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忙碌到炸的一天,對不起對不起,晚了這麽久才寫完!這個土法煉焦製作氮肥的辦法,我是從知乎大佬的迴答裏查到的資料,太強了。


    第80章 080


    ◎一板車高級人才來投奔,江縣技術革新!◎


    按照江縣目前的情況, 化肥大概率是做不出來的。


    陳庚年跟孫元河沒聊出個結果,隻能另想解決辦法,或者把這事兒暫時推後。


    但讓他發愁的是, 化肥這事兒,連推後都做不到。


    第二天,顧家村的村民來縣衙,表情一臉驚慌:「縣太爺,我家地裏的大豆, 還有棉花,葉子都開始泛黃了!」


    陳庚年臉色一沉,趕緊跟過去查看情況。


    這個顧家村的村民叫做顧小牛,當時陳庚年就是在他家的田地裏,給其餘解除勞作契約的佃戶們演示種植大豆和棉花。


    這兩樣農作物, 是接下來江縣經濟發展的重要關鍵, 絕對不能出差錯。


    而且民眾們對於新型經濟作物本就處於一個觀望狀態,要是這兩樣農作物出問題, 接下來誰敢種植?


    事實上, 顧小牛來縣衙的時候,都已經在家裏和婆娘抱頭哭了一場。


    他跟鄉紳解除了契書,家裏隻有兩畝劣田,勉強可以用來種莊稼。新開墾的六畝田, 全都種植的大豆棉花。


    這代表著接下來一年, 他們家隻能靠著這六畝地的收成過活。


    要是這棉花大豆出了問題——顧小牛單是想一想,都覺得頭皮發麻。


    顧家村。


    顧小牛家的田地外麵, 好多村民前來看熱鬧, 顧小牛的婆娘在默默掉眼淚, 其餘人看的很是唏噓。


    因為田地裏, 棉花和大豆的秧苗都隱隱開始泛黃,縣太爺正在檢查情況。


    也不怪大家能瞧出這棉花大豆有泛黃的趨勢,旁邊田地施了堆肥的麥苗翠綠翠綠的,還結了飽滿的穗,兩廂一對比,想不注意到都難嘛!


    「縣太爺,我都是按照您交代的辦法,澆水、澆肥樣樣不落。我婆娘天天守在地裏,瞧見有雜草就趕忙拔除。」


    顧小牛的聲音隱隱帶著哭腔:「這是我們倆接觸佃戶契約第一年,總算是能給自己家田地幹活兒了,我們半點不敢偷懶。可,可這秧苗咋還是泛黃了呢!」


    半蹲在田地裏觀察棉花秧苗的陳庚年嘴角露出苦笑。


    他相信,顧小牛夫妻肯定沒有偷懶,這棉花、大豆田被他們照顧的很好。但這兩樣經濟作物,並不是像莊稼那樣照看,就能獲得好收成的啊,它們對土地營養有著更高的需求。


    葉子失綠泛黃,顯然是因為缺少氮肥。


    而這隻是開始,接下來,棉花和大豆的老葉會因為泛黃而脫落,導致植株生長緩慢,甚至影響坐果,結出來的果不僅質量次,而且產量還低。


    看著顧小牛著急驚慌的模樣,陳庚年嘆了口氣:「本官知道,你們夫妻肯定沒有偷懶。這葉片之所以泛黃,是因為地裏缺少營養了。」


    缺少營養?


    顧小牛著急道:「可是我前陣子才上過堆肥!怎麽會缺營養呢?縣太爺,要不,我再上一遍堆肥?」


    陳庚年搖搖頭:「大豆和棉花的情況,跟莊稼不一樣。莊稼最好養活,上點堆肥就能長勢很好。但大豆棉花需要更多的營養,你家這塊地,是才開墾出來的,哪怕用了堆肥,營養還是有所欠缺。你先不要上堆肥了,堆肥上多了不僅沒用反而會燒苗。這樣,最近你試著給地裏再澆些水吧,剩下的我來想辦法,得製造出化肥才能解決問題。」


    安撫完顧小牛夫妻以後,陳庚年急匆匆離開。


    然而,這次縣太爺顯然是沒有把問題解決,於是恐慌開始從顧小牛家,蔓延到其餘一百多位種植棉花大豆的人家。


    一年隻能種植一茬的莊稼出了問題,肯定心裏慌啊。


    就連一些先前打算種植大豆棉花的民眾,在聽說這事兒以後,都在心裏打起了退堂鼓。


    這棉花和大豆,看起來沒那麽容易種植啊。


    離開顧家村後,陳庚年別無他法,隻能硬著頭皮再次找到孫元河:「孫叔,情況有變,咱們不能等下去了,先試試自己做化肥吧。」


    不試試的話,總不能看著這些棉花大豆完蛋。


    孫元河也是個豁達性格,當即點頭:「行,那咱先試試。」


    陳庚年決定先用土法煉焦來試試。


    這個其實很好做,上輩子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很多農村都會自己土法煉焦。挖個深坑用磚砌成磚坑窯,然後把煤塊丟進去點燃,再用磚、土蓋上就可以了。


    但尷尬的是,人家土法煉焦,是要焦炭去冶鐵炒鋼的,陳庚年需要的是裏麵的氨氣!


    沒有導管裝置,怎麽將氨氣引出來?更別說這種土法煉焦,甚至都無法將氨氣存留住。


    硫酸的煉製也出了問題。


    因為這玩意兒是有腐蝕性的,把綠礬放進鐵鍋裏煉製,完全行不通。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江縣地處西北幹旱區,像是這種旱區山林裏,最容易產生綠礬,沿著煤礦區一陣搜索,就能找到綠礬礦。


    製造技術有了,原材料有了,可就是缺專業人才,死活搞不定!


    陳庚年喊上鐵匠鋪的師傅、磚瓦窯的工匠,跟孫元河幾人折騰了好幾天,最後也沒搞明白。


    他覺得這樣下去肯定不行,得找富先生去涼州引進人才,要不然真的來不及了。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西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西洲並收藏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