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太後懿旨
母妃讀我心後,全家叛逆了 作者:小微佛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齊太和黃子成兩人在一陣的交頭接耳後,最後還是決定將這裏發生的一切都如實寫進奏折,上報給遠在京都的新帝。
而他二人則繼續留在寧王府,等待新帝進一步更明確的指示。
深夜,京都的壽康宮內。
“母後,齊、黃兩位大人的奏折到了。”夏崇炆對呂太後說道。
“本宮已經看過,依皇帝的意思......”聞言。呂太後麵色如常,她微微偏著頭看向身旁的軟椅上坐著的夏崇炆。
“母後,朕意就此作罷,隨叔叔自生自滅去吧。”夏崇炆端起桌上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
他的麵色輕鬆,嘴角微微上揚。
仁心仁德的新皇帝,他還得繼續扮演下去。寧王如今已經瘋癲,再公然將他賜死,那豈不是負了這樣的名聲?
“哦?自生自滅?”呂太後咬了咬牙,“皇帝就不怕這自生自滅的草會悄悄長成參天大樹?”
“莫非母後是想朕負弑殺叔父之名?”夏崇炆隱隱有些不快。
“皇帝你可知眾藩王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上萬人,而這寧王又是藩王中護衛最多的。”呂太後也收斂起麵上的那一絲絲笑容,反而露出一種狠厲的眼神說道。
“寧王若是不死,赫赫戰功的他隨時都能一唿百應,更何況,寧王府還有位寧王妃!”
說到沈玉瑤,呂太後的神情更加狠辣起來。
“朕自然知道,皇爺爺駕崩後,各藩王早就蠢蠢欲動,隻是......”
隻是大夏帝國的藩王原本就是老皇帝建立“家天下”的重要措施之一。
老皇帝在登基之後便製定了宗室封號,眾皇子皆為親王。親王的十歲以上的嫡長子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
而他夏崇炆之所以能順利得到如今的皇位,也恰恰是因為老皇帝最初製定的這一套“嫡長子繼承製”。
剛剛登基的夏崇炆,若是沒有任何理由,就公然處死藩王,勢必會引起眾藩王的同仇敵愾。
夏崇炆雖然心中自有一番主意,但如今的實際大權卻在呂太後手中。
思及此,他轉頭柔聲對呂氏道:“那依太後之見,朕又該如何處置這些藩王叔叔們?”
“依本宮之見,寧王為藩王中最是戰功赫赫,且擁兵自重的,如今不管他是真瘋還是假瘋,皇帝還是早些結果了為好。”呂氏冷冷迴答。
“至於皇帝心中所想的撤藩大計,本宮也認為當從最強大的寧王開始!”
“朕...就依太後懿旨!”
是夜,夏崇炆便再次給齊泰和黃子成發出了口諭。
清晨,寧王府。
所有人都在酣睡之際,那隻烏黑油亮的信鴿再次飛進豬圈。
這次,信鴿的腳上綁著的除了一張寫滿字的白布外,還有一個精致小巧的錦緞織做的香囊,香囊裏麵是一小撮白色的粉末。
夏煜望著悄悄飛走的信鴿,眼神卻愈發清亮了起來。
......
過了兩日,齊太和黃子成又一次讓侍衛們將夏煜帶到了前廳。
這一次,兩位大人並沒有讓侍衛將寧王的妻妾和子女們帶來,而是又端來一壺酒。
他們當著夏煜的麵,將酒壺中一半的酒給早就準備好的一條大黃狗給灌了下去。
沒一會兒,那大黃狗嗚咽著淒慘死去。
兩人笑著對夏煜說:“王爺您不是還想喝那天庭的瓊漿玉液嗎?皇帝知道後,便吩咐下官給王爺準備美酒。”
“這就是那來自天庭的瓊漿玉液,王爺您可要嚐嚐?”
“哈哈哈!好!好!好!你二人都是本王的好兒子!”夏煜對死在地上的大黃狗視若無睹,反而瘋癲地將兩位大人喚做兒子。
兩位大人聞言麵色變得極為難看,卻又不好發作,隻能順著夏煜說道:“如此美酒,王爺真的不想嚐嚐嗎?”
夏煜原本死死地盯著那壺酒,忽然沒等兩位大人虛偽的話說完,便一把搶過侍衛手中的酒壺。
脖子一仰,就往嘴裏倒。
“咕咚!咕咚!”
他愣是在兩位大人眼皮子底下,將那壺毒酒一飲而下。
齊太和黃子成見狀,都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
兩人極度震驚的表情,悉數落在夏煜眼中!
沒過一會兒,夏煜卻忽然一大口鮮血吐了出來。
他一邊吐,一邊用手打著拍子。
嗓子裏還哼著塞外小調,隻是他把歌詞從“大漠風沙”改成了“淩霄寶殿”!
這首小調,便是夏煜唯一會唱的了。
瘋了。
寧王瘋了。
寧王是真的瘋了。
這年的夏天,整個燕京城和京都的街頭巷尾,熱議的便是寧王真的瘋了這個消息。
“你們知道嗎?燕京城的寧王爺瘋了!”
“莫非是那位大夏戰神,寧王夏煜?”
“不是他,還能有誰?”
“啊?什麽時候?好端端的一個王爺怎麽就會無緣無故瘋了?你可切莫要胡言亂語,小心被寧王知道,拉你見官去!”
“對啊,如今新帝登基,可千萬別造謠生事。”
“誰造謠了,你們不信?可隨便拉個從燕京來的人,一問便知。”
“寧王府負責守護寧王的齊、黃兩位大人、還有寧王府的所有仆從家人都是全部見證到的呢。”
“對!對!我聽說的是新皇帝原本還不相信寧王真的瘋癲。曾發出幾次口諭,讓兩位負責守衛寧王的人,經過幾次試探,這才確定的,寧王是真的瘋了。”
“堂堂大夏一代戰神竟落得如此地步,新帝口中的仁義道德竟是假的?”
“噓...這裏可是京都,如此言論,可不敢妄言!”
“既然敢做,那怎麽可能會怕我等草民妄議的。自然是沒有什麽不敢說的!”
“也許寧王瘋了,倒也不失為一件幸事!”
“你們想想,岷王和湘王的遭遇就知道了。”
“是啊!湘王最慘,舉家自焚!”
“如今的聖上,真的還是當初那位仁義道德,謙遜賢良的皇太孫嗎?”
一時間,京都城中百姓,憤懣不平,替夏煜難過的不在少數。
......
大夏,朝堂之上。
“寧王果然瘋了?”
而他二人則繼續留在寧王府,等待新帝進一步更明確的指示。
深夜,京都的壽康宮內。
“母後,齊、黃兩位大人的奏折到了。”夏崇炆對呂太後說道。
“本宮已經看過,依皇帝的意思......”聞言。呂太後麵色如常,她微微偏著頭看向身旁的軟椅上坐著的夏崇炆。
“母後,朕意就此作罷,隨叔叔自生自滅去吧。”夏崇炆端起桌上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
他的麵色輕鬆,嘴角微微上揚。
仁心仁德的新皇帝,他還得繼續扮演下去。寧王如今已經瘋癲,再公然將他賜死,那豈不是負了這樣的名聲?
“哦?自生自滅?”呂太後咬了咬牙,“皇帝就不怕這自生自滅的草會悄悄長成參天大樹?”
“莫非母後是想朕負弑殺叔父之名?”夏崇炆隱隱有些不快。
“皇帝你可知眾藩王護衛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上萬人,而這寧王又是藩王中護衛最多的。”呂太後也收斂起麵上的那一絲絲笑容,反而露出一種狠厲的眼神說道。
“寧王若是不死,赫赫戰功的他隨時都能一唿百應,更何況,寧王府還有位寧王妃!”
說到沈玉瑤,呂太後的神情更加狠辣起來。
“朕自然知道,皇爺爺駕崩後,各藩王早就蠢蠢欲動,隻是......”
隻是大夏帝國的藩王原本就是老皇帝建立“家天下”的重要措施之一。
老皇帝在登基之後便製定了宗室封號,眾皇子皆為親王。親王的十歲以上的嫡長子立為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
而他夏崇炆之所以能順利得到如今的皇位,也恰恰是因為老皇帝最初製定的這一套“嫡長子繼承製”。
剛剛登基的夏崇炆,若是沒有任何理由,就公然處死藩王,勢必會引起眾藩王的同仇敵愾。
夏崇炆雖然心中自有一番主意,但如今的實際大權卻在呂太後手中。
思及此,他轉頭柔聲對呂氏道:“那依太後之見,朕又該如何處置這些藩王叔叔們?”
“依本宮之見,寧王為藩王中最是戰功赫赫,且擁兵自重的,如今不管他是真瘋還是假瘋,皇帝還是早些結果了為好。”呂氏冷冷迴答。
“至於皇帝心中所想的撤藩大計,本宮也認為當從最強大的寧王開始!”
“朕...就依太後懿旨!”
是夜,夏崇炆便再次給齊泰和黃子成發出了口諭。
清晨,寧王府。
所有人都在酣睡之際,那隻烏黑油亮的信鴿再次飛進豬圈。
這次,信鴿的腳上綁著的除了一張寫滿字的白布外,還有一個精致小巧的錦緞織做的香囊,香囊裏麵是一小撮白色的粉末。
夏煜望著悄悄飛走的信鴿,眼神卻愈發清亮了起來。
......
過了兩日,齊太和黃子成又一次讓侍衛們將夏煜帶到了前廳。
這一次,兩位大人並沒有讓侍衛將寧王的妻妾和子女們帶來,而是又端來一壺酒。
他們當著夏煜的麵,將酒壺中一半的酒給早就準備好的一條大黃狗給灌了下去。
沒一會兒,那大黃狗嗚咽著淒慘死去。
兩人笑著對夏煜說:“王爺您不是還想喝那天庭的瓊漿玉液嗎?皇帝知道後,便吩咐下官給王爺準備美酒。”
“這就是那來自天庭的瓊漿玉液,王爺您可要嚐嚐?”
“哈哈哈!好!好!好!你二人都是本王的好兒子!”夏煜對死在地上的大黃狗視若無睹,反而瘋癲地將兩位大人喚做兒子。
兩位大人聞言麵色變得極為難看,卻又不好發作,隻能順著夏煜說道:“如此美酒,王爺真的不想嚐嚐嗎?”
夏煜原本死死地盯著那壺酒,忽然沒等兩位大人虛偽的話說完,便一把搶過侍衛手中的酒壺。
脖子一仰,就往嘴裏倒。
“咕咚!咕咚!”
他愣是在兩位大人眼皮子底下,將那壺毒酒一飲而下。
齊太和黃子成見狀,都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
兩人極度震驚的表情,悉數落在夏煜眼中!
沒過一會兒,夏煜卻忽然一大口鮮血吐了出來。
他一邊吐,一邊用手打著拍子。
嗓子裏還哼著塞外小調,隻是他把歌詞從“大漠風沙”改成了“淩霄寶殿”!
這首小調,便是夏煜唯一會唱的了。
瘋了。
寧王瘋了。
寧王是真的瘋了。
這年的夏天,整個燕京城和京都的街頭巷尾,熱議的便是寧王真的瘋了這個消息。
“你們知道嗎?燕京城的寧王爺瘋了!”
“莫非是那位大夏戰神,寧王夏煜?”
“不是他,還能有誰?”
“啊?什麽時候?好端端的一個王爺怎麽就會無緣無故瘋了?你可切莫要胡言亂語,小心被寧王知道,拉你見官去!”
“對啊,如今新帝登基,可千萬別造謠生事。”
“誰造謠了,你們不信?可隨便拉個從燕京來的人,一問便知。”
“寧王府負責守護寧王的齊、黃兩位大人、還有寧王府的所有仆從家人都是全部見證到的呢。”
“對!對!我聽說的是新皇帝原本還不相信寧王真的瘋癲。曾發出幾次口諭,讓兩位負責守衛寧王的人,經過幾次試探,這才確定的,寧王是真的瘋了。”
“堂堂大夏一代戰神竟落得如此地步,新帝口中的仁義道德竟是假的?”
“噓...這裏可是京都,如此言論,可不敢妄言!”
“既然敢做,那怎麽可能會怕我等草民妄議的。自然是沒有什麽不敢說的!”
“也許寧王瘋了,倒也不失為一件幸事!”
“你們想想,岷王和湘王的遭遇就知道了。”
“是啊!湘王最慘,舉家自焚!”
“如今的聖上,真的還是當初那位仁義道德,謙遜賢良的皇太孫嗎?”
一時間,京都城中百姓,憤懣不平,替夏煜難過的不在少數。
......
大夏,朝堂之上。
“寧王果然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