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聽他娘哆嗦著說道:「娘好像瞧見縣太爺了!」


    李泉聞言眼前一黑。


    救,他怎麽把這事兒給忘了!


    今天縣太爺休沐,應該是陪著爹娘來逛街來了!要是讓縣太爺看到,自己獎勵給差役們的節禮,被偷偷拿來街上售賣,這得多要命啊!


    母子倆哆哆嗦嗦躲在人群裏,跟做賊似的。


    等了許久,張阿花才說道:「走過去了,縣太爺身邊跟著陳老爺和陳夫人,人這麽多,他應該是沒瞧見咱。你快走,我把東西帶上,換個位置賣。」


    說完後,張阿花用麻布卷著一堆貨,著急忙慌溜了。


    李泉正準備攔,肩膀被人從後麵勾住,下一刻就聽胡銘氣喘籲籲說道:「泉兒,街中位置你去頂一下。丁晴那邊的生意實在太火爆了,人多到有些控不住。」


    李泉倒抽一口涼氣,心裏慶幸胡銘沒有瞧見自家老娘,嘴裏應道:「行,我馬上去。」


    隨後,他一路艱難擠進人群,往街中區趕。


    但這個時候,街中區已經徹底堵死了。


    縣衙的丁晴廚娘,前些日子因為做饅頭、花卷、雞蛋麵糊湯,在民眾中打響了名頭。


    今天,她在街中區支了一個攤位。


    攤位上,有四口大鐵鍋。一個油鍋裏炸茄盒,一個鐵鍋裏煎蘿蔔絲餅,還有一個鐵鍋裏做茄丁臊子,最後一個鐵鍋裏煮麵。


    因為活兒太多,人手不夠,丁晴還把姐姐王氏、以及姐姐的婆母喊來幫忙。


    就這都忙不過來!


    茄盒的香味、蘿蔔絲餅的香味、茄丁臊子的香味互相混合。


    那近乎霸道的味道,凡是在街上路過的,無不瞪直了眼,路都走不動,瞧著那攤位直流口水。


    還有更王炸的!


    在丁晴的食攤外麵,擺放著幾個用草紮的靶子,上麵插滿了山楂做的糖葫蘆!


    這當然也是縣太爺的手筆。


    把野山楂洗淨了,兩頭用刀子剜除,用削尖的木籤剔除山楂籽兒,順便串起來。然後,把白糖放進鍋裏炒成黏糊的糖漿,最後再把糖漿裹在山楂串上。


    山楂的酸,被糖漿的甜盡數中和,吃著酸酸甜甜的,那個滋味,真的一絕。


    而且擺在攤位前的糖葫蘆,顏色鮮紅誘人,任何路過的小朋友,都無法抵抗這種誘惑!


    別說小朋友,連大人看了都饞得慌。


    「娘,我要吃糖葫蘆!」


    「嚇!兩文錢一支?這麽貴!」


    「還有那個蘿蔔絲餅,小小的一個餅,竟然要一文錢!但吃起來可真香啊。」


    「茄盒兩文錢四塊,裏麵裹著的全都是肉!」


    「要我說,最好吃的是肉末茄丁臊子麵,滿滿一大碗麵,不僅有肉,那麵都是小麥精麵粉做的,香啊!」


    大部分人們都在吐槽價格貴。


    可偏偏也是邪門,這麽貴的東西,丁晴那攤位上,人一直都是爆滿。


    其實也正常。


    江縣的集市,在好些年前都已經停了,人們甚至忘記上一次趕集買東西是什麽時候。


    前些天,大家剛收穫了一場大豐收,家裏目前都不愁餘糧。


    如今瞧見好吃的,可不就會報復性消費,跟著奢侈一把嘛!而且,丁廚娘做的東西是真好吃啊!衝動消費在什麽時候?可不就在這種人多的時候嘛!瞧見別人吃,你不眼饞?


    邵芙蕖也眼饞!


    因此她幹脆拋下丈夫、兒子,去丁晴的攤位上點了一碗茄子肉丁麵,還加了一份茄盒。


    陳老爺也饞的不行,可還惦記著大江村的紫雲英秸稈呢,於是最後隻好買了兩串糖葫蘆,跟兒子兩人,一人分了一串。


    丁晴太忙,甚至都沒發現縣太爺悄悄來過。


    昨天糖葫蘆剛做出來的時候,陳庚年在縣衙已經吃過了。


    可這會兒還是想吃。


    他上輩子小時候生在農村,生活貧苦,所以特別羨慕別家小孩吃這種零嘴兒。再後來爹娘相繼去世,他被送去福利院,就更沒機會吃上這些了。


    等再後來長大了,自己考學成功,也做了兼職賺錢,每次在路邊瞧見糖葫蘆,都忍不住想要買一串。


    人吶,總是會對小時候得不到的東西耿耿於懷。


    現在,他和陳申父子倆一人拿著一串糖葫蘆,走在熱鬧的街道裏。


    山楂酸的讓人倒牙,但偏偏又有糖漿的甜,一邊酸的不行,一邊又甜的舒坦,兩種味道中和,再加上走在這熙攘的大街上,被周圍許多艷羨的目光盯著,頓時就覺得,這冰糖葫蘆好吃了一萬倍!


    一根冰糖葫蘆下肚,陳老爺還有些意猶未盡。


    但再往前就是大江村人的紫雲英攤位,於是陳老爺將手中的木籤棍丟進路邊專門放置的垃圾桶裏,隨後用手絹細細擦幹淨嘴角,這才朝著前麵嚴肅走去。


    半點沒有剛才吃糖葫蘆被酸到齜牙咧嘴的模樣。


    陳庚年沒跟過去,他作為縣太爺,去了那邊難免要引起騷亂。


    愜意的咬了一口糖葫蘆,陳庚年一個轉身,剛好跟同樣在咬糖葫蘆的富春老先生對上視線。


    富老先生被酸的正在齜牙,瞧見縣太爺,沉默片刻後,正色道:「縣太爺出來微服私訪,考察民情?不如草民陪您?」


    不愧是少年雄主啊!


    無時無刻都在關心民情,心繫百姓。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西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西洲並收藏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