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金等於八兩銀。那個小小的琉璃鼻煙壺,居然價值一百二十兩白銀!
宋家這次送給四阿哥的鼻煙壺,是一整套四隻的,價值不知比當初那個玻璃鼻煙壺高出多少!
宋瑩越過禮單的上沿,掃了一眼烏嬤嬤:從進來開始,她就一直保持著笑眯眯的樣子。
宋瑩將禮單放到銀票旁邊,隨意地用手敲擊著桌麵,猜測著福晉的想法。
福晉是覺得宋家給的這份禮太重了,想讓她迴禮貼補一下?可就算是貼補,從公中出錢就是了,為何要動用福晉的私房?
而且直接送銀票,未免也太過直白了。宋瑩若真要貼補宋家,肯定不能直接把銀票送迴去,必是要買上幾車宋家日常能用得上的物件,然後大張旗鼓地派人送迴宋家,讓周圍的鄰裏都看到,這才顯得宋家有麵不是?
大張旗鼓……大張旗鼓……
秘而不宣!
正是因為不能大張旗鼓,所以才秘而不宣地送了錢!
有什麽事,是不能廣而告之的?!
宋瑩再次看向禮單,大致估了估幾樣禮品的價值,驚疑瞬間席捲心頭:這份禮,得有上千兩了吧?宋家送禮的錢,是從哪來的?!
如果她記得沒錯,她選秀入宮前那年,宋家公帳上的活錢也不過百八十兩銀子,積蓄雖有,但也不多,怎麽可能買得起這麽貴重的鼻煙壺!
況且,一個生辰禮都能花上一千兩銀子,那宋家現在的家底又會有多少呢?!
宋瑩肅了臉,一雙厲目直視烏嬤嬤。烏嬤嬤臉色未變,依舊笑眯眯地看著她。
宋瑩彎了眼睛,翹起嘴角說道:「這份禮既然是給貝勒爺的,那福晉可給爺看過了?」
烏嬤嬤的笑容更大了:「因這是宋家送的禮,福晉便讓奴才先拿來給側福晉看看,還沒交給貝勒爺呢。」
福晉和她都能發現禮單有問題,四阿哥沒道理發現不了。福晉沒有把禮單直接給四阿哥,就是為了讓宋瑩把禮單扣下,替宋家把這事瞞下來。
而福晉之所以又給了宋瑩六百兩,便是暗示她可以把這錢偷偷地送迴宋家。一方麵給予宋家「警告」,另一方麵,可以容宋家在四阿哥生辰的正日子前,再備一份「不出格」的禮送進貝勒府。
如此一來,四阿哥那邊有了交代,宋瑩也順勢壓住了宋家蠢蠢欲動的小心思。
「那禮單就先放在我這兒吧,迴頭我親自給貝勒爺看,」宋瑩佯做思考,轉而問道:「敢問嬤嬤,若是我想讓娘家人來貝勒府,可要走個什麽章程?」
烏嬤嬤做為難狀:「敢問側福晉,是有什麽要緊事才要召宋家人來見?因著最近府裏舉宴太多,年底又事忙,貝勒爺很有些閉府謝客的意思。若不是什麽緊急的事,側福晉還是隻派個人去宋家傳話為好。」
隻傳話,未必能達到敲山震虎的效果。而且,宋瑩想起那日宋母離開時,白佳氏殷切地表示願意與她「常往來」的樣子,總覺得哪裏不太和諧。
還是得讓宋家人進府與她麵談。
宋瑩蹙緊了眉毛:「我這也是沒辦法了。嬤嬤可知道,三格格皮膚嬌嫩,連最細的細棉都穿不太住。之前我母親和嫂子來府裏,告訴了我一個法子,就是用山羊絨在真絲裏衣內縫上一層,又細又保暖,不傷皮膚,冬天穿了最好。可也不曉得是不是方法不對,幾個奶母做出來的裏衣,還是會磨傷三格格的皮膚。我想著,讓我嫂子進趟府,將製作的法子跟奶母們說道說道。」
「哎呦,這是要緊事,可耽誤不得。」烏嬤嬤拍了一下大腿,「側福晉若是想請人進府,直接下張帖子送到門房,門房自會安排人送去。等取得了迴帖,門房會派小子遞到長春館來。」
「這樣就可以呀,」宋瑩點頭笑道:「福晉近來事忙,我就不留嬤嬤多坐了,煩請嬤嬤替我跟福晉迴個話,就說『我都知道了』。」
——
「她真這麽說的?」福晉盯住烏嬤嬤,「你看著她的樣子,是真明白了?」
烏嬤嬤肯定地點頭:「側福晉剛開始沒明白,後來想清楚了,臉色都變了。」
福晉有些緊張:「她當時什麽表情?」
烏嬤嬤迴答:「有些生氣,臉上一點兒笑都沒了。」
「沒有羞惱?或者尷尬,不好意思?」福晉追問。
烏嬤嬤仔細迴想,搖頭:「沒有。側福晉讓奴才走的時候,還笑臉盈盈的呢。」
福晉鬆了口氣。她在決定給宋瑩送銀票時,最擔憂的就是宋瑩會惱了她的自作主張。如今知道宋瑩並沒有歪曲掉她的心意,她也終於能放下了心。
尋桃湊趣道:「主子您有什麽可擔心的?您與側福晉相處這麽多年,她是什麽樣的人,您最清楚了——側福晉看著軟乎乎好說話,其實眼裏最是容不得沙子的。宋家若真背著她做了錯事,側福晉是絕對不會姑息的。您這般費心思地替宋家遮掩,提醒側福晉,她隻會感激,再不會埋怨您的。」
「瀅瀅為人處世,一向是很能明辨是非的。」福晉點點頭,一幅與有榮焉的樣子,又轉而問道:「嬤嬤,瀅瀅說的三格格皮膚嬌嫩耐不住衣服的事,可是真的?」
烏嬤嬤想了想,答道:「倒是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不過前段時間,側福晉確實跟針線房要了很多山羊絨過去。這東西,早年她也曾要過,說是用來做什麽羊毛氈,所以奴才並沒有當迴事。」
宋家這次送給四阿哥的鼻煙壺,是一整套四隻的,價值不知比當初那個玻璃鼻煙壺高出多少!
宋瑩越過禮單的上沿,掃了一眼烏嬤嬤:從進來開始,她就一直保持著笑眯眯的樣子。
宋瑩將禮單放到銀票旁邊,隨意地用手敲擊著桌麵,猜測著福晉的想法。
福晉是覺得宋家給的這份禮太重了,想讓她迴禮貼補一下?可就算是貼補,從公中出錢就是了,為何要動用福晉的私房?
而且直接送銀票,未免也太過直白了。宋瑩若真要貼補宋家,肯定不能直接把銀票送迴去,必是要買上幾車宋家日常能用得上的物件,然後大張旗鼓地派人送迴宋家,讓周圍的鄰裏都看到,這才顯得宋家有麵不是?
大張旗鼓……大張旗鼓……
秘而不宣!
正是因為不能大張旗鼓,所以才秘而不宣地送了錢!
有什麽事,是不能廣而告之的?!
宋瑩再次看向禮單,大致估了估幾樣禮品的價值,驚疑瞬間席捲心頭:這份禮,得有上千兩了吧?宋家送禮的錢,是從哪來的?!
如果她記得沒錯,她選秀入宮前那年,宋家公帳上的活錢也不過百八十兩銀子,積蓄雖有,但也不多,怎麽可能買得起這麽貴重的鼻煙壺!
況且,一個生辰禮都能花上一千兩銀子,那宋家現在的家底又會有多少呢?!
宋瑩肅了臉,一雙厲目直視烏嬤嬤。烏嬤嬤臉色未變,依舊笑眯眯地看著她。
宋瑩彎了眼睛,翹起嘴角說道:「這份禮既然是給貝勒爺的,那福晉可給爺看過了?」
烏嬤嬤的笑容更大了:「因這是宋家送的禮,福晉便讓奴才先拿來給側福晉看看,還沒交給貝勒爺呢。」
福晉和她都能發現禮單有問題,四阿哥沒道理發現不了。福晉沒有把禮單直接給四阿哥,就是為了讓宋瑩把禮單扣下,替宋家把這事瞞下來。
而福晉之所以又給了宋瑩六百兩,便是暗示她可以把這錢偷偷地送迴宋家。一方麵給予宋家「警告」,另一方麵,可以容宋家在四阿哥生辰的正日子前,再備一份「不出格」的禮送進貝勒府。
如此一來,四阿哥那邊有了交代,宋瑩也順勢壓住了宋家蠢蠢欲動的小心思。
「那禮單就先放在我這兒吧,迴頭我親自給貝勒爺看,」宋瑩佯做思考,轉而問道:「敢問嬤嬤,若是我想讓娘家人來貝勒府,可要走個什麽章程?」
烏嬤嬤做為難狀:「敢問側福晉,是有什麽要緊事才要召宋家人來見?因著最近府裏舉宴太多,年底又事忙,貝勒爺很有些閉府謝客的意思。若不是什麽緊急的事,側福晉還是隻派個人去宋家傳話為好。」
隻傳話,未必能達到敲山震虎的效果。而且,宋瑩想起那日宋母離開時,白佳氏殷切地表示願意與她「常往來」的樣子,總覺得哪裏不太和諧。
還是得讓宋家人進府與她麵談。
宋瑩蹙緊了眉毛:「我這也是沒辦法了。嬤嬤可知道,三格格皮膚嬌嫩,連最細的細棉都穿不太住。之前我母親和嫂子來府裏,告訴了我一個法子,就是用山羊絨在真絲裏衣內縫上一層,又細又保暖,不傷皮膚,冬天穿了最好。可也不曉得是不是方法不對,幾個奶母做出來的裏衣,還是會磨傷三格格的皮膚。我想著,讓我嫂子進趟府,將製作的法子跟奶母們說道說道。」
「哎呦,這是要緊事,可耽誤不得。」烏嬤嬤拍了一下大腿,「側福晉若是想請人進府,直接下張帖子送到門房,門房自會安排人送去。等取得了迴帖,門房會派小子遞到長春館來。」
「這樣就可以呀,」宋瑩點頭笑道:「福晉近來事忙,我就不留嬤嬤多坐了,煩請嬤嬤替我跟福晉迴個話,就說『我都知道了』。」
——
「她真這麽說的?」福晉盯住烏嬤嬤,「你看著她的樣子,是真明白了?」
烏嬤嬤肯定地點頭:「側福晉剛開始沒明白,後來想清楚了,臉色都變了。」
福晉有些緊張:「她當時什麽表情?」
烏嬤嬤迴答:「有些生氣,臉上一點兒笑都沒了。」
「沒有羞惱?或者尷尬,不好意思?」福晉追問。
烏嬤嬤仔細迴想,搖頭:「沒有。側福晉讓奴才走的時候,還笑臉盈盈的呢。」
福晉鬆了口氣。她在決定給宋瑩送銀票時,最擔憂的就是宋瑩會惱了她的自作主張。如今知道宋瑩並沒有歪曲掉她的心意,她也終於能放下了心。
尋桃湊趣道:「主子您有什麽可擔心的?您與側福晉相處這麽多年,她是什麽樣的人,您最清楚了——側福晉看著軟乎乎好說話,其實眼裏最是容不得沙子的。宋家若真背著她做了錯事,側福晉是絕對不會姑息的。您這般費心思地替宋家遮掩,提醒側福晉,她隻會感激,再不會埋怨您的。」
「瀅瀅為人處世,一向是很能明辨是非的。」福晉點點頭,一幅與有榮焉的樣子,又轉而問道:「嬤嬤,瀅瀅說的三格格皮膚嬌嫩耐不住衣服的事,可是真的?」
烏嬤嬤想了想,答道:「倒是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不過前段時間,側福晉確實跟針線房要了很多山羊絨過去。這東西,早年她也曾要過,說是用來做什麽羊毛氈,所以奴才並沒有當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