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頁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 作者:臨西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
眾兄弟激動互相對視,紛紛笑著響應,而後各自去忙碌。
一路從江縣出來,他們先是強勢殺死了四撥敵人,然後又拿下金州城,這生猛的戰績,足以震撼整個亂世了!
隨著裴寶來等人開始行動。
騎兵馬蹄聲震顫,整個金州城,逐步被接管、控製。
行宮裏也有些慌亂。
是吳恆和神機營的人,在排查行宮裏的太監、宮女,再遠一些的宮殿裏,有女人的哭泣聲,應該是皇帝的妃嬪。
陳庚年將天子劍收迴腰間刀鞘,從龍椅上走下來,看向徐亨,笑著說道:「這裏血腥味兒太重,大人,我們出去走走。」
徐亨也笑了,沒有先前刻意表現出來的疏離尊重,而是緩緩跟著陳庚年走出大殿。
漫長的夜終於過去。
東方浮現出氤氳朝陽,整個巍峨的金州行宮大殿,都沐浴在金色晨光裏,美的格外莊嚴。
殿前的金階之上。
陳庚年的目光一寸、一寸掃過這宮殿,突然長嘆一口氣。
徐亨揶揄道:「做了皇帝也會有煩惱嗎?」
「甜蜜的煩惱吧,坐上這個位置,接下來就得為太多太多的百姓負責。畢竟我以前也沒有做過皇帝,沒有經驗,一想到馬上會有許多事務要忙,就有點莫名怵得慌。像是迴到了我當年剛做江縣縣令的時候。」
陳庚年搖搖頭,隨後偏頭看向徐亨:「老大人在朝堂多年,輔佐了兩任皇帝,想來是最清楚這皇帝該怎麽做的。所以,還請大人以後能繼續坐鎮內閣,統領百官,輔佐於我。」
徐亨怔住了。
其實——他連辭呈的摺子都寫好了,正在袖間放著。
堂堂一屆百官首輔,勾結外人,假傳聖旨,私自調兵,間接坑殺了天子皇帝。
這世上,沒有比他更大逆不道的人了。
從少時開蒙讀書起,他讀的便是『聖賢書』,入朝為官後,更是兢兢業業,恪守臣子本分,做百官表率。
沒想到啊,到了晚年,他竟然推翻了自己一生的堅持,成為了一個『反臣』。
方才進大殿後,徐亨第一時間向陳庚年下跪。
甚至沒有去看死去的皇帝一眼。
皇帝確實昏聵。
但數十年讀的聖賢書,刻在骨子裏的君臣綱常,仍舊讓這位老者良心難安。
徐亨甚至覺得,陳庚年也不會容下他。
誰會啟用一個殺死皇帝的首輔反臣呢?
倒不如體麵些,自己退場。
所以他隨著陳庚年走出大殿這一路上,神情很輕鬆。
甚至還揶揄了一把陳庚年——他即將恢復白身,不在朝堂,以一個年長者的身份,哪怕倚老賣老一些,也不會遭人反感。
此刻聽到陳庚年的話,徐亨遲疑片刻,終究是搖搖頭:「臣老了,也該到告老還鄉的時候了。」
這話不是假意推辭。
輔佐兩任皇帝,兢兢業業數十年,徐亨被皇帝在大殿上當堂嗬斥,最後軟禁在家,真的徹底被傷透了心。
「冒著這麽大的風險,把我放進來,怎麽能說告老還鄉就告老還鄉呢。」
陳庚年笑道:「舊的那位已經死了,我這位新人,是你一手選出來的。至少,要留在這裏繼續看看,證明自己的選擇沒有錯,才不至於內心一直飽受煎熬吧,對不對?老大人,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我雖然沒做過皇帝,但在治理國家這方麵,多少是有點天賦的——至少,要努力對得起您獎勵的那朵紅花。」
氤氳的朝陽裏,年輕的新帝一臉燦爛笑意,黝黑的眼睛裏盡是真誠。
神采飛揚,青春肆意。
他是真年輕啊。
年輕到透過他,就能看到一個新生的恢弘帝國。
而這位新生帝國的主人,正在言辭懇切的挽留自己。
這樣的一位新君誠意相邀,身為臣子,又怎麽可能忍心拒絕呢?
徐亨眼圈莫名有些發紅,哽咽道:「陛下,國號擬定好了嗎?」
這便是答應留下來的意思。
陳庚年笑道:「江。」
江國。
徐亨擦拭去眼角渾濁的淚水,生平頭一次,在一位皇帝麵前,不再刻意偽裝壓下脊樑。他輕聲道:「江國——臣這便迴內閣擬旨,昭告天下,江國建立。再擇良辰吉日,為陛下舉辦登基大典。」
-
隨著白天到來。
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整座金州城:行宮裏的皇帝死了,新帝入駐金州,建立新的國家,江。
有百姓拍手稱快,狠狠唾罵一句蒼天有眼,狗皇帝終於死了。
更多的人則是滿心惶恐,對未來充滿憂慮,因為不知道新帝的品性。
又過幾天。
陳庚年自江縣起兵,斬殺四撥敵人,繼收復涼州、定州、永州後,竟然入駐金州,準備建國稱帝了!
這條消息,可謂是把亂世都震的人仰馬翻,無數人瞠目結舌。
那可是金州啊,全亂世最繁華,最得天獨厚的州城!
陳庚年這個崛起的速度,也太驚人了!
一躍從江縣小縣令,直接登基稱帝——而且金州城的防守出了名的『易守難攻』,五萬蠻子騎兵來攻城,都沒傷到金州分毫。
陳庚年到底怎麽進的金州城!
聽說還是不費一兵一卒,毫髮無傷進去的,這簡直沒天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眾兄弟激動互相對視,紛紛笑著響應,而後各自去忙碌。
一路從江縣出來,他們先是強勢殺死了四撥敵人,然後又拿下金州城,這生猛的戰績,足以震撼整個亂世了!
隨著裴寶來等人開始行動。
騎兵馬蹄聲震顫,整個金州城,逐步被接管、控製。
行宮裏也有些慌亂。
是吳恆和神機營的人,在排查行宮裏的太監、宮女,再遠一些的宮殿裏,有女人的哭泣聲,應該是皇帝的妃嬪。
陳庚年將天子劍收迴腰間刀鞘,從龍椅上走下來,看向徐亨,笑著說道:「這裏血腥味兒太重,大人,我們出去走走。」
徐亨也笑了,沒有先前刻意表現出來的疏離尊重,而是緩緩跟著陳庚年走出大殿。
漫長的夜終於過去。
東方浮現出氤氳朝陽,整個巍峨的金州行宮大殿,都沐浴在金色晨光裏,美的格外莊嚴。
殿前的金階之上。
陳庚年的目光一寸、一寸掃過這宮殿,突然長嘆一口氣。
徐亨揶揄道:「做了皇帝也會有煩惱嗎?」
「甜蜜的煩惱吧,坐上這個位置,接下來就得為太多太多的百姓負責。畢竟我以前也沒有做過皇帝,沒有經驗,一想到馬上會有許多事務要忙,就有點莫名怵得慌。像是迴到了我當年剛做江縣縣令的時候。」
陳庚年搖搖頭,隨後偏頭看向徐亨:「老大人在朝堂多年,輔佐了兩任皇帝,想來是最清楚這皇帝該怎麽做的。所以,還請大人以後能繼續坐鎮內閣,統領百官,輔佐於我。」
徐亨怔住了。
其實——他連辭呈的摺子都寫好了,正在袖間放著。
堂堂一屆百官首輔,勾結外人,假傳聖旨,私自調兵,間接坑殺了天子皇帝。
這世上,沒有比他更大逆不道的人了。
從少時開蒙讀書起,他讀的便是『聖賢書』,入朝為官後,更是兢兢業業,恪守臣子本分,做百官表率。
沒想到啊,到了晚年,他竟然推翻了自己一生的堅持,成為了一個『反臣』。
方才進大殿後,徐亨第一時間向陳庚年下跪。
甚至沒有去看死去的皇帝一眼。
皇帝確實昏聵。
但數十年讀的聖賢書,刻在骨子裏的君臣綱常,仍舊讓這位老者良心難安。
徐亨甚至覺得,陳庚年也不會容下他。
誰會啟用一個殺死皇帝的首輔反臣呢?
倒不如體麵些,自己退場。
所以他隨著陳庚年走出大殿這一路上,神情很輕鬆。
甚至還揶揄了一把陳庚年——他即將恢復白身,不在朝堂,以一個年長者的身份,哪怕倚老賣老一些,也不會遭人反感。
此刻聽到陳庚年的話,徐亨遲疑片刻,終究是搖搖頭:「臣老了,也該到告老還鄉的時候了。」
這話不是假意推辭。
輔佐兩任皇帝,兢兢業業數十年,徐亨被皇帝在大殿上當堂嗬斥,最後軟禁在家,真的徹底被傷透了心。
「冒著這麽大的風險,把我放進來,怎麽能說告老還鄉就告老還鄉呢。」
陳庚年笑道:「舊的那位已經死了,我這位新人,是你一手選出來的。至少,要留在這裏繼續看看,證明自己的選擇沒有錯,才不至於內心一直飽受煎熬吧,對不對?老大人,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我雖然沒做過皇帝,但在治理國家這方麵,多少是有點天賦的——至少,要努力對得起您獎勵的那朵紅花。」
氤氳的朝陽裏,年輕的新帝一臉燦爛笑意,黝黑的眼睛裏盡是真誠。
神采飛揚,青春肆意。
他是真年輕啊。
年輕到透過他,就能看到一個新生的恢弘帝國。
而這位新生帝國的主人,正在言辭懇切的挽留自己。
這樣的一位新君誠意相邀,身為臣子,又怎麽可能忍心拒絕呢?
徐亨眼圈莫名有些發紅,哽咽道:「陛下,國號擬定好了嗎?」
這便是答應留下來的意思。
陳庚年笑道:「江。」
江國。
徐亨擦拭去眼角渾濁的淚水,生平頭一次,在一位皇帝麵前,不再刻意偽裝壓下脊樑。他輕聲道:「江國——臣這便迴內閣擬旨,昭告天下,江國建立。再擇良辰吉日,為陛下舉辦登基大典。」
-
隨著白天到來。
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整座金州城:行宮裏的皇帝死了,新帝入駐金州,建立新的國家,江。
有百姓拍手稱快,狠狠唾罵一句蒼天有眼,狗皇帝終於死了。
更多的人則是滿心惶恐,對未來充滿憂慮,因為不知道新帝的品性。
又過幾天。
陳庚年自江縣起兵,斬殺四撥敵人,繼收復涼州、定州、永州後,竟然入駐金州,準備建國稱帝了!
這條消息,可謂是把亂世都震的人仰馬翻,無數人瞠目結舌。
那可是金州啊,全亂世最繁華,最得天獨厚的州城!
陳庚年這個崛起的速度,也太驚人了!
一躍從江縣小縣令,直接登基稱帝——而且金州城的防守出了名的『易守難攻』,五萬蠻子騎兵來攻城,都沒傷到金州分毫。
陳庚年到底怎麽進的金州城!
聽說還是不費一兵一卒,毫髮無傷進去的,這簡直沒天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