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靖三百一十年,法將厄德亡熾翼國,群雄遂割據並起,烽火百年不熄……後東陸以勁旅三分北海,自靖立漸得其二……”
——《靖史》
—————————————————————
午夜的北海,在南瀛哈夫納菲厄澤白浪堡為靖州使團使節準備的客房中,結束了一天行動的靖州使團正使武同甫正並沒有因此而感到輕鬆。
算起來今天是他來到南瀛的第二十二天了,而在半個月前副使雷菲爾返迴靖州匯報談判的進展,直到前天他才迴來。
迴想起這些天的經曆武同甫感覺不亞於打了一場惡戰,有幾個時刻即使現在迴想起來依然是後怕不已。
與自己相比很顯然雷菲爾更擅長這種外交場合,不過迴去向使相匯報談判進展的任務最好由他這個首席謀士來完成。而更麻煩的是平民出身的雷菲爾並不會騎龍隻能從水路迴去,算上迴到靖州後的時間這一趟大概要用掉八九天的時間。
而在臨行前雷菲爾再三強調讓自己一定要穩住羅德馬爾,要讓羅德馬爾相信他這位首席謀士能夠說服靖州接受南瀛的條件,以防他惡意將靖州參與談判的事情散布出去,亦或者做出其他什麽對靖州不利的事。
最初的十天還算是順利,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狡猾的羅德馬爾難免還是對靖州那邊的情況起了疑心,好在就在馬上要暴露的時候雷菲爾終於返迴,並且為羅德馬爾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靖州同意讓昌明世孫洛格與他的孫女雷娜特的聯姻。
這個好消息打消了羅德馬爾的所有顧慮,雖然雷菲爾也表示說除了他之前提出的條件外還需要足夠的嫁妝才能保證這次聯姻最終能夠最終實現,但很顯然這些都可以商量,基本上能夠確定靖州已經有意支持南瀛接下來的獨立計劃了。
為了給雷菲爾接風洗塵並且表達對聯姻的誠意,羅德馬爾在昨天為兩靖使團的成員舉辦了一次盛大的宴會,宴會上西居爾家族與溫泉氏族的許多成員都來到了這裏,其中自然也包括雷娜特。
按照自己對人類審美的了解來看,雷娜特的樣貌雖說還達不到閉月羞花的地步但應該也算是眉清目秀了。而且很顯然這段時間羅德馬爾已經讓她接受了出嫁北方的命運——在宴會上她按照羅德馬爾的要求表現出了一位貴族小姐應有的禮儀,最後還用尚不流利的靖語向兩靖使團的成員表達了對這次聯姻的期待。
不過從她看向包括自己在內的北方使團成員那恐懼與怨恨的眼神中還是能夠發覺她的所作所為並非是心甘情願,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相較於兩靖與南瀛之間的利害關係誰會在意一個小女孩的想法呢——當時的自己還站在勝利者的位置居高臨下的憐憫了一下她的命運,但現在想來自己的處境與她相比其實好不到哪去。
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命運去維續一些表麵的和諧,都是隨時都有可能淪為犧牲品的一枚棋子而已,唯一的區別不過是所屬的陣營與犧牲方式有所不同罷了。
其實在雷菲爾迴來前自己就已經有了心裏就有了些許預感——雷菲爾往返靖州的這段時間的天氣還算不錯,路上應該不會耽誤太多時間,那很顯然多出來的時間是用在了和使相的會麵上。
自己永遠不會知道雷菲爾與使相這些天究竟談了些什麽,自己隻知道一點——那就是自己已經被卷入了一個遠超自己認知與能力的大旋渦中,很可能再也迴不去靖州了。
“真的要這樣做嗎?要不要再觀察觀察等等看?”武同甫憂心忡忡的看向一旁正在書寫信件的雷菲爾,幽暗的燭火中這位平時看起來溫文爾雅的人類謀士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隨和與妥協,言行舉止中盡顯陰狠與決絕,讓武同甫不寒而栗。
“怎麽,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類書生都不怕,你這麽大一條龍族武官有什麽好擔心的。”看著武同甫緊張的模樣雷菲爾不屑的嗤笑道。“你是害怕了嗎?”
“我不是擔心自己。”武同甫趕緊搖了搖頭並把視線從雷菲爾身上移開。“這種事覆水難收,變數太大,我都不敢想象會有什麽樣的後果。”
“風險從來與機遇並存,現在除了岡勞格去了雷克雅未克了外一切都和預期的情況差不多,不能再等了。”雷菲爾說著放下筆從書桌前站起身走到武同甫麵前。“當下大君應該已經準備啟程了,夜長夢多,遲則生變,猶豫就會敗北。”
武同甫自知說不過雷菲爾,便也不再言語,隻是再度把視線從雷菲爾身上移開慢慢走到窗邊——他可不希望雷菲爾發覺他作為一名龍族武官現在卻因為緊張而渾身顫抖。
他能感覺自己的心髒正在劇烈跳動,似乎下一秒就要衝破胸膛飛出去——是的,自己作為一名武官應該具備臨危不懼殺伐決斷的特質,但是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已經遠遠超出自己能夠處理的極限,早知道會是如此自己寧願去打一場十死無生的戰鬥也不會來參與這次談判。
“我說武參軍啊,你知道現在咱們的外三相是誰嗎?”見武同甫依然心神不寧雷菲爾便換了一個話題。
“當然,中書令張謙,尚書令先後是瓦爾德馬與殷格,還有門下侍中英格爾德。”武同甫不知道雷菲爾為什麽問自己這個問題,靖州上下有誰會不知道他們呢。
能夠被稱為宰相的官員在靖州一共有五位,他們一般被稱為內二相與外三相,其中內二相是同中書門下內府平章事與共治院內府參知政事,一般由龍儲與世子擔任或空置;而外三相是中書令,尚書令與門下侍中,他們是大靖臣民能夠達到的最高地位。
“那襄桓年間的呢?你還記得誰?”雷菲爾繼續追問。
“襄桓年間,嗯……有李守忠,弗洛基,武安林……好像還有個斯諾裏。”
印象裏大家一說到襄桓年間的官員就喜歡提及他們,應該就是三相無疑了,但至於他們具體的官職,自己就不得而知了。
“不錯,那文明年間的呢,你還記得幾位?”雷菲爾微微一笑繼續追問,實際上三省製度是當今二聖所創,在此之前靖州實行的一直都是靖君-果狄議政製。李守忠,弗洛基,武安林,還有斯諾裏都是當年議政院議政官,並非三相,但很顯然武同甫並不知情。
文明年間……那距離現在已經有五六十年還要多了,自己一個武官平時也不用不著研究這麽多史料,誰能記著他們啊!
“這誰能記得,你問他們幹什麽?”武同甫有些不滿的看向雷菲爾。
——《靖史》
—————————————————————
午夜的北海,在南瀛哈夫納菲厄澤白浪堡為靖州使團使節準備的客房中,結束了一天行動的靖州使團正使武同甫正並沒有因此而感到輕鬆。
算起來今天是他來到南瀛的第二十二天了,而在半個月前副使雷菲爾返迴靖州匯報談判的進展,直到前天他才迴來。
迴想起這些天的經曆武同甫感覺不亞於打了一場惡戰,有幾個時刻即使現在迴想起來依然是後怕不已。
與自己相比很顯然雷菲爾更擅長這種外交場合,不過迴去向使相匯報談判進展的任務最好由他這個首席謀士來完成。而更麻煩的是平民出身的雷菲爾並不會騎龍隻能從水路迴去,算上迴到靖州後的時間這一趟大概要用掉八九天的時間。
而在臨行前雷菲爾再三強調讓自己一定要穩住羅德馬爾,要讓羅德馬爾相信他這位首席謀士能夠說服靖州接受南瀛的條件,以防他惡意將靖州參與談判的事情散布出去,亦或者做出其他什麽對靖州不利的事。
最初的十天還算是順利,但是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狡猾的羅德馬爾難免還是對靖州那邊的情況起了疑心,好在就在馬上要暴露的時候雷菲爾終於返迴,並且為羅德馬爾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靖州同意讓昌明世孫洛格與他的孫女雷娜特的聯姻。
這個好消息打消了羅德馬爾的所有顧慮,雖然雷菲爾也表示說除了他之前提出的條件外還需要足夠的嫁妝才能保證這次聯姻最終能夠最終實現,但很顯然這些都可以商量,基本上能夠確定靖州已經有意支持南瀛接下來的獨立計劃了。
為了給雷菲爾接風洗塵並且表達對聯姻的誠意,羅德馬爾在昨天為兩靖使團的成員舉辦了一次盛大的宴會,宴會上西居爾家族與溫泉氏族的許多成員都來到了這裏,其中自然也包括雷娜特。
按照自己對人類審美的了解來看,雷娜特的樣貌雖說還達不到閉月羞花的地步但應該也算是眉清目秀了。而且很顯然這段時間羅德馬爾已經讓她接受了出嫁北方的命運——在宴會上她按照羅德馬爾的要求表現出了一位貴族小姐應有的禮儀,最後還用尚不流利的靖語向兩靖使團的成員表達了對這次聯姻的期待。
不過從她看向包括自己在內的北方使團成員那恐懼與怨恨的眼神中還是能夠發覺她的所作所為並非是心甘情願,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相較於兩靖與南瀛之間的利害關係誰會在意一個小女孩的想法呢——當時的自己還站在勝利者的位置居高臨下的憐憫了一下她的命運,但現在想來自己的處境與她相比其實好不到哪去。
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命運去維續一些表麵的和諧,都是隨時都有可能淪為犧牲品的一枚棋子而已,唯一的區別不過是所屬的陣營與犧牲方式有所不同罷了。
其實在雷菲爾迴來前自己就已經有了心裏就有了些許預感——雷菲爾往返靖州的這段時間的天氣還算不錯,路上應該不會耽誤太多時間,那很顯然多出來的時間是用在了和使相的會麵上。
自己永遠不會知道雷菲爾與使相這些天究竟談了些什麽,自己隻知道一點——那就是自己已經被卷入了一個遠超自己認知與能力的大旋渦中,很可能再也迴不去靖州了。
“真的要這樣做嗎?要不要再觀察觀察等等看?”武同甫憂心忡忡的看向一旁正在書寫信件的雷菲爾,幽暗的燭火中這位平時看起來溫文爾雅的人類謀士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隨和與妥協,言行舉止中盡顯陰狠與決絕,讓武同甫不寒而栗。
“怎麽,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類書生都不怕,你這麽大一條龍族武官有什麽好擔心的。”看著武同甫緊張的模樣雷菲爾不屑的嗤笑道。“你是害怕了嗎?”
“我不是擔心自己。”武同甫趕緊搖了搖頭並把視線從雷菲爾身上移開。“這種事覆水難收,變數太大,我都不敢想象會有什麽樣的後果。”
“風險從來與機遇並存,現在除了岡勞格去了雷克雅未克了外一切都和預期的情況差不多,不能再等了。”雷菲爾說著放下筆從書桌前站起身走到武同甫麵前。“當下大君應該已經準備啟程了,夜長夢多,遲則生變,猶豫就會敗北。”
武同甫自知說不過雷菲爾,便也不再言語,隻是再度把視線從雷菲爾身上移開慢慢走到窗邊——他可不希望雷菲爾發覺他作為一名龍族武官現在卻因為緊張而渾身顫抖。
他能感覺自己的心髒正在劇烈跳動,似乎下一秒就要衝破胸膛飛出去——是的,自己作為一名武官應該具備臨危不懼殺伐決斷的特質,但是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已經遠遠超出自己能夠處理的極限,早知道會是如此自己寧願去打一場十死無生的戰鬥也不會來參與這次談判。
“我說武參軍啊,你知道現在咱們的外三相是誰嗎?”見武同甫依然心神不寧雷菲爾便換了一個話題。
“當然,中書令張謙,尚書令先後是瓦爾德馬與殷格,還有門下侍中英格爾德。”武同甫不知道雷菲爾為什麽問自己這個問題,靖州上下有誰會不知道他們呢。
能夠被稱為宰相的官員在靖州一共有五位,他們一般被稱為內二相與外三相,其中內二相是同中書門下內府平章事與共治院內府參知政事,一般由龍儲與世子擔任或空置;而外三相是中書令,尚書令與門下侍中,他們是大靖臣民能夠達到的最高地位。
“那襄桓年間的呢?你還記得誰?”雷菲爾繼續追問。
“襄桓年間,嗯……有李守忠,弗洛基,武安林……好像還有個斯諾裏。”
印象裏大家一說到襄桓年間的官員就喜歡提及他們,應該就是三相無疑了,但至於他們具體的官職,自己就不得而知了。
“不錯,那文明年間的呢,你還記得幾位?”雷菲爾微微一笑繼續追問,實際上三省製度是當今二聖所創,在此之前靖州實行的一直都是靖君-果狄議政製。李守忠,弗洛基,武安林,還有斯諾裏都是當年議政院議政官,並非三相,但很顯然武同甫並不知情。
文明年間……那距離現在已經有五六十年還要多了,自己一個武官平時也不用不著研究這麽多史料,誰能記著他們啊!
“這誰能記得,你問他們幹什麽?”武同甫有些不滿的看向雷菲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