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穿越能不能不背詩
母妃讀我心後,全家叛逆了 作者:小微佛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經過一道三拱的琉璃牌坊,便看見一座坐北朝南的殿宇。
這座方形重簷攢尖頂的殿宇,上覆黃色琉璃瓦片,殿內下以金磚墁地,上為金龍合璽井口式天花頂,中間五柱抹角架梁,寬敞華貴。
殿宇的四周則建有圍廊,圍廊外麵還有池水環繞。
【這就是國子監嗎?】
【哇,好氣派,一點都不輸天宮的宮殿呢。】
“這就是古代的最高學府國子監?”
“看著不比清華北大差啊,古香古色的!”
夏小仙和許芸萱一起發出感慨,這讓沈玉瑤不由挺直了脊背。
是的,這就是她所在的世界中的國子監!
大夏朝的最高學府,這裏可是有著大夏朝最有學問,最有前途的年輕人!
三人走過琉璃牌坊,來到那座氣派的殿宇前。
此時殿前正中有一個臨時搭起的台子,台上有一把雕花軟椅,椅子前的桌案上放著好些金花五色箋紙。
年輕的學子們,陸續有人拿著寫滿詩詞歌賦的金花五色箋送至台上,台上桌案旁還有個老學究模樣的人,在一張一張的審讀。
老學究讀著有笑容的那些就會被另外放到一個打開的錦盒中,部分好奇的監生都去拿出傳閱。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花未全開月未圓。”
......
沈玉瑤也隨意拿起幾張讀著。
如今眼看著殿試的日子就要到了,京中的才子看來真的不少!
許芸萱也湊上來看了一眼,就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些都太小兒科了,若皇後娘娘來了,她能寫出來的那些才是真的能睥睨四方的大才之作。
可唯一的問題是,她能背誦的詩詞歌賦很多,真能理解其中意思的就沒多少了,如今這個場合,哪一首才是最適合的呢?
許芸萱頭大了,她扯了扯沈玉瑤的衣袖。
“我雖然能背誦,可是並不懂這些詩詞歌賦的意思。若皇後娘娘讓我解析,我可能要掉腦袋!”
【怎麽全是些酸掉大牙的?】
【幸虧本仙目前隻有一顆門牙...】
沈玉瑤不禁莞爾。
夏小仙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到處亂轉。
【這國子監也太無趣了些,不如市集好玩...】
【母妃什麽時候帶我去市集啊...】
金花五色箋越堆越多的時候,忽然人群中傳來一聲尖細的聲音:“皇後娘娘駕到!”
此言一出,眾人齊齊向聲音發出的地方望去。
眼前來人正是當今的皇後娘娘!
監生們全部齊齊跪下,“恭迎皇後娘娘!”
沈玉瑤和許芸萱也隨著人群一起跪下。
“大家都起來吧,今日隻論師生,不論君臣!”皇後娘娘溫和的聲音讓沈玉瑤感覺莫名的安心。
【皇後娘娘看上去就是仁德仁心的人】
這就是書中那極得民心的平民皇後?
皇後娘娘今日穿著極為簡單的宮裝,梳的牡丹髻上也隻有一隻金鳳發釵。
皇後臉色有些蒼白,她緩步走向台子正中的那把軟椅上坐下,幾位素淨的宮中女官,站在軟椅兩旁。
“今日詩會可有佳作?”
皇後娘娘柔聲問身後的女官。
“娘娘,素聞國子監中有幾位學子頗有才氣,正準備呈上由臣妾讀給娘娘聽。”左邊一位粉色衣裙的女官躬身說道。
此時,內侍太監端著一個木盒,盒子裏放滿了金花五色箋。
粉裙女官拿起其中的一張讀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麵憐清瘦,唿兒問苦辛。低迴愧人子,不敢歎風塵。”
“好,好一句,見麵憐清瘦,唿兒問苦辛!這是何人所做?”
“迴皇後娘娘作此詩之人,名簫景仁。”
【簫景仁?這可是名留青史的人啊。別看他現在隻是小小監生,可他智勇雙全,非常有才!】
【三生簿所書,此人殿試會中狀元,陰差陽錯中他最後成了齊王謀士!這齊王可不是好人呐!可惜,可惜。】
女官繼續朗聲念道。
接下來的詩詞歌賦,好幾十位作者。有了前一首的金玉在先,這後麵的都沒能引起太多的讚譽。
連讀詩的女官,聲音也略顯低沉了。
沈玉瑤看到時機已成熟,便在許芸萱耳邊輕聲說了幾句,又拿了張金花五色箋,和許芸萱一起走出人群。
......
“看來今天的榜首便是那簫景仁了。”
“簫兄大才!”
人群中很多人都簇擁到那簫景仁身旁,仿佛在大才子身邊站上一站,自然也能沾沾一些文采。
女官讀詩的聲音,忽然又大起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女官話音一落,場中先是一片寂靜,下一秒,人群近乎沸騰!
“這可是千載來,頌揚母愛最好的一首詩了!”
“比較之前那首,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知這首又是誰寫的?今年狀元非此人莫屬啊。”
“此人真是心思極巧,不光文采斐然,還應對今日皇後娘娘的贈衣之情。”
“皇後娘娘為國之母,我等子民為遊子,真是太貼切了。”
“皇後娘娘千歲千千歲!”
“此詩又是誰作?”皇後也站起身,驚喜問道:“快將作詩人帶上台來。”
“啟稟皇後娘娘,作此詩者留一行小字曰:敬一亭司業廂房恭候!”女官極小聲在皇後耳邊說道。“娘娘會不會有詐?”
“不怕,咱們就去見一見這位神秘詩人!”
皇後微微一笑,她本來自民間,也常微服私訪,如今更是好奇是何等人才,才可以寫下如此好詩。
......
敬一亭司業廂房。
“王妃,你說皇後娘娘會不會來此?”許芸萱還是有些心慌,萬一這皇後娘娘不來?或者來了問罪他們該如何是好?
剛剛沈玉瑤讓她背幾首她們那個世界的好詩,而且要歌頌母愛的。
幸虧她有超強記憶,隨便背誦了幾首,沈玉瑤卻選了這首最簡單的“遊子吟”,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皇後娘娘能不能喜歡?
“皇後娘娘素有愛才之名,肯定來的!”沈玉瑤輕輕一笑,
“你隻需講出你許家冤情,至於能不能救出你爹,真的隻能聽天由命。”
忽然,門外一聲:“皇後娘娘駕到!”
這座方形重簷攢尖頂的殿宇,上覆黃色琉璃瓦片,殿內下以金磚墁地,上為金龍合璽井口式天花頂,中間五柱抹角架梁,寬敞華貴。
殿宇的四周則建有圍廊,圍廊外麵還有池水環繞。
【這就是國子監嗎?】
【哇,好氣派,一點都不輸天宮的宮殿呢。】
“這就是古代的最高學府國子監?”
“看著不比清華北大差啊,古香古色的!”
夏小仙和許芸萱一起發出感慨,這讓沈玉瑤不由挺直了脊背。
是的,這就是她所在的世界中的國子監!
大夏朝的最高學府,這裏可是有著大夏朝最有學問,最有前途的年輕人!
三人走過琉璃牌坊,來到那座氣派的殿宇前。
此時殿前正中有一個臨時搭起的台子,台上有一把雕花軟椅,椅子前的桌案上放著好些金花五色箋紙。
年輕的學子們,陸續有人拿著寫滿詩詞歌賦的金花五色箋送至台上,台上桌案旁還有個老學究模樣的人,在一張一張的審讀。
老學究讀著有笑容的那些就會被另外放到一個打開的錦盒中,部分好奇的監生都去拿出傳閱。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花未全開月未圓。”
......
沈玉瑤也隨意拿起幾張讀著。
如今眼看著殿試的日子就要到了,京中的才子看來真的不少!
許芸萱也湊上來看了一眼,就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些都太小兒科了,若皇後娘娘來了,她能寫出來的那些才是真的能睥睨四方的大才之作。
可唯一的問題是,她能背誦的詩詞歌賦很多,真能理解其中意思的就沒多少了,如今這個場合,哪一首才是最適合的呢?
許芸萱頭大了,她扯了扯沈玉瑤的衣袖。
“我雖然能背誦,可是並不懂這些詩詞歌賦的意思。若皇後娘娘讓我解析,我可能要掉腦袋!”
【怎麽全是些酸掉大牙的?】
【幸虧本仙目前隻有一顆門牙...】
沈玉瑤不禁莞爾。
夏小仙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到處亂轉。
【這國子監也太無趣了些,不如市集好玩...】
【母妃什麽時候帶我去市集啊...】
金花五色箋越堆越多的時候,忽然人群中傳來一聲尖細的聲音:“皇後娘娘駕到!”
此言一出,眾人齊齊向聲音發出的地方望去。
眼前來人正是當今的皇後娘娘!
監生們全部齊齊跪下,“恭迎皇後娘娘!”
沈玉瑤和許芸萱也隨著人群一起跪下。
“大家都起來吧,今日隻論師生,不論君臣!”皇後娘娘溫和的聲音讓沈玉瑤感覺莫名的安心。
【皇後娘娘看上去就是仁德仁心的人】
這就是書中那極得民心的平民皇後?
皇後娘娘今日穿著極為簡單的宮裝,梳的牡丹髻上也隻有一隻金鳳發釵。
皇後臉色有些蒼白,她緩步走向台子正中的那把軟椅上坐下,幾位素淨的宮中女官,站在軟椅兩旁。
“今日詩會可有佳作?”
皇後娘娘柔聲問身後的女官。
“娘娘,素聞國子監中有幾位學子頗有才氣,正準備呈上由臣妾讀給娘娘聽。”左邊一位粉色衣裙的女官躬身說道。
此時,內侍太監端著一個木盒,盒子裏放滿了金花五色箋。
粉裙女官拿起其中的一張讀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麵憐清瘦,唿兒問苦辛。低迴愧人子,不敢歎風塵。”
“好,好一句,見麵憐清瘦,唿兒問苦辛!這是何人所做?”
“迴皇後娘娘作此詩之人,名簫景仁。”
【簫景仁?這可是名留青史的人啊。別看他現在隻是小小監生,可他智勇雙全,非常有才!】
【三生簿所書,此人殿試會中狀元,陰差陽錯中他最後成了齊王謀士!這齊王可不是好人呐!可惜,可惜。】
女官繼續朗聲念道。
接下來的詩詞歌賦,好幾十位作者。有了前一首的金玉在先,這後麵的都沒能引起太多的讚譽。
連讀詩的女官,聲音也略顯低沉了。
沈玉瑤看到時機已成熟,便在許芸萱耳邊輕聲說了幾句,又拿了張金花五色箋,和許芸萱一起走出人群。
......
“看來今天的榜首便是那簫景仁了。”
“簫兄大才!”
人群中很多人都簇擁到那簫景仁身旁,仿佛在大才子身邊站上一站,自然也能沾沾一些文采。
女官讀詩的聲音,忽然又大起來。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女官話音一落,場中先是一片寂靜,下一秒,人群近乎沸騰!
“這可是千載來,頌揚母愛最好的一首詩了!”
“比較之前那首,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知這首又是誰寫的?今年狀元非此人莫屬啊。”
“此人真是心思極巧,不光文采斐然,還應對今日皇後娘娘的贈衣之情。”
“皇後娘娘為國之母,我等子民為遊子,真是太貼切了。”
“皇後娘娘千歲千千歲!”
“此詩又是誰作?”皇後也站起身,驚喜問道:“快將作詩人帶上台來。”
“啟稟皇後娘娘,作此詩者留一行小字曰:敬一亭司業廂房恭候!”女官極小聲在皇後耳邊說道。“娘娘會不會有詐?”
“不怕,咱們就去見一見這位神秘詩人!”
皇後微微一笑,她本來自民間,也常微服私訪,如今更是好奇是何等人才,才可以寫下如此好詩。
......
敬一亭司業廂房。
“王妃,你說皇後娘娘會不會來此?”許芸萱還是有些心慌,萬一這皇後娘娘不來?或者來了問罪他們該如何是好?
剛剛沈玉瑤讓她背幾首她們那個世界的好詩,而且要歌頌母愛的。
幸虧她有超強記憶,隨便背誦了幾首,沈玉瑤卻選了這首最簡單的“遊子吟”,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皇後娘娘能不能喜歡?
“皇後娘娘素有愛才之名,肯定來的!”沈玉瑤輕輕一笑,
“你隻需講出你許家冤情,至於能不能救出你爹,真的隻能聽天由命。”
忽然,門外一聲:“皇後娘娘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