。但知情人士透露每日太守府不得不派人從市場上高價買進七八千石糧食以確保府庫安全,一進一出,燕王一日盡虧八千兩。
甄健在確定了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後還是蠻佩服蘇晨的,原本已經寫好的彈章又壓了下來,畢竟糧食價格再高隻要蘇晨還在自掏腰包補貼百姓,朝廷就不能草率定罪,幽州百姓也不會讓朝廷處置燕王。
不過沒幾天就有人發現燕王府的操作自相矛盾,有人看到燕鳳商會下屬的糧鋪竟然也在悄悄地高價賣出套現。甄健不放心於是花大量的銀子買通了許多燕王府、太守府河縣衙的官員和仆從,確認了太守府和燕王府的存糧。蘇晨確實在此前通過商會囤積了不少糧食,但如果糧食價格繼續維持高價,蘇晨再富有在錢糧雙向大肆消耗的情況下最多堅持三月,到時候秋收結束,糧食價格會下來一些,但蘇晨注定會沒錢買糧食。所以甄健、祝傳鵬等人很快就做出了一個比較客觀的判斷,蘇晨要麽繼續低賣高買,糧食能夠保證,但錢沒了,要麽趁著高價套現,然後再從更遠的地方運糧食過來。這就要看蘇晨能運來多少糧食,這些推手們能不能吃得下,如果吃得下,三個月後整個幽州將士必定缺糧,薊縣的民夫和招降的黑山賊也可能重操舊業。
果然燕王蘇晨在各方麵的壓力下出現了決策混亂,除了堅持每天的低賣高買維持薊縣百姓的基本生活和糧食庫存安全外,燕王府曾經一連三天拋售了大量的糧食出來,粗略估計將近五萬石,將直奔三兩銀子一石的糧價拉迴到了二兩四五錢左右。但燕王府和太守府是心虛,隨後的兩天又連續大量買進。政策就這樣忽左忽右,一直到珍稀商品博覽會的開始,糧食價格持續攀升隨後穩穩地站在了三兩以上。
甄健和祝傳鵬等人心中也卯著勁,他們倒是要看看,那些虛頭巴腦的商品除了能帶來銀子還能做什麽,糧食價格打不下去,蘇晨賺再多的錢,最終還不是要落入他們這些人手中。而且甄健更是希望借著這次博覽會的機會將冀州和幽州的商人全部聯合起來徹徹底底的堵死幽州的糧食來源,從而成功圍獵蘇晨,將薊縣搞亂,將幽州搞殘,到時候他再出手直接將蘇晨掀翻!
聞言王淩、楊鬆和趙普三人長舒一口氣,對啊,他們以前隻是聽說,怎麽將燕王殿下的那支神秘的船隊忘記了。尤其是王淩,燕王可是帶著五千中央軍和大量的物資、裝備七八天時間就從皇城趕到了薊縣,有這張底牌在害怕什麽?
幾個人信心滿滿地離開燕王府,各自下去準備,從第二天開始薊縣縣衙就抽調了四百縣兵維持秩序,在城內開設了四個平價糧鋪,雖然有各種限製,但很快就人滿為患。準備的六千石糧食不到兩個時辰就被搶光,最後在居民的強烈要求下,縣衙不得不又緊急調來兩千石才將糧鋪門前排隊的的人打發掉。
與此同時太守則悄悄派人從其他商鋪高價糧鋪買進了六千石糧食。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這樣的事情自然瞞不住甄健和祝傳鵬以及那些各地來的精明的商人。他們一麵開始惜售一麵開始醞釀如何繼續推高糧價。
不過麵對節節攀升的糧食價格薊縣活躍的商人也分為幾種,一種是以甄健、祝傳鵬為首的一夥人他們與冀州來的一批商人十分默契地調集大量的銀子大肆囤積糧食,他們是推高糧食價格的主要因素,他們推高糧食價格的目的是搞垮蘇晨,搞垮幽州,當然如果還能賺錢是最好的,。還有一部分唯利是圖的商人則純粹是為了賺錢,早在糧食剛剛上漲的時候就敏銳地發現了薊縣糧食消耗的不正常,而且他們長期看漲,因為燕王好大喜功,大肆搞建設,大肆收編燕山賊,大肆招募新兵和打造裝備。即便原來幽州的百姓都能自給自足,燕王府以將士家眷的糧食消耗就是個天文數字。所以他們一邊加大從外地運輸糧食的力度一邊又減少出售的數量等待更好的價格。
不出甄健和祝傳鵬所料,很快薊縣又公布了下半年的外城建設規劃,什麽幾縱幾橫,什麽南富西貴,什麽工坊、英烈祠等……反正就是燕王殿下錢多多沒地方花所以要大高建設,但搞建設就要請人就要消耗糧食,這是他們願意看到的。
三天後薊縣的糧食再次猛漲兩成,而從燕鳳商會又傳出來一個消息,燕鳳商會前往冀州的商隊這一次幾乎是空著手迴來的。因為臨近幽州的幾個郡聯合行動卡住了不給放糧食北上。
消息一出,薊縣糧食價格直接飆升到二兩銀子一石。要知道即便在夏收之前也隻有一兩銀子一石,夏收結束後糧食價格一度降低到了七八錢銀子一石,這個價格才是合理的。冀州一些產量大縣的糧食收購價甚至隻有五錢。
而且隨著薊縣糧食價格的上漲,臨近的範陽等地也開始上漲,整個幽州全線飄紅。薊縣縣衙和太守府大小官員集體上書燕王,要求開倉放糧平抑糧價。
燕王蘇晨頂不住壓力不得不堅持每天八千石平價糧食輸送給縣衙用來滿足薊縣百姓的需求。但知情人士透露每日太守府不得不派人從市場上高價買進七八千石糧食以確保府庫安全,一進一出,燕王一日盡虧八千兩。
甄健在確定了這個消息的真實性後還是蠻佩服蘇晨的,原本已經寫好的彈章又壓了下來,畢竟糧食價格再高隻要蘇晨還在自掏腰包補貼百姓,朝廷就不能草率定罪,幽州百姓也不會讓朝廷處置燕王。
不過沒幾天就有人發現燕王府的操作自相矛盾,有人看到燕鳳商會下屬的糧鋪竟然也在悄悄地高價賣出套現。甄健不放心於是花大量的銀子買通了許多燕王府、太守府河縣衙的官員和仆從,確認了太守府和燕王府的存糧。蘇晨確實在此前通過商會囤積了不少糧食,但如果糧食價格繼續維持高價,蘇晨再富有在錢糧雙向大肆消耗的情況下最多堅持三月,到時候秋收結束,糧食價格會下來一些,但蘇晨注定會沒錢買糧食。所以甄健、祝傳鵬等人很快就做出了一個比較客觀的判斷,蘇晨要麽繼續低賣高買,糧食能夠保證,但錢沒了,要麽趁著高價套現,然後再從更遠的地方運糧食過來。這就要看蘇晨能運來多少糧食,這些推手們能不能吃得下,如果吃得下,三個月後整個幽州將士必定缺糧,薊縣的民夫和招降的黑山賊也可能重操舊業。
果然燕王蘇晨在各方麵的壓力下出現了決策混亂,除了堅持每天的低賣高買維持薊縣百姓的基本生活和糧食庫存安全外,燕王府曾經一連三天拋售了大量的糧食出來,粗略估計將近五萬石,將直奔三兩銀子一石的糧價拉迴到了二兩四五錢左右。但燕王府和太守府是心虛,隨後的兩天又連續大量買進。政策就這樣忽左忽右,一直到珍稀商品博覽會的開始,糧食價格持續攀升隨後穩穩地站在了三兩以上。
甄健和祝傳鵬等人心中也卯著勁,他們倒是要看看,那些虛頭巴腦的商品除了能帶來銀子還能做什麽,糧食價格打不下去,蘇晨賺再多的錢,最終還不是要落入他們這些人手中。而且甄健更是希望借著這次博覽會的機會將冀州和幽州的商人全部聯合起來徹徹底底的堵死幽州的糧食來源,從而成功圍獵蘇晨,將薊縣搞亂,將幽州搞殘,到時候他再出手直接將蘇晨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