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頁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 作者:臨西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上一任大晉皇帝,是反例。
群臣百官在上一任那裏吃了多少苦頭,唯有他們自己心裏清楚。
再簡單來說,百官需要一個安分守己的皇帝。
坐在皇位上就夠了,國家沒有皇帝,或許還會更昌盛繁榮一些。
但大部分時間,百官往往身不由己,但凡遇見強勢又昏聵的皇帝,臣子們都會備受磋磨。
可這些熟讀聖賢書的官員們,會悍不畏死、以身勸諫,甚至越挫越勇,樂此不疲。
官員們以『死諫』為榮耀。
除了上一任皇帝,因為他瘋了,沒人能招架住一個瘋子。
但這群整個國家最優秀的『學霸』臣子,同樣也是最『小心眼』的存在,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掌握著絕對的『文字話語權』——
簡單來說就是,上一任大晉皇帝,在史書工筆上必定會留下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將來成百數千年後,都會成為被後人唾棄的亡國昏君。
陳庚年入駐金州行宮以後,留下了徐亨。
這讓本在處於惶恐、觀望狀態的百官們狠狠鬆了口氣。
有老首輔在,至少朝堂不至於真的徹底完蛋。
江縣騎兵衝進金州那一夜,禁衛軍大統領曾雲山率領五萬禁衛軍出城追殺蠻子。
他們順著長江南下,在距離金州數十裏地外交戰,這一戰打的並不算激烈,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傷亡,但,曾雲山卻死了!
據說是遭遇到了第三方勢力——倭兵的刺殺!
五萬禁衛軍在三天後返迴金州城,得知金州換了新的皇帝,在老首輔出麵安撫下,並未製造出動盪。
內閣發給曾雲山的密旨,下落不明,存留的『備份』取出來以後,上麵並沒有首輔大人的官印,隻有上一任大晉皇帝蓋的玉璽。
徐亨被新皇陳庚年『特赦洗白』。
百官對此都心知肚明,但老首輔在朝堂影響力深厚,且備受官員們尊崇。
沒人希望來日史書工筆,為天下百姓嘔心瀝血付出的老首輔,會背負上一個『反臣弒君』的名頭。
既然新君願意特赦,百官幹脆裝傻,那一夜究竟發生了什麽,沒有留下任何文字筆墨記錄,所有人都對此諱莫如深。
因為老首輔繼續坐鎮內閣,當日離開行宮的大部分百官,都決定留下。
隻有少部分年邁的老臣,徹底失望寒心,帶著對上一任皇帝的心理陰影,告老還鄉。
但,留在朝堂的百官,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服氣』陳庚年。
近日來,百官們私下經常聚會,商議著一起同仇敵愾,堅決不能再像是上一任似的,被死死壓製,任由皇帝胡來!
「登基大典肯定要辦的,但是不能大肆辦,勞民傷財,百姓們經不起折騰了!」
「對,按照開國皇帝一半的規格來辦。」
「備幾個好日子呈上去,讓那位自己選吧。」
「如今金州城裏百姓因為政權更迭人心惶惶,先前大肆徵兵、高額稅收也讓百姓叫苦不迭。近日天氣越來越寒冷,聽說北方已經下雪了。至少此次籌辦登基大典,不能再徵稅了。」
「國庫銀子不多了啊,倒是鹽、絲綢、鐵、米糧、煤等等囤貨十分充足。上一位耗費大量錢財,準備用這些東西增養士兵。」
「若是這一位要大肆操辦登基大典,吾等一定當朝直諫!」
「中原洛州夏天大旱,冬日最近又開始下雪,百姓苦不堪言。洛州知府上書投誠新君,但希望新君能賑災發糧,諸位覺得此事能成嗎?」
「懸,新君政權不穩,和其餘幾方勢力都有私仇。估計會全力增兵,以戰養戰,上一任把路都鋪好了。」
「這——那也要試著勸一勸,總不能真放任不管百姓死活吧!」
上一任瘋帝死了,這一任入駐行宮。
百官們狠狠鬆了口氣之餘,又覺得自己『行了』。
至少——這位腦子是正常的。
想到這裏,百官群臣互相對視,莫名覺得心酸。
內閣。
首輔大人年紀大了,批閱摺子的時候,坐太久會身體遭不住。
每過段時間,便會有一位『起居郎』來提醒他一番,倒杯熱茶,讓老首輔緩上一緩。
「大人,這天兒越來越冷了,您喝杯熱茶,我給您再添些炭火。」
一個年輕的少年郎小心進來,給老首輔沏了杯熱茶。
徐亨從奏摺中抬起身,瞧了那少年郎一眼,笑道:「是曾澎啊,在這裏可還待的習慣?」
曾雲山之子,曾澎。
禁衛軍大統領『身死』以後,徐亨按照約定,把他的兒子曾澎,帶在了身邊。
「迴大人,習慣的,多謝大人近日來的照拂。」
曾澎趕緊說道。
他自然知道,自己的父親沒有死,隻是『金蟬脫殼』,去頤養天年了。
曾澎很感激首輔大人。
他學業不錯,資質好,人也不驕不躁,被首輔大人親自帶著,也沒有驕矜。
是個不錯的孩子。
徐亨很滿意,並未告訴曾澎,他的父親和新帝之間還有一份『開門之情』,這份恩情,足以讓曾澎接下來平步青雲。
年輕的讀書郎,就該多磨礪一番,以後才能為新帝效忠。
「好,你下去吧。」
揮手示意曾澎離開,徐亨想起新帝,又想想近日來經常私下相聚的百官,輕笑著無奈搖了搖頭。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群臣百官在上一任那裏吃了多少苦頭,唯有他們自己心裏清楚。
再簡單來說,百官需要一個安分守己的皇帝。
坐在皇位上就夠了,國家沒有皇帝,或許還會更昌盛繁榮一些。
但大部分時間,百官往往身不由己,但凡遇見強勢又昏聵的皇帝,臣子們都會備受磋磨。
可這些熟讀聖賢書的官員們,會悍不畏死、以身勸諫,甚至越挫越勇,樂此不疲。
官員們以『死諫』為榮耀。
除了上一任皇帝,因為他瘋了,沒人能招架住一個瘋子。
但這群整個國家最優秀的『學霸』臣子,同樣也是最『小心眼』的存在,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掌握著絕對的『文字話語權』——
簡單來說就是,上一任大晉皇帝,在史書工筆上必定會留下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將來成百數千年後,都會成為被後人唾棄的亡國昏君。
陳庚年入駐金州行宮以後,留下了徐亨。
這讓本在處於惶恐、觀望狀態的百官們狠狠鬆了口氣。
有老首輔在,至少朝堂不至於真的徹底完蛋。
江縣騎兵衝進金州那一夜,禁衛軍大統領曾雲山率領五萬禁衛軍出城追殺蠻子。
他們順著長江南下,在距離金州數十裏地外交戰,這一戰打的並不算激烈,似乎也沒有太大的傷亡,但,曾雲山卻死了!
據說是遭遇到了第三方勢力——倭兵的刺殺!
五萬禁衛軍在三天後返迴金州城,得知金州換了新的皇帝,在老首輔出麵安撫下,並未製造出動盪。
內閣發給曾雲山的密旨,下落不明,存留的『備份』取出來以後,上麵並沒有首輔大人的官印,隻有上一任大晉皇帝蓋的玉璽。
徐亨被新皇陳庚年『特赦洗白』。
百官對此都心知肚明,但老首輔在朝堂影響力深厚,且備受官員們尊崇。
沒人希望來日史書工筆,為天下百姓嘔心瀝血付出的老首輔,會背負上一個『反臣弒君』的名頭。
既然新君願意特赦,百官幹脆裝傻,那一夜究竟發生了什麽,沒有留下任何文字筆墨記錄,所有人都對此諱莫如深。
因為老首輔繼續坐鎮內閣,當日離開行宮的大部分百官,都決定留下。
隻有少部分年邁的老臣,徹底失望寒心,帶著對上一任皇帝的心理陰影,告老還鄉。
但,留在朝堂的百官,並不代表他們真的『服氣』陳庚年。
近日來,百官們私下經常聚會,商議著一起同仇敵愾,堅決不能再像是上一任似的,被死死壓製,任由皇帝胡來!
「登基大典肯定要辦的,但是不能大肆辦,勞民傷財,百姓們經不起折騰了!」
「對,按照開國皇帝一半的規格來辦。」
「備幾個好日子呈上去,讓那位自己選吧。」
「如今金州城裏百姓因為政權更迭人心惶惶,先前大肆徵兵、高額稅收也讓百姓叫苦不迭。近日天氣越來越寒冷,聽說北方已經下雪了。至少此次籌辦登基大典,不能再徵稅了。」
「國庫銀子不多了啊,倒是鹽、絲綢、鐵、米糧、煤等等囤貨十分充足。上一位耗費大量錢財,準備用這些東西增養士兵。」
「若是這一位要大肆操辦登基大典,吾等一定當朝直諫!」
「中原洛州夏天大旱,冬日最近又開始下雪,百姓苦不堪言。洛州知府上書投誠新君,但希望新君能賑災發糧,諸位覺得此事能成嗎?」
「懸,新君政權不穩,和其餘幾方勢力都有私仇。估計會全力增兵,以戰養戰,上一任把路都鋪好了。」
「這——那也要試著勸一勸,總不能真放任不管百姓死活吧!」
上一任瘋帝死了,這一任入駐行宮。
百官們狠狠鬆了口氣之餘,又覺得自己『行了』。
至少——這位腦子是正常的。
想到這裏,百官群臣互相對視,莫名覺得心酸。
內閣。
首輔大人年紀大了,批閱摺子的時候,坐太久會身體遭不住。
每過段時間,便會有一位『起居郎』來提醒他一番,倒杯熱茶,讓老首輔緩上一緩。
「大人,這天兒越來越冷了,您喝杯熱茶,我給您再添些炭火。」
一個年輕的少年郎小心進來,給老首輔沏了杯熱茶。
徐亨從奏摺中抬起身,瞧了那少年郎一眼,笑道:「是曾澎啊,在這裏可還待的習慣?」
曾雲山之子,曾澎。
禁衛軍大統領『身死』以後,徐亨按照約定,把他的兒子曾澎,帶在了身邊。
「迴大人,習慣的,多謝大人近日來的照拂。」
曾澎趕緊說道。
他自然知道,自己的父親沒有死,隻是『金蟬脫殼』,去頤養天年了。
曾澎很感激首輔大人。
他學業不錯,資質好,人也不驕不躁,被首輔大人親自帶著,也沒有驕矜。
是個不錯的孩子。
徐亨很滿意,並未告訴曾澎,他的父親和新帝之間還有一份『開門之情』,這份恩情,足以讓曾澎接下來平步青雲。
年輕的讀書郎,就該多磨礪一番,以後才能為新帝效忠。
「好,你下去吧。」
揮手示意曾澎離開,徐亨想起新帝,又想想近日來經常私下相聚的百官,輕笑著無奈搖了搖頭。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