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庚年點點頭,說道:「徐亨,今日朝會結束後,經由內閣擬旨,富春入閣擔任次輔。還有,朕聽說士兵們在祁國糧倉裏發現了新型農作物,諸位隨朕一起去看看。」


    「是。」


    隨著陳庚年威望越來越高,權利在朝著他無限聚攏。


    縱然是定次輔這等大事,隻要他決定了,百官也不會去反對。


    於是,尚且還沒有來得及換上緋紅官袍的富春,和百官一起參加朝會,並且站在了最前排的首輔徐亨身側。


    裴寶來命人把『玉米』、『紅薯』、『土豆』、『甜菜』呈上朝堂。


    陳庚年簡單看過以後,說道:「諸位來看看,可認識這些東西?」


    百官一個個上前觀望,隨後齊齊搖頭,滿臉疑惑。


    就連富春都微微蹙起眉頭,顯然是未曾見過。


    這時候,陳庚年笑著說出令百官譁然的話:「這些東西,朕知曉。入駐皇宮後,朕在原本祁王住的寢殿裏,發現了一個密封的匣子。匣子裏記錄著這四種農作物的相關資料,包括名字,畝產量,種植方法,以及食用方法。」


    反正都是係統給的。


    現在就是主打一個瞎編,怎麽方便怎麽來。


    隨著陳庚年話音落下,太監們把『匣子裏的資料』拿出來,給百官查看。


    「土豆,軟糯香甜,可當菜餚,也可做主食。畝產量在三千五到六千斤左右,適合在西北、東北、中原乃至西南地區種植。」


    首輔徐亨年紀大了,拿起資料以後,下意識眯起眼睛,一邊看一邊讀。


    結果讀出來的內容,卻讓包括他本人在內的所有百官集體震驚到瞠目。


    江縣當年的糧食畝產量在五百斤,就已經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高產』了。


    這種叫做土豆的東西,竟然能產出三千五到六千斤!


    除了土豆,還有紅薯、玉米、甜菜!


    「甜菜,適合種植在西北、東北地區,畝產量九千到一萬公斤,可製作白糖!」


    「玉米,畝產量一千二到兩千公斤,無論南北方都可以種植。」


    「紅薯,畝產量四千到六千斤,南北方都適合種植,可當主食食用——」


    看完這些資料以後,整個朝堂安靜到失聲。


    所有人都驚呆了。


    「竟然有如此奇效?來人,立刻將玉米、紅薯、土豆烹熟,朕和百官要親自品嚐。」


    陳庚年佯裝不知,先命人去烹飪食物,又說道:「除了以上這四樣農作物,還有大豆、棉花。這兩樣朕知曉,大豆可以磨豆油,味道比豬油還香,棉花可以製作衣裳,冬日禦寒,江縣的百姓們曾經種植過此物。」


    這——世間竟然有如此多利民的好東西?


    百官互相對視,隻覺得眼前發暈。


    好東西一下子來的太多,他們甚至都不敢相信。


    等玉米、土豆、紅薯被烹熟了送上來,陳庚年決定要『試吃』的時候。


    「陛下且慢,還是由臣來吃吧。」


    富春神情凝重:「萬一這是祁王的陰謀,豈不是害了陛下!」


    百官倏然一驚。


    連徐亨都敬佩的看了一眼富春,此人果然心思縝密。


    陳庚年:「……」


    好久沒嚐過玉米了,朕隻是想啃個玉米棒子而已。那個烤紅薯看起來也很好吃啊,還有烤土豆,撒點鹽巴也是一絕!想想就好饞!


    隨後,在眾人的注視下,富春小心翼翼的吃了一口烤紅薯。


    接著他沉默片刻,一言不發的繼續吃。


    百官都要急死了!


    究竟怎麽個情況,快說啊。


    一個烤紅薯下肚,富春才迴過神來,驚嘆道:「好吃,太好吃了,世間竟然有如此好吃的食物!」


    見富春仍舊生龍活虎,百官放下心來,然後迫不及待開始享用。


    主要是這些食物的味道,聞著真的太香了!


    「這玉米,吃起來當真清甜,還很有嚼勁,好吃!」


    「烤紅薯最好吃,甜的很。」


    「烤土豆才是一絕,撒一些鹽巴,簡直世間美味。」


    群臣吃的不亦樂乎。


    就連陳庚年,都沒忍住,一樣吃了一個。等以後,還可以做油炸薯條,香芋球!想想就流口水了啊。


    「陛下,這些農作物,絕對是祁王用來對付我們的手段。未曾想,卻被我們早一步攻占京師。」


    富春吃的心滿意足,隨後又正色道:「天佑我江國,讓我們獲得了如此厲害的農作物。微臣建議,趁著春日到來,正是耕種的季節,大肆推廣此六種農作物的種植。」


    首輔徐亨贊同道:「臣贊同富大人的提議。臣等此次來京師,還帶來了一批新型蒸汽農具,用於幫助百姓開墾糧田。若是百姓對新型農作物不信任,不肯種植,臣建議,開墾荒地,栽種五畝土豆、或玉米、紅薯,可以免去一畝地的小麥糧稅。並且在蒸汽農具、農藥、化肥等方麵,給百姓提供便利,鼓勵百姓種植新型農作物。」


    有這麽多高產農作物,百姓們必定不會再餓肚子了!


    看著朝堂上振奮的百官,陳庚年笑道:「好,那就依首輔、次輔所言。明日,朕親自出城,和百姓一起種植!」


    新型農作物推廣,肯定需要給百姓一些信心。


    沒有什麽比皇帝陛下親自下田,更能激奮人心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西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西洲並收藏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