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的火光中,伊爾登朝遏必隆看去,隻見他已紅了眼眶,遂長歎一聲。
但也隻是這麽一小會兒的感慨,他便又抬頭問道:“範文程既失了蹤影,可是已入宮了?”
“我也不知。”遏必隆道:“離西華門最近的橋被炸斷了,我從北橋繞過來時隻發現阿達禮與正白旗在亂繞,遂動了手...待之後收斂戰場時,隻有一輛側翻的馬車,想必是他已經朝範文程動手了.......”
伊爾登點了點頭,抬步朝著擺放屍首的隊列走去,低頭凝視了一陣,忽然道:“那麽阿達禮與範文程的屍首呢?”
“阿達禮墜河了。”遏必隆道:“還有許多正白旗的屍首也在太液池裏,正在撈。”
“你確定他死了?”
“你什麽意思?”遏必隆轉頭道:“我親自動的手,射中他三箭,也親眼見他從馬上墜到池裏,就是這會兒能爬起來,也淹死了,你且不知正白旗悍勇?沒讓他逃掉已是萬幸...那時,你還在與鄂碩閑談?”
伊爾登知他還沉浸在自相殘殺的愧疚裏,但卻不理會他這些脾氣,又問道:“除卻這些人,其餘還有誰知曉真相?”
“沒有,事情到此為止了,這裏一共一百三十六具屍首,皆是願意跟隨阿達禮闖西安門的正白旗...但如今鄂碩與他已死,京城裏沒有誰再敢揪著文淵閣與細作一事不放了。”
“多爾袞那邊呢?”
“倘若有消息也沒有那麽快傳過去。”遏必隆道:“我本是明日就要帶你那批禦前侍衛出使山西,可到如今此事過後,還得看陛下的意思了。”
伊爾登這才點了點頭,問道:“你心中存疑,可知我為何要殺鄂碩?”
遏必隆歎了口氣,道:“他與阿達禮牽扯過深,從一開始便盯著範文程與宮裏在行事,多爾袞迴京後隻依靠他們就能知曉文淵閣的真相。”
“老夫也給了他機會。”伊爾登解釋道:“陛下想收尾此事其實也與他來尋老夫的目的一致,而老夫也以為他不知,可誰叫他那日攛掇多鐸入宮攪事,如此才驚覺。”
“或許不是他呢?”
“不重要了,關鍵是知情人等必須去死。”伊爾登話語一轉,又問道:“範文程到底是怎麽迴事?”
“你也不必瞞老夫,實話實說即可,他死在阿達禮手上,又或是死在你手上都無妨.......”
“我說了,事情已畢!”
遏必隆喝了一聲,然後神情馬上又萎靡起來,閉眼不語。
伊爾登也似乎意識到什麽,道:“你且都知曉了他是誘餌?”
“是。”
遏必隆喃喃道:“他就是進宮了又如何,陛下都能下決心動攝政王府了,如此...你以為逼他送細作入宮,真是隻要他這個無權無勢,又牽扯過多之人的把柄嗎?”
“別糾結了他的死活了,他隻是被推到了台麵上,自以為做了操盤手,還自作聰明的想用細作替罪,但卻沒想到用他的陛下又該怎麽辦?至如今,他倘若活著,那阿達禮與鄂碩的死怎麽交代?文淵閣與近日京中的混亂又該怎麽交代?
還有真正對內閣與攝政王府動手的是誰?”
說到這,遏必隆指了指地上鄂碩的人頭,又指了指自己的胸膛,道:“是你我,而如今你我也是知情人等,你要殺幹淨,一個不留,就要從自己開始.......”
伊爾登皺眉道:“你什麽意思?”
“陛下既用了我們,而我們牽扯進此事也殺了人,不要如範文程這般自作聰明了...”遏必隆收起了刀,道:“罪責是推不掉的,如此,才能真正交代清楚。”
“你竟能有這般心思?”伊爾登有些愣住。
“誰不是被逼出來的?”
遏必隆道:“你我是,陛下也是...事情既了結,迴宮裏請罪吧。”
~~
清晨的昭陵裏走入了一支隊伍,腳步聲踩在積雪上嘩嘩作響。
索尼於小屋前站立,看見了隊伍中那麵龐大威武的大清龍旗。
隻還未向前走幾步,便有幾個太監恭恭敬敬的跑過來請他去屋裏候著,隨即又搬來許多火盆,朝著屋裏架去。
他神情一頓,似想到了什麽,也轉身進了屋,搬來了兩張椅子靠在火盆旁,往上一坐,等待著。
未久,穿著一襲明黃色的福臨踏過了門檻,對後趕來的禦前侍衛擺了擺手。
他起先並未去看索尼,而是盯著屋子正中央那塊先帝的靈位牌匾,見香火鼎盛,這才轉而往索尼麵前一坐。
望著福臨這般沉默的神色,若是其他臣子在這恐怕都隻敢戰戰兢兢,但索尼卻不同,他當即便笑了一聲,道:“陛下,宮中近日發生了何事,還請勿要再瞞老臣。”
福臨盯著火光道:“朕用了範公當誘餌,把攝政王府的人引進了宮裏,出宮之前,遏必隆與伊爾登想必已經辦完了此事。”
聞言,索尼長歎一聲,應道:“這也是不是陛下一開始讓老臣去找他的緣由?由他操盤,再由他出麵攬下罪責,老臣也已在朝會上替了他一陣,打下去了寧完我與多鐸,此般說來,多爾袞最後留下的鄂碩與阿達禮也是被他定罪打下去了?”
“不。”福臨道:“他們死了,另外朕在宮中等了許久,範公也沒來見朕。”
索尼皺眉道:“他們雖知內閣緣由,但趕盡殺絕是否做的太過了?”
福臨沒說話,隻抬眼看著他。
“殺了也無礙,內閣之事已經發生了。”索尼喃喃道:“他們揪住不放,誰也不得安寧,又是攝政王府的羽翼,不趁機剪除掉,待大軍南歸入京,多爾袞與濟爾哈朗身在京中,便更不好動了,隻是在外怎麽交代過去?”
“還未定,朕來請教叔父的意思。”
索尼沉吟道:“他們與正白旗這些年囂張跋扈慣了,帶兵闖入宮闈,此乃大忌,多爾袞是攝政王尚不敢做,幾個奴才...嗬,定個謀反叛亂之罪也不為過。”
“是,那便照叔父的意思辦了。”
索尼點了點頭,問道:“還有其餘人等,如多鐸,寧完我,陳名夏等牽扯進此事之人陛下該怎麽處置?”
“此事,侄兒也要問叔父的意思。”
“範文程行事重大,已是打破了京中兩係的格局,要慎重處之。”
索尼緩緩道:“再看這幾人,陳名夏一開始由多爾袞軟禁,除卻其子陳掖臣身死,他不知實情,此人原也是內閣朝臣中唯一幸存之人,事情定後再向其動手,頗為不妥,老臣請見他,向他說明事由後,或可讓他出麵混淆視聽;”
“而寧完我,陛下那日朝會之後,他見文淵閣起火,想必也猜出了緣由,他迴府遞出的那道奏疏有求饒之意,但不可就此放過他,其人心思不定,不好掌握,老臣手上還有一封多爾袞給他的密旨,可借此讓他包攬京中動亂罪責,再尋機貶出京城;”
“至於多鐸,他自此過後便半昏不醒,豫親王府侍衛稟報說已時日無多,但也不可因此大意,其人身份過高,又是輔政王,還是派遣侍衛軟禁,至於他心中所想,就由他去吧.......”
“最後一件事,老臣聽聞陛下已先前派遏必隆處理範文程在京中所留的痕跡了?”
“是。”
“小魚小蝦留著終究不夠穩妥,包括京中數次起火大亂便也是範文程行事不周,待攝政王府的罪名下來後,老臣還是讓禦前侍衛再清理一遍......”
直看福臨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索尼才微笑著問道:“適才陛下說起範文程...他為何沒去宮裏?可是被阿達禮追的嚇破了膽?”
福臨沉默著。
“怎麽了?”
索尼道:“且說是範文程沒來的緣由,無非隻是為此,他也有私心,想要借替陛下行事之際重出朝堂,但若至此這般便不敢進宮了,倒不像他.......”
“範文程...應該死了。”
索尼當即便生起了怒氣,道:“阿達禮殺的?這個狗奴才.......”
然而福臨卻依舊搖了搖頭,道:“叔父適才也說了,他是主使,也要由他來擔罪責?”
“是。”索尼疑惑的點點頭,道:“他一個破落的舊首輔,行事其實倒也不差,能夠壓住眾人,但如此之大的罪責,他擔不起,多爾袞與濟爾哈朗也不會就此罷休,敢問陛下......”
“朕會下一道罪己詔。”
福臨忽然道:“朕很清楚,從即位開始,擔子便在自己身上。”
索尼一愣,抬起頭,恍然的看向火光中福臨那張有些稚嫩的臉龐。
“陛下......”
“叔父放心,範公也可能是沒死,朕會派人查清,至於其他,遏必隆與伊爾登還有如叔父等人,都不是立在朕之前的屏障,朕不會胡亂怪罪於人。皇阿瑪也不會希望這般。”
索尼鬆了一口氣。
福臨道:“此次來尋叔父,便是事情已結束了,朕會重組內閣,分為內三院,暫且就由叔父代領議政大臣,再加之設立漢人六部,希望此般可由前線的皇叔父放心,還有今朝會試,也要勞煩叔父主持了。”
“老臣領命。”
說著,福臨站起身,道:“朕曾聽寧完我說京中的局勢如同一個籠子,賭徒各自放入蛐蛐螳螂或是黃雀進籠爭鬥,他是賭徒,自然會聯想到這裏,叔父覺得依朕看來像是什麽?”
“老臣不知。”
“是一個棋盤。”
福臨道:“天下其實也莫過於是一個棋盤,朕擺上了一個個棋子,希望他們連成一片,在至關重要的一手中替朕贏得優勢,直至問鼎天下,開創一個盛世,諸如範公與叔父,還有遏必隆與伊爾登他們可能都意識到了,他們在任由朕擺弄,去做一些不得已的事,包括內鬥,自相殘殺,算計一切...總之,棋盤上隻有格子,跳入一個格子又是下一個格子,一切都是一眼望不到邊的事.......”
“但,他們與叔父都忘了一件事。”
福臨望著屋中央先帝那塊牌匾,平靜道:“朕並不是棋手,天下也沒有人能做棋手,朕隻是坐在格子中央的將帥,說到底來,終局之後也會被收入棋盒裏.......”
“至於棋盤的幕後是如此廣闊巨大,朕揭開來一角隻看到了不進則退四字而已...真是無趣極了.......”
.......
索尼目送著雪中那麵龍旗遠去,立於小屋前默然無語。
直到與他交接事宜的傅以漸走了過來,他才轉頭問道:“陛下是否已經先於老夫安頓好這些?”
傅以漸一愣,道:“你怎知?我也才聽說,陛下自那次朝會之後,便已提前處置了寧完我與豫親王等.......”
“是否與老夫的一致?”
“有些出入,但陛下的意思要更細致一些,諸如寧完我那封遞出的奏疏,陛下第一時間便知道遏必隆辦事不誠,還有寧完我的投靠之意.......”
索尼又問道:“遏必隆與伊爾登去西苑時,帶了多少人?”
“抽調了能動的全部禦前侍衛。”傅以漸道:“除卻分守各殿的那些,還有與我出宮護駕等人,幾乎全去了。”
索尼聽著,喃喃道:“如此說來,那麽範文程的伏擊...也該是如此了。”
“你說什麽?”
索尼搖了搖頭,道:“抓緊收拾首尾吧......”
“是。”傅以漸應了一聲,卻沒什麽感觸。
他隻走上前,躬身把東西遞了過去,道:“大人,還請不負陛下所托。”
那是一套一品議政大臣的官服,而那光鮮靚麗的官服上還有一頂暖帽,其上一顆稀世珍品的鴿血紅寶石正於雪花中泛著淡淡的紅光。
索尼躬身也接到了手上,迴道:“朝廷之事乃重……”
也就是這兩人相互躬身間,順治五年甚至到更久遠之前許多人拚死拚活做的事,也就雲淡風輕的過去了。
於他們而言,眼下還有許多未竟之事,商討過後,京中便是又一輪的風雲際會。
僅此而已了。
索尼帶上那頂暖帽,穿上官服,走入了隊伍裏。
就是他攢動了範文程,而範文程也利用了寧完我,多鐸,鄂碩等人加之南明細作完成了內閣事變,事前,他十分清楚範文程這把利劍會斷掉,而自己在未來的某時某刻或許也會斷掉。
但他一開始要的便隻是輔佐帝君,開創一個獨屬大清朝的盛世,在這之前所有的屈辱,勾心鬥角,他都可以忍耐,可以奮不顧身的跳向一個又一個格子.......
這當然隻是他眼中能看到的,也還有許多是他看不到的。
諸如死在深宮裏的周吉,還有那個叫馬東和的老宦官,以及陳掖臣,鄂碩,範文程等許多人臨死之時所思慮的,所想的,其實便是幕後的一切。
棋盤上一個又一個格子裏,裝載著許多人一生,他並不清楚,也不會明白.......
但也隻是這麽一小會兒的感慨,他便又抬頭問道:“範文程既失了蹤影,可是已入宮了?”
“我也不知。”遏必隆道:“離西華門最近的橋被炸斷了,我從北橋繞過來時隻發現阿達禮與正白旗在亂繞,遂動了手...待之後收斂戰場時,隻有一輛側翻的馬車,想必是他已經朝範文程動手了.......”
伊爾登點了點頭,抬步朝著擺放屍首的隊列走去,低頭凝視了一陣,忽然道:“那麽阿達禮與範文程的屍首呢?”
“阿達禮墜河了。”遏必隆道:“還有許多正白旗的屍首也在太液池裏,正在撈。”
“你確定他死了?”
“你什麽意思?”遏必隆轉頭道:“我親自動的手,射中他三箭,也親眼見他從馬上墜到池裏,就是這會兒能爬起來,也淹死了,你且不知正白旗悍勇?沒讓他逃掉已是萬幸...那時,你還在與鄂碩閑談?”
伊爾登知他還沉浸在自相殘殺的愧疚裏,但卻不理會他這些脾氣,又問道:“除卻這些人,其餘還有誰知曉真相?”
“沒有,事情到此為止了,這裏一共一百三十六具屍首,皆是願意跟隨阿達禮闖西安門的正白旗...但如今鄂碩與他已死,京城裏沒有誰再敢揪著文淵閣與細作一事不放了。”
“多爾袞那邊呢?”
“倘若有消息也沒有那麽快傳過去。”遏必隆道:“我本是明日就要帶你那批禦前侍衛出使山西,可到如今此事過後,還得看陛下的意思了。”
伊爾登這才點了點頭,問道:“你心中存疑,可知我為何要殺鄂碩?”
遏必隆歎了口氣,道:“他與阿達禮牽扯過深,從一開始便盯著範文程與宮裏在行事,多爾袞迴京後隻依靠他們就能知曉文淵閣的真相。”
“老夫也給了他機會。”伊爾登解釋道:“陛下想收尾此事其實也與他來尋老夫的目的一致,而老夫也以為他不知,可誰叫他那日攛掇多鐸入宮攪事,如此才驚覺。”
“或許不是他呢?”
“不重要了,關鍵是知情人等必須去死。”伊爾登話語一轉,又問道:“範文程到底是怎麽迴事?”
“你也不必瞞老夫,實話實說即可,他死在阿達禮手上,又或是死在你手上都無妨.......”
“我說了,事情已畢!”
遏必隆喝了一聲,然後神情馬上又萎靡起來,閉眼不語。
伊爾登也似乎意識到什麽,道:“你且都知曉了他是誘餌?”
“是。”
遏必隆喃喃道:“他就是進宮了又如何,陛下都能下決心動攝政王府了,如此...你以為逼他送細作入宮,真是隻要他這個無權無勢,又牽扯過多之人的把柄嗎?”
“別糾結了他的死活了,他隻是被推到了台麵上,自以為做了操盤手,還自作聰明的想用細作替罪,但卻沒想到用他的陛下又該怎麽辦?至如今,他倘若活著,那阿達禮與鄂碩的死怎麽交代?文淵閣與近日京中的混亂又該怎麽交代?
還有真正對內閣與攝政王府動手的是誰?”
說到這,遏必隆指了指地上鄂碩的人頭,又指了指自己的胸膛,道:“是你我,而如今你我也是知情人等,你要殺幹淨,一個不留,就要從自己開始.......”
伊爾登皺眉道:“你什麽意思?”
“陛下既用了我們,而我們牽扯進此事也殺了人,不要如範文程這般自作聰明了...”遏必隆收起了刀,道:“罪責是推不掉的,如此,才能真正交代清楚。”
“你竟能有這般心思?”伊爾登有些愣住。
“誰不是被逼出來的?”
遏必隆道:“你我是,陛下也是...事情既了結,迴宮裏請罪吧。”
~~
清晨的昭陵裏走入了一支隊伍,腳步聲踩在積雪上嘩嘩作響。
索尼於小屋前站立,看見了隊伍中那麵龐大威武的大清龍旗。
隻還未向前走幾步,便有幾個太監恭恭敬敬的跑過來請他去屋裏候著,隨即又搬來許多火盆,朝著屋裏架去。
他神情一頓,似想到了什麽,也轉身進了屋,搬來了兩張椅子靠在火盆旁,往上一坐,等待著。
未久,穿著一襲明黃色的福臨踏過了門檻,對後趕來的禦前侍衛擺了擺手。
他起先並未去看索尼,而是盯著屋子正中央那塊先帝的靈位牌匾,見香火鼎盛,這才轉而往索尼麵前一坐。
望著福臨這般沉默的神色,若是其他臣子在這恐怕都隻敢戰戰兢兢,但索尼卻不同,他當即便笑了一聲,道:“陛下,宮中近日發生了何事,還請勿要再瞞老臣。”
福臨盯著火光道:“朕用了範公當誘餌,把攝政王府的人引進了宮裏,出宮之前,遏必隆與伊爾登想必已經辦完了此事。”
聞言,索尼長歎一聲,應道:“這也是不是陛下一開始讓老臣去找他的緣由?由他操盤,再由他出麵攬下罪責,老臣也已在朝會上替了他一陣,打下去了寧完我與多鐸,此般說來,多爾袞最後留下的鄂碩與阿達禮也是被他定罪打下去了?”
“不。”福臨道:“他們死了,另外朕在宮中等了許久,範公也沒來見朕。”
索尼皺眉道:“他們雖知內閣緣由,但趕盡殺絕是否做的太過了?”
福臨沒說話,隻抬眼看著他。
“殺了也無礙,內閣之事已經發生了。”索尼喃喃道:“他們揪住不放,誰也不得安寧,又是攝政王府的羽翼,不趁機剪除掉,待大軍南歸入京,多爾袞與濟爾哈朗身在京中,便更不好動了,隻是在外怎麽交代過去?”
“還未定,朕來請教叔父的意思。”
索尼沉吟道:“他們與正白旗這些年囂張跋扈慣了,帶兵闖入宮闈,此乃大忌,多爾袞是攝政王尚不敢做,幾個奴才...嗬,定個謀反叛亂之罪也不為過。”
“是,那便照叔父的意思辦了。”
索尼點了點頭,問道:“還有其餘人等,如多鐸,寧完我,陳名夏等牽扯進此事之人陛下該怎麽處置?”
“此事,侄兒也要問叔父的意思。”
“範文程行事重大,已是打破了京中兩係的格局,要慎重處之。”
索尼緩緩道:“再看這幾人,陳名夏一開始由多爾袞軟禁,除卻其子陳掖臣身死,他不知實情,此人原也是內閣朝臣中唯一幸存之人,事情定後再向其動手,頗為不妥,老臣請見他,向他說明事由後,或可讓他出麵混淆視聽;”
“而寧完我,陛下那日朝會之後,他見文淵閣起火,想必也猜出了緣由,他迴府遞出的那道奏疏有求饒之意,但不可就此放過他,其人心思不定,不好掌握,老臣手上還有一封多爾袞給他的密旨,可借此讓他包攬京中動亂罪責,再尋機貶出京城;”
“至於多鐸,他自此過後便半昏不醒,豫親王府侍衛稟報說已時日無多,但也不可因此大意,其人身份過高,又是輔政王,還是派遣侍衛軟禁,至於他心中所想,就由他去吧.......”
“最後一件事,老臣聽聞陛下已先前派遏必隆處理範文程在京中所留的痕跡了?”
“是。”
“小魚小蝦留著終究不夠穩妥,包括京中數次起火大亂便也是範文程行事不周,待攝政王府的罪名下來後,老臣還是讓禦前侍衛再清理一遍......”
直看福臨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索尼才微笑著問道:“適才陛下說起範文程...他為何沒去宮裏?可是被阿達禮追的嚇破了膽?”
福臨沉默著。
“怎麽了?”
索尼道:“且說是範文程沒來的緣由,無非隻是為此,他也有私心,想要借替陛下行事之際重出朝堂,但若至此這般便不敢進宮了,倒不像他.......”
“範文程...應該死了。”
索尼當即便生起了怒氣,道:“阿達禮殺的?這個狗奴才.......”
然而福臨卻依舊搖了搖頭,道:“叔父適才也說了,他是主使,也要由他來擔罪責?”
“是。”索尼疑惑的點點頭,道:“他一個破落的舊首輔,行事其實倒也不差,能夠壓住眾人,但如此之大的罪責,他擔不起,多爾袞與濟爾哈朗也不會就此罷休,敢問陛下......”
“朕會下一道罪己詔。”
福臨忽然道:“朕很清楚,從即位開始,擔子便在自己身上。”
索尼一愣,抬起頭,恍然的看向火光中福臨那張有些稚嫩的臉龐。
“陛下......”
“叔父放心,範公也可能是沒死,朕會派人查清,至於其他,遏必隆與伊爾登還有如叔父等人,都不是立在朕之前的屏障,朕不會胡亂怪罪於人。皇阿瑪也不會希望這般。”
索尼鬆了一口氣。
福臨道:“此次來尋叔父,便是事情已結束了,朕會重組內閣,分為內三院,暫且就由叔父代領議政大臣,再加之設立漢人六部,希望此般可由前線的皇叔父放心,還有今朝會試,也要勞煩叔父主持了。”
“老臣領命。”
說著,福臨站起身,道:“朕曾聽寧完我說京中的局勢如同一個籠子,賭徒各自放入蛐蛐螳螂或是黃雀進籠爭鬥,他是賭徒,自然會聯想到這裏,叔父覺得依朕看來像是什麽?”
“老臣不知。”
“是一個棋盤。”
福臨道:“天下其實也莫過於是一個棋盤,朕擺上了一個個棋子,希望他們連成一片,在至關重要的一手中替朕贏得優勢,直至問鼎天下,開創一個盛世,諸如範公與叔父,還有遏必隆與伊爾登他們可能都意識到了,他們在任由朕擺弄,去做一些不得已的事,包括內鬥,自相殘殺,算計一切...總之,棋盤上隻有格子,跳入一個格子又是下一個格子,一切都是一眼望不到邊的事.......”
“但,他們與叔父都忘了一件事。”
福臨望著屋中央先帝那塊牌匾,平靜道:“朕並不是棋手,天下也沒有人能做棋手,朕隻是坐在格子中央的將帥,說到底來,終局之後也會被收入棋盒裏.......”
“至於棋盤的幕後是如此廣闊巨大,朕揭開來一角隻看到了不進則退四字而已...真是無趣極了.......”
.......
索尼目送著雪中那麵龍旗遠去,立於小屋前默然無語。
直到與他交接事宜的傅以漸走了過來,他才轉頭問道:“陛下是否已經先於老夫安頓好這些?”
傅以漸一愣,道:“你怎知?我也才聽說,陛下自那次朝會之後,便已提前處置了寧完我與豫親王等.......”
“是否與老夫的一致?”
“有些出入,但陛下的意思要更細致一些,諸如寧完我那封遞出的奏疏,陛下第一時間便知道遏必隆辦事不誠,還有寧完我的投靠之意.......”
索尼又問道:“遏必隆與伊爾登去西苑時,帶了多少人?”
“抽調了能動的全部禦前侍衛。”傅以漸道:“除卻分守各殿的那些,還有與我出宮護駕等人,幾乎全去了。”
索尼聽著,喃喃道:“如此說來,那麽範文程的伏擊...也該是如此了。”
“你說什麽?”
索尼搖了搖頭,道:“抓緊收拾首尾吧......”
“是。”傅以漸應了一聲,卻沒什麽感觸。
他隻走上前,躬身把東西遞了過去,道:“大人,還請不負陛下所托。”
那是一套一品議政大臣的官服,而那光鮮靚麗的官服上還有一頂暖帽,其上一顆稀世珍品的鴿血紅寶石正於雪花中泛著淡淡的紅光。
索尼躬身也接到了手上,迴道:“朝廷之事乃重……”
也就是這兩人相互躬身間,順治五年甚至到更久遠之前許多人拚死拚活做的事,也就雲淡風輕的過去了。
於他們而言,眼下還有許多未竟之事,商討過後,京中便是又一輪的風雲際會。
僅此而已了。
索尼帶上那頂暖帽,穿上官服,走入了隊伍裏。
就是他攢動了範文程,而範文程也利用了寧完我,多鐸,鄂碩等人加之南明細作完成了內閣事變,事前,他十分清楚範文程這把利劍會斷掉,而自己在未來的某時某刻或許也會斷掉。
但他一開始要的便隻是輔佐帝君,開創一個獨屬大清朝的盛世,在這之前所有的屈辱,勾心鬥角,他都可以忍耐,可以奮不顧身的跳向一個又一個格子.......
這當然隻是他眼中能看到的,也還有許多是他看不到的。
諸如死在深宮裏的周吉,還有那個叫馬東和的老宦官,以及陳掖臣,鄂碩,範文程等許多人臨死之時所思慮的,所想的,其實便是幕後的一切。
棋盤上一個又一個格子裏,裝載著許多人一生,他並不清楚,也不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