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迴到王府
母妃讀我心後,全家叛逆了 作者:小微佛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過幾日就是小年夜。
燕京城下了今冬最大的一場雪。
院中積雪已深,王府的仆役們在後花園,剛清出的一條方便行走的小道,不消一會兒,又鋪上一層蒙蒙細雪。
沈玉瑤迴到燕京,已經大半月了。
燕京城裏關於寧王妃的傳言,越來越誇張。
“天大的好消息!寧王府的女主人可終於迴來了!”
“不對啊,前些日子,傳來消息說寧王妃在迴燕京途中,本是秦王府的座上客,可惜秦王府走水,無辜被燒死了啊!”
“什麽坐上客?你們沒看邸報嗎?寧王妃是皇帝暗中派到西京的欽差黑龍衛指揮使!”
“寧王妃一路從京城迴燕京,就是替皇帝微服私訪。”
“不光查到魯王和魯王妃,結交各種江湖術士,尋求長生不老之術,煉丹服藥。”
“話說那魯王夫婦為了享樂,在青州城外大興土木修建園林,為了煉丹。魯王夫婦還偷偷捉了不少童男,閹割後做藥引,結果魯王吃了丹藥,並沒有長生不老,反而掉光頭發,還瞎了隻眼睛!”
“寧王妃查證到魯王夫婦惡行,全部秘密上書給皇帝。皇帝大怒,但因青州防疫有功,隻是將魯王髡刑。側妃湯氏就沒那麽幸運了,皇帝斥她為非作歹,驕縱善妒,濫殺無辜,最後被判了斬首。魯王正妃因檢舉有功,又身懷魯王骨肉,被皇帝封一品誥命。”
“哇!咱們燕京的寧王妃可真是為民除害!”
“是啊!青州百姓得寧王妃救治,全都感念王妃恩情,好多百姓更是離鄉背井,到我們燕京來安家了。”
“不光青州,連西京的百姓也攜家帶口,到咱燕京來,就是因為咱們燕京的寧王妃大仁大義!”
“西京?寧王妃在西京做了什麽?”
“西京是秦王藩地,秦王就藩後大興土木,為建造奢侈宮殿居然把半個城的土地,都圈進他自己的宮裏。”
“而皇帝對西京的異族土番本是實行的安撫政策,可秦王偏聽寵妃讒言,共擄走土番十八族一百五十名孕婦,又將一百五十五名幼男閹割。”
“秦王寵妾滅妻,秦王和側妃鄧氏,兩個人在西京好一番折騰,竟還在家裝扮成皇帝和皇後。”
“鄧氏在宮中濫用私刑,但他又害怕那些被折磨的宮人到了京城去揭發他,幹脆將他們全部滅口。連寧王妃和小郡主也差點葬生火海。”
“西京城天怒人怨,皇帝得到寧王妃密報後,直接將秦王側妃鄧氏淩遲處死,罰秦王閉門思過。”
“寧王妃真是有勇有謀!我燕京城有此主母,幸甚!”
“不過我怎麽聽說我們寧王是因皇帝賜婚才娶了她,並不是真心喜愛她。”
“對對!那日寧王妃葬身火海的消息傳迴來以後,我們燕京城中的高門貴女們,可全都盼著能嫁入寧王府呢!”
“誰又不想成為一城主母呢?”
“可惜,如今那些高門貴女們恐怕都已哭成一片。”
.....
傳言甚囂塵上。
其實還好,傳言歸傳言,並沒有太多影響到沈玉瑤的日常生活。
她每日也算清閑。
初歸王府,就隻是到王府各處走走轉轉,認識認識王府裏新進的仆役。
寧王府雖然沒有魯王府和秦王府的金碧輝煌,可寧王府實在太大。
大到沈玉瑤轉了約莫五六天,還是沒有把寧王府走完整圈。
沈玉瑤迴到燕京那天,便派人快馬傳了家書給寧王。
家書中,她表示自己已經僥幸逃過一劫,如今已迴到了燕京寧王府。
沈玉瑤在家書中,表達了對寧王府太大的不滿。
昨日,她剛剛收到寧王飛鴿傳迴的家書。
家書中,夏煜告訴沈玉瑤,關於外間傳聞他聽說沈玉瑤罹難的消息,竟在朝堂上急怒攻心,暈倒過去一事。
其實,不實!
如今既然沈玉瑤母女,都已平安返迴燕京。
夏煜他也再無擔憂,領了聖旨,帶著大軍準備北上出征漠北。
足足八頁家書,有三頁是解釋傳聞和安排家事,剩下五頁則全是勸誡。
勸誡一,讓沈玉瑤遇事以自身安全為重,莫要輕舉妄動。
勸誡二,讓沈玉瑤凡事莫要委屈到自己和小仙郡主,王府有錢,沈玉瑤能可著勁兒的花。
勸誡三,讓沈玉瑤在燕京,約束好許氏。因為許氏日益瘋癲,她竟要休夫!
最後夏煜留下一句:寧王府的現在及將來,都隻會有沈玉瑤一位女主人!
沈玉瑤看到這封家書,不禁連連搖頭。
她忽然感覺仿若從未認識過夏煜一般。
因為,夏煜讓她感覺像是一個浴火重生過的人一般。
很多脾氣性格,甚至是待人處事的原則都跟之前的他完全是南轅北轍。
這一日,閑得無聊。
沈玉瑤望著坐在軟椅上的許芸萱問道:“芸萱,你說你是穿書而來,那所有人的命運豈非你是早就知道?”
像許芸萱這樣能早人一步知道別人的命運之人,日子能過得有多通透?
“是啊,我知道。不過,自從你難產那日起,往後的一切就都改變了啊。”許芸萱也頗有些無奈。
她原本以為自己穿書而來,在這個世界,她完全應是屬於天賦異稟之人,有了這本事,就算靠算命為生,也是能開宗立派,活得逍遙的。
可現在許芸萱曾以為的特殊能力,現在幾乎沒用。
“嗯,也對!”沈玉瑤忽然想起那張藏寶圖,她話鋒一轉問道:“芸萱,我記得在小郡主的抓周宴上,你曾發現一張藏寶圖......”
許芸萱挑眉一笑,轉頭看她。“你知道那圖上最近的寶藏地點在哪裏嗎?”
沈玉瑤搖頭,難道那張藏寶圖裏的寶藏根本就是假的?
要不,為何許芸萱比她早到燕京那麽久,還未曾聽她提到有關寶藏的事。
沈玉瑤雖自己衣食不缺,但她發現,從小郡主出生那日起,她對獲取錢財有了狂熱的愛好。
許芸萱這樣一說,沈玉瑤反倒被勾起了興趣。
“在哪?”
沈玉瑤“噌”的一下站起身來,急切問道:“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你就不想去挖出來?”
燕京城下了今冬最大的一場雪。
院中積雪已深,王府的仆役們在後花園,剛清出的一條方便行走的小道,不消一會兒,又鋪上一層蒙蒙細雪。
沈玉瑤迴到燕京,已經大半月了。
燕京城裏關於寧王妃的傳言,越來越誇張。
“天大的好消息!寧王府的女主人可終於迴來了!”
“不對啊,前些日子,傳來消息說寧王妃在迴燕京途中,本是秦王府的座上客,可惜秦王府走水,無辜被燒死了啊!”
“什麽坐上客?你們沒看邸報嗎?寧王妃是皇帝暗中派到西京的欽差黑龍衛指揮使!”
“寧王妃一路從京城迴燕京,就是替皇帝微服私訪。”
“不光查到魯王和魯王妃,結交各種江湖術士,尋求長生不老之術,煉丹服藥。”
“話說那魯王夫婦為了享樂,在青州城外大興土木修建園林,為了煉丹。魯王夫婦還偷偷捉了不少童男,閹割後做藥引,結果魯王吃了丹藥,並沒有長生不老,反而掉光頭發,還瞎了隻眼睛!”
“寧王妃查證到魯王夫婦惡行,全部秘密上書給皇帝。皇帝大怒,但因青州防疫有功,隻是將魯王髡刑。側妃湯氏就沒那麽幸運了,皇帝斥她為非作歹,驕縱善妒,濫殺無辜,最後被判了斬首。魯王正妃因檢舉有功,又身懷魯王骨肉,被皇帝封一品誥命。”
“哇!咱們燕京的寧王妃可真是為民除害!”
“是啊!青州百姓得寧王妃救治,全都感念王妃恩情,好多百姓更是離鄉背井,到我們燕京來安家了。”
“不光青州,連西京的百姓也攜家帶口,到咱燕京來,就是因為咱們燕京的寧王妃大仁大義!”
“西京?寧王妃在西京做了什麽?”
“西京是秦王藩地,秦王就藩後大興土木,為建造奢侈宮殿居然把半個城的土地,都圈進他自己的宮裏。”
“而皇帝對西京的異族土番本是實行的安撫政策,可秦王偏聽寵妃讒言,共擄走土番十八族一百五十名孕婦,又將一百五十五名幼男閹割。”
“秦王寵妾滅妻,秦王和側妃鄧氏,兩個人在西京好一番折騰,竟還在家裝扮成皇帝和皇後。”
“鄧氏在宮中濫用私刑,但他又害怕那些被折磨的宮人到了京城去揭發他,幹脆將他們全部滅口。連寧王妃和小郡主也差點葬生火海。”
“西京城天怒人怨,皇帝得到寧王妃密報後,直接將秦王側妃鄧氏淩遲處死,罰秦王閉門思過。”
“寧王妃真是有勇有謀!我燕京城有此主母,幸甚!”
“不過我怎麽聽說我們寧王是因皇帝賜婚才娶了她,並不是真心喜愛她。”
“對對!那日寧王妃葬身火海的消息傳迴來以後,我們燕京城中的高門貴女們,可全都盼著能嫁入寧王府呢!”
“誰又不想成為一城主母呢?”
“可惜,如今那些高門貴女們恐怕都已哭成一片。”
.....
傳言甚囂塵上。
其實還好,傳言歸傳言,並沒有太多影響到沈玉瑤的日常生活。
她每日也算清閑。
初歸王府,就隻是到王府各處走走轉轉,認識認識王府裏新進的仆役。
寧王府雖然沒有魯王府和秦王府的金碧輝煌,可寧王府實在太大。
大到沈玉瑤轉了約莫五六天,還是沒有把寧王府走完整圈。
沈玉瑤迴到燕京那天,便派人快馬傳了家書給寧王。
家書中,她表示自己已經僥幸逃過一劫,如今已迴到了燕京寧王府。
沈玉瑤在家書中,表達了對寧王府太大的不滿。
昨日,她剛剛收到寧王飛鴿傳迴的家書。
家書中,夏煜告訴沈玉瑤,關於外間傳聞他聽說沈玉瑤罹難的消息,竟在朝堂上急怒攻心,暈倒過去一事。
其實,不實!
如今既然沈玉瑤母女,都已平安返迴燕京。
夏煜他也再無擔憂,領了聖旨,帶著大軍準備北上出征漠北。
足足八頁家書,有三頁是解釋傳聞和安排家事,剩下五頁則全是勸誡。
勸誡一,讓沈玉瑤遇事以自身安全為重,莫要輕舉妄動。
勸誡二,讓沈玉瑤凡事莫要委屈到自己和小仙郡主,王府有錢,沈玉瑤能可著勁兒的花。
勸誡三,讓沈玉瑤在燕京,約束好許氏。因為許氏日益瘋癲,她竟要休夫!
最後夏煜留下一句:寧王府的現在及將來,都隻會有沈玉瑤一位女主人!
沈玉瑤看到這封家書,不禁連連搖頭。
她忽然感覺仿若從未認識過夏煜一般。
因為,夏煜讓她感覺像是一個浴火重生過的人一般。
很多脾氣性格,甚至是待人處事的原則都跟之前的他完全是南轅北轍。
這一日,閑得無聊。
沈玉瑤望著坐在軟椅上的許芸萱問道:“芸萱,你說你是穿書而來,那所有人的命運豈非你是早就知道?”
像許芸萱這樣能早人一步知道別人的命運之人,日子能過得有多通透?
“是啊,我知道。不過,自從你難產那日起,往後的一切就都改變了啊。”許芸萱也頗有些無奈。
她原本以為自己穿書而來,在這個世界,她完全應是屬於天賦異稟之人,有了這本事,就算靠算命為生,也是能開宗立派,活得逍遙的。
可現在許芸萱曾以為的特殊能力,現在幾乎沒用。
“嗯,也對!”沈玉瑤忽然想起那張藏寶圖,她話鋒一轉問道:“芸萱,我記得在小郡主的抓周宴上,你曾發現一張藏寶圖......”
許芸萱挑眉一笑,轉頭看她。“你知道那圖上最近的寶藏地點在哪裏嗎?”
沈玉瑤搖頭,難道那張藏寶圖裏的寶藏根本就是假的?
要不,為何許芸萱比她早到燕京那麽久,還未曾聽她提到有關寶藏的事。
沈玉瑤雖自己衣食不缺,但她發現,從小郡主出生那日起,她對獲取錢財有了狂熱的愛好。
許芸萱這樣一說,沈玉瑤反倒被勾起了興趣。
“在哪?”
沈玉瑤“噌”的一下站起身來,急切問道:“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你就不想去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