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忠德立即動身,很快就到達喀什城,他以遼國使者的身份求見大食國皇帝,伊卜拉欣一聽是遼國的使者,馬上在大殿上接見。耶律忠德見旁邊坐著一中年人,盛氣淩人,正是哈龍,,耶律忠德心想這哈龍果然是大權在握。
伊卜拉欣問道:“來者何人?有何事?”
耶律忠德答道:“臣是遼國使者耶律忠德,奉晉王耶律大石之命前來看望皇帝和太後,現在晉王正在浮圖城,隻要有皇帝和太後的許可,他就會親自前來朝見。”
哈龍心想之前有人要見太後,現在又來了一個遼國使者,這其中必有陰謀,問道:“耶律大石為何要帶兵到浮圖城,難道要侵犯我大食國?”
耶律忠德答道:“宰相大人誤會了,大人應該知道我國女真人造反,晉王隻是暫時駐軍浮圖城,整頓人馬,稍後就會反攻迴去。”
哈龍心想不能讓耶律大石來見耶律隆燕,否則耶律隆燕就會利用耶律大石奪迴權力。
哈龍說道:“耶律大石來朝見之事,我們要先調查清楚才行,你先下去吧!”
伊卜拉欣迴到皇宮將此事告訴耶律隆燕,耶律隆燕一聽是耶律忠德,心中一陣驚喜,“兒子,你趕快將這遼國使者帶到這裏來。”
伊卜拉欣命人將耶律忠德帶來,耶律隆燕一看果然是耶律忠德,她讓所有宮女和侍衛退下,讓伊卜拉欣在屋外守著。
耶律隆燕和耶律忠德四目相對,耶律隆燕眼眶濕潤,“忠德,你為什麽一直不來看我,難道你完全把我忘了嗎?”
耶律忠德說道:“你做了大食國皇後不是很好嗎?還想我幹嘛!”
耶律隆燕說道:“忠德,我知道你還怨恨我,當年我也是為了耶律家族的聲譽和你的前途才做了這個選擇,但我心中還是一直想著你,我也不求你能原諒我。”
耶律忠德說道:“這些事情已經過去了,不要再提了。”
耶律隆燕問道:“你的妻子,兒女可好?”
耶律忠德答道:“我一直未娶。”
耶律隆燕說道:“忠德,我對不起你。”
耶律忠德說道:“隆燕,這也許是命中注定,我認了。這次我來大食國是想借些兵馬幫助我們複興大遼國。”
耶律隆燕歎氣道:“這哈龍以前對我言聽計從,後來他掌握大權後就挾持我和我兒子伊卜拉欣號令天下,現在我們母子倆的命令都出不了這皇宮。”
耶律忠德還是有一點怨氣,“你們母子倆軟弱無能,隻能任人擺布。”
耶律隆燕說道:“隻要你們幫我除掉哈龍,我兒子掌權後就可以幫你們複國。”
耶律忠德說道:“這也是個辦法。”
耶律隆燕向屋外輕聲叫道:“兒子,你進來。”
伊卜拉欣進屋關上門,耶律隆燕說道:“兒啊,跪下。”
伊卜拉欣問道:“娘,這是為何?”
耶律隆燕說道:“你先跪下,娘再告訴你。” 伊卜拉欣雙膝下跪。
耶律隆燕說道:“忠德,這是你兒子,我給他起名字叫思德。”
耶律忠德和伊卜拉欣都驚呆了,耶律忠德說道:“不可能,不可能。”
耶律隆燕說道:“當年我離開遼國到嫁給大食國皇帝之前已懷有三個月身孕,大食國皇帝體弱多病,我和他也未有生育。”
耶律忠德仔細端詳著伊卜拉欣,確實和自己有幾分相像,他扶起伊卜拉欣,伊卜拉欣問道:“娘,您之前為什麽沒有告訴我?”
耶律隆燕說道:“娘也是有苦難言。”
耶律忠德忽然笑道:“老天真是弄人,我們一家人竟然可以團聚。”
耶律隆燕臉上也露出笑容,“忠德,你終於原諒我了!”
耶律忠德點下頭,“隆燕,送我出城,我馬上帶兵來鏟除哈龍。”
耶律忠德返迴浮圖城,將大食國情況告訴耶律大石,但並未說伊卜拉欣是他親兒子之事。
耶律大石說道:“我明天就率軍前往喀什解救姑姑和皇帝伊卜拉欣,鏟除哈龍。”
耶律雅裏說道:“晉王,不可,哈龍現在正是兵強馬壯,而你剛剛率軍遠道而來,最好等休整一段時間再做打算。”
耶律大石說道:“不能再等了,如果姑姑和皇帝伊卜拉欣有什麽不測,那事情就更糟糕了。”
耶律大石接著說道:“雅裏兄,你馬上給我準備一些糧草,耶律叔,你率五千人馬就駐紮在這裏。”
耶律雅裏說道:“如果要攻打喀什城,還是借道和州迴鶻國為最佳。”
耶律大石說道:“現在的和州迴鶻國對我大遼態度如何?”
耶律雅裏說道:“和州迴鶻國和大食國由於宗教信仰不同,現在也是劍拔弩張,但對我大遼態度如何還不確定,新登基的皇帝畢勒哥是個平庸之人,應該很好對付。”
耶律忠德說道:“兩百年前我太祖西征到此,曾對畢勒哥的祖宗烏母說幫助他複國,但烏母說百姓久居此地不想迴遷故地,願意世代臣服我大遼。晉王,我替你寫一封信給畢勒哥,向他陳述舊好和厲害關係,讓他借道給我們。”
耶律大石說道:“耶律叔,就按你說的辦吧!”
第二天,耶律大石得到消息,畢勒哥允許他借道迴鶻國。他很快率軍來到喀什城外,哈龍率領兩萬葛邏祿軍和一萬迴鶻軍迎戰。
耶律大石拍馬向前喊話道:“哈龍,你軟禁耶律太後和皇帝,實屬大逆不道,我大遼軍已到,還不下馬投降!”
哈龍大笑道:“大遼國已亡,你隻是一支四處逃竄的殘軍而已,要投降的是你們。”
耶律大石見大食軍鎧甲鮮明,但隊伍不整,對楊懷興說道:“我率兩萬人馬正麵進攻,你率一萬人馬從側翼攻擊。”楊懷興點點頭。
耶律大石一聲令下,遼軍發起進攻,先是萬箭齊發,接著兩軍撕殺在一起,這一仗打了一個多時辰,耶律大石發現大食軍不但鎧甲結實,而且使用的都是镔鐵兵器,鋒利無比,很容易砍破和刺穿遼軍的鎧甲,遼軍傷亡明顯比大食軍多。
伊卜拉欣問道:“來者何人?有何事?”
耶律忠德答道:“臣是遼國使者耶律忠德,奉晉王耶律大石之命前來看望皇帝和太後,現在晉王正在浮圖城,隻要有皇帝和太後的許可,他就會親自前來朝見。”
哈龍心想之前有人要見太後,現在又來了一個遼國使者,這其中必有陰謀,問道:“耶律大石為何要帶兵到浮圖城,難道要侵犯我大食國?”
耶律忠德答道:“宰相大人誤會了,大人應該知道我國女真人造反,晉王隻是暫時駐軍浮圖城,整頓人馬,稍後就會反攻迴去。”
哈龍心想不能讓耶律大石來見耶律隆燕,否則耶律隆燕就會利用耶律大石奪迴權力。
哈龍說道:“耶律大石來朝見之事,我們要先調查清楚才行,你先下去吧!”
伊卜拉欣迴到皇宮將此事告訴耶律隆燕,耶律隆燕一聽是耶律忠德,心中一陣驚喜,“兒子,你趕快將這遼國使者帶到這裏來。”
伊卜拉欣命人將耶律忠德帶來,耶律隆燕一看果然是耶律忠德,她讓所有宮女和侍衛退下,讓伊卜拉欣在屋外守著。
耶律隆燕和耶律忠德四目相對,耶律隆燕眼眶濕潤,“忠德,你為什麽一直不來看我,難道你完全把我忘了嗎?”
耶律忠德說道:“你做了大食國皇後不是很好嗎?還想我幹嘛!”
耶律隆燕說道:“忠德,我知道你還怨恨我,當年我也是為了耶律家族的聲譽和你的前途才做了這個選擇,但我心中還是一直想著你,我也不求你能原諒我。”
耶律忠德說道:“這些事情已經過去了,不要再提了。”
耶律隆燕問道:“你的妻子,兒女可好?”
耶律忠德答道:“我一直未娶。”
耶律隆燕說道:“忠德,我對不起你。”
耶律忠德說道:“隆燕,這也許是命中注定,我認了。這次我來大食國是想借些兵馬幫助我們複興大遼國。”
耶律隆燕歎氣道:“這哈龍以前對我言聽計從,後來他掌握大權後就挾持我和我兒子伊卜拉欣號令天下,現在我們母子倆的命令都出不了這皇宮。”
耶律忠德還是有一點怨氣,“你們母子倆軟弱無能,隻能任人擺布。”
耶律隆燕說道:“隻要你們幫我除掉哈龍,我兒子掌權後就可以幫你們複國。”
耶律忠德說道:“這也是個辦法。”
耶律隆燕向屋外輕聲叫道:“兒子,你進來。”
伊卜拉欣進屋關上門,耶律隆燕說道:“兒啊,跪下。”
伊卜拉欣問道:“娘,這是為何?”
耶律隆燕說道:“你先跪下,娘再告訴你。” 伊卜拉欣雙膝下跪。
耶律隆燕說道:“忠德,這是你兒子,我給他起名字叫思德。”
耶律忠德和伊卜拉欣都驚呆了,耶律忠德說道:“不可能,不可能。”
耶律隆燕說道:“當年我離開遼國到嫁給大食國皇帝之前已懷有三個月身孕,大食國皇帝體弱多病,我和他也未有生育。”
耶律忠德仔細端詳著伊卜拉欣,確實和自己有幾分相像,他扶起伊卜拉欣,伊卜拉欣問道:“娘,您之前為什麽沒有告訴我?”
耶律隆燕說道:“娘也是有苦難言。”
耶律忠德忽然笑道:“老天真是弄人,我們一家人竟然可以團聚。”
耶律隆燕臉上也露出笑容,“忠德,你終於原諒我了!”
耶律忠德點下頭,“隆燕,送我出城,我馬上帶兵來鏟除哈龍。”
耶律忠德返迴浮圖城,將大食國情況告訴耶律大石,但並未說伊卜拉欣是他親兒子之事。
耶律大石說道:“我明天就率軍前往喀什解救姑姑和皇帝伊卜拉欣,鏟除哈龍。”
耶律雅裏說道:“晉王,不可,哈龍現在正是兵強馬壯,而你剛剛率軍遠道而來,最好等休整一段時間再做打算。”
耶律大石說道:“不能再等了,如果姑姑和皇帝伊卜拉欣有什麽不測,那事情就更糟糕了。”
耶律大石接著說道:“雅裏兄,你馬上給我準備一些糧草,耶律叔,你率五千人馬就駐紮在這裏。”
耶律雅裏說道:“如果要攻打喀什城,還是借道和州迴鶻國為最佳。”
耶律大石說道:“現在的和州迴鶻國對我大遼態度如何?”
耶律雅裏說道:“和州迴鶻國和大食國由於宗教信仰不同,現在也是劍拔弩張,但對我大遼態度如何還不確定,新登基的皇帝畢勒哥是個平庸之人,應該很好對付。”
耶律忠德說道:“兩百年前我太祖西征到此,曾對畢勒哥的祖宗烏母說幫助他複國,但烏母說百姓久居此地不想迴遷故地,願意世代臣服我大遼。晉王,我替你寫一封信給畢勒哥,向他陳述舊好和厲害關係,讓他借道給我們。”
耶律大石說道:“耶律叔,就按你說的辦吧!”
第二天,耶律大石得到消息,畢勒哥允許他借道迴鶻國。他很快率軍來到喀什城外,哈龍率領兩萬葛邏祿軍和一萬迴鶻軍迎戰。
耶律大石拍馬向前喊話道:“哈龍,你軟禁耶律太後和皇帝,實屬大逆不道,我大遼軍已到,還不下馬投降!”
哈龍大笑道:“大遼國已亡,你隻是一支四處逃竄的殘軍而已,要投降的是你們。”
耶律大石見大食軍鎧甲鮮明,但隊伍不整,對楊懷興說道:“我率兩萬人馬正麵進攻,你率一萬人馬從側翼攻擊。”楊懷興點點頭。
耶律大石一聲令下,遼軍發起進攻,先是萬箭齊發,接著兩軍撕殺在一起,這一仗打了一個多時辰,耶律大石發現大食軍不但鎧甲結實,而且使用的都是镔鐵兵器,鋒利無比,很容易砍破和刺穿遼軍的鎧甲,遼軍傷亡明顯比大食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