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哪怕大家不想種草, 最後還是答應了縣太爺。


    靠近沙地的耕田雖然貧瘠, 長出得糧食收成也不好,但隻要開採出來,那以後就是屬於他們的田地了啊!


    每個人三畝地。


    以後隻要努力,肯幹, 一定能填飽肚子, 比給狗鄉紳當佃戶強多了!


    而且縣太爺那麽厲害,發明了耕犁、耬車, 這可都是節省力氣、節省糧食的好東西。


    縣太爺走的時候說了, 開荒工作繁重, 縣衙的耕犁免費讓他們用哩!


    「那個曲轅犁, 我給林老爺幹活兒的時候用過,乖乖,比鋤頭好使一萬倍!」


    「還有耬車,一畝地節省二十斤糧食,出的秧苗還翠綠!」


    「縣太爺本事大,咱聽他的,好好開墾荒地,以後絕對能過上好日子。」


    「縣太爺說了,咱們的荒地裏,能挖十條坎兒井,到時候咱們都能喝上冰涼的雪水,莊稼也不會旱死。」


    佃戶們日子窮。


    不僅吃不飽,住的也是破破爛爛的草棚,夏天不僅悶熱,草棚腐爛,還滋生黴菌和各種蚊蟲。


    但大家都習慣了。


    晚上,髒兮兮的一群人擠在草棚裏,小心翼翼的憧憬著未來。


    一個麵色枯瘦的小孩窩在草堆裏,不停撓著發癢的胳膊,臉上帶著濃濃的艷羨:「今天我路過石門村,看到他們在打坎兒井裏的水,說是迴去洗澡。我好幾個月都沒洗澡了,身上癢的厲害,還長了很多紅包。我阿媽說,這個包就叫做疥瘡。縣太爺要我們種的那個草,如果真能治疥瘡就好了,我實在癢的難受。」


    這小孩,是田大山的兒子。


    聽到兒子的話,田大山心疼的幫他撓胳膊,安慰道:「小栓子,再忍忍。等荒地開好了,咱們也挖坎兒井,到時候洗洗澡就好了。」


    江縣常年幹旱,人們活的窮苦,誰家能天天洗澡呢。


    而且這個時候人們沒有建康意識,對病理也完全不懂。什麽感染,什麽癢,什麽皮膚潰爛,都是小事兒。不用看病,就是髒了,洗洗澡就幹淨啦。


    其餘的大人們聽到小孩的話,都沒有搭腔。


    但大家各自的眼睛裏,還是忍不住流露出一絲絲期盼。


    如果那個草籽,真的跟縣太爺說的那麽神奇,那將來等收割了以後,肯定能賣錢,大家或許真的不用餓肚子,也能有錢蓋房子!


    -


    佃戶們都是吃苦耐勞的性格,既然決定開墾荒地,第二天就熱火朝天開始幹活。


    他們動靜大,很快整個江縣都知道了,縣太爺帶著一百餘佃戶,在石門村北邊開墾荒地!


    聽到這話的人,無不瞪圓了眼睛。


    「石門村那邊都是沙地,開墾出來能種田?」


    「畢竟一百多人要活命啊,總得給塊地。」


    「哎呦,真是苦啊,那幫鄉紳老爺忒不是東西。」


    人們唏噓不已。


    但也隻是唏噓,沒人真對石門村附近那鬼地方的沙地感興趣,連最喜歡湊熱鬧的人,都懶得去看。


    因為大家也都在忙。


    特別特別忙!


    忙著尋找水源,忙著挖掘坎兒井,忙著挑水澆地。


    甚至忙著四處打聽,誰家母豬要下崽了,好去買個豬崽迴來養,等劁了以後,將來賣個好價錢。


    因為豬崽市場火熱,供不應求。


    到最後誇張到,誰家有適齡的母豬,都會被先預定上。


    因為母豬遲早就是要產崽的嘛!


    曲轅犁、耬車播種機、坎兒井、劁豬。


    縣太爺的一項項發明,算是初步把江縣這個窮苦地方給『熱』了起來。


    在這種初步開始發展,百廢待興的階段,人們就是容易亂。


    放眼望去,一片生機勃勃的亂。


    別人挖井,我也要挖!


    你們村挖兩條,我們村就要挖三條!


    你家養豬,我也要養!


    你說我不會養豬,以前沒養過豬?沒事兒,我學著養!


    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期待的笑容,大家看似都很忙,但其實完全是沒有思路的忙。


    跟風就對了!


    不僅是江縣的民眾,包括鄉紳老爺們,也都在跟風。


    連陳申和裴仲兩位老爺,最近都在合計著,多養幾頭豬崽,其餘老爺們就更不用提了。


    縣衙也在亂。


    劁豬培訓課,鑿井挖渠培訓課,每天都會引來很多人旁聽。


    坎兒井挖掘之前要報備,評估安全係數,差役們得到現場確認位置。


    誰家的豬劁過,定期還得做複查確定安全。


    除此之外,耕牛醫治,藿香正氣湯分發,播種機、耕犁售後維修等等,都得人去忙活。


    這本來就事兒多,結果縣太爺突然宣布,想要一個完整清晰的江縣地域圖,最好能具體到每個村那種!


    還得來一次人口普查,要把江縣每一個人都登記在冊。


    這兩件事還可以緩緩,但第三件事兒絕對不能緩——開荒!


    石門村北邊,得盡快開出三百畝的耕田。


    衙役們得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去丈量土地,分割、分配耕田,登記在冊,還要確定耕田周邊的環境安全。


    毫不誇張的說,忙啊,真的忙瘋了!


    每個人似乎都忙的腳不沾地,一個人身上至少背著好幾件事情。


    但陳庚年翻看著工作總結報告,就知道這群人是在瞎忙。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臨西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臨西洲並收藏小縣令被迫登基[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