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頁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 作者:臨西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小吉圖仗著自己有二十萬騎兵,整個大晉一馬平川,騎兵神速,他現在半點都不帶怕的!
阿勒、吉達措,這兩位草原目前最勇猛的屬下聽聞小吉圖的話,目光火熱又貪婪。
就連那些部落大公們都隱隱有些期盼。
他們覬覦大晉實在太久太久了,終於有一天,他們韃靼族的勇士,能占據這片富饒的土地!
隨著小吉圖一聲令下,韃靼族騎兵開始調離。
阿勒率領五萬騎兵繼續攻打涼州。
吉達措帶領五萬騎兵,從涼州往南,直奔金州。
至於小吉圖,則是帶領十萬大軍,繞路涼州,朝著京師殺去。
騎兵速度快。
他們在破開鎮山關,來到涼州後,幾乎沒有怎麽停留,就選擇繼續行軍,倭人和祁王肯定都沒有反應過來。
這些蠢貨反應不過來,韃靼族才大有作為啊!
-
「蠻子撤退了?」
蠻子們一有異動,就被涼州這邊的人發現。
然而很快,大家便意識到,蠻子們不是全部撤退了,仍舊留有五萬騎兵在攻城。
五萬!
雖然仍舊是個恐怖的數字,和相比於先前的二十萬,已經好了太多太多!
「將士們,隨我殺!」
婁獻殺紅了眼。
留守在涼州的韃靼族大將阿勒,輕蔑的看了一眼涼州方向,率領五萬大軍繼續攻城:「兒郎們,替大汗拿下這座州城!」
這場捍衛涼州之戰,再次打響。
足足五萬騎兵,攻打了一天一夜,涼州城門之上士兵死傷無數,甚至有數次都險些被破開城門,卻被無數悍不畏死的百姓們給頂住了。
因為,城門之上,知府大人婁獻始終身處戰鬥最前線,高聲嘶吼道——
「涼州的百姓,寧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隻要我們還有最後一口氣在,必定守住涼州!」
寧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
無數涼州百姓熱淚盈眶,壓下心裏的害怕和恐怖,站出來迎敵!
為生存而戰,為守護而戰!
生逢亂世,所有人都身不由己,大家都在被迫活命,但至少,我們都得活下去!
「殺!!」
眼看城門再次要淪陷失守,一群二十歲左右,剛剛應徵入伍的涼州新兵,嘶吼著衝上城牆。
-
鎮山關被破。
二十萬韃靼族騎兵入大晉。
涼州知府婁獻率領百姓死守城門,迎戰五萬韃靼騎兵。
五萬韃靼族騎兵南下殺向金州。
十萬韃靼族騎兵繞過涼州,在永州和祁王的人馬交火。雙方都有熱武器炮銃,祁王的人死守永州城。
蠻子沒有選擇強攻,而是保存實力,再次從永州繞路,直逼京師。
彼時。
王鐸率領的八萬大軍剛到沛縣,和祁王的二十萬大軍匯合。
京師皇帝一方軍隊節節潰敗,眼看便要失守。
祁王甚至已經幻想著拿下京師,登基建國。
可就在這個時候,十萬韃靼騎兵直奔京師、五萬韃靼騎兵進攻金州的消息,先後傳到沛縣。
南方倭兵和顧金突然全麵開戰,有三萬倭兵趁亂渡過長江,直奔西北涼州而去。
倭人和蠻子竟然選擇同時反水了!
這些邊夷賤類,果然不能輕易相信!
更讓祁王震驚或者焦急的是,婁獻竟然死守住了涼州城!那這私通蠻子的罪名,他如何背得起?
黑鍋一事暫且不提,十萬蠻子殺向京師,擺明是為了他而來!
「這樣也好,這樣也好,至少本王不用獨自麵對蠻子騎兵。蠻子已經進來了,皇兄就算知道是我做的,也得捏著鼻子,和我一起對抗蠻子。將來隻要我打贏了,成王敗寇,自然能掩蓋這段歷史。」
這混亂的局麵,饒是祁王也殺紅了眼,他獰笑道:「寫信給京師,告訴他們,要麽被我們滅了,要麽和我們一起聯手對抗蠻子!」
說到這裏,祁王又怒聲道:「發函永州,讓他們密切盯著江縣!別以為本王不知道這些倭人在打什麽主意,他們可不僅僅是痛恨陳庚年,還在盯著江縣的火藥武器!三萬倭兵去涼州,一定瞞不住正在攻打涼州的蠻子,陳庚年完蛋了,蠻子和倭人要聯手洗劫他!讓永州軍在天祝山待命,那邊一旦開戰,立刻趁亂去江縣分一杯羹!」
-
金州。
二十萬蠻子騎兵破關而入,涼州告急,王鐸率領八萬大軍抵達沛縣,京師潰敗,五萬蠻子直奔金州,十萬蠻子殺向京師……一條條恐怖的消息傳來,百官神情驚恐絕望。
亂了,徹底亂了!
不僅外麵亂做一團,連金州城內部,也因為短時間內徵兵過多,百姓怨聲載道,最近數天內,已經有許多活不下去的百姓,要麽起義,要麽逃離。
而這些逃離的百姓,無一例外,竟然全都選擇要去江縣!
皇帝已經徹底氣瘋了。
他一邊憤怒於祁王竟敢放開鎮山關,另一邊又在了解到陳庚年竟然如此得民心以後,產生了濃濃的嫉妒和殺意!
他是皇帝,他是天子!
怎麽可能容忍世間有陳庚年這樣的人存在?
皇帝和祁王不愧是一母同胞,天生的冷漠皇族上位者。
縱然天下大亂,縱然局勢節節敗退,可第一時間還是會對陳庚年這樣得民心之人產生了毫不掩飾的殺意……或者說恐懼。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阿勒、吉達措,這兩位草原目前最勇猛的屬下聽聞小吉圖的話,目光火熱又貪婪。
就連那些部落大公們都隱隱有些期盼。
他們覬覦大晉實在太久太久了,終於有一天,他們韃靼族的勇士,能占據這片富饒的土地!
隨著小吉圖一聲令下,韃靼族騎兵開始調離。
阿勒率領五萬騎兵繼續攻打涼州。
吉達措帶領五萬騎兵,從涼州往南,直奔金州。
至於小吉圖,則是帶領十萬大軍,繞路涼州,朝著京師殺去。
騎兵速度快。
他們在破開鎮山關,來到涼州後,幾乎沒有怎麽停留,就選擇繼續行軍,倭人和祁王肯定都沒有反應過來。
這些蠢貨反應不過來,韃靼族才大有作為啊!
-
「蠻子撤退了?」
蠻子們一有異動,就被涼州這邊的人發現。
然而很快,大家便意識到,蠻子們不是全部撤退了,仍舊留有五萬騎兵在攻城。
五萬!
雖然仍舊是個恐怖的數字,和相比於先前的二十萬,已經好了太多太多!
「將士們,隨我殺!」
婁獻殺紅了眼。
留守在涼州的韃靼族大將阿勒,輕蔑的看了一眼涼州方向,率領五萬大軍繼續攻城:「兒郎們,替大汗拿下這座州城!」
這場捍衛涼州之戰,再次打響。
足足五萬騎兵,攻打了一天一夜,涼州城門之上士兵死傷無數,甚至有數次都險些被破開城門,卻被無數悍不畏死的百姓們給頂住了。
因為,城門之上,知府大人婁獻始終身處戰鬥最前線,高聲嘶吼道——
「涼州的百姓,寧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隻要我們還有最後一口氣在,必定守住涼州!」
寧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
無數涼州百姓熱淚盈眶,壓下心裏的害怕和恐怖,站出來迎敵!
為生存而戰,為守護而戰!
生逢亂世,所有人都身不由己,大家都在被迫活命,但至少,我們都得活下去!
「殺!!」
眼看城門再次要淪陷失守,一群二十歲左右,剛剛應徵入伍的涼州新兵,嘶吼著衝上城牆。
-
鎮山關被破。
二十萬韃靼族騎兵入大晉。
涼州知府婁獻率領百姓死守城門,迎戰五萬韃靼騎兵。
五萬韃靼族騎兵南下殺向金州。
十萬韃靼族騎兵繞過涼州,在永州和祁王的人馬交火。雙方都有熱武器炮銃,祁王的人死守永州城。
蠻子沒有選擇強攻,而是保存實力,再次從永州繞路,直逼京師。
彼時。
王鐸率領的八萬大軍剛到沛縣,和祁王的二十萬大軍匯合。
京師皇帝一方軍隊節節潰敗,眼看便要失守。
祁王甚至已經幻想著拿下京師,登基建國。
可就在這個時候,十萬韃靼騎兵直奔京師、五萬韃靼騎兵進攻金州的消息,先後傳到沛縣。
南方倭兵和顧金突然全麵開戰,有三萬倭兵趁亂渡過長江,直奔西北涼州而去。
倭人和蠻子竟然選擇同時反水了!
這些邊夷賤類,果然不能輕易相信!
更讓祁王震驚或者焦急的是,婁獻竟然死守住了涼州城!那這私通蠻子的罪名,他如何背得起?
黑鍋一事暫且不提,十萬蠻子殺向京師,擺明是為了他而來!
「這樣也好,這樣也好,至少本王不用獨自麵對蠻子騎兵。蠻子已經進來了,皇兄就算知道是我做的,也得捏著鼻子,和我一起對抗蠻子。將來隻要我打贏了,成王敗寇,自然能掩蓋這段歷史。」
這混亂的局麵,饒是祁王也殺紅了眼,他獰笑道:「寫信給京師,告訴他們,要麽被我們滅了,要麽和我們一起聯手對抗蠻子!」
說到這裏,祁王又怒聲道:「發函永州,讓他們密切盯著江縣!別以為本王不知道這些倭人在打什麽主意,他們可不僅僅是痛恨陳庚年,還在盯著江縣的火藥武器!三萬倭兵去涼州,一定瞞不住正在攻打涼州的蠻子,陳庚年完蛋了,蠻子和倭人要聯手洗劫他!讓永州軍在天祝山待命,那邊一旦開戰,立刻趁亂去江縣分一杯羹!」
-
金州。
二十萬蠻子騎兵破關而入,涼州告急,王鐸率領八萬大軍抵達沛縣,京師潰敗,五萬蠻子直奔金州,十萬蠻子殺向京師……一條條恐怖的消息傳來,百官神情驚恐絕望。
亂了,徹底亂了!
不僅外麵亂做一團,連金州城內部,也因為短時間內徵兵過多,百姓怨聲載道,最近數天內,已經有許多活不下去的百姓,要麽起義,要麽逃離。
而這些逃離的百姓,無一例外,竟然全都選擇要去江縣!
皇帝已經徹底氣瘋了。
他一邊憤怒於祁王竟敢放開鎮山關,另一邊又在了解到陳庚年竟然如此得民心以後,產生了濃濃的嫉妒和殺意!
他是皇帝,他是天子!
怎麽可能容忍世間有陳庚年這樣的人存在?
皇帝和祁王不愧是一母同胞,天生的冷漠皇族上位者。
縱然天下大亂,縱然局勢節節敗退,可第一時間還是會對陳庚年這樣得民心之人產生了毫不掩飾的殺意……或者說恐懼。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