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已經好久沒這麽熱鬧過了。


    這座死氣沉沉的州城,因為這些江縣人的到來,徹底被盤活了。


    現在提起陳大人,提起江縣的士兵,定州百姓都讚不絕口。


    凡是去看過江縣人搭建棚區房,凡是去看過他們鬧騰著賽龍舟的百姓,都會被這旺盛的生命力感染,然後對生活有了信念。


    怎麽同樣都是人,這批江縣人能活的這麽開心,這麽有勁兒呢!


    住棚區房不用擔心被衙門放棄,有免費的藥物吃,甚至還有娛樂節目。


    哪個百姓會拒絕呢?


    一時間,但凡身體有疾病的,都樂嗬嗬帶著被褥鋪蓋,去棚區房居住。


    走的時候甚至還跟家人說道:「別擔心,我很快就迴來啦。去了那邊,還能近距離看江縣人賽龍舟呢!」


    家裏人才不擔心呢。


    反而交代道:「去了以後有眼色一些,手上也得勤快些,別跟在家裏似的,啥活兒都不知道幹。人家江縣人辛苦蓋棚區房,還忙著曬草藥,熬藥,統計病患,你們病的不嚴重,能多幫忙就多幫忙,聽見沒有?」


    等家裏的病人直唿知道了,才肯把他們放去棚區房。


    這整的都不像是去看病,更像是去走家串戶嘞。


    當然在家的健康百姓也沒有閑著。


    大家相應縣衙的號召,把家裏的病人送出去以後,開窗戶通風,燒艾草消毒,把自家裏裏外外都打掃清理一遍。


    定河棚區房裏的百姓要吃飯啊。


    那些肉啊、饅頭啊,之類的東西,衙門都會來百姓家裏採買。原本定州關閉的集市、街坊也都紛紛開門,把各種貨物往定河兩岸送。


    很多商鋪老闆甚至都不收錢的。


    看起來不可思議,平時大家都罵無奸不商,可人這種生物啊,就是這麽奇怪。疫病能夠摧殘他們,也會讓他們空前一致的團結,用各自渺小的力量,集結起來共同抵抗天災。


    定州不僅變得熱鬧,還變得更加有人情味兒。


    誰家有困難,誰家揭不開鍋,誰家裏病患多忙不過來,隔壁鄰居都會來幫忙搭把手。


    有年紀大的定州人都忍不住感慨:活了快一輩子,就從來沒見定州人這麽團結過。


    至於為什麽,所有的定州人都心裏有數。


    因為衙門裏來了一位陳大人,更因為那群渾身都是勁兒的江縣人啊!


    陳大人並不是一直待在衙門。


    偶爾他也會來視察,帶著差役們,走街串戶去百姓家裏慰問,或者去棚區房裏探望病患。


    凡是近距離和江縣人接觸過的定州人都知道,他們總是三句話不離『縣太爺』,就算是平時聊天,聊著聊著就變成了『縣太爺如何如何』。


    一開始定州人還會覺得奇怪。


    後來就見怪不怪了。


    你要是見過陳大人啊,你也會忍不住把陳大人掛在嘴邊!和陳大人相比,以前那個狗官徐順簡直就是個屁!


    被徐順壓迫那麽久,此時的定州百姓才終於意識到——


    一個好的官員,對於地方上的百姓們來說,是個多麽幸福的事情。


    事實上不僅定州的百姓。


    連定州的富紳,知府衙門裏的差役,包括同知林景福在內,都對陳大人無比敬重,也被陳大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現在衙門裏的氛圍格外的好。


    差役們幹活兒雖然累,可衙門給他們加了月俸,甚至因為最近過於忙碌,陳大人體恤他們,還在衙門開了免費的食堂。


    大家忙活了一天,眼睜睜看著定州城越來越好,越來越熱鬧,自己心裏也舒坦的很吶!


    因為這定州城,是在他們一點點的努力中,變得更加好的。


    雖說每個人都微不足道,可相比於以前被唿來喝去,現在的他們,才是真的在差役這份工作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


    尤其是同知林景福,更是成為了陳大人的頭號簇擁。


    每日嘴上都要念叨著『陳大人』,而且還拿著一個小本本,仔細記錄了陳大人在定州對抗疫病的詳細過程。


    到底是地方官,不懂京城兇險的局勢。


    等定州的疫病穩住,局麵變得越來越好以後,林景福還把自己記錄的東西整理成奏摺,準備上參內閣。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林景福還赧然的把奏摺先遞給陳庚年,說是讓陳大人先過目審批一遍。


    奏摺交給陳庚年的時候,林景福還特地說道:「不知道先前陳大人進京有沒有見過首輔大人,下官年輕的時候,曾經有幸作為首輔大人的門生,得過首輔大人指點。首輔大人不僅是一位好官,還體恤晚輩後生,達濟天下、心繫萬民。若是首輔大人看過下官的奏摺,一定會被陳大人抗疫之事所打動。下官愚笨,生平頭一次見到像是陳大人這般才德兼備的好官,實在為我輩楷模,所以想為陳大人做些事情,至少不能讓明珠蒙塵。」


    林景福是好意。


    但陳庚年其實是有些躊躇的。


    因為他需要時間去發展。


    此時時間剛好過去一個月,距離皇帝約定的三月之期,還有兩個月。


    若是現在把這封奏摺呈上去,皇帝讓他提前交出騎兵、武器等東西,他該如何應對?


    「該來的總會來,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又有什麽區別呢?今日哪怕林景福不主動呈奏摺,定州瘟疫被解決的事情,也瞞不住太久。一個州城,三十萬人口,怎麽能做到完全隱瞞?主公,讓他呈上去吧。」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西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西洲並收藏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