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頁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 作者:臨西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成賢坊已經很久沒有這麽熱鬧過了。
吳清一路小跑著迴家,準備把鹽放家裏,再帶點錢,去買米。
趁著價格低了,多買點!
可這剛到家門外,她臉色便有些發白。
因為幾個身穿鎧甲的士兵,剛好敲開了她家的門,兒媳嚇的臉色比她還白。
現在老百姓誰不知道,士兵上門,就代表著家裏男人戰死了——不對啊,她兒子已經死了,男人在打鐵上工,家裏沒有其餘男人,戰哪門子的死?
心裏這麽想著,吳清快速迴家,將兒媳護在身後,警惕的看著這幾個士兵:「幾位官爺,你們要做什麽?!」
為首那士兵客氣問道:「敢問這裏可是孫滿的家?」
孫滿,便是吳清的兒子。
驟然聽見去世兒子的名字,吳清心髒一痛,神情更加冰冷:「是。」
「是這裏便好,我們沒走錯。戶部的大人們最近正在嚴查貪墨,你家兒子的撫恤金,本來應該是七百文,但卻被剋扣到一百文,這六百文,我們給你送來了。另外再給你七百文,是因為新皇陛下認為前朝的撫恤金太少,額外給予的補貼。」
士兵鬆了口氣,隨後憐憫的看了眼前這兩位婦人,溫聲道:「還有,你家裏有個厲害的手藝鐵匠,應該馬上會被委以重任,煉鋼廠裏招工,給你家多貼補了一個名額,清理工你們能做嗎,就是護理機器,打掃灰塵之類的,活兒稍微有點髒亂辛苦,月錢是六百文。若是會廚藝,也可以分去食堂做廚娘,這個月錢稍微少點,是五百文。」
本來還一臉警惕的吳清和兒媳驚呆了。
吳清接過士兵送來的一兩三錢銀子,整個人都沒反應過來。
等士兵又問了幾遍,她才抽噎著說道:「廚娘,我們做廚娘!家裏的兒媳會一些手藝,人也勤快,能幹這個活兒。」
吳清的兒媳聞言一臉感激。
婆母這是擔心她吃苦,特地給她安排個輕鬆、還能安身立命的活兒呢。
等士兵們走了,婆媳倆仍舊覺得暈暈乎乎,如置身夢中。
等吳清一出去打聽,才知道,原來不僅她們香樟巷,成賢坊,甚至整個金州城,戰死的家屬都陸續收到補貼,鹽價、糧價都降了下來。
成賢坊位置稍微偏僻,消息比較閉塞些,據說臨近行宮那邊的坊,百姓們都已經高興瘋了。
吳清愣聲問道:「為啥?因為鹽、米降價了嗎?」
巷子裏的鄰居手舞足蹈,表情激動的漲紅:「可不止是因為鹽、米降價!還因為新皇陛下要開辦什麽煉鋼廠、農具廠之類的——總之,聽說這次招工足足招至少一萬五千人呢!對了,你家男人可是打鐵的好手,這下你家要發達啦。」
足足招一萬五千人!
吳清嘴巴張得老大,隨後反應過來,剛才那士兵登門,確實說因為她家有個鐵匠馬上會被委以重任,所以給了她家一個招工名額!
鹽價、米價迴落,家裏還多了一個掙錢的人,難道好日子真的要來了?
吳清心髒砰砰砰跳動,有點小心翼翼的期待,又不敢太過期待。
可,今天所有的好消息,都是因為那位新登基的陛下。
於是,向來不關心『國家大事』的吳清,生平第二次沒忍住,問道:「咱們這位新皇帝,是個什麽樣的人?」
-
這個問題,今日的金州百姓們,都會給出答案——
新皇陛下是個好皇帝啊!
今日一大早,行宮外張貼了足足十幾張告示!
而這些告示,除了在行宮大殿外張貼,還在金州各個坊、以及朝廷六部陸續張貼。
「金州的鹽、米價格會很快恢復到原來的價格。」
「今年戰死的士兵,撫恤金若是被貪墨,都可以去兵部檢舉。」
「洛州遭遇糧荒,朝廷決定賑災八萬石糧,徵兆百姓幫忙運糧,運糧者給予六百文的報酬。」
「朝廷馬上要開辦六個大型冶鋼廠,兩個大型農具廠,以及四個兵工廠,共計招工……娘嘞,足足一萬五千到一萬八千人!」
「冶鋼廠招人最多,從鐵鑄工,到鐵水轉運工,轉爐工,渣運工,水泵工等等,月錢最低在四百文,最高甚至能有一兩二錢!」
「嚇,招這麽多人?是真的嗎?」
「是真的,是真的!原本空缺出來的南軍營你們知道吧,今天已經宣布改成江國第一煉鋼廠了。聽說廠子裏麵有個大傢夥,不用人推,自己就會煉鋼!」
「淨胡扯,不用人推,哪裏來的力氣煉鋼!」
「感謝陛下,感謝陛下啊!」
「咱們趕緊去報名,有活兒幹,有錢拿,日子才能過下去啊。」
整個金州,足足九十萬人口。
最近因為戰爭,因為高額的糧稅,鹽價,強行徵兵等等,被磋磨的整個州城都一片悽慘。
直到今日,這個州城,活了過來!
無數百姓走上街頭,興奮的打探著招工的消息,臉上盡是振奮。
甚至有百姓自發在行宮外下跪,嚎啕大哭著感謝皇帝陛下。
臨近冬天,寒風唿嘯。
但金州城裏的百姓,心頭卻盡是火熱。
行宮裏。
陳庚年坐在案桌前,正在批閱奏摺。
兩萬石糧食已經開始發放金州……裴寶來在整兵,即將出發永州……邵安在帶著工部的人大批量製造蒸汽機,建造冶鋼廠……兵部的李泉在排查貪墨,並且準備製造熱武器……戶部的孫成把糧食發放安排的井井有條,足足一萬五千人的大招工,也沒能難倒他。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吳清一路小跑著迴家,準備把鹽放家裏,再帶點錢,去買米。
趁著價格低了,多買點!
可這剛到家門外,她臉色便有些發白。
因為幾個身穿鎧甲的士兵,剛好敲開了她家的門,兒媳嚇的臉色比她還白。
現在老百姓誰不知道,士兵上門,就代表著家裏男人戰死了——不對啊,她兒子已經死了,男人在打鐵上工,家裏沒有其餘男人,戰哪門子的死?
心裏這麽想著,吳清快速迴家,將兒媳護在身後,警惕的看著這幾個士兵:「幾位官爺,你們要做什麽?!」
為首那士兵客氣問道:「敢問這裏可是孫滿的家?」
孫滿,便是吳清的兒子。
驟然聽見去世兒子的名字,吳清心髒一痛,神情更加冰冷:「是。」
「是這裏便好,我們沒走錯。戶部的大人們最近正在嚴查貪墨,你家兒子的撫恤金,本來應該是七百文,但卻被剋扣到一百文,這六百文,我們給你送來了。另外再給你七百文,是因為新皇陛下認為前朝的撫恤金太少,額外給予的補貼。」
士兵鬆了口氣,隨後憐憫的看了眼前這兩位婦人,溫聲道:「還有,你家裏有個厲害的手藝鐵匠,應該馬上會被委以重任,煉鋼廠裏招工,給你家多貼補了一個名額,清理工你們能做嗎,就是護理機器,打掃灰塵之類的,活兒稍微有點髒亂辛苦,月錢是六百文。若是會廚藝,也可以分去食堂做廚娘,這個月錢稍微少點,是五百文。」
本來還一臉警惕的吳清和兒媳驚呆了。
吳清接過士兵送來的一兩三錢銀子,整個人都沒反應過來。
等士兵又問了幾遍,她才抽噎著說道:「廚娘,我們做廚娘!家裏的兒媳會一些手藝,人也勤快,能幹這個活兒。」
吳清的兒媳聞言一臉感激。
婆母這是擔心她吃苦,特地給她安排個輕鬆、還能安身立命的活兒呢。
等士兵們走了,婆媳倆仍舊覺得暈暈乎乎,如置身夢中。
等吳清一出去打聽,才知道,原來不僅她們香樟巷,成賢坊,甚至整個金州城,戰死的家屬都陸續收到補貼,鹽價、糧價都降了下來。
成賢坊位置稍微偏僻,消息比較閉塞些,據說臨近行宮那邊的坊,百姓們都已經高興瘋了。
吳清愣聲問道:「為啥?因為鹽、米降價了嗎?」
巷子裏的鄰居手舞足蹈,表情激動的漲紅:「可不止是因為鹽、米降價!還因為新皇陛下要開辦什麽煉鋼廠、農具廠之類的——總之,聽說這次招工足足招至少一萬五千人呢!對了,你家男人可是打鐵的好手,這下你家要發達啦。」
足足招一萬五千人!
吳清嘴巴張得老大,隨後反應過來,剛才那士兵登門,確實說因為她家有個鐵匠馬上會被委以重任,所以給了她家一個招工名額!
鹽價、米價迴落,家裏還多了一個掙錢的人,難道好日子真的要來了?
吳清心髒砰砰砰跳動,有點小心翼翼的期待,又不敢太過期待。
可,今天所有的好消息,都是因為那位新登基的陛下。
於是,向來不關心『國家大事』的吳清,生平第二次沒忍住,問道:「咱們這位新皇帝,是個什麽樣的人?」
-
這個問題,今日的金州百姓們,都會給出答案——
新皇陛下是個好皇帝啊!
今日一大早,行宮外張貼了足足十幾張告示!
而這些告示,除了在行宮大殿外張貼,還在金州各個坊、以及朝廷六部陸續張貼。
「金州的鹽、米價格會很快恢復到原來的價格。」
「今年戰死的士兵,撫恤金若是被貪墨,都可以去兵部檢舉。」
「洛州遭遇糧荒,朝廷決定賑災八萬石糧,徵兆百姓幫忙運糧,運糧者給予六百文的報酬。」
「朝廷馬上要開辦六個大型冶鋼廠,兩個大型農具廠,以及四個兵工廠,共計招工……娘嘞,足足一萬五千到一萬八千人!」
「冶鋼廠招人最多,從鐵鑄工,到鐵水轉運工,轉爐工,渣運工,水泵工等等,月錢最低在四百文,最高甚至能有一兩二錢!」
「嚇,招這麽多人?是真的嗎?」
「是真的,是真的!原本空缺出來的南軍營你們知道吧,今天已經宣布改成江國第一煉鋼廠了。聽說廠子裏麵有個大傢夥,不用人推,自己就會煉鋼!」
「淨胡扯,不用人推,哪裏來的力氣煉鋼!」
「感謝陛下,感謝陛下啊!」
「咱們趕緊去報名,有活兒幹,有錢拿,日子才能過下去啊。」
整個金州,足足九十萬人口。
最近因為戰爭,因為高額的糧稅,鹽價,強行徵兵等等,被磋磨的整個州城都一片悽慘。
直到今日,這個州城,活了過來!
無數百姓走上街頭,興奮的打探著招工的消息,臉上盡是振奮。
甚至有百姓自發在行宮外下跪,嚎啕大哭著感謝皇帝陛下。
臨近冬天,寒風唿嘯。
但金州城裏的百姓,心頭卻盡是火熱。
行宮裏。
陳庚年坐在案桌前,正在批閱奏摺。
兩萬石糧食已經開始發放金州……裴寶來在整兵,即將出發永州……邵安在帶著工部的人大批量製造蒸汽機,建造冶鋼廠……兵部的李泉在排查貪墨,並且準備製造熱武器……戶部的孫成把糧食發放安排的井井有條,足足一萬五千人的大招工,也沒能難倒他。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