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將頭低得更深:「與貝勒府一樣,即日起至疫病完全消除,莊子上的人隻許進不許出,」他微微抬眼,看向宋瑩:「貝勒爺曾請旨,希望皇上能允您先帶著兩個格格避出莊子……」
但是皇上沒準。
宋瑩彎了彎眉眼:「爺擔心我,我盡知的。隻是我和愛蘭珠都與弘暉有過接觸,烏希哈也與弘暉住在一個院子裏,我們此刻是否已經染病,都是說不準的。便是皇上真的允了我們離開,我們也是不敢、不能走的。」
陳福重新低下頭:「貝勒爺讓奴才傳給側福晉的最後一句話是,『萬事需先以保重自身為要』。」
宋瑩點點頭:「你既已進了莊子,此刻也出不去了,我便吩咐你些差事吧。你領上幾個小廝,去清點一下莊子裏的各色物資,尤其要看食物、棉布、石灰、醋、藥材等是否夠用。如有不足的,馬上告訴給莊園外的衛戍部隊,讓他們盡快送進來。」
陳福領命而去。
宋瑩扶著喜樂的手臂往迴走,走了幾步,突感不對,問道:「陳福剛剛說的……皇上派了多少兵士來護衛莊子?」
「三千人,」喜樂答道。
宋瑩有些納悶:「莊子裏現在總共剩了有多少人?」
下午喜樂去分派差事的時候,恰好數了一遍人數。此刻他便很快地迴答道:「莊子裏原有的雜役、小廝、嬤嬤共七十二人,咱們帶來的府衛剩餘三十人,再就是您和幾位小主子身邊的下人,差不多有近四十人。若是再加上剛剛進來的十幾位太醫和醫士……得有將近一百七十餘人。」
宋瑩停下腳步,問道:「一百七十個人……需要三千個人來護衛?」
喜樂「啊」了半天,吶吶地說道:「或許是因為……莊子太大了?」
宋瑩緩慢地搖頭。她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但卻不敢立刻就說出口,隻希望不會成真。
迴到院裏,宋瑩沒有去弘暉住的東廂,而是去到西廂的堂屋,讓喜樂將為首的、已為弘暉診過脈的太醫叫了過來,詢問孩子的病症。
「迴側福晉的話,鼠疫大體上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被染了鼠疫的跳蚤、老鼠啃咬所得,第二種,則是與前一種病患接觸頻繁所得。從大阿哥小腿上的紅疹痕跡判斷,阿哥的染病來源屬於第一種,並且,他應該是莊園裏的第一個鼠疫發病者。現在大阿哥的頸部出現了痰核,又持續發熱,偶爾寒戰,俱是鼠疫的初期症狀。雖看起來較為嚴重,但並不難醫治。」
宋瑩鬆了口氣:「既如此,還請太醫盡快醫治吧,我看院子裏已經熬上湯藥了?給阿哥餵了,他應該很快就能好了吧?」
太醫拱手道:「湯藥效果較慢,大阿哥的症狀雖淺,但微臣等擔心阿哥高熱不退,再引起別的病症,因此打算採用放血療法,盡快排出大阿哥體內的疫毒。還請側福晉示下。」
放血?!那不是歐洲中世紀的治病手段嗎?而且由於當時的手法過於粗糙,以及經常不分病症地隨意放血,好多病患都因為失血過多死亡了呀!
中醫不是一向講究「中正平和」嗎?居然還有這麽「暴力」的療法?
不過,宋瑩也隱約記得,適當獻血好像確實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宋瑩猶豫地問道:「要放多少?」
太醫答道:「微臣會用三棱針,在大阿哥的多個穴位針刺放血,總量不會超過一合……」看著側福晉滿臉的困惑,太醫指著她手邊的茶杯說道,「比滿杯的水要多上一點兒。」
宋瑩用手包住茶杯。這個血量不算多,應當不會給弘暉帶來什麽不好的影響。再者,她於醫術一竅不通,還是盡量不要幹擾太醫們的治療方案了。
「可以,你們盡管放開手去治。隻要阿哥病癒,貝勒爺必會嘉獎爾等。」
太醫再次拱手:「微臣遵命。」
宋瑩又問道:「你們可去看過三個格格了?她們怎麽樣?」
太醫答道:「微臣此前已經要求二格格身邊的嬤嬤,替格格檢查了身體,確定並無被跳蚤、老鼠啃咬的痕跡——二格格如果染病,隻可能是今天與大阿哥接觸過多導致。但這染了鼠疫的人,通常不會立刻就發病,在發病前,脈象和外表均與常人無異。微臣隻能安排一位禦醫守在後罩房,每隔一個時辰給二格格診一次脈。十日之內,二格格如果沒有任何發病的症狀,便無恙了,盡可以搬出此院落。大格格和三格格都未與大阿哥有過直接接觸,染病的可能性要更小些,微臣也安排了禦醫在兩位格格身邊守著。」
宋瑩點頭不語。
太醫抬頭看了她了一眼,繼續說道:「稍後微臣會派一名禦醫,為側福晉請脈。」
疫病都有潛伏期。比起她,與弘暉接觸時間更長的愛蘭珠更有可能染病。愛蘭珠此刻都沒能查出不妥,宋瑩也不覺得她的脈象會有什麽不對。
但她依舊老老實實地伸了手,由著禦醫診了脈,然後又喝下一碗混合著酸辣苦味、據說對治療鼠疫頗有效的怪味湯藥。
——她是這莊園裏的最後一個話事人了,她絕對不能倒下。
宋瑩很想去看望一下愛蘭珠。
那孩子沒有及時將弘暉生病的情況告訴給長輩,雖說是出於孝心,但到底間接導致了弟弟的病症變得更為嚴重,此刻她內心還指不定如何懊悔呢。
想了想,宋瑩讓喜樂去傳話,命保母帶著愛蘭珠到角門邊,母女倆隔著門板說說話。
但是皇上沒準。
宋瑩彎了彎眉眼:「爺擔心我,我盡知的。隻是我和愛蘭珠都與弘暉有過接觸,烏希哈也與弘暉住在一個院子裏,我們此刻是否已經染病,都是說不準的。便是皇上真的允了我們離開,我們也是不敢、不能走的。」
陳福重新低下頭:「貝勒爺讓奴才傳給側福晉的最後一句話是,『萬事需先以保重自身為要』。」
宋瑩點點頭:「你既已進了莊子,此刻也出不去了,我便吩咐你些差事吧。你領上幾個小廝,去清點一下莊子裏的各色物資,尤其要看食物、棉布、石灰、醋、藥材等是否夠用。如有不足的,馬上告訴給莊園外的衛戍部隊,讓他們盡快送進來。」
陳福領命而去。
宋瑩扶著喜樂的手臂往迴走,走了幾步,突感不對,問道:「陳福剛剛說的……皇上派了多少兵士來護衛莊子?」
「三千人,」喜樂答道。
宋瑩有些納悶:「莊子裏現在總共剩了有多少人?」
下午喜樂去分派差事的時候,恰好數了一遍人數。此刻他便很快地迴答道:「莊子裏原有的雜役、小廝、嬤嬤共七十二人,咱們帶來的府衛剩餘三十人,再就是您和幾位小主子身邊的下人,差不多有近四十人。若是再加上剛剛進來的十幾位太醫和醫士……得有將近一百七十餘人。」
宋瑩停下腳步,問道:「一百七十個人……需要三千個人來護衛?」
喜樂「啊」了半天,吶吶地說道:「或許是因為……莊子太大了?」
宋瑩緩慢地搖頭。她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但卻不敢立刻就說出口,隻希望不會成真。
迴到院裏,宋瑩沒有去弘暉住的東廂,而是去到西廂的堂屋,讓喜樂將為首的、已為弘暉診過脈的太醫叫了過來,詢問孩子的病症。
「迴側福晉的話,鼠疫大體上分為兩種,第一種是被染了鼠疫的跳蚤、老鼠啃咬所得,第二種,則是與前一種病患接觸頻繁所得。從大阿哥小腿上的紅疹痕跡判斷,阿哥的染病來源屬於第一種,並且,他應該是莊園裏的第一個鼠疫發病者。現在大阿哥的頸部出現了痰核,又持續發熱,偶爾寒戰,俱是鼠疫的初期症狀。雖看起來較為嚴重,但並不難醫治。」
宋瑩鬆了口氣:「既如此,還請太醫盡快醫治吧,我看院子裏已經熬上湯藥了?給阿哥餵了,他應該很快就能好了吧?」
太醫拱手道:「湯藥效果較慢,大阿哥的症狀雖淺,但微臣等擔心阿哥高熱不退,再引起別的病症,因此打算採用放血療法,盡快排出大阿哥體內的疫毒。還請側福晉示下。」
放血?!那不是歐洲中世紀的治病手段嗎?而且由於當時的手法過於粗糙,以及經常不分病症地隨意放血,好多病患都因為失血過多死亡了呀!
中醫不是一向講究「中正平和」嗎?居然還有這麽「暴力」的療法?
不過,宋瑩也隱約記得,適當獻血好像確實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宋瑩猶豫地問道:「要放多少?」
太醫答道:「微臣會用三棱針,在大阿哥的多個穴位針刺放血,總量不會超過一合……」看著側福晉滿臉的困惑,太醫指著她手邊的茶杯說道,「比滿杯的水要多上一點兒。」
宋瑩用手包住茶杯。這個血量不算多,應當不會給弘暉帶來什麽不好的影響。再者,她於醫術一竅不通,還是盡量不要幹擾太醫們的治療方案了。
「可以,你們盡管放開手去治。隻要阿哥病癒,貝勒爺必會嘉獎爾等。」
太醫再次拱手:「微臣遵命。」
宋瑩又問道:「你們可去看過三個格格了?她們怎麽樣?」
太醫答道:「微臣此前已經要求二格格身邊的嬤嬤,替格格檢查了身體,確定並無被跳蚤、老鼠啃咬的痕跡——二格格如果染病,隻可能是今天與大阿哥接觸過多導致。但這染了鼠疫的人,通常不會立刻就發病,在發病前,脈象和外表均與常人無異。微臣隻能安排一位禦醫守在後罩房,每隔一個時辰給二格格診一次脈。十日之內,二格格如果沒有任何發病的症狀,便無恙了,盡可以搬出此院落。大格格和三格格都未與大阿哥有過直接接觸,染病的可能性要更小些,微臣也安排了禦醫在兩位格格身邊守著。」
宋瑩點頭不語。
太醫抬頭看了她了一眼,繼續說道:「稍後微臣會派一名禦醫,為側福晉請脈。」
疫病都有潛伏期。比起她,與弘暉接觸時間更長的愛蘭珠更有可能染病。愛蘭珠此刻都沒能查出不妥,宋瑩也不覺得她的脈象會有什麽不對。
但她依舊老老實實地伸了手,由著禦醫診了脈,然後又喝下一碗混合著酸辣苦味、據說對治療鼠疫頗有效的怪味湯藥。
——她是這莊園裏的最後一個話事人了,她絕對不能倒下。
宋瑩很想去看望一下愛蘭珠。
那孩子沒有及時將弘暉生病的情況告訴給長輩,雖說是出於孝心,但到底間接導致了弟弟的病症變得更為嚴重,此刻她內心還指不定如何懊悔呢。
想了想,宋瑩讓喜樂去傳話,命保母帶著愛蘭珠到角門邊,母女倆隔著門板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