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種子是不能直接播種的。


    要挖一個『育苗田』,育苗田裏的土需要十分肥沃的土,但種子不能直接上堆肥,因為會影響發芽。所以需要在育苗田裏放幾筐菜園土作為基土。


    種植下去以後,要像是種菜那樣,給育苗田上鋪一層麥梗,保證育苗田地的溫度,這樣種子才會發芽。


    但是大豆的種子太脆弱了。


    麥梗不能一直蓋著,早晚都得通風,因為太暖和了會把豆種子給燒死。等幾天後,僅僅翻開麥梗都不行,還得拿著扇子,手動通風。


    這樣等大豆後麵出苗以後,再用小鏟子把豆苗挖出來,一株一株移植進地裏。


    現代社會種植大豆其實不用這麽繁瑣,可以直接在地裏栽種不用移植。但這個落後的古代,土地肥力不夠,為了後期大豆的生長,隻能這樣前期小心嗬護著。


    聽到這麽繁瑣且離譜的種植辦法,周圍的民眾們直咂舌。


    乖乖,這大豆這麽金貴,還要給它扇扇子嘞!


    「想要有個好的收成,肯定得費更多的功夫。當時大江村人種植紫雲英的時候,也是十分辛苦,三天兩頭都要殺蟲澆水。」


    陳庚年笑道:「當然,大豆沒有紫雲英那麽嬌貴,但該忙活的還得忙活。等豆苗移植進地裏以後,至少要再上兩到三次堆肥,不然到時候會影響不良,結不出來豆子,全都白忙活一場。等以後天熱了,要注意給豆苗灑水,注意別讓豆苗曬枯萎了。除此之外,除草和除蟲也都比莊稼更麻煩,地裏的草一定要除幹淨,否則豆苗的營養會被搶走。至於農藥,先前我們研發的那幾種除蟲的藥劑,基本上都得輪流在地裏澆灌,到時候如果有別的害蟲殺不死,我們再來想新的辦法。」


    這僅僅是種植大豆。


    種植棉花,就更繁瑣了!


    棉花一樣也要育苗,但在育苗之前,準備工作更多。


    棉花種子要先在陽光下曬一兩個時辰,然後在上午辰時的時候,用三開一冷的溫水,浸泡種子半個小時。所謂三開一冷,就是要用三分之二的熱水和三分之一的涼水混合後的溫水。


    半個小時後,溫水溫度變低了,在裏麵加入草木灰,浸泡四個時辰。現代社會用的是多菌靈,這個古代沒有,所以隻能用草木灰來代替,作用是殺菌。


    等四個時辰以後,把棉花種子撈出來洗幹淨,再用溫水稍微加熱一下,用紮了孔的麻袋將種子裝進去,再把麻袋放進鋪滿麥桔梗的筐裏,上麵再用一層麥桔梗牢牢蓋嚴實。此後七八個時辰內,每隔一個半時辰,給種子翻一次麵,防止種子被燒死。


    反覆翻麵四五次,七八個時辰過後,這些棉花種子就會出芽了。


    接下來的步驟,就個大豆類似,將出芽的種子種進育苗田裏,等棉花苗培育好以後,就可以移植進地裏了。


    棉花大豆和莊稼不一樣,相對來說很嬌貴,需要更肥沃的土壤。


    因此,先前開墾完荒地,灌水洗完鹽以後,陳庚年就讓他們在土壤裏施加了堆肥,這算是土壤基肥。


    等到後麵移植秧苗以後,還要追肥。


    除此之外,棉花不像是大豆,要保證大量光照,因此哪怕是澆水,都得很小心。


    當然除蟲除草更是少不了。


    也就是說,種植大豆棉花的這群人,從開始種植到收割,都要勤勤懇懇在地裏忙活。


    一開始,別人還羨慕這群結契就能種上好東西的佃戶。


    可看他們跟著縣太爺忙活了整整一天,最後棉花還得熬夜守著出苗,一個個都覺得頭皮發麻。


    娘嘞,相比於種植莊稼,這也太繁瑣了!


    但從這一點看,老天爺也是很公平的。


    想要賺更多的錢,肯定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啊。


    就顧家村這幾畝地,陳庚年跟著忙活了兩天,才算是把種子都放進育苗田裏。


    又足足等了一周,秧苗長結實了,才能往地裏移植。移植的時候,還得提著水桶,一株苗澆一瓢水。


    他們這邊忙的熱火朝天。


    許多江縣人也都陸續聽到了風聲,大家茶餘飯後,或者在田地裏除草打藥的時候,都在談論棉花和大豆這兩樣新奇農作物。


    「聽縣太爺說,那大豆能榨油,棉花能織布!」


    「對對,我也聽說了,我還親自跑過去看了呢。乖乖,那種植起來麻煩的很,跟紫雲英似的,相當於在地裏種了一地的爺,天天都得小心伺候著。」


    「哈哈哈哈,但是伺候好了,能賺大錢嘞!我家婆娘說了,要是那棉花大豆真有那麽神奇,明年我們也種。」


    「我家地裏都忙不過來,男人在廠子裏上班,就不種這麽麻煩的東西了。但等到秋天的時候,是不是咱們都能吃上豆油,穿上棉布衣裳了?」


    「肯定的!咱們自己村子種植的東西,都便宜。你看看大江村的磚,還有縣前村的布,都便宜又實惠。」


    「哎呦,那我就眼巴巴等著這豆油了,到時候嚐嚐這東西是不是真的跟豬油一樣香。想想縣太爺說的,以後頓頓都能吃上炒菜,我這心裏就覺得美呀。」


    「我冬天怕冷,要買件棉花衣裳!」


    正是四月初,春風拂麵,陽光正好。


    地裏的秧苗十分翠綠,有的已經開始結穗,人們在田地裏勞作,聊著這些好事情,心情那叫一個好啊。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西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西洲並收藏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