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英國三日遊
夢迴1984:夢想搬運工 作者:樸學聖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完成了收購任務,以及給予了教練組一顆定心丸,接下來徐子崇夫婦和李敏就沒什麽事情需要做了,於是他們開啟了三天的環英國旅行。
他們的第一站選擇了白金漢宮,為了趕在清晨觀摩每天清晨都會進行著名的禁衛軍交接典禮,幾人趕了最早的航班飛到了倫敦,就為了參觀這英國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觀。
白金漢宮位於倫敦威斯敏斯特城內,是英國王室的王宮和居所。宮內有典禮廳、音樂廳、宴會廳、畫廊等775間廳室,宮外有占地遼闊的禦花園。女王的重要國事活動都在該地舉行,王宮由身著禮服的皇家衛隊守衛。
白金漢宮的主體建築為5層,附屬建築包括皇家畫廊、皇家馬廝和花園。每年夏天,英國王室在花園內舉行盛大的皇家招待會。除此之外,來英國做國事訪問的國家元首也在宮內下榻。白金漢宮的廣場中央聳立著維多利亞女王鍍金雕像紀念碑,頂上站立著展翅欲飛的勝利女神。皇家衛隊每天上午都在廣場操練。紀念碑的下方有階梯,這裏是欣賞白金漢宮的好位置。其中維多利亞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創造維多利亞時代的光輝,若皇宮正上方飄揚著英國皇帝旗幟,則表示女王仍在宮中。
由於宮內是不對外開放的,所以幾人也就是來觀看了禁衛軍交接典禮,然後瞻仰了下王室宮殿的宏偉壯觀,徐子崇欣賞完之後表示,未來某天一定要買一座城堡住住,也過把貴族的癮。
第二站選擇了大英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800多萬件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一座大英博物館,就是一部世界各國的血淚史。博物館裏還分裂出了各個國家的分館,其中最令人咬牙切齒的就是中國館,裏麵陳列了無數的國寶珍品,看著無數件國人無緣得見的珍品,李敏後槽牙都快咬碎了,嘴裏念叨著這該死的侵略者。
第三站來到了泰晤士河河畔的倫敦塔橋,該橋於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從外表來看,塔橋的兩端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磚石 塔,但實際上塔身的結構主要是鋼鐵的。裏麵裝有用來開合各重1000噸橋梁的水力機械。塔橋自建成以來,機械功能一直正常,從未發生故障。塔橋從1895年全麵投入使用以來橋麵一共張開過6000多次,平均每星期張開一次。正巧,今天是一星期一次的輪船過橋時間,根據介紹,塔橋裏有25人操作著,橋麵緩緩張開,上升機械隻需一分鍾便能使橋麵升起,隨後就是巨輪鳴笛致意。
整個過程看似短暫,僅僅過去了短短幾分鍾而已,然而這幾分鍾所展現出的一切,卻無一不彰顯著上個世紀那些能工巧匠們令人驚歎的超凡技藝和卓越能力。每一個細節都被處理得恰到好處,每一處銜接都顯得渾然天成,讓人不禁對這些工匠們的精湛技藝肅然起敬。
果然不愧是生出牛頓和霍金的國家。
第四站,選擇了威斯敏斯特教堂,該教堂通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公元960年,1045年進行了擴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進行了重建。1903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倫敦一大靚麗的景點。
作為天主教信徒的麗薩阿姨,誠摯的進去做了個禱告,而徐子崇和李敏幾人則站在外麵巴巴的等待,他們對這教堂一點興趣都沒有。李敏很奇怪徐子崇為什麽沒有皈依天主教,要知道在歐美上層家族是非常在意子女的伴侶是否和家族持有同樣的信仰的。怎麽讓徐子崇做了那隻漏網之魚呢?
很快,徐子崇就給李敏解答了心中疑惑。原來這小子當初是被麗薩倒追的,而且愛的他死去活來的,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麗薩很不喜歡大家族那種腐朽的製度,所以為了應付家裏,她和徐子崇商量,假裝皈依天主教,出了美國地界就隨他本性,李敏連連誇讚他娶了個好媳婦。
說話間,麗薩從教堂裏出來了,幾人商量了下,決定晚上就住在倫敦,欣賞下夜晚的倫敦美景,於是幾人來到大街上等待計程車。
五分鍾......二十分鍾......半個小時。
好吧,這該死的計程車都是有乘客的,居然半個小時都碰不到一輛是空載的。李敏這才想起,剛到英國時候徐子崇那詭異的笑容,原來在這裏等著他呢。
好不容易上了一輛計程車,在和司機閑聊中得知,某家出租車公司工會帶著駕駛員又在鬧加薪,導致倫敦出租車停運了三分之一。媽耶,資本國家果然是把‘人性’拿捏的死死的。鬧一鬧,漲億點點。
很快,幾人入駐了梅費爾地區梅費爾大街的一家名叫多切斯特的五星級酒店,雖然一晚需要幾百英鎊,不過那張床,或者說那席夢思睡上去簡直不要太舒服,能讓人完全忘卻任何煩惱。
第二天一早,幾人坐飛機來到了蘇格蘭,一路欣賞了愛丁堡城堡、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王子街。徐子崇下定了要買城堡的決心,麗薩聞言,暗自記在了心裏。
簡單的吃了點當地特色食品,幾人包車又去了有水怪傳說的尼斯湖,這個湖僅有37公裏長,是英國最大的淡水湖,不過這等規模,也不知道在中國能不能排得上號。如果不是有水怪的傳說,這裏注定是一條不知名的湖。
第三天,幾人又飛往了威爾士,體驗了一把當地的自然景致、風土民情及純樸的鄉村生活。隨後在當天夜裏迴到了曼徹斯特市。
他們的第一站選擇了白金漢宮,為了趕在清晨觀摩每天清晨都會進行著名的禁衛軍交接典禮,幾人趕了最早的航班飛到了倫敦,就為了參觀這英國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觀。
白金漢宮位於倫敦威斯敏斯特城內,是英國王室的王宮和居所。宮內有典禮廳、音樂廳、宴會廳、畫廊等775間廳室,宮外有占地遼闊的禦花園。女王的重要國事活動都在該地舉行,王宮由身著禮服的皇家衛隊守衛。
白金漢宮的主體建築為5層,附屬建築包括皇家畫廊、皇家馬廝和花園。每年夏天,英國王室在花園內舉行盛大的皇家招待會。除此之外,來英國做國事訪問的國家元首也在宮內下榻。白金漢宮的廣場中央聳立著維多利亞女王鍍金雕像紀念碑,頂上站立著展翅欲飛的勝利女神。皇家衛隊每天上午都在廣場操練。紀念碑的下方有階梯,這裏是欣賞白金漢宮的好位置。其中維多利亞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創造維多利亞時代的光輝,若皇宮正上方飄揚著英國皇帝旗幟,則表示女王仍在宮中。
由於宮內是不對外開放的,所以幾人也就是來觀看了禁衛軍交接典禮,然後瞻仰了下王室宮殿的宏偉壯觀,徐子崇欣賞完之後表示,未來某天一定要買一座城堡住住,也過把貴族的癮。
第二站選擇了大英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於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它收藏了世界各地的800多萬件文物和圖書珍品,藏品之豐富、種類之繁多為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一座大英博物館,就是一部世界各國的血淚史。博物館裏還分裂出了各個國家的分館,其中最令人咬牙切齒的就是中國館,裏麵陳列了無數的國寶珍品,看著無數件國人無緣得見的珍品,李敏後槽牙都快咬碎了,嘴裏念叨著這該死的侵略者。
第三站來到了泰晤士河河畔的倫敦塔橋,該橋於1894年6月30日對公眾開放,將倫敦南北區連接成整體。從外表來看,塔橋的兩端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磚石 塔,但實際上塔身的結構主要是鋼鐵的。裏麵裝有用來開合各重1000噸橋梁的水力機械。塔橋自建成以來,機械功能一直正常,從未發生故障。塔橋從1895年全麵投入使用以來橋麵一共張開過6000多次,平均每星期張開一次。正巧,今天是一星期一次的輪船過橋時間,根據介紹,塔橋裏有25人操作著,橋麵緩緩張開,上升機械隻需一分鍾便能使橋麵升起,隨後就是巨輪鳴笛致意。
整個過程看似短暫,僅僅過去了短短幾分鍾而已,然而這幾分鍾所展現出的一切,卻無一不彰顯著上個世紀那些能工巧匠們令人驚歎的超凡技藝和卓越能力。每一個細節都被處理得恰到好處,每一處銜接都顯得渾然天成,讓人不禁對這些工匠們的精湛技藝肅然起敬。
果然不愧是生出牛頓和霍金的國家。
第四站,選擇了威斯敏斯特教堂,該教堂通稱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坐落在倫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篤會隱修院,始建於公元960年,1045年進行了擴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進行了重建。1903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倫敦一大靚麗的景點。
作為天主教信徒的麗薩阿姨,誠摯的進去做了個禱告,而徐子崇和李敏幾人則站在外麵巴巴的等待,他們對這教堂一點興趣都沒有。李敏很奇怪徐子崇為什麽沒有皈依天主教,要知道在歐美上層家族是非常在意子女的伴侶是否和家族持有同樣的信仰的。怎麽讓徐子崇做了那隻漏網之魚呢?
很快,徐子崇就給李敏解答了心中疑惑。原來這小子當初是被麗薩倒追的,而且愛的他死去活來的,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麗薩很不喜歡大家族那種腐朽的製度,所以為了應付家裏,她和徐子崇商量,假裝皈依天主教,出了美國地界就隨他本性,李敏連連誇讚他娶了個好媳婦。
說話間,麗薩從教堂裏出來了,幾人商量了下,決定晚上就住在倫敦,欣賞下夜晚的倫敦美景,於是幾人來到大街上等待計程車。
五分鍾......二十分鍾......半個小時。
好吧,這該死的計程車都是有乘客的,居然半個小時都碰不到一輛是空載的。李敏這才想起,剛到英國時候徐子崇那詭異的笑容,原來在這裏等著他呢。
好不容易上了一輛計程車,在和司機閑聊中得知,某家出租車公司工會帶著駕駛員又在鬧加薪,導致倫敦出租車停運了三分之一。媽耶,資本國家果然是把‘人性’拿捏的死死的。鬧一鬧,漲億點點。
很快,幾人入駐了梅費爾地區梅費爾大街的一家名叫多切斯特的五星級酒店,雖然一晚需要幾百英鎊,不過那張床,或者說那席夢思睡上去簡直不要太舒服,能讓人完全忘卻任何煩惱。
第二天一早,幾人坐飛機來到了蘇格蘭,一路欣賞了愛丁堡城堡、蘇格蘭國家博物館、王子街。徐子崇下定了要買城堡的決心,麗薩聞言,暗自記在了心裏。
簡單的吃了點當地特色食品,幾人包車又去了有水怪傳說的尼斯湖,這個湖僅有37公裏長,是英國最大的淡水湖,不過這等規模,也不知道在中國能不能排得上號。如果不是有水怪的傳說,這裏注定是一條不知名的湖。
第三天,幾人又飛往了威爾士,體驗了一把當地的自然景致、風土民情及純樸的鄉村生活。隨後在當天夜裏迴到了曼徹斯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