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黨由此分成南北兩派,南派通過北海貿易圈依然能夠保持富足,但北派卻不得不把商業從海路向陸路轉型,從西方向東方轉型。


    北派最大的貿易對象就是東黨,他們雖然不會與東黨形成明麵上的聯盟,但是也不會像南派一樣心甘情願的追隨貝利寧。


    而且對於南派而言貝利寧也不是唯一的選擇。塔倫在位時一直恩威並施,注意平衡西黨甚至東黨中各勢力的平衡,做到利益均等。可貝利寧卻想建立以奧利羅家族為中心的新利益體,在這個利益體中不再以所屬派係進行,而是是否忠於奧利羅家族進行劃分。


    可惜貝利寧的“大計”還沒有來得及完成就出了這件事。雖然對於薩羅塔爾與泰特而言這是一紙詔令就能定結局的事,但是他們一直默契的任由事態發展。


    就在黨爭進入白熱化的時候,臥床兩年半的塔倫病情突然急劇惡化。貝利寧擔心父親死後輸掉一切,竟然密謀造反。


    那時的貝利寧自然已經意識到這是泰特準備借東黨與新黨的刀除掉自己。急於翻盤的貝利寧準備殺死泰特立特羅雷為王,讓瑪莎作為太後複出進行攝政,希望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


    想想實在有些後怕,貝利寧造反前給自己送了一封密信,希望他當自己的內應,他提出泰特如果掌權肯定會想方設法廢掉自己這個龍王轉而立自己在納維亞郡的督公道拉為新王。如果自己想要保住王冠就跟他配合。


    說實話,薩羅塔爾那時很猶豫,從建國以來能夠善終的龍王少之又少,自己更是至今為止第一位曆經三代人類國王的龍王。貝利寧的話不是沒有依據,如果奧利羅家族真的失利,作為曾經三方聯盟僅剩的那一派自己肯定也難以獨善其身。


    權衡之下自己沒有給予任何答複,悄悄銷毀了那封密信裝作不知情準備靜觀其變。正這個決定讓自己今天還能夠頭戴王冠站在這裏而非身首分離。


    但沒有哈夫丹協助的貝利寧已經失去了對宮內的控製,幾次暗殺對泰特的暗殺均以失敗告終,甚至還有幾名刺客被抓,隨時可能供出自己。


    兩個月後,塔倫病逝,貝利寧按住這個消息決定背水一戰,立即召集王京中所有忠於自己的士兵並傳密信令封地中的軍隊火速馳援,意圖速戰速決。


    但貝利寧顯然低估了泰特,失去軍隊官職的貝利寧能集結的士兵少之又少,隻能通過奇襲才有可能反敗為勝。可這場叛亂早已被泰特和自己預見,當他帶著親隨於夜色中衝開宮門,麵對的卻是嚴陣以待的宮廷衛隊時一切都晚了。


    這場叛亂的結果可想而知,貝利寧在戰鬥中被俘,而那支馳援王京的部隊也迅速在路上被殲滅。據說直到被士兵按倒在地時貝利寧還在大唿冤枉,估計這麽多年他真的已經從心底相信自己是一個為兩位王鏟除奸邪之臣,順便奪取一點權力的“忠臣”。相信隻有他作為“裁判”挪威王國才能繼續偉大。


    貝利寧徹底失敗了,在塔倫斷氣不到一周這個曾經唿風喚雨的首相便被押入宣法司專門關押貴族的上牢。雖然這裏的環境比下牢要好多的,但是宣法司可是東黨的地盤,沒過幾天不可一世的貝利寧就承認了謀反的事實。


    泰特於是任命奧姆全權監督貝利寧謀反案的調查,組建了臭名昭著的內庭稽查隊,本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態度徹查此案,曾經一手遮天的奧利羅家族及其黨羽就此覆滅。


    但泰特並沒有根據奧姆查出來的證據對西黨展開大規模清算,根據奧姆的調查貝利寧據說是被手下親信蠱惑才犯下大錯。在入獄一年半後,貝利寧因謀反罪被賜予毒藥讓其自盡,蠱惑他的那些黨羽則全部被處以血鷹刑於城中示眾。至於奧利羅家族的子嗣念在塔倫輔佐有功的份上免死,但廢除爵位,封地轉交給夫拉弗勒。


    至於其他西黨成員,象征性的審判了幾個無足輕重的人和龍之後便宣布結案。為了防止再有妖言惑眾挑撥君臣的奸佞出現,泰特並沒有讓內庭稽查隊解散,而是重新改組為秘法局,仍由宮相奧姆負責,內庭因此有了獨立於外朝的特務機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龍翼下的逐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新宏誌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新宏誌帝並收藏龍翼下的逐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