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這世上,到底邪不壓正。」武氏眼望虛空,一臉的敬佩:「宋側福晉是個侍奉佛祖極為虔誠的人, 當年為了給孝懿皇後抄佛經,她可是連續幾個月都沒睡過一個好覺。這般虔心地供奉, 自然能得佛祖庇佑。也因此,即便李庶福晉舍掉了兩個兒子,獲得了王爺一時的專寵, 卻到底也沒能將側福晉之位搶到手。」
……
武氏已經離開, 鈕祜祿氏依舊留在煙水亭。
小連子擔心她受凍, 又去找煙水亭的管事要來了幾個火盆,親手一一點上。
鈕祜祿氏看著小連子忙碌的背影,低聲問道:「武氏的話,你覺得是真是假?」
小連子點火盆的動作一頓,微微側身答道:「奴才覺得……應當是真的。」
「哦……」鈕祜祿氏眼皮一抬:「我差點忘了,你也是個老人,從在阿哥所的時候就跟著伺候了。」
「主子記性好,」小連子低著頭轉身,借著帽沿掩蓋了上半張臉:「武格格方才說的有關李庶福晉拜邪神的事,奴才並未親眼所見。但奴才記得很清楚,李庶福晉剛進府的那年夏天,確實有一段時間,每天都要定點鎖院門,不許人進出。後來,也確實是福嬤嬤撞破了她的事……當時跟著福嬤嬤進院子的兩個小太監,都被秘密處死了。」
「雖有此前情,但你到底沒親眼見到李氏拜邪神,為何又敢認定武氏說的都是真的?」
小連子的頭越發低了下去:「這宮裏處死太監,不算什麽罕事。但絕大多數情況下,為何處死、怎麽處死,都會有個明確的說法——主要是為了以儆效尤,警告其他人不可再犯。隻有發生了一些犯忌諱、不可告人的事的時候,才會選擇將太監秘密處死。」
「當年那兩個太監既然是被秘密處死的,肯定是看見了什麽『不該看見』的東西。然而同樣看見那個東西的宋側福晉、武格格、硃砂、福嬤嬤,甚至翠果、香果,以及做那件事的李庶福晉本人,都沒受到什麽實質性的懲罰……這未免太不合理了。也唯有王爺被那個借了邪神之力的李庶福晉蠱惑了,方才說得通。」
鈕祜祿氏跟上了他的思路,低聲喃喃道:「弘昀阿哥夭亡後,王爺不顧弘時阿哥尚且年幼,讓他一歲就搬到了東跨院獨居,將她們母子生生分離……王爺應該是猜到了前麵兩個小阿哥的夭折很可能與李氏有關,擔心弘時阿哥會重蹈兩個哥哥的覆轍!這樣就說得通了……畢竟邪神之所以『邪』,便是與正經的神佛不同,是會強製向信徒索要貢品的!李氏沒了弘時阿哥,自然不能再向邪神獻祭。沒了獻祭,邪神當然不會再眷顧她,她便就此失了寵……」
她死死地皺著眉頭:「可惜了,就算從武氏嘴裏知道了此事,於我爭取側福晉之位而言,也不算什麽得力的幫助。」
想到這兒,鈕祜祿氏不免有些焦躁:此事經年,單憑武氏一人之言,沒有直接的證據,是沒法將李氏直接扳倒、徹底斷絕她爭位的可能了。且如今瞅著王爺的意思,竟像是憐惜李氏為他生過三子一女,打算對她信邪神的事既往不咎了。
「也未見得就一點兒幫助都沒有,」小連子輕聲說道:「主子之前擔心,王爺近來越發看重弘時阿哥,會愛屋及烏,進而抬舉李庶福晉。如今有了武格格的話,咱們便知曉了,這弘時阿哥與李庶福晉之間,並不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鈕祜祿氏還是有些賭氣:「即便知道了這個又有什麽用?王爺不還是看重弘時嗎?」
小連子低著頭走到她身後,抬手給她捏肩:「弘時阿哥得王爺看重,無非是因著他那個庶長子的名頭。可您別忘了,咱們弘曆阿哥也隻不過比弘時阿哥小兩歲。兩歲對於小孩子來說,差得是有點兒多。可等阿哥們都長大了,這兩歲,也就算不得什麽了。去年,咱們弘曆阿哥不過是聽主子您隨便念叨了幾句三字經,竟就一字不差地背下來了!這份天賦和聰慧,等阿哥開了蒙、進了學,自然能被王爺看到。到時候,可不得把那位開蒙半年、卻連自個兒名字都不會寫的弘時阿哥,給比到泥裏去?」
「掌嘴~」鈕祜祿氏吊著眼睛,滿臉笑意地斥責道:「竟敢說主子的閑話,反了你了。」
小連子輕輕扇了自己一巴掌,繼續說道:「所以啊,奴才覺得,主子您完全不用著急。這側福晉的位子就在那兒,府裏沒誰能搶在您前頭。您如今隻需穩穩的,多得些王爺的寵,慢慢等上些時候——那個位子,早晚會自個兒蹦到您腳下。」
鈕祜祿氏心情頓時極為舒暢,多日來的煩悶一掃而空。
她抬高一邊的眉毛,突然說道:「說起來,這武氏提供的消息,也不見得就一點兒助力都沒有……」
「主子的意思是……」
「信仰哪有那麽容易改變?李庶福晉以前信邪神,現在難道就不信了?說不定隻是從明麵上轉為暗地裏了,她偷偷地在屋裏祭拜,誰能知道?」
小連子轉了轉眼珠,神色一凜:「主子是想拿住她信邪神的把柄?這恐怕不太好弄到。福晉的規矩嚴,不同院的奴才幾乎不能互相走動,咱們等閑進不去錦瑟居。」
鈕祜祿氏用一種看傻子的眼神看向小連子:「直郡王……大阿哥信邪神嗎?」
「呃……奴才不知道……倒是沒聽說過……」
鈕祜祿氏挑起一側嘴角:「那誠親王是怎麽告發他咒魘太子的?」
……
武氏已經離開, 鈕祜祿氏依舊留在煙水亭。
小連子擔心她受凍, 又去找煙水亭的管事要來了幾個火盆,親手一一點上。
鈕祜祿氏看著小連子忙碌的背影,低聲問道:「武氏的話,你覺得是真是假?」
小連子點火盆的動作一頓,微微側身答道:「奴才覺得……應當是真的。」
「哦……」鈕祜祿氏眼皮一抬:「我差點忘了,你也是個老人,從在阿哥所的時候就跟著伺候了。」
「主子記性好,」小連子低著頭轉身,借著帽沿掩蓋了上半張臉:「武格格方才說的有關李庶福晉拜邪神的事,奴才並未親眼所見。但奴才記得很清楚,李庶福晉剛進府的那年夏天,確實有一段時間,每天都要定點鎖院門,不許人進出。後來,也確實是福嬤嬤撞破了她的事……當時跟著福嬤嬤進院子的兩個小太監,都被秘密處死了。」
「雖有此前情,但你到底沒親眼見到李氏拜邪神,為何又敢認定武氏說的都是真的?」
小連子的頭越發低了下去:「這宮裏處死太監,不算什麽罕事。但絕大多數情況下,為何處死、怎麽處死,都會有個明確的說法——主要是為了以儆效尤,警告其他人不可再犯。隻有發生了一些犯忌諱、不可告人的事的時候,才會選擇將太監秘密處死。」
「當年那兩個太監既然是被秘密處死的,肯定是看見了什麽『不該看見』的東西。然而同樣看見那個東西的宋側福晉、武格格、硃砂、福嬤嬤,甚至翠果、香果,以及做那件事的李庶福晉本人,都沒受到什麽實質性的懲罰……這未免太不合理了。也唯有王爺被那個借了邪神之力的李庶福晉蠱惑了,方才說得通。」
鈕祜祿氏跟上了他的思路,低聲喃喃道:「弘昀阿哥夭亡後,王爺不顧弘時阿哥尚且年幼,讓他一歲就搬到了東跨院獨居,將她們母子生生分離……王爺應該是猜到了前麵兩個小阿哥的夭折很可能與李氏有關,擔心弘時阿哥會重蹈兩個哥哥的覆轍!這樣就說得通了……畢竟邪神之所以『邪』,便是與正經的神佛不同,是會強製向信徒索要貢品的!李氏沒了弘時阿哥,自然不能再向邪神獻祭。沒了獻祭,邪神當然不會再眷顧她,她便就此失了寵……」
她死死地皺著眉頭:「可惜了,就算從武氏嘴裏知道了此事,於我爭取側福晉之位而言,也不算什麽得力的幫助。」
想到這兒,鈕祜祿氏不免有些焦躁:此事經年,單憑武氏一人之言,沒有直接的證據,是沒法將李氏直接扳倒、徹底斷絕她爭位的可能了。且如今瞅著王爺的意思,竟像是憐惜李氏為他生過三子一女,打算對她信邪神的事既往不咎了。
「也未見得就一點兒幫助都沒有,」小連子輕聲說道:「主子之前擔心,王爺近來越發看重弘時阿哥,會愛屋及烏,進而抬舉李庶福晉。如今有了武格格的話,咱們便知曉了,這弘時阿哥與李庶福晉之間,並不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鈕祜祿氏還是有些賭氣:「即便知道了這個又有什麽用?王爺不還是看重弘時嗎?」
小連子低著頭走到她身後,抬手給她捏肩:「弘時阿哥得王爺看重,無非是因著他那個庶長子的名頭。可您別忘了,咱們弘曆阿哥也隻不過比弘時阿哥小兩歲。兩歲對於小孩子來說,差得是有點兒多。可等阿哥們都長大了,這兩歲,也就算不得什麽了。去年,咱們弘曆阿哥不過是聽主子您隨便念叨了幾句三字經,竟就一字不差地背下來了!這份天賦和聰慧,等阿哥開了蒙、進了學,自然能被王爺看到。到時候,可不得把那位開蒙半年、卻連自個兒名字都不會寫的弘時阿哥,給比到泥裏去?」
「掌嘴~」鈕祜祿氏吊著眼睛,滿臉笑意地斥責道:「竟敢說主子的閑話,反了你了。」
小連子輕輕扇了自己一巴掌,繼續說道:「所以啊,奴才覺得,主子您完全不用著急。這側福晉的位子就在那兒,府裏沒誰能搶在您前頭。您如今隻需穩穩的,多得些王爺的寵,慢慢等上些時候——那個位子,早晚會自個兒蹦到您腳下。」
鈕祜祿氏心情頓時極為舒暢,多日來的煩悶一掃而空。
她抬高一邊的眉毛,突然說道:「說起來,這武氏提供的消息,也不見得就一點兒助力都沒有……」
「主子的意思是……」
「信仰哪有那麽容易改變?李庶福晉以前信邪神,現在難道就不信了?說不定隻是從明麵上轉為暗地裏了,她偷偷地在屋裏祭拜,誰能知道?」
小連子轉了轉眼珠,神色一凜:「主子是想拿住她信邪神的把柄?這恐怕不太好弄到。福晉的規矩嚴,不同院的奴才幾乎不能互相走動,咱們等閑進不去錦瑟居。」
鈕祜祿氏用一種看傻子的眼神看向小連子:「直郡王……大阿哥信邪神嗎?」
「呃……奴才不知道……倒是沒聽說過……」
鈕祜祿氏挑起一側嘴角:「那誠親王是怎麽告發他咒魘太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