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2,蓋爾因與步入晚年的阿瓦爾政見不和,聯合其長子弗洛萊姆斯趁阿瓦爾臥病在床之際將其廢黜,立弗洛萊姆斯扶植為新龍王。
隨後哈拉爾二世再次出兵北海,深入霧緣。自從熾翼帝國滅亡後這裏一直處於一片混亂之中,當年弗拉丁共和國與怒斯裏亞帝國時期來到這裏的人類與當地龍族建立起一個個割據軍閥勢力,多年以來征戰不斷。
霧緣中的人類被挪威人稱為弗格人——霧緣作為龍族的第一家園千百年來都沒有人類踏足,這些人的祖先主要來自先後四個地方——弗拉丁共和國時期與怒斯裏亞帝國前期的不列顛商人與奴隸,北歐航海家,宋國沉船難民以及法蘭克留守士兵。
這場戰爭史稱第二次北海之戰,又稱霧緣戰爭。挪威軍隊以冰島為跳板成功攻入霧緣,並且成功擊敗了霧緣幾大勢力組成的聯軍。挪威王國因此也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實際征服霧緣的國家。
但僅僅是征服還是不夠的,為了保證霧緣不會再度獨立或者被其他勢力滲透控製,蓋爾決定讓冰島和霧緣既相互拱衛也相互製衡。
蓋爾與弗洛萊姆斯知道想要通過武力直接維係在霧緣內的統治很困難。於是他繼續發揚以龍製龍,以夷製夷的方式來統治霧緣。他們首先將霧緣內最大的島嶼玄月島一分為二,分東西兩政區,東部政區下轄十五庭。弗格哈雷克部族管理,西部政區下轄十二庭,由弗格維費部管理。
維費部與哈雷克部都屬於弗格人,不過“弗格人”這一稱謂並不是特指某一部族的人,而是指代所有生活在霧緣中的人——維弗部中主要是不列顛人與法蘭克人聯姻的後代,哈雷克部中主要是北歐人與法蘭克人聯姻的後代。在霧緣戰爭爆發前他們各自所依附的龍族軍閥就已經在內戰中被消滅,他們也成為了兩支在各勢力夾縫之中生存的流浪部落。
不過這一次他們沒有站錯隊,由於在戰爭開始時投誠挪威並為挪威遠征軍提供情報而立下功勞,他們最終獲得了挪威王國的封賞,從一個任人欺淩的流浪部落搖身一變成為挪威王國在這片土地上的代理人。他們的爵位是果狄,這個稱謂原本是熾翼帝國後期人類仆從軍的一種官職名稱,一般作為龍族將領的人類副手。而現在則與伯爵爵位類似。
至於靠近挪威東陸的玉輪島則被劃為北部政區,下轄十一庭,分封給征服霧緣有功的將領萊卡將軍,授予他霧緣公爵頭銜統治這片土地。
維費部和哈雷克部名義上都是霧緣公爵的附庸,但維費部靠近冰島,坐擁進入霧緣內部最便利霍恩角水道,因此維費部與冰島哈拉爾家族的交流更為密切。而哈雷克部與冰島的聯係被維費部阻隔,隻能依賴自身的金川關水道與外界聯係,但金川水道外部沒有霍恩角這樣的大麵積陸地無法作為貿易主航線,哈雷克部隻能依靠霧緣公爵的北部政區。北部政區地理條件雖然不優沃,但擁有唯一東西方向的水道黑水關,與挪威東陸聯係便捷。
在龍族方麵拉攏扶植少量龍族,借其勢力控製大量龍族是蓋爾對龍政策的核心。戰後蓋爾把反抗他們的人類與龍族一起押送到奧斯陸處置。又從歸順挪威王國的龍族氏族中挑選三位氏族領袖的作為三大部族的傀儡首領,他們被稱為“龍督”,三位龍督均依附於冰島龍王家族的宗室龍公爵。
至於東西北三個政區內部則各設置龍輔一名,均由亞龍族擔任,依附於龍督。而且與龍督一樣,龍輔並不是爵位而是官職,為終身製,每位龍督與龍輔都需要由冰島龍公任命。
至此,雖然人類東西北三大政區之間以及政區與龍督領之間沒有難以調和的矛盾,但也難以再度聯手共禦外侮。挪威王國用恩威並施的方法完全控製了霧緣地區以及其中的弗格人和龍族。
實力大增後的挪威王國在哈拉爾二世的領導下又開始東擴,先後占領了斯維裏埃(瑞典),蘇米奧(芬蘭)等地。並擊敗基輔羅斯將其變為附屬國。史稱東征拓土。甚至在1013年,他還派遣四王子艾穆絲率領兩萬人二百龍去開拓文蘭,挪威國力達到巔峰。
為了控製新征服的龐大領土,蓋爾與弗洛萊姆斯對原有的紐帶封建製進行了改革,曾經的沃利國王實行郡邦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時的挪威沒有足夠數目的龍推行疊合領地製,如今征服北海後的挪威王國成為歐陸第一大龍族國度,那作為權宜之計的郡邦製自然不再合適了。
蓋爾與弗洛萊姆斯首先在邦之中推行分封繼承法分割了除王城邦以外的五個邦,新繼承土地的龍不再采用繆薛卡頭銜,而是采用與人類方麵一樣采用格林頓爵位製。
格林頓爵位製由法蘭克爵位製演化而來,有大公、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六等爵位,其中大公為宗室封臣專用爵位。而蓋爾與弗洛萊姆斯新增的龍族爵位中除了與大公對應的爵位被稱為“督公”外其餘均與人類爵位無異,而且督公同樣為龍族宗室封臣特有。
挪威王國與歐陸的其他人龍共治國家最大的區別是挪威並不是由人類或龍族中一族先行建國後或主動或被動吸納另一族,而是從建立之初就是一個由被後世稱為龍騎士階級建立人類與龍族共同統治的國家。這就意味著兩族王室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
因此對於東方新征服的大片土地蓋爾與弗洛萊姆斯也沒有照搬法蘭克帝國的疊合領地製度而是創立了被稱為宗室領聯盟製的新製度——該製度和所有的人龍聯合政權一樣主要由中央與地方,人類與龍族兩部分構成。地方上分宗室郡與諸侯郡,宗室郡總管地方軍政大權的是大公,均由哈拉爾家族與龍王家族宗室成員世襲,一般分封在王國最重要的位置上。諸侯郡不設最高軍政長官,由郡內領主輪流擔任,擔任地方首領的貴族稱為理事公,為終身製。每位理事公接任時都要向國王請封。
隨後哈拉爾二世再次出兵北海,深入霧緣。自從熾翼帝國滅亡後這裏一直處於一片混亂之中,當年弗拉丁共和國與怒斯裏亞帝國時期來到這裏的人類與當地龍族建立起一個個割據軍閥勢力,多年以來征戰不斷。
霧緣中的人類被挪威人稱為弗格人——霧緣作為龍族的第一家園千百年來都沒有人類踏足,這些人的祖先主要來自先後四個地方——弗拉丁共和國時期與怒斯裏亞帝國前期的不列顛商人與奴隸,北歐航海家,宋國沉船難民以及法蘭克留守士兵。
這場戰爭史稱第二次北海之戰,又稱霧緣戰爭。挪威軍隊以冰島為跳板成功攻入霧緣,並且成功擊敗了霧緣幾大勢力組成的聯軍。挪威王國因此也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實際征服霧緣的國家。
但僅僅是征服還是不夠的,為了保證霧緣不會再度獨立或者被其他勢力滲透控製,蓋爾決定讓冰島和霧緣既相互拱衛也相互製衡。
蓋爾與弗洛萊姆斯知道想要通過武力直接維係在霧緣內的統治很困難。於是他繼續發揚以龍製龍,以夷製夷的方式來統治霧緣。他們首先將霧緣內最大的島嶼玄月島一分為二,分東西兩政區,東部政區下轄十五庭。弗格哈雷克部族管理,西部政區下轄十二庭,由弗格維費部管理。
維費部與哈雷克部都屬於弗格人,不過“弗格人”這一稱謂並不是特指某一部族的人,而是指代所有生活在霧緣中的人——維弗部中主要是不列顛人與法蘭克人聯姻的後代,哈雷克部中主要是北歐人與法蘭克人聯姻的後代。在霧緣戰爭爆發前他們各自所依附的龍族軍閥就已經在內戰中被消滅,他們也成為了兩支在各勢力夾縫之中生存的流浪部落。
不過這一次他們沒有站錯隊,由於在戰爭開始時投誠挪威並為挪威遠征軍提供情報而立下功勞,他們最終獲得了挪威王國的封賞,從一個任人欺淩的流浪部落搖身一變成為挪威王國在這片土地上的代理人。他們的爵位是果狄,這個稱謂原本是熾翼帝國後期人類仆從軍的一種官職名稱,一般作為龍族將領的人類副手。而現在則與伯爵爵位類似。
至於靠近挪威東陸的玉輪島則被劃為北部政區,下轄十一庭,分封給征服霧緣有功的將領萊卡將軍,授予他霧緣公爵頭銜統治這片土地。
維費部和哈雷克部名義上都是霧緣公爵的附庸,但維費部靠近冰島,坐擁進入霧緣內部最便利霍恩角水道,因此維費部與冰島哈拉爾家族的交流更為密切。而哈雷克部與冰島的聯係被維費部阻隔,隻能依賴自身的金川關水道與外界聯係,但金川水道外部沒有霍恩角這樣的大麵積陸地無法作為貿易主航線,哈雷克部隻能依靠霧緣公爵的北部政區。北部政區地理條件雖然不優沃,但擁有唯一東西方向的水道黑水關,與挪威東陸聯係便捷。
在龍族方麵拉攏扶植少量龍族,借其勢力控製大量龍族是蓋爾對龍政策的核心。戰後蓋爾把反抗他們的人類與龍族一起押送到奧斯陸處置。又從歸順挪威王國的龍族氏族中挑選三位氏族領袖的作為三大部族的傀儡首領,他們被稱為“龍督”,三位龍督均依附於冰島龍王家族的宗室龍公爵。
至於東西北三個政區內部則各設置龍輔一名,均由亞龍族擔任,依附於龍督。而且與龍督一樣,龍輔並不是爵位而是官職,為終身製,每位龍督與龍輔都需要由冰島龍公任命。
至此,雖然人類東西北三大政區之間以及政區與龍督領之間沒有難以調和的矛盾,但也難以再度聯手共禦外侮。挪威王國用恩威並施的方法完全控製了霧緣地區以及其中的弗格人和龍族。
實力大增後的挪威王國在哈拉爾二世的領導下又開始東擴,先後占領了斯維裏埃(瑞典),蘇米奧(芬蘭)等地。並擊敗基輔羅斯將其變為附屬國。史稱東征拓土。甚至在1013年,他還派遣四王子艾穆絲率領兩萬人二百龍去開拓文蘭,挪威國力達到巔峰。
為了控製新征服的龐大領土,蓋爾與弗洛萊姆斯對原有的紐帶封建製進行了改革,曾經的沃利國王實行郡邦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當時的挪威沒有足夠數目的龍推行疊合領地製,如今征服北海後的挪威王國成為歐陸第一大龍族國度,那作為權宜之計的郡邦製自然不再合適了。
蓋爾與弗洛萊姆斯首先在邦之中推行分封繼承法分割了除王城邦以外的五個邦,新繼承土地的龍不再采用繆薛卡頭銜,而是采用與人類方麵一樣采用格林頓爵位製。
格林頓爵位製由法蘭克爵位製演化而來,有大公、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六等爵位,其中大公為宗室封臣專用爵位。而蓋爾與弗洛萊姆斯新增的龍族爵位中除了與大公對應的爵位被稱為“督公”外其餘均與人類爵位無異,而且督公同樣為龍族宗室封臣特有。
挪威王國與歐陸的其他人龍共治國家最大的區別是挪威並不是由人類或龍族中一族先行建國後或主動或被動吸納另一族,而是從建立之初就是一個由被後世稱為龍騎士階級建立人類與龍族共同統治的國家。這就意味著兩族王室之間的關係更為密切。
因此對於東方新征服的大片土地蓋爾與弗洛萊姆斯也沒有照搬法蘭克帝國的疊合領地製度而是創立了被稱為宗室領聯盟製的新製度——該製度和所有的人龍聯合政權一樣主要由中央與地方,人類與龍族兩部分構成。地方上分宗室郡與諸侯郡,宗室郡總管地方軍政大權的是大公,均由哈拉爾家族與龍王家族宗室成員世襲,一般分封在王國最重要的位置上。諸侯郡不設最高軍政長官,由郡內領主輪流擔任,擔任地方首領的貴族稱為理事公,為終身製。每位理事公接任時都要向國王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