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六月註定是江縣豐收喜悅的季節。


    人們驚嘆議論著縣衙的大動作,與此同時,經過五月份陽光的暴曬,地裏的糧食終於到了能收割的時候。


    而這次的糧食產量,比去年的三百多斤更誇張,很多人家地裏的糧食,都穩穩衝破了四百斤!


    大夏天的,天氣熱的不行,人們一個個累到汗流浹背,但臉上都是止不住的笑容。


    新一茬糧食下來了,兜裏馬上又要有錢了。


    縣衙還在搞大動作,各種招工,再去幹半年活兒,到時候肯定能賺到蓋房的錢!


    縣太爺可是說了,水泥路隻會修繕到村口。


    要是想村子裏都鋪上水泥路,那就得各個村子籌錢,到時候縣衙會報銷一部分,但大頭還是得村裏自己出。


    但這也架不住村民們心裏想要水泥路啊!幹淨,平整,還漂亮,誰不稀罕?


    聽說已經有村子開始商量著,到時候全村鋪水泥路了,不僅村裏舖,家裏院子裏也得鋪上吶!哎呦,真是想一想都覺得心情好。


    最近,李家村也在忙著收割糧食。


    可問題是,李泉被關在了軍營裏,張阿花的養豬廠最近忙著出第二批豬肉,她忙啊!忙到根本顧不過來!


    還好今年有麥釤,村子裏的麥地,都是統一收割的。


    因此這天,張阿花在廠子裏忙完以後,請了一天假著急忙慌往家趕。走到田埂上的時候,遇見同村的嫂子站在地頭一直笑,張阿花用草帽遮住太陽,扯著嗓子喊道:「嫂子,隔老遠都看著你在那兒美呢,收了多少糧啊?」


    那嫂子得意道:「剛脫了一畝地出來,整整四百一十斤!」


    哦豁,這麽老些!家裏怕是要堆滿糧食了吧!


    張阿花正準備驚嘆呢。


    另一邊地裏,李福從麥田裏鑽出來,急切道:「阿花,我就說聽見你聲音了。趕緊的,麥子割到你家地裏了,你人趕緊過去,把錢給了當場就給你割,要不然得把你家跳過去排在最後了!」


    村子裏統一收割糧食就是這樣,輪到哪塊地先給錢,給了錢幫你收割,要是人和錢都不在,那就隻能等到最後了。


    張阿花聞言拔腿就跑:「福叔,你讓他們等等,哎呦,我這緊趕慢趕的,累死了。」


    田地裏有同村人打趣她:「張廠長大忙人,忙著在廠子裏撿錢,地裏的糧食都不稀罕了。」


    聽見這話的人都在笑。


    張阿花邊跑邊迴嘴:「你再瞎說,今晚去你家吃好的,昨兒個我路過你家,瞧見你家殺雞呢,還故意擱屋裏,生怕別人瞧見。」


    那人被懟的臉色一紅:「你什麽鼻子啊,這麽靈光。」


    糧食收成好,所以大家都開心。


    田地裏到處都是笑聲。


    張阿花也顧不上拌嘴,緊趕慢趕來到自家田地。


    她旁邊上一家田地都快割完了,那麥釤是真厲害啊,往麥田裏對準一大片麥子就這麽一切割,大片大片的麥子被網兜網起來,整整齊齊被運送出去。


    「哎呦我的娘,這是真方便啊。」


    張阿花站在田地頭,交了割麥子的錢,看著自家田地裏的麥子唰唰唰被收割完,心裏那叫一個美啊:「這要是擱以前,哪敢想?瞧瞧現在,我張阿花也享受一把地主婆的滋味,連收麥子都不用自己親自動手啦。」


    還真是地主婆待遇!


    不僅李家村,這些天江縣各個村子都是這麽收割麥子的,不僅比往年輕鬆,收成還多的嚇人,基本都在四百斤出頭!


    糧食收上來以後,晾曬、裝袋,然後又是大家喜樂聞見的『交糧稅』環節。


    好笑的是,今年村子裏的人都搶著去縣衙交糧稅。


    「去年我在縣衙吃了一次白麵窩頭,那滋味,到現在還記得!」


    「瞧你那點出息,家裏這麽多糧食,你自己做啊。」


    「那不一樣,縣衙的更好吃!」


    「咱還是老傳統,帶點好東西給縣衙送過去。去年家裏窮,看你們都送,我都沒好意思張口。」


    「哈哈哈哈哈已經有村子去送了,縣衙門口擺的都是好東西,縣太爺怎麽喊都沒用,這幫人放下東西就跑。」


    「我也想去交糧稅!想去看看縣太爺,想讓他知道,咱們都是因為他,才能有了如今的好日子。」


    「對對,大傢夥兒其實心裏都是這個意思,要不能這麽多人往縣衙送好東西呢!以前家裏窮,吃不飽飯,見天兒讓縣太爺操心給咱處理麻煩。現在日子好啦,收成這麽多,咱不給縣衙帶麻煩了,咱帶點糧食,帶點好的、帶點收成的好兆頭跟開心,去找縣太爺說道說道。」


    一時間,各個村子推著糧車,大家喜滋滋趕去縣衙。


    倒也不為別的,就是想讓縣太爺親自看看,咱江縣這日子都好起來啦!


    第87章 087


    ◎幸福到落淚的涼州農民,大豆棉花成熟,陳家軍。◎


    又到新一年收糧稅的時候。


    相比於去年, 今年衙門人手充裕,新縣衙的糧倉也經過重新修繕,不會再出現糧倉被塞滿導致糧食放不下的尷尬情況。


    丁晴收了三四個徒弟, 又有流放村來的兩位廚娘幫忙,眾人齊上陣,在衙門外的平整水泥路上支起六七口大鐵鍋。


    現在不用燒柴火了,一個煤爐子都能輕鬆搞定,方便又幹淨, 而且煤塊火勢旺盛,一鍋飯很快就做好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西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西洲並收藏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