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民眾們要種大豆,陳庚年也攔不住啊。他現在唯一能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盼著婁姝給他送一波人過來。


    隻要人送來,陳庚年立刻就能鬆緩好多。


    胡誌峰聞言狠狠鬆了口氣:「行,那庚年,你看你要不要跟我去廠子裏一趟,我已經收了一批豆子,如今正在抓緊時間磨呢。」


    這個確實要去看一眼。


    「行,我待會兒跟你去。」


    陳庚年點點頭,一抬眼,裴仲也在巴巴看著自己。他嘆了口氣:「裴叔你這個先不著急,我先跟他們說說怎麽收棉花。」


    顧小牛家的婆娘聞言趕緊說道:「縣太爺,我們現在都不敢收,就等著您發話呢。」


    收棉花雖然不是啥技術活,可是個精細活兒,還是個很累的活兒。


    陳庚年走向棉花田,跟他們說道:「最近天氣好,你們都在地裏直接摘吧,我看這花殼都開的很好。你們看,就像是這樣,用手把棉花輕輕拽出來,注意用點巧勁兒,別把花絮都留在殼裏,那就浪費了。還有,幹活兒一定要精細,棉花的葉子枯萎了,那些葉子碎片枯枝敗葉,很容易黏在棉花上,而且棉花本身就容易黏連這些東西。黏上去以後,很難扯下來。這些棉花,是要用於織布或者做棉被、棉衣的,你們前期幹活兒越不精細,後麵就會影響工廠的幹活兒進度。等摘下來以後,放在幹淨的地方晾曬,曬幹了,就可以送去棉紡廠了。那邊會有個脫籽工序,誰家想種棉花,可以去棉紡廠買。當然也可以自己在家脫籽,但這個用手脫的話會很繁瑣。」


    顧小牛家的婆娘認真聽著。


    等聽完以後,按照縣太爺說的步驟開始操作,她手巧,幹活兒也細緻,所以做的很好。


    陳庚年點點頭,讚嘆道:「不錯,你家這片摘出來以後,可以打個樣,以後讓他們都來瞧瞧。」


    顧小牛婆娘有些不好意思,但臉上是止不住的笑容。棉花能收了,她家又能賺上一筆了!


    有縣太爺發話,縣區內眼巴巴盼著的民眾,都開始收棉花。


    這段時間,時不時有人坐著驢車,把大豆、棉花往北邊廠子裏送,出來的時候,笑的眼睛都眯起來。


    人們便一臉羨慕。


    「哎呦!這肯定是賺錢咯!這棉花跟大豆,都是好東西吶!等到明年,我家也得種點!」


    當然,種棉花、種大豆,是明年的事情了。


    今年還為時過早,現在整個江縣都眼巴巴盯著棉紡廠跟磨油廠呢!


    「聽說再過些天,豆油、豆腐、豆皮、棉花布、棉襖、棉被等東西,就能在商貿街開始賣了!到時候咱都得去嚐嚐鮮吶!」


    「我早就饞那豆油很久了,聽說價格比豬肉便宜多了,隻要五文錢一斤豆油!」


    「豆腐和豆皮我也想嚐嚐!」


    「我怕冷,我想買件襖子。」


    「啥時候開始賣啊,急死了!」


    「9月1號!那天商鋪新街正式開始全部營業。縣衙知道大家都想買東西,特地停工休沐一天,都提早去排隊啊!」


    這日子好了,花錢也利索,看見新奇的,都想買來嚐嚐鮮。


    所以人們都在眼巴巴盼著。


    另一邊。


    裴寶來等小子們,在軍營裏被苦訓了三個月,好不容易獲得了一周的假期。


    一幫小子們走出軍營,表情恍如隔世,他們身上的衣服早就皺皺巴巴,一個個灰頭土臉的,但神情卻莫名堅毅。


    大家結伴進城,等瞧見縣城現如今的模樣以後,嘴巴都張得老大,神情呆滯。


    老天吶,三個多月沒出來而已,縣城都發展成這樣啦?


    【作者有話說】


    推薦基友的文——《流放後我靠種田位極人臣》 已肥,可宰殺。作者:孺人,:7928545


    安南作為京城犯事官員常被流放貶謫之地,百姓愚昧貧苦,巫醫肆虐,流民盜寇橫生。


    不巧,農科技術人員韓徹穿越了,還穿到了一個剛被流放到安南任職,即將病死的縣令身上。


    麵對愚昧又貧苦的百姓,極度缺乏耕牛開墾的荒礦土地。


    韓徹嘆了口氣,隻能擼起袖子開幹。


    教化!扶貧!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結果搞著搞著,歷來還有「一去一萬裏,千去千不還」駭人傳聞的安南,突然間聲名鵲起。


    那裏盛產的各種特產,皆引得人們爭相搶購。


    無數商者因此不懼路途遙遠與艱辛,千裏迢迢奔赴安南行商。


    其中白糖更是與茶,鹽,鐵一道,被並為朝廷管控的重要戰略物資。


    自此,韓徹這個名字,重現朝堂。


    再後來,韓徹更是憑藉著幫扶百姓種田扶貧,一路殺迴京城,位列人臣。


    後人雲:韓公善經濟,貨通天下。民不知貴,而國富矣。


    第90章 090


    ◎日新月異的發展,美食布匹行業革新,震撼到呆滯的流民們。◎


    也不怪裴寶來等人呆滯, 因為現在的縣城,真的完全大變樣!


    三個月前,縣城雖然也算熱鬧, 可哪裏會熱鬧到這種地步啊,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忙碌的工人……推泥沙車的、蓋房子的、扒房子的、挖汙水溝渠的、埋陶管管道的,還有走街串戶叫賣的商販!


    這個曾經清冷貧瘠衰敗的縣城,像是被注入了新的生機,徹底活了過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西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西洲並收藏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