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瑩點點頭:「李格格說的是, 萬事萬物都會變化,這帶孩子的方法, 想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李格格為了孩子,竟能『創造』出些新的養育方法,必是出於母親對孩子的關懷。說起來,自咱們搬出宮, 二阿哥就開始鬧覺了?一晚上得起夜好幾次吧?我昨兒晚上就隱約聽見了他的哭聲。這雲夢齋距離我長春館那麽遠,聲音都能傳過來, 這孩子得哭地多大聲呀,嗓子怕不是都要喊壞了。李格格對養孩子的事這般了解,可有想出什麽解決之法?」
你李格格這麽「會」帶孩子, 怎麽想不出辦法, 止住孩子每日的哭鬧?
就算李格格沒法子, 二阿哥的奶母們呢?
宋瑩可不信那幾個「專業」的奶母,會對這種狀況束手無策。如今二阿哥哭鬧不止,明顯是她們在消極怠工。
奶母們的想法,宋瑩大概猜得到:不按李格格的法子養孩子,李格格就會與她們爭辯,她們又說服不了李格格,雙方對峙之下,被四阿哥和福晉知道了,隻會責怪她們不聽主子的話,憑白趁得她們「不夠忠心」,那還不如就按照李格格的法子來——即便沒養好,主要責任也在李格格,她們全然聽命,就算有錯,也不是大錯。
旗人皇族被這些包衣們伺候的同時,其實也在被她們轄製。這些奴才們抱起團來的力量,便是連嬪妃公主都要忌憚上三分。
李格格沒有「當包衣」時的記憶,以她純然的現代人思維,她根本就想不到,這些奶母們,其實已經在聯合起來抵製她了。
如今她這般執拗地要在奶母們麵前堅持「科學餵養」,看似是為了孩子好,其實已為二阿哥埋下了隱患。
李格格張張嘴,說不出反駁的話來,畢竟二阿哥鬧覺是事實,擾了別人的清淨也是事實。
宋瑩看她變了臉色,又追加了一句:「說起來,我好久都沒見到大格格了,她可還好?比起二阿哥,大格格從出生開始,好像就很少會哭鬧。可真是個貼心的孩子,想必也是心疼她額娘照看弟弟辛苦吧。隻是常人都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李格格可不能因為她太乖,就一心撲到二阿哥身上,反而忽視了大格格呀!」
你李格格這般在乎孩子,怎麽竟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每日裏隻關注二阿哥,卻不肯對大格格多付出一點兒關心呢?
難不成,是還在心裏記著當日懷大格格的艱辛,把這孩子當成了「不祥的」、「必然會早夭」的存在,從而心生忌憚,不想親近?
抑或是,在現代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李格格,穿越之後也不免入鄉隨俗,開始「重男輕女」了起來?
李格格被宋瑩當著眾多下人的麵,說穿了她對兩個孩子的「不公」,心裏感到既憤怒又羞愧。她想不出迴懟的話,隻能「刷」地站起身走人。出花廳的時候還在懊悔:自己剛剛腦筋是不是秀逗了,怎麽就想不開,竟奢望能在言語上勝過一向巧言善辯的宋格格。
宋瑩見李格格離開,又聽到戲台上的這一齣戲已經演完了,也起身帶著人,準備迴長春館。
李格格走得很快,宋瑩與她前後腳出的花廳,卻已瞧不見她的背影。
宋瑩扶著硃砂,緩步穿過正廳後麵的廊道。聽著裏麵女眷劃拳拚酒的聲音,不免在心裏想著,也不知要到什麽時候,她才能抬了身份,與福晉一起堂堂正正地參加這樣的宴席。
正尋思著,就見前麵幾步遠的地方,從正廳通往廊道的小門裏,走出了一群人。
打頭是一個身形略顯單薄的小姑娘,扶著身邊的嬤嬤。在走出小門的一瞬間,她原本板直的後背便軟了下來,全靠嬤嬤托著才沒有摔倒。
那小姑娘大約有十三、四歲,梳著一根細細的髮辮,穿著一件嫩粉色的蜀繡旗裝。
宋瑩在心裏轉悠了一圈今日會來的女賓客,結合小姑娘的年齡和明顯未婚的裝扮,上前一步說道:「這位可是五公主?」
扶著小姑娘的嬤嬤答道:「奴才的主子正是五公主,敢問您是……」
宋瑩先是對著五公主行了個撫鬢禮,然後答道:「我姓宋,是四貝勒的女眷。」
「原來是宋格格,請恕奴才現下不能給您見禮。」
扶著她手臂的五公主,對著宋瑩輕輕點了點頭,並未說話。
宋瑩問道:「公主可是覺得有些不適?這聽風閣的二層有可以躺著休息的房間,公主去透個氣兒如何?」
嬤嬤感受到手臂上越發沉重的分量,覺得這宋格格的提議很是合心。
按理,宋氏既然提了,就該由她領著五公主去房間,才算恭敬有禮。隻是嬤嬤看了一眼宋瑩挺著的大肚子,想了想還是說道:「那就勞煩宋格格派個人,給奴才帶個路。」
宋瑩迴頭示意天青上前。嬤嬤扶著五公主,跟在天青身後,順著廊道後麵的樓梯上了樓。
宋瑩又對硃砂低聲說道:「福晉沒跟著出來,怕是還沒發現五公主身體有恙,你趕緊去廳裏給福晉傳個話。記得提醒福晉派人去叫劉禦醫。」
硃砂瞅著一個下人都沒有的廊道,說道:「那主子就在這兒站穩了別動,奴才馬上就迴來。」然後就通過剛剛五公主出來的小門,進了大廳。
宋瑩原地不動,看向遠處的樓梯。剛剛五公主爬了一半就氣喘不止,歇了好一會兒都沒緩過來,後來還是由兩個嬤嬤給抱上樓的。
你李格格這麽「會」帶孩子, 怎麽想不出辦法, 止住孩子每日的哭鬧?
就算李格格沒法子, 二阿哥的奶母們呢?
宋瑩可不信那幾個「專業」的奶母,會對這種狀況束手無策。如今二阿哥哭鬧不止,明顯是她們在消極怠工。
奶母們的想法,宋瑩大概猜得到:不按李格格的法子養孩子,李格格就會與她們爭辯,她們又說服不了李格格,雙方對峙之下,被四阿哥和福晉知道了,隻會責怪她們不聽主子的話,憑白趁得她們「不夠忠心」,那還不如就按照李格格的法子來——即便沒養好,主要責任也在李格格,她們全然聽命,就算有錯,也不是大錯。
旗人皇族被這些包衣們伺候的同時,其實也在被她們轄製。這些奴才們抱起團來的力量,便是連嬪妃公主都要忌憚上三分。
李格格沒有「當包衣」時的記憶,以她純然的現代人思維,她根本就想不到,這些奶母們,其實已經在聯合起來抵製她了。
如今她這般執拗地要在奶母們麵前堅持「科學餵養」,看似是為了孩子好,其實已為二阿哥埋下了隱患。
李格格張張嘴,說不出反駁的話來,畢竟二阿哥鬧覺是事實,擾了別人的清淨也是事實。
宋瑩看她變了臉色,又追加了一句:「說起來,我好久都沒見到大格格了,她可還好?比起二阿哥,大格格從出生開始,好像就很少會哭鬧。可真是個貼心的孩子,想必也是心疼她額娘照看弟弟辛苦吧。隻是常人都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李格格可不能因為她太乖,就一心撲到二阿哥身上,反而忽視了大格格呀!」
你李格格這般在乎孩子,怎麽竟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每日裏隻關注二阿哥,卻不肯對大格格多付出一點兒關心呢?
難不成,是還在心裏記著當日懷大格格的艱辛,把這孩子當成了「不祥的」、「必然會早夭」的存在,從而心生忌憚,不想親近?
抑或是,在現代教育下成長起來的李格格,穿越之後也不免入鄉隨俗,開始「重男輕女」了起來?
李格格被宋瑩當著眾多下人的麵,說穿了她對兩個孩子的「不公」,心裏感到既憤怒又羞愧。她想不出迴懟的話,隻能「刷」地站起身走人。出花廳的時候還在懊悔:自己剛剛腦筋是不是秀逗了,怎麽就想不開,竟奢望能在言語上勝過一向巧言善辯的宋格格。
宋瑩見李格格離開,又聽到戲台上的這一齣戲已經演完了,也起身帶著人,準備迴長春館。
李格格走得很快,宋瑩與她前後腳出的花廳,卻已瞧不見她的背影。
宋瑩扶著硃砂,緩步穿過正廳後麵的廊道。聽著裏麵女眷劃拳拚酒的聲音,不免在心裏想著,也不知要到什麽時候,她才能抬了身份,與福晉一起堂堂正正地參加這樣的宴席。
正尋思著,就見前麵幾步遠的地方,從正廳通往廊道的小門裏,走出了一群人。
打頭是一個身形略顯單薄的小姑娘,扶著身邊的嬤嬤。在走出小門的一瞬間,她原本板直的後背便軟了下來,全靠嬤嬤托著才沒有摔倒。
那小姑娘大約有十三、四歲,梳著一根細細的髮辮,穿著一件嫩粉色的蜀繡旗裝。
宋瑩在心裏轉悠了一圈今日會來的女賓客,結合小姑娘的年齡和明顯未婚的裝扮,上前一步說道:「這位可是五公主?」
扶著小姑娘的嬤嬤答道:「奴才的主子正是五公主,敢問您是……」
宋瑩先是對著五公主行了個撫鬢禮,然後答道:「我姓宋,是四貝勒的女眷。」
「原來是宋格格,請恕奴才現下不能給您見禮。」
扶著她手臂的五公主,對著宋瑩輕輕點了點頭,並未說話。
宋瑩問道:「公主可是覺得有些不適?這聽風閣的二層有可以躺著休息的房間,公主去透個氣兒如何?」
嬤嬤感受到手臂上越發沉重的分量,覺得這宋格格的提議很是合心。
按理,宋氏既然提了,就該由她領著五公主去房間,才算恭敬有禮。隻是嬤嬤看了一眼宋瑩挺著的大肚子,想了想還是說道:「那就勞煩宋格格派個人,給奴才帶個路。」
宋瑩迴頭示意天青上前。嬤嬤扶著五公主,跟在天青身後,順著廊道後麵的樓梯上了樓。
宋瑩又對硃砂低聲說道:「福晉沒跟著出來,怕是還沒發現五公主身體有恙,你趕緊去廳裏給福晉傳個話。記得提醒福晉派人去叫劉禦醫。」
硃砂瞅著一個下人都沒有的廊道,說道:「那主子就在這兒站穩了別動,奴才馬上就迴來。」然後就通過剛剛五公主出來的小門,進了大廳。
宋瑩原地不動,看向遠處的樓梯。剛剛五公主爬了一半就氣喘不止,歇了好一會兒都沒緩過來,後來還是由兩個嬤嬤給抱上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