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的西京,滿城金黃。


    空氣中的菊香絲絲縷縷。


    沈玉瑤帶著夏小仙和馬三寶,去的並非西京最熱鬧的市集。


    而是到了西京香火最旺的大悲寺。


    一路行來,馬三寶早已學會駕駛馬車,舉手投足,更是成熟很多。


    沈玉瑤抱著夏小仙上了馬車,剛坐定,夏小仙便迫不及待掀開車簾,好奇地看向車外。


    馬車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往來貿易的商販,還有沿街叫賣的小販......


    每個人,每件物件兒,都讓夏小仙感覺新鮮好奇。


    沈玉瑤也陪著她一起看。


    馬車行進了一段,沈玉瑤漸漸看出了些不對勁。


    路上行人,凡是女子,皆輕紗覆麵,看不出容貌。


    且一路行來,都未見一個孩童。


    繁華如斯。


    沈玉瑤怎麽也想不明白,西京城的繁華,怎麽會透著如此詭異?


    馬車停在大悲寺的山腳下,這裏也同樣如此,連上香的婦人,也都是輕紗覆麵。


    沈玉瑤看過的遊記頗多,記憶中找不到對西京風土人情,有這樣的描述。


    沈玉瑤來不及多想,夏小仙已經牽著她的手,著急上山。


    大悲寺香火鼎盛,香客雲集,剛剛過去的時疫,讓更多的善男信女,紛紛進寺廟求平安健康。


    一位小沙彌,在寺廟大門前,迎著沈玉瑤走來:“娘娘,請隨我來,主持已在禪房等候多時。”


    沈玉瑤一臉驚詫。


    她到大悲寺,本就是臨時起意。


    主持怎會候她多時?


    而小沙彌一口喚出沈玉瑤的真實身份,讓她不得不跟著小沙彌進入寺門。


    夏小仙牽著沈玉瑤的手,卻頻頻迴頭。


    紫蘇和馬三寶,並未跟隨。


    二人留在廟門等待。


    沈玉瑤跟著小沙彌穿過迴廊,徑直來到禪房。


    沈玉瑤抬腳跨進禪房,一眼便看見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正笑意盈盈看著自己。


    “娘娘,老衲法號慧能,年初在皇恩寺清修時,見過娘娘。”


    老和尚雙手合十微笑,“慧覺方丈,為老衲小師弟。”


    原來如此。


    沈玉瑤雖仍有疑惑,仍微微一笑,迴了禮:“大師。”


    “娘娘,定是疑惑老衲為何得知,今日娘娘蒞臨?”見沈玉瑤頷首,慧能方丈繼續道:“前些日子,大悲寺來了位術士,自稱袁珙,乃道衍好友。”


    “此人言,今日會有雙十公子牽著位小公子來到大悲寺。”


    “那便是當今的寧王妃和小仙郡主。”慧能又取出一卷畫軸,“他還曾繪製一幅娘娘與小郡主的畫像。”


    “所以一大早,老衲便讓小沙彌在廟門等候。”


    “直到娘娘和小郡主出現。”


    沈玉瑤接過畫像,打開一看,果然和自己今日的裝扮一模一樣。


    甚至是有些疑惑的神情,都是惟妙惟肖。


    那人竟與道衍和尚是好友,沈玉瑤這才恍然大悟。


    【袁珙,大夏朝第一相士。】


    【相人,起卦,無一不準。】


    【始於姚,定於袁,成於張也。】


    【然非姚則不萌,非袁則不決,非張則不聚,豈非天意而致此三人之言。】


    【不知他是上界哪位道友,小仙也是好奇。】


    沈玉瑤一聽,便知夏小仙又在翻看《三生簿》,心中也是好笑。


    堂堂小仙,竟然都背誦不完,總是臨時抱佛腳。


    若有機緣,沈玉瑤倒也想看上一眼,究竟前路如何。


    “大悲寺最是靈驗,娘娘不妨去求個簽。”慧能方丈問道。


    沈玉瑤進寺廟時也看到,大悲寺內香客眾多,便點頭道:“小仙,去為王爺求個簽吧。”


    見夏小仙對求簽,並無多大興致,慧能方丈又道:“大悲寺的齋飯,倒是極為出名。”


    夏小仙瞬間被勾動饞蟲:“吃齋飯!”


    小沙彌為沈玉瑤帶路,她牽著夏小仙跟著來到大悲殿。


    “小師傅,寺廟門口,我們還有兩位同伴,煩請小師傅也一起帶來。”


    大悲寺是西京最有名的寺廟,是建於西京城北邊的叢林深處。


    層層殿宇依層層殿宇依山勢遞升,山門南向。


    大悲寺的首層建築是山門殿,正簷下嵌有一方漢白玉寺額,上麵鐫著“敕建大悲寺”五個大字。


    。山門殿內居中是“大肚彌勒佛”坐像,眉眼如月、笑口常開,洋溢著一團喜氣。


    四大天王分列左右,個個身披甲胄、手握法器、怒目圓睜、威風凜凜。


    二重殿宇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中的十八羅漢均端坐於雲石之上,悉心諦聽釋迦牟尼講經說法,或若有所思,或舞器作法,個個活靈活現,堪稱曠世之作。


    大雄寶殿後麵是大悲殿。


    殿中供奉一尊觀音大士的彩雕坐像。


    觀音大士表情悲天憫人,如同慈母。


    最後一層殿宇是藥師佛殿,殿內供奉著藥師佛、日光遍照菩薩和月光遍照菩薩。


    十二尊藥叉神分列兩邊。


    這十五尊神像內胎皆為香樟木,外表以足金貼飾。


    沈玉瑤在大悲殿的觀音大士前,虔誠跪拜。


    夏小仙抱著簽筒,學著那些善男信女般,輕輕搖動。


    啪!


    一支紅頭簽文掉了出來。


    沈玉瑤微微一笑,撿起簽文,牽著夏小仙前去解簽。


    解簽處的也是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他接過簽文,神色一變:“公子,您...”


    “大師但說無妨。”


    【老和尚說話都不利索,怕是下下簽。】


    【嗚嗚嗚,小仙手氣一直不好。】


    【小仙我在天界,就總是輸給那小司命。如今到了凡間,竟然還是如此!】


    沈玉瑤抿唇一笑,說道:“大師,順風順水上上簽本就不用求。”


    “若是下下簽,那倒真是能驚醒夢中人。”


    “福兮禍兮.....”


    【娘親大智慧,這麽一聽,小仙很是開心。】


    【當真是同簽不同命。】


    老和尚聞言,這才麵色緩和,“公子實乃高人,這正是第八十八簽!”


    “簽文:木雕一虎在當門,須是有威不害人;分明說過無妨事,憂惱遲疑恐懼心。”


    “解曰:爐頭點掃,似耳過風,可宜作福,前兇後吉。此簽凡事宜舊,則不妨也。”


    見沈玉瑤頻頻點頭,似有所悟,老和尚才有叮囑一句:“公子隨時保持警惕,行事更加謹慎,則可避風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母妃讀我心後,全家叛逆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微佛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微佛印並收藏母妃讀我心後,全家叛逆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