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瑩愣住,這才想起福晉與自己不同, 是不知曉弘曆未來會登基為帝的。
後世評價幹隆, 不免會提到他為人好大喜功、剛愎自用, 將從雍正手中繼承來的空前鼎盛的大清王朝, 用短短數十年就敗了個精光,使得清朝由盛轉衰,輝煌不在。
但在他無數引人詬病的缺點之外, 仍有一個提起後,任何人都不得不豎大拇指誇讚的優點——孝順。
幹隆的生母崇慶皇太後, 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活過八十歲的太後。而人能長壽, 身體底子好是一方麵,晚年生活順心、愉悅也很關鍵。
史書有記載, 幹隆登基後,至崇慶皇太後駕崩前,一共去過江南四次,幹隆次次都帶著皇太後同行。不僅江南, 幹隆幾乎可以說是走到哪兒,就將皇太後帶到哪兒。他一路領著母親遊山玩水, 耗費甚巨也毫不心疼。而每逢皇太後的整生日,幹隆都會斥巨資「花式」為母親慶生。
而除了待生母至孝,幹隆對其他庶母也一向非常大方。
雍正登基後, 曾允許後宮年老的有子太妃們出宮, 由兒子接迴府中奉養。而等到幹隆登基, 他卻認為自己作為庶子,有義務為庶母妃們養老,於是改了自己親爹的規矩,又將太妃們接迴宮了。
當然,幹隆這般做的出發點,很可能還是為了自己的名聲。但他將太妃們接迴宮後,也確實不曾苛待過眾人。
每年應季的瓜果蔬菜供給自不必說,連太妃們的業餘生活,他也都安排得豐富多樣。
正月觀燈,二月踏青,三月賞桃花,四月流觴宴,五月賽龍舟,六月外出避暑,七月賞荷,八月賞月,九月賞菊,十月薰香賞畫,冬月擼貓參禪,臘月梅園賞雪……
偶爾還會給太妃們送個孩子養養,聊以解悶……
這樣孝順貼心,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有求必應的好大兒,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雖說按照歷史,福晉未必能活到弘曆登基的那一天,但順手留個香火情的事,何樂而不為?
可是宋瑩總不能直白地告訴福晉,弘曆是下下一任皇帝吧?
愁人,好想說。
宋瑩在心裏嘆了一口氣,拍掉福晉的手說道:「我沒有犯傻,我是認真的。」
福晉見她一臉的正經,也認真起來。
「改玉牒、庶子變嫡子的事,根本就成不了,也沒必要跟爺說。若真說了,反倒顯得是你有了不該有的念想,」宋瑩說道:「但是咱們可以將鈕祜祿氏提議你收弘曆為養子的事,告訴給爺知道。」
福晉皺緊了眉頭:「可是現在外麵這麽『亂』,即便提了,爺也不會應下呀!」
宋瑩點頭:「太子剛廢,爺就允了你就將弘曆收作養子,豈不是明晃晃地向康熙表示,爺是覺得自己奪位有望,所以需要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了?這樣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爺不會幹。此為其一。」
「第二,弘曆今年才七歲,還是個孩子呢。現在瞧著確實是個好的,但等他將來長大了,成龍成鳳還是成熊,那可都說不定。爺又怎會現在就將賭注全都押在他身上?」
「第三,我與年氏現在可都懷著呢。我年紀大了,這胎生完就不會再生了。可年氏正值青春,且入府兩個月就有了身孕,可見是個好生養的。有李氏的先例在,年氏不生個四、五個,都對不起爺對她的專寵。」
「而且,不是有個說法,『下一個會更好』嗎?咱們雖然『老』了,爺可還『年輕』著呢。有那麽多女人可以為他生孩子,爺自己未嚐不認為,『下一個兒子更優秀』,」宋瑩總結道:「我猜這也是為什麽,鈕祜祿氏會在『此時此刻』,突然向你提出此事。」
福晉接話道:「再過幾年,奪位結果日趨明朗,弘曆也已經長大。那會兒她再提出來,才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到那時,便是爺真將弘曆『抱養』給了我,鈕祜祿氏也得不到什麽好果子吃。」
宋瑩贊同地笑笑:「於鈕祜祿氏而言,她大約是覺得自己出了個妙招兒,進可攻退可守,還逼著咱們不得不退讓。但於咱們而言,這也未嚐不是件兩頭得力的事。弘曆日後若真成龍了,有咱們給爺遞話的鋪墊,他得記這份情;他若是沒那個本事,咱們也沒什麽損失——反正這事是鈕祜祿氏自己提的,不是福晉你強要的——順便還能將鈕祜祿氏的野心,不動聲色地透露給爺。」
「光透露給爺還不夠,必須得想法子治治鈕祜祿氏,不然我咽不下這口氣!」福晉咬牙切齒地拍了一下桌子:「她不就是欺負咱們沒兒子嗎!現在就敢仗著兒子逼迫我們為她鋪路,日後若真如了她的願,咱們豈不是要被欺負死?!」
福晉抽抽鼻子:「若是咱們的弘暉還在,哪裏輪得到她一個小格格肆無忌憚地到處撒歡……」
宋瑩望著福晉變紅的眼眶,低頭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鈕祜祿氏雖嘴上說著出身、家世如何如何,但這進了愛新覺羅家男人後院的女子,便是家世再顯赫也沒用。她如今所能倚仗的,唯有弘曆。」
她抬頭看向福晉,麵帶微笑,眼神居然有些滲人:「那咱們隻要釜底抽薪,讓她倚仗不了弘曆,不就行了嗎?」
福晉露出疑惑的神色:「我懂你的意思,但要怎麽做?總不能真一直把她關在綠滿堂吧。」
宋瑩低頭撫摸已經微微隆起的肚子:「前兒個聽陳福說,圓明園那邊的幾棟主建築,開春時就已經修建好了。我記得,剛得了這園子的時候爺說過,等建好了,要帶咱們去避暑。今年因著我與年氏有孕,也沒去成。明年無論如何,必是要去一趟的,也好向皇上顯出咱們家得了園子後有多感恩戴德。」
後世評價幹隆, 不免會提到他為人好大喜功、剛愎自用, 將從雍正手中繼承來的空前鼎盛的大清王朝, 用短短數十年就敗了個精光,使得清朝由盛轉衰,輝煌不在。
但在他無數引人詬病的缺點之外, 仍有一個提起後,任何人都不得不豎大拇指誇讚的優點——孝順。
幹隆的生母崇慶皇太後, 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活過八十歲的太後。而人能長壽, 身體底子好是一方麵,晚年生活順心、愉悅也很關鍵。
史書有記載, 幹隆登基後,至崇慶皇太後駕崩前,一共去過江南四次,幹隆次次都帶著皇太後同行。不僅江南, 幹隆幾乎可以說是走到哪兒,就將皇太後帶到哪兒。他一路領著母親遊山玩水, 耗費甚巨也毫不心疼。而每逢皇太後的整生日,幹隆都會斥巨資「花式」為母親慶生。
而除了待生母至孝,幹隆對其他庶母也一向非常大方。
雍正登基後, 曾允許後宮年老的有子太妃們出宮, 由兒子接迴府中奉養。而等到幹隆登基, 他卻認為自己作為庶子,有義務為庶母妃們養老,於是改了自己親爹的規矩,又將太妃們接迴宮了。
當然,幹隆這般做的出發點,很可能還是為了自己的名聲。但他將太妃們接迴宮後,也確實不曾苛待過眾人。
每年應季的瓜果蔬菜供給自不必說,連太妃們的業餘生活,他也都安排得豐富多樣。
正月觀燈,二月踏青,三月賞桃花,四月流觴宴,五月賽龍舟,六月外出避暑,七月賞荷,八月賞月,九月賞菊,十月薰香賞畫,冬月擼貓參禪,臘月梅園賞雪……
偶爾還會給太妃們送個孩子養養,聊以解悶……
這樣孝順貼心,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有求必應的好大兒,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雖說按照歷史,福晉未必能活到弘曆登基的那一天,但順手留個香火情的事,何樂而不為?
可是宋瑩總不能直白地告訴福晉,弘曆是下下一任皇帝吧?
愁人,好想說。
宋瑩在心裏嘆了一口氣,拍掉福晉的手說道:「我沒有犯傻,我是認真的。」
福晉見她一臉的正經,也認真起來。
「改玉牒、庶子變嫡子的事,根本就成不了,也沒必要跟爺說。若真說了,反倒顯得是你有了不該有的念想,」宋瑩說道:「但是咱們可以將鈕祜祿氏提議你收弘曆為養子的事,告訴給爺知道。」
福晉皺緊了眉頭:「可是現在外麵這麽『亂』,即便提了,爺也不會應下呀!」
宋瑩點頭:「太子剛廢,爺就允了你就將弘曆收作養子,豈不是明晃晃地向康熙表示,爺是覺得自己奪位有望,所以需要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了?這樣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爺不會幹。此為其一。」
「第二,弘曆今年才七歲,還是個孩子呢。現在瞧著確實是個好的,但等他將來長大了,成龍成鳳還是成熊,那可都說不定。爺又怎會現在就將賭注全都押在他身上?」
「第三,我與年氏現在可都懷著呢。我年紀大了,這胎生完就不會再生了。可年氏正值青春,且入府兩個月就有了身孕,可見是個好生養的。有李氏的先例在,年氏不生個四、五個,都對不起爺對她的專寵。」
「而且,不是有個說法,『下一個會更好』嗎?咱們雖然『老』了,爺可還『年輕』著呢。有那麽多女人可以為他生孩子,爺自己未嚐不認為,『下一個兒子更優秀』,」宋瑩總結道:「我猜這也是為什麽,鈕祜祿氏會在『此時此刻』,突然向你提出此事。」
福晉接話道:「再過幾年,奪位結果日趨明朗,弘曆也已經長大。那會兒她再提出來,才真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到那時,便是爺真將弘曆『抱養』給了我,鈕祜祿氏也得不到什麽好果子吃。」
宋瑩贊同地笑笑:「於鈕祜祿氏而言,她大約是覺得自己出了個妙招兒,進可攻退可守,還逼著咱們不得不退讓。但於咱們而言,這也未嚐不是件兩頭得力的事。弘曆日後若真成龍了,有咱們給爺遞話的鋪墊,他得記這份情;他若是沒那個本事,咱們也沒什麽損失——反正這事是鈕祜祿氏自己提的,不是福晉你強要的——順便還能將鈕祜祿氏的野心,不動聲色地透露給爺。」
「光透露給爺還不夠,必須得想法子治治鈕祜祿氏,不然我咽不下這口氣!」福晉咬牙切齒地拍了一下桌子:「她不就是欺負咱們沒兒子嗎!現在就敢仗著兒子逼迫我們為她鋪路,日後若真如了她的願,咱們豈不是要被欺負死?!」
福晉抽抽鼻子:「若是咱們的弘暉還在,哪裏輪得到她一個小格格肆無忌憚地到處撒歡……」
宋瑩望著福晉變紅的眼眶,低頭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鈕祜祿氏雖嘴上說著出身、家世如何如何,但這進了愛新覺羅家男人後院的女子,便是家世再顯赫也沒用。她如今所能倚仗的,唯有弘曆。」
她抬頭看向福晉,麵帶微笑,眼神居然有些滲人:「那咱們隻要釜底抽薪,讓她倚仗不了弘曆,不就行了嗎?」
福晉露出疑惑的神色:「我懂你的意思,但要怎麽做?總不能真一直把她關在綠滿堂吧。」
宋瑩低頭撫摸已經微微隆起的肚子:「前兒個聽陳福說,圓明園那邊的幾棟主建築,開春時就已經修建好了。我記得,剛得了這園子的時候爺說過,等建好了,要帶咱們去避暑。今年因著我與年氏有孕,也沒去成。明年無論如何,必是要去一趟的,也好向皇上顯出咱們家得了園子後有多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