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兵不血刃
母妃讀我心後,全家叛逆了 作者:小微佛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月的燕京城,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間。
不光是每天烈日當空,熱浪滾滾,連整個燕京城的百姓們,心情也都開始浮躁起來。
而七月初七這日的清晨,天空中卻意外地飄落起了雨,竟讓人感到很是有些清涼。
燕京城外的金山頂上。
數萬將士和輜重馬車,首尾相接,一眼都望不到頭。
當歸勸說:“王爺,下雨了,您還是迴馬車上去吧。”
豬圈裏待的那些日子讓夏煜的身子骨多多少少還是受了些損,當歸怕他淋了受涼會激起舊傷。
此時,夏煜額前的幾縷長發已經濕透,他騎跨在一匹高頭大馬上,迴望燕京的方向。
此去前路兇險,歸期遙遙。
他想起了三日前那一幕。
那日是七月初四,也是寧王府大公主夏小仙迴府之日。
她進王府的時候,不光帶迴了兒時的玩伴張羽和朱阿能,甚至還帶進來一個叫張瑞的將軍。
張羽和朱阿能和八百位親兵是從秘密地道進入的寧王府。
夏煜一聲令下,張羽和朱阿能便尋機幹掉了張瑞,並用了張瑞懷中的信號彈,將剛到王府大門的謝貴也一並誘騙進府殺掉。
初四那日夜裏,夏煜帶著兒女和親兵們,趁機攻下燕京九座大門。
並將燕京城內所有的朝廷駐軍控製住。
初五那日,夏煜又派了朱阿能、張羽等帶兵攻擊了燕京附近的通州、薊州、永平府等地。
到了初六,僅僅一日,夏煜已經整整收編了數萬兵馬。
其中有原本就是夏煜老部下北疆邊關將士,也有夏煜十七弟,同為藩王的北臨王舊部。
正月初七,夏煜正式對遠在京都的夏崇炆宣戰!
“本王,今日發兵,奉天靖難!”
夏煜謀反了!
對,沒錯!
他帶著全家,謀反了!
當歸坐在車轅上,抬著頭望向山那邊。
此時的燕京正被一層薄薄的雨霧半遮半掩,猶抱琵琶!
當歸心中知道夏煜在看燕京城中的寧王府。
馬三寶拿了個錦囊出來,他走到夏煜身旁,“王爺,這是王妃娘娘出發前讓小的到了這金山之上再交給你的。”
“燕雲三衛!”夏煜拿出錦囊,口中不禁輕唿出聲。
要知道夏崇炆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將夏煜最為倚重的燕雲三衛給調走。而初四日夏小仙僅僅帶迴張羽和朱阿能兩位,剩下的邱小福,此時不知何故仍未能前來燕京投奔於他。
“娘娘說,王爺起事,燕雲三衛必歸!”馬三寶拱手說道:“小仙公主已在去勸降邱小福的路上,請王爺無限多慮,放手一搏!”
“走吧!”夏煜聞言收迴迴望燕京的目光,他叮囑當歸道:“這一路,需每日一封家書寄迴燕京,以免她掛念!”
當歸:“是。”
“還有。”夏煜微微皺了皺眉,又說:“留二百親兵迴寧王府,保護她!”
當歸沒有立刻迴答,隻是略一仰頭看著夏煜。
夏煜有些疑惑,垂頭也看著他,“嗯?”
“娘娘早猜到王爺你會留親兵迴王府,特意囑咐過,她隻需二十親兵足矣,其他的都讓王爺帶往京都。”
當歸心中暗道,果然還是王妃娘娘了解王爺。
“那你是聽本王的?還是聽她的?”夏煜忽然問道。
“自然是聽王爺的!”當歸略略停頓下,又說,“小的這就去傳令下去,遣二百親兵迴王府,護衛王妃娘娘和世子殿下。”
道衍和尚從不遠處向夏煜走來,“王爺,該出發了。”
雨停了,太陽又冒出頭來。
“報!”
“進來。”
夏煜正在軍營裏和道衍、張羽等人議事,前方卻忽然傳來軍報。
原來七月八日,夏煜親封的大將軍朱阿能為先鋒的隊伍,已從燕京城直奔遵化。
朱阿能僅憑幾千精兵便攻下了遵化城,並活捉了守將。
隨後,朱阿能更是直接開拔雄縣,並且順利拿下了雄縣。
七月十一日,夏煜奇襲居庸關,守將潰敗。
七月十五日,夏煜帶兵攻到重鎮懷遠。
懷遠城裏有夏崇炆的守軍三萬多人,帶兵的為威遠大將軍吳忠。
而此時夏煜也隻是帶了八千精兵,想要攻下這麽一個幾萬人防守的堅固之城,他心中也沒多大把握。
誰知,還沒等夏煜去攻打懷遠,懷遠的副將竟殺了主將吳忠,帶著三萬人馬向夏煜投降。
“末將邱小福拜見王爺!”
夏煜一眼看到夏小仙領著邱小福進到軍營,瞬間就明白了,何以懷遠會不攻自破。
......
大夏朝,奉先殿。
夏崇炆一臉震驚地坐在龍椅上,須臾,他又轉頭看看身後垂簾聽政的呂太後。
他剛剛得知寧王夏煜已經兵不血刃攻下第一座重鎮,此時曾負責到寧王府監視寧王的齊太和黃子成兩位大人,正磕頭如搗蒜。
呂太後此時也是眉頭緊鎖,麵色慍怒。
她還真是太小看夏煜在大夏軍中的威望和影響力了,她有些懊惱。
“皇帝息怒,此時萬萬不可自亂陣腳。”呂太後振作了下精神,挺直脊背深唿吸一口繼續說道:“趕緊宣眾武將上殿商議如何平定寧王之亂。”
“他們這群蠢材!竟會白白送給了夏煜一座城池和幾萬兵馬?”夏崇炆怒道,“給朕宣曹國公李九江上殿!”
“是!”身旁的太監王公公尖細著嗓子,手中拂塵一樣,走到奉先殿門口喊道:“宣曹國公李九江!”
不多時,剛剛世襲自己親爹爵位的曹國公李九江,疾步走進了奉先殿。
“臣李九江參見皇帝陛下!”
“愛卿免禮,快快請起。”夏崇炆道。
“謝陛下。”
待李九江剛剛站起身子,夏崇炆忙著急問道:“如今寧王夏煜造反,愛卿以為朕該如何清繳逆臣賊子們?”
李九江雙手一拱,肅然說到:“臣以為,首先應當請魏國公沈奕忠出兵平叛。”
“沈奕忠?”
夏崇炆聞言一驚,他眼神中更滿是猜忌之色,“他?他可是...”
身後的呂太後卻聞言大喜,她也不顧禮法,直接打斷夏崇炆道:“妙!實在是妙啊!”
不光是每天烈日當空,熱浪滾滾,連整個燕京城的百姓們,心情也都開始浮躁起來。
而七月初七這日的清晨,天空中卻意外地飄落起了雨,竟讓人感到很是有些清涼。
燕京城外的金山頂上。
數萬將士和輜重馬車,首尾相接,一眼都望不到頭。
當歸勸說:“王爺,下雨了,您還是迴馬車上去吧。”
豬圈裏待的那些日子讓夏煜的身子骨多多少少還是受了些損,當歸怕他淋了受涼會激起舊傷。
此時,夏煜額前的幾縷長發已經濕透,他騎跨在一匹高頭大馬上,迴望燕京的方向。
此去前路兇險,歸期遙遙。
他想起了三日前那一幕。
那日是七月初四,也是寧王府大公主夏小仙迴府之日。
她進王府的時候,不光帶迴了兒時的玩伴張羽和朱阿能,甚至還帶進來一個叫張瑞的將軍。
張羽和朱阿能和八百位親兵是從秘密地道進入的寧王府。
夏煜一聲令下,張羽和朱阿能便尋機幹掉了張瑞,並用了張瑞懷中的信號彈,將剛到王府大門的謝貴也一並誘騙進府殺掉。
初四那日夜裏,夏煜帶著兒女和親兵們,趁機攻下燕京九座大門。
並將燕京城內所有的朝廷駐軍控製住。
初五那日,夏煜又派了朱阿能、張羽等帶兵攻擊了燕京附近的通州、薊州、永平府等地。
到了初六,僅僅一日,夏煜已經整整收編了數萬兵馬。
其中有原本就是夏煜老部下北疆邊關將士,也有夏煜十七弟,同為藩王的北臨王舊部。
正月初七,夏煜正式對遠在京都的夏崇炆宣戰!
“本王,今日發兵,奉天靖難!”
夏煜謀反了!
對,沒錯!
他帶著全家,謀反了!
當歸坐在車轅上,抬著頭望向山那邊。
此時的燕京正被一層薄薄的雨霧半遮半掩,猶抱琵琶!
當歸心中知道夏煜在看燕京城中的寧王府。
馬三寶拿了個錦囊出來,他走到夏煜身旁,“王爺,這是王妃娘娘出發前讓小的到了這金山之上再交給你的。”
“燕雲三衛!”夏煜拿出錦囊,口中不禁輕唿出聲。
要知道夏崇炆登基後第一件事,便是將夏煜最為倚重的燕雲三衛給調走。而初四日夏小仙僅僅帶迴張羽和朱阿能兩位,剩下的邱小福,此時不知何故仍未能前來燕京投奔於他。
“娘娘說,王爺起事,燕雲三衛必歸!”馬三寶拱手說道:“小仙公主已在去勸降邱小福的路上,請王爺無限多慮,放手一搏!”
“走吧!”夏煜聞言收迴迴望燕京的目光,他叮囑當歸道:“這一路,需每日一封家書寄迴燕京,以免她掛念!”
當歸:“是。”
“還有。”夏煜微微皺了皺眉,又說:“留二百親兵迴寧王府,保護她!”
當歸沒有立刻迴答,隻是略一仰頭看著夏煜。
夏煜有些疑惑,垂頭也看著他,“嗯?”
“娘娘早猜到王爺你會留親兵迴王府,特意囑咐過,她隻需二十親兵足矣,其他的都讓王爺帶往京都。”
當歸心中暗道,果然還是王妃娘娘了解王爺。
“那你是聽本王的?還是聽她的?”夏煜忽然問道。
“自然是聽王爺的!”當歸略略停頓下,又說,“小的這就去傳令下去,遣二百親兵迴王府,護衛王妃娘娘和世子殿下。”
道衍和尚從不遠處向夏煜走來,“王爺,該出發了。”
雨停了,太陽又冒出頭來。
“報!”
“進來。”
夏煜正在軍營裏和道衍、張羽等人議事,前方卻忽然傳來軍報。
原來七月八日,夏煜親封的大將軍朱阿能為先鋒的隊伍,已從燕京城直奔遵化。
朱阿能僅憑幾千精兵便攻下了遵化城,並活捉了守將。
隨後,朱阿能更是直接開拔雄縣,並且順利拿下了雄縣。
七月十一日,夏煜奇襲居庸關,守將潰敗。
七月十五日,夏煜帶兵攻到重鎮懷遠。
懷遠城裏有夏崇炆的守軍三萬多人,帶兵的為威遠大將軍吳忠。
而此時夏煜也隻是帶了八千精兵,想要攻下這麽一個幾萬人防守的堅固之城,他心中也沒多大把握。
誰知,還沒等夏煜去攻打懷遠,懷遠的副將竟殺了主將吳忠,帶著三萬人馬向夏煜投降。
“末將邱小福拜見王爺!”
夏煜一眼看到夏小仙領著邱小福進到軍營,瞬間就明白了,何以懷遠會不攻自破。
......
大夏朝,奉先殿。
夏崇炆一臉震驚地坐在龍椅上,須臾,他又轉頭看看身後垂簾聽政的呂太後。
他剛剛得知寧王夏煜已經兵不血刃攻下第一座重鎮,此時曾負責到寧王府監視寧王的齊太和黃子成兩位大人,正磕頭如搗蒜。
呂太後此時也是眉頭緊鎖,麵色慍怒。
她還真是太小看夏煜在大夏軍中的威望和影響力了,她有些懊惱。
“皇帝息怒,此時萬萬不可自亂陣腳。”呂太後振作了下精神,挺直脊背深唿吸一口繼續說道:“趕緊宣眾武將上殿商議如何平定寧王之亂。”
“他們這群蠢材!竟會白白送給了夏煜一座城池和幾萬兵馬?”夏崇炆怒道,“給朕宣曹國公李九江上殿!”
“是!”身旁的太監王公公尖細著嗓子,手中拂塵一樣,走到奉先殿門口喊道:“宣曹國公李九江!”
不多時,剛剛世襲自己親爹爵位的曹國公李九江,疾步走進了奉先殿。
“臣李九江參見皇帝陛下!”
“愛卿免禮,快快請起。”夏崇炆道。
“謝陛下。”
待李九江剛剛站起身子,夏崇炆忙著急問道:“如今寧王夏煜造反,愛卿以為朕該如何清繳逆臣賊子們?”
李九江雙手一拱,肅然說到:“臣以為,首先應當請魏國公沈奕忠出兵平叛。”
“沈奕忠?”
夏崇炆聞言一驚,他眼神中更滿是猜忌之色,“他?他可是...”
身後的呂太後卻聞言大喜,她也不顧禮法,直接打斷夏崇炆道:“妙!實在是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