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全家謀逆
母妃讀我心後,全家叛逆了 作者:小微佛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苦盡。
夏煜,他終於可以迴家。
迴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座寧王府,迴到能躺平身子,枕著高枕舒舒服服睡一覺的寢殿裏。
可是,苦盡未必甘來。
他還不能安睡!
他和他的寧王府依舊處在極度的危險之中,闔府上下一百多口人的身家性命,依然還牢牢掌握在那位視他若宿敵的呂太後手中。
他又如何能安睡?
沈玉瑤攙扶著夏煜一步步走出豬圈的那刹那,陽光忽的晃得他眼睛都差點睜不開。
夏煜輕輕地閉了閉眼,眼皮感受到了陽光的熾熱,沈玉瑤用手放在他眼前,想為他遮擋些刺眼的光芒。
他反手握住沈玉瑤的手掌,輕輕放了下來。
夏煜抬起頭,迎著陽光,
雖然眼睛仍舊閉著,但他此時的所思所想卻從未有過的清晰。
他要護沈玉瑤周全,他要護孩子們周全。
他更要護如今仍舊追隨於他的親人、知己們周全!
哪怕因此要戰!
哪怕因此要叛!
“玉瑤,去後院下麵看看吧。”夏煜的聲音雖有仍有些虛弱,但聽在心裏卻能感受到此時,他的聲音中充滿堅定。
他轉過身,麵對著沈玉瑤,眼睛還朝著腳下的地向她示意。
沈玉瑤也抬起頭看著夏煜。
看見他的眼神從豬圈裏微微遲疑漸漸變得堅毅起來,雖然眼眶中仍有些微微發紅,卻有著異於尋常的堅毅。
沈玉瑤心中知道,夏煜已經在心中狠狠地下定了決心。
宿命!
逃無可逃。
避無可避。
......
連續幾個夜晚,寧王府的地上地下都是燈火通明。
王府的下人們來來往往,連主子們也都沒閑著,幾乎每個人都是忙碌異常。
就在剛剛,寧王府再次接到宮裏傳來的旨意,要寧王府的世子及另外兩位王子即刻赴京,祭拜老皇帝。
夏煜總共也就三個兒子,新皇帝下旨讓他的三個兒子都到京都去祭拜老皇帝。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要寧王府三個男丁為質。
下一步,一定是尋個由頭,撤藩!
此時,寧王府後花院的小石桌旁。
沈玉瑤和夏煜正在下棋,兩人麵色平靜,頗有些雲淡風輕的感覺。
身旁是夏臨安、夏永安、夏平安三個兒子,垂手肅立。
永安和平安麵色隱隱有些焦躁,臨安則和父母一樣,麵色平靜。
“王爺...”沈玉瑤瞥了一眼身旁的三個兒子,輕聲喚著仿佛正在苦思下一步棋的夏煜,“這一子,王爺可要想好了再落!”
夏煜輕輕地點了點頭,卻並不答話。
原本沈玉瑤的棋藝就在夏煜之上,今日夏煜開局就很不順,幾乎是一瞬間便被沈玉瑤殺得人仰馬翻,眼看著就要輸個徹底。
可他並未放棄,反而在沈玉瑤勝券在握時,仍冥思苦想應對之策。
沈玉瑤見他想得入神,也不打擾,隻是將溫柔的目光看向身旁的三個兒子。
去?
還是不去?
這一去,最好的結局就是三個孩子,最終被死死圈禁在京都,等待呂太後將夏煜和沈玉瑤徹底收拾掉之後,在用利刃一個一個將他們屠戮。
若是不去,那隻有一條路。
全家謀逆!
或許方能有一線生機。
她在等夏煜的決定!
“慢點兒慢點兒,這東西可千萬小心些,磕碰不得。”道衍和尚正和一眾王府侍衛從後院地下的密道裏,將許芸萱指揮做的一些火藥和炸彈,往王府地麵上搬運。
“唉。”許芸萱自言自語道:“夏崇炆還真和書中描寫的一樣,心浮氣躁。原以為至少還要再多一兩個月時間,讓我能做出更多更好用的東西來,誰知道這麽快就要用上了。”
道衍神情肅然,雙掌合十道“以戰止戰,阿彌陀佛!”
馬三寶蹲在道衍的腳邊,絮絮叨叨地說,“新皇帝前日在朝堂上說,因有官員告發寧王府的下屬們有為非作歹,意圖造反。”
“便即刻下旨將寧王府下屬的那些被告發的官員抓了起來。”
“同時,新皇帝還讓燕京城封地的守備大將軍張瑞和謝貴兩人,即日起領兵將寧王府團團包圍起來。”
“新皇帝不光要要將寧王府稍微有用之人,全部帶走。還要逼迫世子帶著兩位弟弟,遠赴京都為質。”
“可我眼瞧著王爺和王妃,麵上並無焦急之色,甚至兩人還在花園中下棋!”
馬三寶麵上難掩愁悶神色,他忙著撿拾起地上落下的零星兵器,放置到木箱裏。
這些全是沈玉瑤在寧王被困於豬圈之時,帶著寧王府眾人,在錦衣衛的眼皮子底下,悄悄地一把刀一把劍做出來的。
所以,他深知這些兵器的貴重。
馬三寶是昨日才迴到的寧王府,急匆匆帶迴的緊急軍情便是寧王府將很快會被張瑞和謝貴兩人圍成鐵桶。
這個消息聽起來就很讓人沮喪。
“還是老和尚有智慧。”許芸萱輕聲笑道。
原來,在夏煜裝瘋賣傻後,道衍和尚便曾讓沈玉瑤買了五百隻大鵝迴來,在王府外的一個農莊裏飼養。
起初大家都不知道老和尚的用意。
到今日才算明白過來。
這五百隻大鵝吃的食物和馬吃的食物相類似,因此寧王府才有了大規模購買糧草的名頭。
不僅如此,五百隻大鵝的叫聲,也足以遮擋住老和尚訓練兵馬,打造兵器的聲音。
甚至在夏煜裝瘋期間,老和尚還讓人將農莊和王府之間造了一個地下通道。
如今正是用這地下通道,將王府外的親兵和糧草、兵器火炮等全數運入王府。
“唉,王爺麵前隻有兩條路可選,要麽像其他幾位藩王一樣,或死或軟禁,要麽便隻有豁出命來,去拚一把咯!”許芸萱也蹲下身子,幫著馬三寶收拾。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道衍輕撫著胡須,頷首道。
“東風?”馬三寶仍舊有些不解,他抬首問道,“何謂東風?”
三人正說著,寧王府門外忽然響起一陣喧嘩,馬三寶掀開窗子往外看,卻見王府高牆外,煙塵四起。
“叫你們家世子出來!”
夏煜,他終於可以迴家。
迴到真正屬於自己的那座寧王府,迴到能躺平身子,枕著高枕舒舒服服睡一覺的寢殿裏。
可是,苦盡未必甘來。
他還不能安睡!
他和他的寧王府依舊處在極度的危險之中,闔府上下一百多口人的身家性命,依然還牢牢掌握在那位視他若宿敵的呂太後手中。
他又如何能安睡?
沈玉瑤攙扶著夏煜一步步走出豬圈的那刹那,陽光忽的晃得他眼睛都差點睜不開。
夏煜輕輕地閉了閉眼,眼皮感受到了陽光的熾熱,沈玉瑤用手放在他眼前,想為他遮擋些刺眼的光芒。
他反手握住沈玉瑤的手掌,輕輕放了下來。
夏煜抬起頭,迎著陽光,
雖然眼睛仍舊閉著,但他此時的所思所想卻從未有過的清晰。
他要護沈玉瑤周全,他要護孩子們周全。
他更要護如今仍舊追隨於他的親人、知己們周全!
哪怕因此要戰!
哪怕因此要叛!
“玉瑤,去後院下麵看看吧。”夏煜的聲音雖有仍有些虛弱,但聽在心裏卻能感受到此時,他的聲音中充滿堅定。
他轉過身,麵對著沈玉瑤,眼睛還朝著腳下的地向她示意。
沈玉瑤也抬起頭看著夏煜。
看見他的眼神從豬圈裏微微遲疑漸漸變得堅毅起來,雖然眼眶中仍有些微微發紅,卻有著異於尋常的堅毅。
沈玉瑤心中知道,夏煜已經在心中狠狠地下定了決心。
宿命!
逃無可逃。
避無可避。
......
連續幾個夜晚,寧王府的地上地下都是燈火通明。
王府的下人們來來往往,連主子們也都沒閑著,幾乎每個人都是忙碌異常。
就在剛剛,寧王府再次接到宮裏傳來的旨意,要寧王府的世子及另外兩位王子即刻赴京,祭拜老皇帝。
夏煜總共也就三個兒子,新皇帝下旨讓他的三個兒子都到京都去祭拜老皇帝。
明眼人一看便知,這是要寧王府三個男丁為質。
下一步,一定是尋個由頭,撤藩!
此時,寧王府後花院的小石桌旁。
沈玉瑤和夏煜正在下棋,兩人麵色平靜,頗有些雲淡風輕的感覺。
身旁是夏臨安、夏永安、夏平安三個兒子,垂手肅立。
永安和平安麵色隱隱有些焦躁,臨安則和父母一樣,麵色平靜。
“王爺...”沈玉瑤瞥了一眼身旁的三個兒子,輕聲喚著仿佛正在苦思下一步棋的夏煜,“這一子,王爺可要想好了再落!”
夏煜輕輕地點了點頭,卻並不答話。
原本沈玉瑤的棋藝就在夏煜之上,今日夏煜開局就很不順,幾乎是一瞬間便被沈玉瑤殺得人仰馬翻,眼看著就要輸個徹底。
可他並未放棄,反而在沈玉瑤勝券在握時,仍冥思苦想應對之策。
沈玉瑤見他想得入神,也不打擾,隻是將溫柔的目光看向身旁的三個兒子。
去?
還是不去?
這一去,最好的結局就是三個孩子,最終被死死圈禁在京都,等待呂太後將夏煜和沈玉瑤徹底收拾掉之後,在用利刃一個一個將他們屠戮。
若是不去,那隻有一條路。
全家謀逆!
或許方能有一線生機。
她在等夏煜的決定!
“慢點兒慢點兒,這東西可千萬小心些,磕碰不得。”道衍和尚正和一眾王府侍衛從後院地下的密道裏,將許芸萱指揮做的一些火藥和炸彈,往王府地麵上搬運。
“唉。”許芸萱自言自語道:“夏崇炆還真和書中描寫的一樣,心浮氣躁。原以為至少還要再多一兩個月時間,讓我能做出更多更好用的東西來,誰知道這麽快就要用上了。”
道衍神情肅然,雙掌合十道“以戰止戰,阿彌陀佛!”
馬三寶蹲在道衍的腳邊,絮絮叨叨地說,“新皇帝前日在朝堂上說,因有官員告發寧王府的下屬們有為非作歹,意圖造反。”
“便即刻下旨將寧王府下屬的那些被告發的官員抓了起來。”
“同時,新皇帝還讓燕京城封地的守備大將軍張瑞和謝貴兩人,即日起領兵將寧王府團團包圍起來。”
“新皇帝不光要要將寧王府稍微有用之人,全部帶走。還要逼迫世子帶著兩位弟弟,遠赴京都為質。”
“可我眼瞧著王爺和王妃,麵上並無焦急之色,甚至兩人還在花園中下棋!”
馬三寶麵上難掩愁悶神色,他忙著撿拾起地上落下的零星兵器,放置到木箱裏。
這些全是沈玉瑤在寧王被困於豬圈之時,帶著寧王府眾人,在錦衣衛的眼皮子底下,悄悄地一把刀一把劍做出來的。
所以,他深知這些兵器的貴重。
馬三寶是昨日才迴到的寧王府,急匆匆帶迴的緊急軍情便是寧王府將很快會被張瑞和謝貴兩人圍成鐵桶。
這個消息聽起來就很讓人沮喪。
“還是老和尚有智慧。”許芸萱輕聲笑道。
原來,在夏煜裝瘋賣傻後,道衍和尚便曾讓沈玉瑤買了五百隻大鵝迴來,在王府外的一個農莊裏飼養。
起初大家都不知道老和尚的用意。
到今日才算明白過來。
這五百隻大鵝吃的食物和馬吃的食物相類似,因此寧王府才有了大規模購買糧草的名頭。
不僅如此,五百隻大鵝的叫聲,也足以遮擋住老和尚訓練兵馬,打造兵器的聲音。
甚至在夏煜裝瘋期間,老和尚還讓人將農莊和王府之間造了一個地下通道。
如今正是用這地下通道,將王府外的親兵和糧草、兵器火炮等全數運入王府。
“唉,王爺麵前隻有兩條路可選,要麽像其他幾位藩王一樣,或死或軟禁,要麽便隻有豁出命來,去拚一把咯!”許芸萱也蹲下身子,幫著馬三寶收拾。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道衍輕撫著胡須,頷首道。
“東風?”馬三寶仍舊有些不解,他抬首問道,“何謂東風?”
三人正說著,寧王府門外忽然響起一陣喧嘩,馬三寶掀開窗子往外看,卻見王府高牆外,煙塵四起。
“叫你們家世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