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一條魚,已經是他能拿出來的好東西了,若非想到自己死去的兒子,他或許都不捨得送。


    「謝謝大哥,我給你——」


    陳庚年接過那魚,準備掏錢,突然卻麵露尷尬。


    孫川瞭然,擺擺手,憨笑著走了。


    年輕的少年郎,總是會拮據一些。


    迴去以後,他和妻子一碰麵,才得知,米啊、鹽啊都在降價,整個金州到處都在招工,他們家裏還送來了一兩多的撫恤金,兒媳也找到了工作。


    孫川那叫一個開心啊。


    一家人已經很久沒這麽舒暢過了,兒媳手腳麻利的把魚燉了,三人坐上桌吃飯。


    似乎是想到了兒子,吳清又忍不住抹眼淚。


    孫川為了給妻子轉移注意力,開始誇張且激動的說自己白天在冶鋼廠裏的見聞:「自己會動,那機器,嘎吱嘎吱就動了!我當時都看傻了!以後煉鋼,再也不用辛苦勞累啦。我這腰傷,也能好轉。工匠們都在說,日子要變了!以後的金州,肯定會越變越好,老百姓們都能吃飽飯,不愁沒有工作!新皇帝,是個好皇帝啊!」


    吳清聽的不是很懂,隻當他在開玩笑,嗔怪道:「瞎說什麽呢,吃魚吧,都要涼了。」


    一家三口默默吃魚,誰都沒再吭聲。


    雖然仍舊沉溺在親人離世的傷痛裏,但家裏的氛圍,明顯鬆和許多。


    而今日,更多金州的百姓家裏,都在振奮開懷。


    他們興奮於找到了可以餬口的工作。


    卻並不知道,時代的浪潮已經拍打下來,接下來隻要稍微努力一把,就能乘風而上。


    遙遠的行宮裏。


    皇帝陛下今晚的晚餐,是一條魚。


    吃完飯後,他坐在案台上,眉眼鬆懈的寫日記。


    建安元年,十二月三日,冬。


    朕遇見了一個叫做孫川的鐵匠,他送了朕一條魚。


    很好吃。


    但他不知道的是,朕當時荷包裏有錢,卻故意沒拿出來。


    因為朕在沒遇見他之前,就已經提前付過魚錢啦。


    第149章 149


    ◎江縣人抵達金州,建設搞起來!◎


    陳庚年沒有直接把『魚錢』交給孫川。


    但年輕的皇帝陛下發明了蒸汽機, 改進冶鐵煉鋼技術,在金州開設了足足六個大型冶鋼廠,給一萬八千餘百姓提供了工作崗位。


    還把市麵上的糧價、鹽價都控迴到先前的正常水平。


    整個金州城因此迎來一場新生, 工業革命的浪潮之下,家家戶戶的百姓,都不用再為『吃一條魚』的錢而發愁。


    以後,他們不僅僅可以吃得起魚,還可以吃豬肉、買鹽巴、穿棉布衣裳, 閑暇休息的時候,約上三五好友,吃頓闊綽席麵——


    而這些,都是行宮裏那位陛下悄悄『付的買魚錢』。


    隻不過此刻的孫川一家還尚不知情,或者不出意外的話, 他們永遠不會知情。


    大時代下的小人物, 如滄海一粟。


    國家、皇帝、朝堂、百官對於他們來說,都遙遠到無法觸及。蒸汽機是什麽, 他們也不懂。就好比地麵上的螞蟻, 疲於奔波覓食,哪裏會關注天上的太陽?


    但,沒關係啊。


    這場由皇帝陛下推起來的時代變革,會溫柔的、堅定的, 把每一束光, 都傾灑進萬千百姓家裏。


    嘎吱——


    早晨,起床後的孫川推開屋門, 被外麵暖洋洋的冬日陽光照的眯起眼睛。


    「自從入冬以後, 陰沉了好些天吧, 今兒個太陽倒是不錯。」


    孫川憨笑著說道。


    裏屋, 吳清跟著走出來,瞧見外麵的太陽,隻覺得心情也比往常好了些。


    隨後她又看了看自己男人穿的邋遢衣服,嗔怪道:「快去換身體麵幹淨些的衣服,以後又不用去鍋爐裏累兮兮打鐵了,還穿著這身髒衣服做什麽。」


    孫川升職了。


    他以後是第一煉鋼廠的質檢師傅,確實不用再親自打鐵了。


    但就算不用親自打鐵,作為質檢師傅,在煉鋼廠裏也難免會蹭到灰塵。


    孫川捨不得穿好衣服。


    但也沒拂妻子的好意,笑著去換了一身幹淨的。


    年輕的兒媳今天則是要去煉鋼廠後廚報導,由於先前沒有外出做工的經驗,表情很是緊張。


    吳清決定陪著兒媳一起去。


    一家三口簡單吃過早飯,結伴出門。


    坊裏明顯比往常更加熱鬧,年邁的老漢、老太在聊哪個很遠的坊裏有家米鋪子,價格比別處便宜了半文。


    年輕些的,則是在打聽煉鋼廠的活兒,自己能不能幹。


    就算煉鋼廠幹不了,還有農具廠,或者幹脆簽一個叫做什麽『保密協議』的文書,進兵工廠。


    「沒有打鐵經驗的,也能幹?」


    「聽說是機器自己會打鐵,你隻要看著機器幹活兒就行。」


    「嚇,還有這種事兒?」


    機器會自己幹活兒。


    這個事兒,短時間內如風一般在整個金州城裏傳開,有見過那機器的百姓手舞足蹈比劃,神情激動。


    而更多的人,則是將信將疑。


    但,第一煉鋼廠、第一農具廠,都是成百上千的招人,金州城裏哪有那麽多的鐵匠、木匠?


    不會煉鐵也沒關係,隻要通過初步的『培訓』,就能上崗。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西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西洲並收藏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