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頁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 作者:臨西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庚年和江縣的士兵們要走了!
起初人們並不相信,可很快,定河兩岸的江縣士兵們開始列隊,隨後朝著城外出發。
一個多月前,他們來的時候,無數驚恐的百姓趴在自家門縫裏,神情冷漠的打量他們。一個多月後的今天,他們走的時候,無數百姓依依不捨來相送。
百姓們是不舍。
那麽以應卓為首的一千金州士兵們,則是感到恐慌和迷茫。
「應千戶,陳大人要迴江縣了,他怎麽不帶我們啊!」
士兵們急切的問應卓。
應卓頹然搖頭:「陛下直接下達的旨意,讓我們駐守定州,陳縣令無法帶我們走。」
金州的士兵們都很絕望。
在蒼縣吃過那麽好的軍營夥食,還跟著陳庚年,跟著江縣的士兵們並肩作戰,他們早就不願意再追隨皇帝了,可現在這算怎麽迴事!
「不如我們跟著陳大人去江縣吧。」
「胡鬧!這是違抗皇命,是造反,我們死了不要緊,連累陳大人該怎麽辦?」
「可是陳大人的屬下都叫他主公,我親耳聽見的,陳大人他——」
眼看士兵們越聊越不像話。
應卓嗬斥道:「慎言!」
嗬斥住士兵們以後,應卓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迴想著先前和陳庚年相處的點點滴滴。
最後他看向自己這幫從金州過來的兄弟,低聲道:「我總覺得,這事兒不太對。陳大人,不像是會輕易能吃虧的性子,那群江縣人也絕對不是慫包。我們現在既然看不清局勢,那就什麽都不用想,安穩留在這裏,留在定州。至少,我們是跟著陳大人一起,把定州打下來的,他走了,兄弟們就替他看住這座州城。」
對,替陳大人看好定州!
金州的士兵們聞言,眼神一點點變得堅定。
當天,在各方探子們驚愕的注視下,陳庚年帶領江縣的兩千餘騎兵,『神情憋屈』的離開定州。
來的時候,他是何等的風光猖狂,卻不曾想,最後竟然落得這麽個結局。
有人唏噓不已,有人幸災樂禍。
「活該!皇帝哪會看上他這麽個小縣令,用完就把他丟了。」
「新任定州知府已經上任了,我還以為陳庚年能接任定州知府呢。」
「他得繼續迴到江縣做小縣令,聽京師那邊的密報說,還得把縣區裏的火藥武器、騎兵全盤交給京師。」
「這可真是得不償失。」
「不僅如此,他還狠狠得罪了祁王,永州目前擴軍五萬,他再敢猖狂,祁王鐵定不會放過他。」
沛縣。
聽聞陳庚年被皇帝打發迴江縣,祁王一聲冷笑:「目光短淺的東西,當時若是肯歸順於我,也不至於落得今天這個局麵。皇兄那人,做孤家寡人做久了,難不成還真指望他對哪個臣子施捨真心?傳令下去,一旦陳庚年把手裏的騎兵和火藥武器交出去,讓我們的人想辦法去分一杯羹。」
金州。
行宮裏的皇帝聽聞陳庚年聽話灰溜溜返迴江縣,癲狂的放聲大笑。
這一局,他確實把陳庚年算的死死的!
前有皇帝、後有祁王。
中間還有個時刻等著放冷箭的倭人。
江縣似乎走上了絕路,陷入了死局。
但——
絕對不是這樣的!!
涼州城,知府衙門。
閉城許久,但仍舊在關注著天下局勢的婁獻,在聽聞此事以後,表情一直在躊躇。
「哥,讓我去吧。」
婁姝清麗的臉上浮現出堅毅:「涼州地理位置關鍵,不能動。一旦你動了,以涼州的名義幫助縣太爺,不僅會給涼州招來禍害,甚至也會給江縣招來更慘烈的打擊。」
婁獻聞言有些驚異:「你去?」
婁姝聞言傲然道:「這數年來,我手底下的人,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的百姓都有。他們都是最普通最普通的百姓,在這亂世裏討生活。但正因為不起眼,這些人可以作為『眼睛』,去定州、寧州、永州乃至金州,盯著我們的敵人。縣太爺如今被圍困到江縣,涼州隻有六千守備軍,全部交給他,也起不到關鍵作用。但他人可以困在江縣,眼睛卻不可以,他一定會需要無數雙眼睛,去分析天下局勢。」
看著短短數年來迅速成長起來的妹妹,婁獻笑的很欣慰。
雖然他很不舍,但最終還是叮囑道:「萬事小心。」
當天,閉城許久的涼州城門被打開。
婁姝趕往江縣。
而一部分曾經流浪來涼州的流民,則是四方散開,重新以流民的身份,朝著各方州城趕去。
不僅如此。
天祝山一戰,那些曾經被江縣人『投餵』過的可憐奴役,那些曾經被江縣人打敗的士兵,還有涼州蒼縣被江縣接濟,開始恢復生機的縣區,被陳庚年解決疫病的定州,甚至遠在金州的內閣老首輔,都在行動。
離開天祝山後,奴役們過的並不好,因為世道很亂,許多人的家都不在了。
就算家還在,可也無力應對高額的糧稅,和強行徵兵。
奴役們過的苦啊。
正因為過的苦,所以不停念叨曾經在天祝山和江縣人相處那幾天的甜。
亂世紛爭屬於權貴。
陳庚年的數次石破天驚出場,迅速在各方權貴當中引發軒然大波。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起初人們並不相信,可很快,定河兩岸的江縣士兵們開始列隊,隨後朝著城外出發。
一個多月前,他們來的時候,無數驚恐的百姓趴在自家門縫裏,神情冷漠的打量他們。一個多月後的今天,他們走的時候,無數百姓依依不捨來相送。
百姓們是不舍。
那麽以應卓為首的一千金州士兵們,則是感到恐慌和迷茫。
「應千戶,陳大人要迴江縣了,他怎麽不帶我們啊!」
士兵們急切的問應卓。
應卓頹然搖頭:「陛下直接下達的旨意,讓我們駐守定州,陳縣令無法帶我們走。」
金州的士兵們都很絕望。
在蒼縣吃過那麽好的軍營夥食,還跟著陳庚年,跟著江縣的士兵們並肩作戰,他們早就不願意再追隨皇帝了,可現在這算怎麽迴事!
「不如我們跟著陳大人去江縣吧。」
「胡鬧!這是違抗皇命,是造反,我們死了不要緊,連累陳大人該怎麽辦?」
「可是陳大人的屬下都叫他主公,我親耳聽見的,陳大人他——」
眼看士兵們越聊越不像話。
應卓嗬斥道:「慎言!」
嗬斥住士兵們以後,應卓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的心情平復下來,迴想著先前和陳庚年相處的點點滴滴。
最後他看向自己這幫從金州過來的兄弟,低聲道:「我總覺得,這事兒不太對。陳大人,不像是會輕易能吃虧的性子,那群江縣人也絕對不是慫包。我們現在既然看不清局勢,那就什麽都不用想,安穩留在這裏,留在定州。至少,我們是跟著陳大人一起,把定州打下來的,他走了,兄弟們就替他看住這座州城。」
對,替陳大人看好定州!
金州的士兵們聞言,眼神一點點變得堅定。
當天,在各方探子們驚愕的注視下,陳庚年帶領江縣的兩千餘騎兵,『神情憋屈』的離開定州。
來的時候,他是何等的風光猖狂,卻不曾想,最後竟然落得這麽個結局。
有人唏噓不已,有人幸災樂禍。
「活該!皇帝哪會看上他這麽個小縣令,用完就把他丟了。」
「新任定州知府已經上任了,我還以為陳庚年能接任定州知府呢。」
「他得繼續迴到江縣做小縣令,聽京師那邊的密報說,還得把縣區裏的火藥武器、騎兵全盤交給京師。」
「這可真是得不償失。」
「不僅如此,他還狠狠得罪了祁王,永州目前擴軍五萬,他再敢猖狂,祁王鐵定不會放過他。」
沛縣。
聽聞陳庚年被皇帝打發迴江縣,祁王一聲冷笑:「目光短淺的東西,當時若是肯歸順於我,也不至於落得今天這個局麵。皇兄那人,做孤家寡人做久了,難不成還真指望他對哪個臣子施捨真心?傳令下去,一旦陳庚年把手裏的騎兵和火藥武器交出去,讓我們的人想辦法去分一杯羹。」
金州。
行宮裏的皇帝聽聞陳庚年聽話灰溜溜返迴江縣,癲狂的放聲大笑。
這一局,他確實把陳庚年算的死死的!
前有皇帝、後有祁王。
中間還有個時刻等著放冷箭的倭人。
江縣似乎走上了絕路,陷入了死局。
但——
絕對不是這樣的!!
涼州城,知府衙門。
閉城許久,但仍舊在關注著天下局勢的婁獻,在聽聞此事以後,表情一直在躊躇。
「哥,讓我去吧。」
婁姝清麗的臉上浮現出堅毅:「涼州地理位置關鍵,不能動。一旦你動了,以涼州的名義幫助縣太爺,不僅會給涼州招來禍害,甚至也會給江縣招來更慘烈的打擊。」
婁獻聞言有些驚異:「你去?」
婁姝聞言傲然道:「這數年來,我手底下的人,三教九流各行各業的百姓都有。他們都是最普通最普通的百姓,在這亂世裏討生活。但正因為不起眼,這些人可以作為『眼睛』,去定州、寧州、永州乃至金州,盯著我們的敵人。縣太爺如今被圍困到江縣,涼州隻有六千守備軍,全部交給他,也起不到關鍵作用。但他人可以困在江縣,眼睛卻不可以,他一定會需要無數雙眼睛,去分析天下局勢。」
看著短短數年來迅速成長起來的妹妹,婁獻笑的很欣慰。
雖然他很不舍,但最終還是叮囑道:「萬事小心。」
當天,閉城許久的涼州城門被打開。
婁姝趕往江縣。
而一部分曾經流浪來涼州的流民,則是四方散開,重新以流民的身份,朝著各方州城趕去。
不僅如此。
天祝山一戰,那些曾經被江縣人『投餵』過的可憐奴役,那些曾經被江縣人打敗的士兵,還有涼州蒼縣被江縣接濟,開始恢復生機的縣區,被陳庚年解決疫病的定州,甚至遠在金州的內閣老首輔,都在行動。
離開天祝山後,奴役們過的並不好,因為世道很亂,許多人的家都不在了。
就算家還在,可也無力應對高額的糧稅,和強行徵兵。
奴役們過的苦啊。
正因為過的苦,所以不停念叨曾經在天祝山和江縣人相處那幾天的甜。
亂世紛爭屬於權貴。
陳庚年的數次石破天驚出場,迅速在各方權貴當中引發軒然大波。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