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烈的父親是老三董周,其父與其他幽門四虎實際上是堂兄弟關係。
五虎的上一輩是兩兄弟,兄長在一次宗門危機中與敵力戰同歸於盡,保住了宗門,弟弟承接了幽刀門的衣缽。為感念其兄長的奮不顧身,便將其還在垂髫之年的獨子,也就是老三董周養在了膝下,五兄弟成年後對外均宣稱為幽門五虎。他們的父親病故後,次子董商就任了門主。
老大董夏生性淡泊,除了鑽研暗器刀法以外對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為尋清靜在宗門之外另建一宅自住,取名“鑄兵閣”。收了弟子八人,個個隻愛打造飛刀,精研暗器技法,雇傭的雜役也是最多,光鑄鐵爐便立了十座,幽刀門人所使用的暗器基本都委托給老大的弟子給幫忙打造。
老二董商任門主近二十年,幽刀門下弟子大半出自其門下。老三、老五跟隨門主打理門中事務,這三人算是幽刀門的核心人物。
老四董秦比較特殊,五兄弟中以他武功最強,見識也最高,可惜誌向不在江湖而是仕途,很早便脫離家門入邊關從軍,如今累積軍功做到了幽州折衝府郎將,算是在家門口做了官。如今已是除了門主之外,最受弟子們愛戴的宗門長輩。
董烈是老三董周的獨子,武學天份極高,在幽刀門年輕一代弟子中暗器和功法均名列前茅。行弱冠禮時在宗門的大比武中得了第一,為此大伯董夏特意為他打造了一十二把輕羽飛刀作為獎勵。
董烈年少時有過一番奇遇,外出打獵時曾迷失在森林裏,饑寒交迫時就靠撿食野果為生,無意中挖出了一株千年血參,吃過之後不但身輕如燕,內力修為更是一日千裏。返迴宗門後便異軍突起,常常是暗器一出手便所向披靡,引得無數師兄弟的嫉妒或崇拜。
兩年前董烈終於闖過了由掌門親自把守的出師關——闖關人以暗器、輕功還有劍法挑戰掌門,撐過了規定的招數就算闖關成功——便有資格出師曆練。
本來幽刀門主攻的是飛刀不以內功見長,但董烈闖關時因內力雄渾反倒輕鬆過關,成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成功闖關者。連董商事後都咋舌感歎:“此子武功之強將來必蓋過五虎。”
由此燕州武界才傳出一句點評,“幽門五虎不如一刀”,這“一刀”說的就是董烈了。
下山曆練前的一個晚上,大伯董夏將他叫到鑄兵閣的密室,悄悄授了他一柄壓箱底的救命飛刀,所以他實際上有一十三柄飛刀。
由於幽刀門對門下弟子的嚴苛要求,使得要麽最終闖關成功的人年歲已長,早沒了江湖曆練之心,要麽有心揚名立萬的年輕人卻始終闖不過掌門這一關出不了師,所以幽刀門門人雖多,但江湖之中卻很少看到他們的身影。
董烈自從出道以來,兩年時間闖出了極響的名號,不斷挑戰江湖中的成名高手,並且出手狠辣不留餘地,尤其是飛刀絕技震撼武林,常常是飛刀一出對手便應聲而倒。迄今為止他最多放出過六刀,便將一極負盛名的高手逼得棄劍投降。
他喜用镔鐵折扇,人又生得俊朗瀟灑,穿衣打扮恍如宰相家的公子爺,於是得江湖綽號“輕羽公子”。
龍潛也將自己的身世做了介紹,考慮到有可能涉及到推事院,故而隻是大致地提了一下,把涉及仇恨的內容摁下不提。
兩人坐在漁棚裏聊得很投機,不知不覺已經夕陽西下。
龍潛從懷中摸出那柄輕羽飛刀道:“董兄,這柄飛刀物歸原主。吾曾接過幾個名家的暗器,若光以單個暗器的威力而言,當屬輕羽飛刀最讓人恐懼。”
董烈接過飛刀很是感慨,說道:“不是在下要奉承道長,吾自信暗器的功夫當可百發百中,沒成想還是道長棋高一著,在距離不到三尺的情況下,不但成功避開還將飛刀繳獲。你可知彼時吾見你手握此刀,幾乎就想撒腿就跑,那時最最後怕的人是吾。”
說完兩人都持手大笑起來,這一笑竟然讓兩人心中都升起了惺惺相惜的感覺來。
龍潛很鄭重地道:“江湖之中盛傳暗器功夫者首推三家,一者不良人歸家,這一門的暗器手法以‘多、詭、變’著稱。二者燕州幽刀門,若吾所料不差貴門應是以‘快、靜、準’享譽。三者江南妙幻宮,吾尚未接觸過但據傳是以‘狠、毒、小’稱雄。”
聽到龍潛評說這幾家暗器的特點,董烈極是認真,畢竟這是他賴以成名的法寶。要知道愈是同行愈是關注彼此功法的特點,隻有了解得透徹才能確保萬一將來對陣時可立於不敗之地。
董烈不由得扼腕歎道:“道長見事極準,一語點破幽刀門暗器特點。按說其他兩家吾是一定要去切磋一番的,可惜妙幻宮行蹤詭異,江湖之中無人知其宗門所在。不良人歸家有官家身份不宜直接上門挑戰,這幾乎就是吾兩年來的唯一憾事,沒想到今日先得到你的點睛之語了。”
其實這些見解有些是得自與歸喬鬆的交流,歸家所經曆的人和事較多,於江湖大多門派的功法很熟悉。另外就是來自於師父白雲子和師祖曾經留下的對天下武林各派武功的點注,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來自自身的感悟,歸家和幽刀門的暗器龍潛都已經打過交道了。
龍潛道:“歸家暗器並無強勁的內功心法支撐,雖然難躲威力卻不強。就你兩家而言若是單論獨一枚暗器的威力,確實以你輕羽飛刀為最。”
董烈很清楚這是得益於年少時服食過那株千年血參的緣故,不但使得自己內功厚實無比,還能緩解各種毒素。
略一沉吟調轉刀柄說道:“能得道長如此讚譽這般推崇,實在有些惶恐,在下鬥膽將這柄輕羽飛刀相贈。另外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如蒙不棄願與道長義結金蘭,換帖成為兄弟,從此江湖之中永相扶持,不知意下如何?”
龍潛也很是欣喜的道:“能與董兄結拜貧道求之不得,但這飛刀是兄長的成名兵刃,吾若收取了既名不符實也讓兄長的暗器不足十二柄之數啊。”
“無妨,至今還未有能讓吾射出第七刀者,此刀既然能被道長第一個接住,就隻當是咱們兄弟不打不成交的一個見證。”
“既如此小弟卻之不恭了。”龍潛接過飛刀道,“隻是兄長如此厚禮,小弟,囊中羞澀無以迴饋......”
“哈哈,為兄年庚上要癡長幾歲,本就該結拜之後有拜禮奉送,這輕羽飛刀權當充數好了,倒是為兄占了好大的便宜。要不然......為兄在此運功鞏固一番,煩勞賢弟跑一趟買些祭品來就當是迴禮了,咱們就對著汝水河盟誓結拜,如何?”
“好好,《易經》雲: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小弟遵兄長之命去去就來。”
非止一刻,龍潛便從城中滿載而歸。
一手提著三牲祭品和一隻活公雞,一手提著兩壇好酒、鹵味以及碗筷,遠遠地看見董烈站在河邊,河風吹拂著他的長發和衣袍角,愈發顯得瀟灑絕倫。
都是江湖兒女,兩人也不選甚福地,就著河泥壘了個香台。
龍潛擺上碗筷,董烈拍開酒壇的封泥將酒倒入碗中,當場宰殺了活雞將雞血滴在酒碗裏,又各將左手中指用刀刺破,把血也滴入酒中。
兩人敘了年庚、籍貫等,取來毛筆寫好兩份“金蘭譜”就著鮮血按了手印供在香台上。
在夕陽照射出絕美的晚霞之下,兩人麵朝東方,就在汝水河畔的香台前齊齊翻身跪倒,各點燃三炷香高舉齊額,同聲道:
“黃天在上,厚土在下,董烈和龍潛今天在此義結金蘭,歃血為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共同匡扶正義除暴安良,如有違背,亂箭攢心,不得好死。”
兩人各將三炷香插在香台上,龍潛搬來一塊大石,扶董烈在石上坐好,翻身跪倒拜了一拜,道:“兄長在上,小弟大禮參拜。”
董烈受了一拜忙將龍潛扶起,也朝他一揖到地,道:“兄弟,為兄迴禮了。”
至此禮成,兩人持手大笑,眼中都是激動,隻覺天地間沒有不可縱橫之時,江湖中沒有不能馳騁之地,心中都是興奮高興,胸中都是豪情萬丈。
董烈一邊大口飲著結拜喜酒,一邊吟唱著大風歌,龍潛和著他的曲調節奏,抽出九節紫金簫將紫簫劍法展開,雖然他手中並非長劍,但這番劍器舞也是赫赫生風,惹得董烈也拿起镔鐵折扇將幽玉扇法舞起。
兩人或切磋互相喂招,或展示講解相互印證,講到高興處將簫、扇都扔在一邊又唱又跳,平生的快活都抵不住今夜的興奮,不知不覺間兩人的武道修為竟也得到了極大精進。
龍潛這般無拘無束還是平生第一次,也將道家的清靜和穩重扔到了九霄雲外。
董烈性子孤傲注重外形,平時都是驕傲矜持,時常還要刻意維係著瀟灑和風度,衣衫從來都是整潔無暇,從沒有像今晚這麽放肆過,光著一隻腳連鞋襪扔在哪裏都不管了,在烈酒的催化下愈發的灑脫和放浪形骸。
明月升起之時,兩人都已微醺,龍潛躺在草叢中問道:“兄長與蔡瓠兒可是有甚過節?看你出手兇狠的模樣竟是在追殺他嗎?小弟願助一臂之力。”
董烈半坐起身問道:“這個過節稍後再說,但你知花子門的所作所為嗎?吾先問你......你是怎的跟花子門結了梁子的?為兄看你對他們出手好像也不似平日這般穩重。”
龍潛答道:“算不上梁子,但吃過腐骨掌的虧,這一門的人行事猥瑣,吾對他們沒有好感。”
龍潛就把玉林莊被偷襲中毒掌的事簡單提了一提,因不想吹噓當時是如何神勇鬥群梟,隻說了自己不小心被秦瓢兒偷襲中毒的事。
“啊哈,原來最近這一個多月江湖中都傳,河北道崛起兩名新秀,一個是玉林莊的‘紅袍道妖’,另一個是饒陽郡的‘紅袍小神仙’,莫非都是賢弟你?為兄今日撿到便宜了,與你義結金蘭,從今往後咱們兄弟聯手共闖江湖。”
兩人俱都哈哈大笑,暢快無比。
董烈道:“玉林莊一戰,賢弟確實江湖經驗不足,才會被這些宵小偷襲得手。就說今日酒樓,吾所敬之酒你隻需提起壺也給吾倒上一杯,自然就沒有後麵的打鬥了。”
“邪?兄長,這有何說道?”
“這便是江湖規矩,在江湖中若敵我不明,便以敬酒的形式來辨別對方的意圖。吾單獨敬酒便是要考較你是否確定要出頭,你若一飲而盡自然是表明態度,剩下的當然隻有開打嘍。若是你迴敬吾一杯,我們同飲,就是說你隻想做和事佬並不替人出頭,吾自然明白就懂得分寸了。”
“哈哈,喝個酒也弄得這麽複雜,不過這些江湖經驗......是得好好學學。”
“嗬嗬,本來見你感歎山水已經讓吾心生好感,後來見你出手扶住差點滑倒的店小二,便知你是武林中人且功夫不弱。因吾一直在追殺蔡瓠兒,所以需要判斷形勢是否對吾有利,才出手掂量那四個文人,若全部是像賢弟這樣的高手,那為兄不得趕快想法子逃之夭夭呀。”
龍潛聽董烈說得有趣,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董烈道:“還有,你最後迴敬我一杯茶,這不就是要開打的信號嘛,為兄自然再無顧慮先下手為強了,哈哈。”
“汗顏汗顏,小弟完全不懂,亂了江湖規矩,其實本意是想學兄長迴敬的。還好及時收手,否則咱們鷸蚌相爭他蔡瓠兒就漁翁得利了。”
“這就說到他們的所作所為了。”董烈眼中露出兇光,似乎連酒勁都醒了大半,說道,“花子門的人都該殺!”
五虎的上一輩是兩兄弟,兄長在一次宗門危機中與敵力戰同歸於盡,保住了宗門,弟弟承接了幽刀門的衣缽。為感念其兄長的奮不顧身,便將其還在垂髫之年的獨子,也就是老三董周養在了膝下,五兄弟成年後對外均宣稱為幽門五虎。他們的父親病故後,次子董商就任了門主。
老大董夏生性淡泊,除了鑽研暗器刀法以外對其他事情都不感興趣,為尋清靜在宗門之外另建一宅自住,取名“鑄兵閣”。收了弟子八人,個個隻愛打造飛刀,精研暗器技法,雇傭的雜役也是最多,光鑄鐵爐便立了十座,幽刀門人所使用的暗器基本都委托給老大的弟子給幫忙打造。
老二董商任門主近二十年,幽刀門下弟子大半出自其門下。老三、老五跟隨門主打理門中事務,這三人算是幽刀門的核心人物。
老四董秦比較特殊,五兄弟中以他武功最強,見識也最高,可惜誌向不在江湖而是仕途,很早便脫離家門入邊關從軍,如今累積軍功做到了幽州折衝府郎將,算是在家門口做了官。如今已是除了門主之外,最受弟子們愛戴的宗門長輩。
董烈是老三董周的獨子,武學天份極高,在幽刀門年輕一代弟子中暗器和功法均名列前茅。行弱冠禮時在宗門的大比武中得了第一,為此大伯董夏特意為他打造了一十二把輕羽飛刀作為獎勵。
董烈年少時有過一番奇遇,外出打獵時曾迷失在森林裏,饑寒交迫時就靠撿食野果為生,無意中挖出了一株千年血參,吃過之後不但身輕如燕,內力修為更是一日千裏。返迴宗門後便異軍突起,常常是暗器一出手便所向披靡,引得無數師兄弟的嫉妒或崇拜。
兩年前董烈終於闖過了由掌門親自把守的出師關——闖關人以暗器、輕功還有劍法挑戰掌門,撐過了規定的招數就算闖關成功——便有資格出師曆練。
本來幽刀門主攻的是飛刀不以內功見長,但董烈闖關時因內力雄渾反倒輕鬆過關,成了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成功闖關者。連董商事後都咋舌感歎:“此子武功之強將來必蓋過五虎。”
由此燕州武界才傳出一句點評,“幽門五虎不如一刀”,這“一刀”說的就是董烈了。
下山曆練前的一個晚上,大伯董夏將他叫到鑄兵閣的密室,悄悄授了他一柄壓箱底的救命飛刀,所以他實際上有一十三柄飛刀。
由於幽刀門對門下弟子的嚴苛要求,使得要麽最終闖關成功的人年歲已長,早沒了江湖曆練之心,要麽有心揚名立萬的年輕人卻始終闖不過掌門這一關出不了師,所以幽刀門門人雖多,但江湖之中卻很少看到他們的身影。
董烈自從出道以來,兩年時間闖出了極響的名號,不斷挑戰江湖中的成名高手,並且出手狠辣不留餘地,尤其是飛刀絕技震撼武林,常常是飛刀一出對手便應聲而倒。迄今為止他最多放出過六刀,便將一極負盛名的高手逼得棄劍投降。
他喜用镔鐵折扇,人又生得俊朗瀟灑,穿衣打扮恍如宰相家的公子爺,於是得江湖綽號“輕羽公子”。
龍潛也將自己的身世做了介紹,考慮到有可能涉及到推事院,故而隻是大致地提了一下,把涉及仇恨的內容摁下不提。
兩人坐在漁棚裏聊得很投機,不知不覺已經夕陽西下。
龍潛從懷中摸出那柄輕羽飛刀道:“董兄,這柄飛刀物歸原主。吾曾接過幾個名家的暗器,若光以單個暗器的威力而言,當屬輕羽飛刀最讓人恐懼。”
董烈接過飛刀很是感慨,說道:“不是在下要奉承道長,吾自信暗器的功夫當可百發百中,沒成想還是道長棋高一著,在距離不到三尺的情況下,不但成功避開還將飛刀繳獲。你可知彼時吾見你手握此刀,幾乎就想撒腿就跑,那時最最後怕的人是吾。”
說完兩人都持手大笑起來,這一笑竟然讓兩人心中都升起了惺惺相惜的感覺來。
龍潛很鄭重地道:“江湖之中盛傳暗器功夫者首推三家,一者不良人歸家,這一門的暗器手法以‘多、詭、變’著稱。二者燕州幽刀門,若吾所料不差貴門應是以‘快、靜、準’享譽。三者江南妙幻宮,吾尚未接觸過但據傳是以‘狠、毒、小’稱雄。”
聽到龍潛評說這幾家暗器的特點,董烈極是認真,畢竟這是他賴以成名的法寶。要知道愈是同行愈是關注彼此功法的特點,隻有了解得透徹才能確保萬一將來對陣時可立於不敗之地。
董烈不由得扼腕歎道:“道長見事極準,一語點破幽刀門暗器特點。按說其他兩家吾是一定要去切磋一番的,可惜妙幻宮行蹤詭異,江湖之中無人知其宗門所在。不良人歸家有官家身份不宜直接上門挑戰,這幾乎就是吾兩年來的唯一憾事,沒想到今日先得到你的點睛之語了。”
其實這些見解有些是得自與歸喬鬆的交流,歸家所經曆的人和事較多,於江湖大多門派的功法很熟悉。另外就是來自於師父白雲子和師祖曾經留下的對天下武林各派武功的點注,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來自自身的感悟,歸家和幽刀門的暗器龍潛都已經打過交道了。
龍潛道:“歸家暗器並無強勁的內功心法支撐,雖然難躲威力卻不強。就你兩家而言若是單論獨一枚暗器的威力,確實以你輕羽飛刀為最。”
董烈很清楚這是得益於年少時服食過那株千年血參的緣故,不但使得自己內功厚實無比,還能緩解各種毒素。
略一沉吟調轉刀柄說道:“能得道長如此讚譽這般推崇,實在有些惶恐,在下鬥膽將這柄輕羽飛刀相贈。另外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如蒙不棄願與道長義結金蘭,換帖成為兄弟,從此江湖之中永相扶持,不知意下如何?”
龍潛也很是欣喜的道:“能與董兄結拜貧道求之不得,但這飛刀是兄長的成名兵刃,吾若收取了既名不符實也讓兄長的暗器不足十二柄之數啊。”
“無妨,至今還未有能讓吾射出第七刀者,此刀既然能被道長第一個接住,就隻當是咱們兄弟不打不成交的一個見證。”
“既如此小弟卻之不恭了。”龍潛接過飛刀道,“隻是兄長如此厚禮,小弟,囊中羞澀無以迴饋......”
“哈哈,為兄年庚上要癡長幾歲,本就該結拜之後有拜禮奉送,這輕羽飛刀權當充數好了,倒是為兄占了好大的便宜。要不然......為兄在此運功鞏固一番,煩勞賢弟跑一趟買些祭品來就當是迴禮了,咱們就對著汝水河盟誓結拜,如何?”
“好好,《易經》雲: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小弟遵兄長之命去去就來。”
非止一刻,龍潛便從城中滿載而歸。
一手提著三牲祭品和一隻活公雞,一手提著兩壇好酒、鹵味以及碗筷,遠遠地看見董烈站在河邊,河風吹拂著他的長發和衣袍角,愈發顯得瀟灑絕倫。
都是江湖兒女,兩人也不選甚福地,就著河泥壘了個香台。
龍潛擺上碗筷,董烈拍開酒壇的封泥將酒倒入碗中,當場宰殺了活雞將雞血滴在酒碗裏,又各將左手中指用刀刺破,把血也滴入酒中。
兩人敘了年庚、籍貫等,取來毛筆寫好兩份“金蘭譜”就著鮮血按了手印供在香台上。
在夕陽照射出絕美的晚霞之下,兩人麵朝東方,就在汝水河畔的香台前齊齊翻身跪倒,各點燃三炷香高舉齊額,同聲道:
“黃天在上,厚土在下,董烈和龍潛今天在此義結金蘭,歃血為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共同匡扶正義除暴安良,如有違背,亂箭攢心,不得好死。”
兩人各將三炷香插在香台上,龍潛搬來一塊大石,扶董烈在石上坐好,翻身跪倒拜了一拜,道:“兄長在上,小弟大禮參拜。”
董烈受了一拜忙將龍潛扶起,也朝他一揖到地,道:“兄弟,為兄迴禮了。”
至此禮成,兩人持手大笑,眼中都是激動,隻覺天地間沒有不可縱橫之時,江湖中沒有不能馳騁之地,心中都是興奮高興,胸中都是豪情萬丈。
董烈一邊大口飲著結拜喜酒,一邊吟唱著大風歌,龍潛和著他的曲調節奏,抽出九節紫金簫將紫簫劍法展開,雖然他手中並非長劍,但這番劍器舞也是赫赫生風,惹得董烈也拿起镔鐵折扇將幽玉扇法舞起。
兩人或切磋互相喂招,或展示講解相互印證,講到高興處將簫、扇都扔在一邊又唱又跳,平生的快活都抵不住今夜的興奮,不知不覺間兩人的武道修為竟也得到了極大精進。
龍潛這般無拘無束還是平生第一次,也將道家的清靜和穩重扔到了九霄雲外。
董烈性子孤傲注重外形,平時都是驕傲矜持,時常還要刻意維係著瀟灑和風度,衣衫從來都是整潔無暇,從沒有像今晚這麽放肆過,光著一隻腳連鞋襪扔在哪裏都不管了,在烈酒的催化下愈發的灑脫和放浪形骸。
明月升起之時,兩人都已微醺,龍潛躺在草叢中問道:“兄長與蔡瓠兒可是有甚過節?看你出手兇狠的模樣竟是在追殺他嗎?小弟願助一臂之力。”
董烈半坐起身問道:“這個過節稍後再說,但你知花子門的所作所為嗎?吾先問你......你是怎的跟花子門結了梁子的?為兄看你對他們出手好像也不似平日這般穩重。”
龍潛答道:“算不上梁子,但吃過腐骨掌的虧,這一門的人行事猥瑣,吾對他們沒有好感。”
龍潛就把玉林莊被偷襲中毒掌的事簡單提了一提,因不想吹噓當時是如何神勇鬥群梟,隻說了自己不小心被秦瓢兒偷襲中毒的事。
“啊哈,原來最近這一個多月江湖中都傳,河北道崛起兩名新秀,一個是玉林莊的‘紅袍道妖’,另一個是饒陽郡的‘紅袍小神仙’,莫非都是賢弟你?為兄今日撿到便宜了,與你義結金蘭,從今往後咱們兄弟聯手共闖江湖。”
兩人俱都哈哈大笑,暢快無比。
董烈道:“玉林莊一戰,賢弟確實江湖經驗不足,才會被這些宵小偷襲得手。就說今日酒樓,吾所敬之酒你隻需提起壺也給吾倒上一杯,自然就沒有後麵的打鬥了。”
“邪?兄長,這有何說道?”
“這便是江湖規矩,在江湖中若敵我不明,便以敬酒的形式來辨別對方的意圖。吾單獨敬酒便是要考較你是否確定要出頭,你若一飲而盡自然是表明態度,剩下的當然隻有開打嘍。若是你迴敬吾一杯,我們同飲,就是說你隻想做和事佬並不替人出頭,吾自然明白就懂得分寸了。”
“哈哈,喝個酒也弄得這麽複雜,不過這些江湖經驗......是得好好學學。”
“嗬嗬,本來見你感歎山水已經讓吾心生好感,後來見你出手扶住差點滑倒的店小二,便知你是武林中人且功夫不弱。因吾一直在追殺蔡瓠兒,所以需要判斷形勢是否對吾有利,才出手掂量那四個文人,若全部是像賢弟這樣的高手,那為兄不得趕快想法子逃之夭夭呀。”
龍潛聽董烈說得有趣,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董烈道:“還有,你最後迴敬我一杯茶,這不就是要開打的信號嘛,為兄自然再無顧慮先下手為強了,哈哈。”
“汗顏汗顏,小弟完全不懂,亂了江湖規矩,其實本意是想學兄長迴敬的。還好及時收手,否則咱們鷸蚌相爭他蔡瓠兒就漁翁得利了。”
“這就說到他們的所作所為了。”董烈眼中露出兇光,似乎連酒勁都醒了大半,說道,“花子門的人都該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