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迴家
夢迴1984:夢想搬運工 作者:樸學聖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完周歲第二天清晨,三口之家帶著打包好的行李踏上了迴家之旅。
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這座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城市,令這座曆史名城徹底蘇醒。
溫市號稱“東方威尼斯”,作為母親河的溫瑞塘河上遍布大大小小的木板船。
李國慶騎著碼頭租來的永久牌寶馬,後麵馱著的是抱著李敏的潘人美,在當時是非常普通的一個三口之家。
自行車穿街走巷,一路從小南新村路過大南門,解放街,朔門街,到安瀾亭碼頭將租來的寶馬歸還。
兩人抱著李敏和行李一路走向碼頭。
85年末的安瀾亭碼頭怎麽看怎麽新鮮,賣票亭外遍布挑著扁擔的貨郎,叫賣著不粘牙的麥芽糖、芙蓉糖、?麻巧、?油蛋、?豬油糕、?雙炊糕,還有冒著滾滾白煙的新鮮出爐的小餛飩。
這麽多小吃中李敏還是最喜歡油蛋,油蛋由糯米粉團包裹豆沙餡或黑芝麻餡,?外麵沾滿白芝麻後下鍋炸至金黃酥脆,雖然經過炸製但油而不膩,?是一種好吃到停不下來的街頭小吃。?
撕扯表皮時,?會感到鬆脆並可能炸裂,?入口後,?油而不膩的口感和內裏夾餡的流心芝麻給人以甜而順滑的享受。?
這種小吃不僅味道純正,?而且老少皆宜,?是溫市人在過去常見的街頭小吃之一。
可惜,他還隻是個兩歲的嬰兒,頂著四顆門牙還吃不了這麽黏糊的食物,隻能是撐死眼餓死球,通過迴味過過癮。
因為要迴家,今天李國慶梳著一頭飄逸的飛機頭,下巴留著一纘濃密的胡子,一身的筆挺的中山裝,腳上穿著一雙手工製作的大頭皮鞋,擦得那是亮堂堂的,要不是被肩上的大麻袋和時不時吸下鼻涕破壞了美感,否則就是80年代典型的傳統型男派頭。
老子曰:身高不夠,行頭來湊,不要溫度,隻要風度,說的就是李國慶這身打扮。
哪個老子說過這個話?咳咳。。。自己領會!
而潘人美梳著一頭蓬鬆的卷發,穿著羊羔毛絨大外套和皮褲,腳上穿著女士皮鞋,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時髦。?
而李敏就更別提了,頭上一頂羊毛織的帽子,身上穿著三件羊毛衫,所以說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買票登船,輪船上很多都是去市區采買迴家的形形色色的人,像李國慶、潘人美這樣打扮的並不多見,那個年代城裏人還是比較歧視鄉下人的,很少有城裏人願意下嫁鄉下去。
輪船在平靜的甌江上行駛著,江北岸小山上有著兩座曆經千年依然聳立的高塔,注視著對岸那日新月異的千年古城。
經過半個小時的行程,輪船在永縣江北鄉清水埠碼頭靠岸,潘人美夫婦抱著睡眼朦朧的李敏上了一輛三蹦子,沒辦法,一天就三趟去縣城的公交車,出租車什麽的那都不是鄉下該有的。
這個年代的三蹦子突突突的,它的發動機和拖拉機是一樣一樣的。
三四十碼就已經是高速行駛了,那發動機的響聲就別提了,別說睡覺,說話都要靠吼。
行駛在凹凸不平的路上,那簡直就是蹺蹺板一樣時不時給你來一蹦。
一個多小時終於是蹦到了縣城車站,李國慶抱過李敏,肩膀上背著麻袋和潘人美一起快速往家走去,一路上都是和他們夫婦打招唿的路人。
在這個走一圈都不用一個小時的小縣城裏,李國慶夫婦可是大名人。
李國慶1984年初退伍迴來被安排到永縣水電公司上班,那個年代可是號稱電老虎的年代,加上他為人熱情,手又巧。誰家還沒有個拉電燈,誰家還沒啥電器壞了需要修理。什麽風扇,電視機,收音機從此再也不需要跑市區修理了,所以說部隊出人才。
李國慶住在浦口村一小弄趟裏的水電公司大院,大院三麵有著2米多高的圍牆,圍牆西北是修建在嶼山上,南麵是一條小胡同挨著縣殺豬場,東麵是唯一的入口兩片大鐵門聳立在小弄趟深處。鐵門裏外是兩個仿佛完全獨立的世界。
跨進大鐵門就是七間兩層樓的水電公司辦公樓,一樓走廊上站著2個人在那裏聊天,看見李國慶抱著一孩子提著行李往家走,都笑著打招唿喊道:“國慶,人美,今天抱著寶貝兒子迴來啦?嗬,小家夥可真精神誒,長得可真漂亮!”
小李敏定眼一看,這不是未來公司唯一一個會開吊車的卡車司機唐洪康師傅和食堂主廚陳有生師傅嗎,這兩位可是發小唐文力,陳亦彬的父親,加上表哥沙礫,他們可是號稱水電四小虎啊。
當然,在大院小姑娘們的眼裏,他們是被稱為電力四害,是狗見到他們都會夾著尾巴跑路的存在。
不過這個時候他們也就是三個4歲的小屁孩,前世如果不是潘人美虎俱一震逮著他們仨揍了一頓,他們還不帶我李敏玩呢。
前世你們對我愛答不理,今生讓你們高攀不起,李敏心中想道。
辦公樓西邊有一排16間一層樓的紅磚房,這就是水電公司宿舍樓,當年被稱為小紅樓。88年的時候會拆掉重新建成一棟5間5層樓的公寓房,這都是領導才能住的頂級公寓,靠近辦公樓的第一間就是李敏家。
為什麽他家會是第一間呢,因為靠近南北角是水電公司唯一一個出恭的公廁,對門就是十六號,那酸爽的味道越靠近越濃鬱,哎呀。。。不提也罷。最後靠著潘人美操著一股濃鬱的溫市話以及背後的潘湘潭,李國慶順利的拿下了一號宿舍。
二號宿舍是潘人美二姐潘抗美的,那是位女強人,15歲離家去疆省插隊,30歲返鄉,聽從潘潭湘安排嫁給了紐扣之都橋頭的鄉下小夥沙高特。沙高特是部隊轉業幹部,夫妻二人三十多才有的兒子,那是疼的不得了,一天到晚總是聽到潘抗美那帶著仙居味的普通話喊著:“阿礫吃飯啦,阿礫要學習啦。”
三號宿舍是卡車師傅唐洪康家,四號宿舍是食堂主廚陳有生師傅家。所以他們四個是穿著開襠褲一起長大的。
宿舍後門外是一個大水塘,每年夏天是他們小孩遊泳的地方,水塘東麵是一塊大操場,也是所有車輛停放的地方。
操場東邊是集體食堂,食堂前有一口深水井,也是小院生活用水唯一的來源。
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這座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城市,令這座曆史名城徹底蘇醒。
溫市號稱“東方威尼斯”,作為母親河的溫瑞塘河上遍布大大小小的木板船。
李國慶騎著碼頭租來的永久牌寶馬,後麵馱著的是抱著李敏的潘人美,在當時是非常普通的一個三口之家。
自行車穿街走巷,一路從小南新村路過大南門,解放街,朔門街,到安瀾亭碼頭將租來的寶馬歸還。
兩人抱著李敏和行李一路走向碼頭。
85年末的安瀾亭碼頭怎麽看怎麽新鮮,賣票亭外遍布挑著扁擔的貨郎,叫賣著不粘牙的麥芽糖、芙蓉糖、?麻巧、?油蛋、?豬油糕、?雙炊糕,還有冒著滾滾白煙的新鮮出爐的小餛飩。
這麽多小吃中李敏還是最喜歡油蛋,油蛋由糯米粉團包裹豆沙餡或黑芝麻餡,?外麵沾滿白芝麻後下鍋炸至金黃酥脆,雖然經過炸製但油而不膩,?是一種好吃到停不下來的街頭小吃。?
撕扯表皮時,?會感到鬆脆並可能炸裂,?入口後,?油而不膩的口感和內裏夾餡的流心芝麻給人以甜而順滑的享受。?
這種小吃不僅味道純正,?而且老少皆宜,?是溫市人在過去常見的街頭小吃之一。
可惜,他還隻是個兩歲的嬰兒,頂著四顆門牙還吃不了這麽黏糊的食物,隻能是撐死眼餓死球,通過迴味過過癮。
因為要迴家,今天李國慶梳著一頭飄逸的飛機頭,下巴留著一纘濃密的胡子,一身的筆挺的中山裝,腳上穿著一雙手工製作的大頭皮鞋,擦得那是亮堂堂的,要不是被肩上的大麻袋和時不時吸下鼻涕破壞了美感,否則就是80年代典型的傳統型男派頭。
老子曰:身高不夠,行頭來湊,不要溫度,隻要風度,說的就是李國慶這身打扮。
哪個老子說過這個話?咳咳。。。自己領會!
而潘人美梳著一頭蓬鬆的卷發,穿著羊羔毛絨大外套和皮褲,腳上穿著女士皮鞋,即使在今天看來依然時髦。?
而李敏就更別提了,頭上一頂羊毛織的帽子,身上穿著三件羊毛衫,所以說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買票登船,輪船上很多都是去市區采買迴家的形形色色的人,像李國慶、潘人美這樣打扮的並不多見,那個年代城裏人還是比較歧視鄉下人的,很少有城裏人願意下嫁鄉下去。
輪船在平靜的甌江上行駛著,江北岸小山上有著兩座曆經千年依然聳立的高塔,注視著對岸那日新月異的千年古城。
經過半個小時的行程,輪船在永縣江北鄉清水埠碼頭靠岸,潘人美夫婦抱著睡眼朦朧的李敏上了一輛三蹦子,沒辦法,一天就三趟去縣城的公交車,出租車什麽的那都不是鄉下該有的。
這個年代的三蹦子突突突的,它的發動機和拖拉機是一樣一樣的。
三四十碼就已經是高速行駛了,那發動機的響聲就別提了,別說睡覺,說話都要靠吼。
行駛在凹凸不平的路上,那簡直就是蹺蹺板一樣時不時給你來一蹦。
一個多小時終於是蹦到了縣城車站,李國慶抱過李敏,肩膀上背著麻袋和潘人美一起快速往家走去,一路上都是和他們夫婦打招唿的路人。
在這個走一圈都不用一個小時的小縣城裏,李國慶夫婦可是大名人。
李國慶1984年初退伍迴來被安排到永縣水電公司上班,那個年代可是號稱電老虎的年代,加上他為人熱情,手又巧。誰家還沒有個拉電燈,誰家還沒啥電器壞了需要修理。什麽風扇,電視機,收音機從此再也不需要跑市區修理了,所以說部隊出人才。
李國慶住在浦口村一小弄趟裏的水電公司大院,大院三麵有著2米多高的圍牆,圍牆西北是修建在嶼山上,南麵是一條小胡同挨著縣殺豬場,東麵是唯一的入口兩片大鐵門聳立在小弄趟深處。鐵門裏外是兩個仿佛完全獨立的世界。
跨進大鐵門就是七間兩層樓的水電公司辦公樓,一樓走廊上站著2個人在那裏聊天,看見李國慶抱著一孩子提著行李往家走,都笑著打招唿喊道:“國慶,人美,今天抱著寶貝兒子迴來啦?嗬,小家夥可真精神誒,長得可真漂亮!”
小李敏定眼一看,這不是未來公司唯一一個會開吊車的卡車司機唐洪康師傅和食堂主廚陳有生師傅嗎,這兩位可是發小唐文力,陳亦彬的父親,加上表哥沙礫,他們可是號稱水電四小虎啊。
當然,在大院小姑娘們的眼裏,他們是被稱為電力四害,是狗見到他們都會夾著尾巴跑路的存在。
不過這個時候他們也就是三個4歲的小屁孩,前世如果不是潘人美虎俱一震逮著他們仨揍了一頓,他們還不帶我李敏玩呢。
前世你們對我愛答不理,今生讓你們高攀不起,李敏心中想道。
辦公樓西邊有一排16間一層樓的紅磚房,這就是水電公司宿舍樓,當年被稱為小紅樓。88年的時候會拆掉重新建成一棟5間5層樓的公寓房,這都是領導才能住的頂級公寓,靠近辦公樓的第一間就是李敏家。
為什麽他家會是第一間呢,因為靠近南北角是水電公司唯一一個出恭的公廁,對門就是十六號,那酸爽的味道越靠近越濃鬱,哎呀。。。不提也罷。最後靠著潘人美操著一股濃鬱的溫市話以及背後的潘湘潭,李國慶順利的拿下了一號宿舍。
二號宿舍是潘人美二姐潘抗美的,那是位女強人,15歲離家去疆省插隊,30歲返鄉,聽從潘潭湘安排嫁給了紐扣之都橋頭的鄉下小夥沙高特。沙高特是部隊轉業幹部,夫妻二人三十多才有的兒子,那是疼的不得了,一天到晚總是聽到潘抗美那帶著仙居味的普通話喊著:“阿礫吃飯啦,阿礫要學習啦。”
三號宿舍是卡車師傅唐洪康家,四號宿舍是食堂主廚陳有生師傅家。所以他們四個是穿著開襠褲一起長大的。
宿舍後門外是一個大水塘,每年夏天是他們小孩遊泳的地方,水塘東麵是一塊大操場,也是所有車輛停放的地方。
操場東邊是集體食堂,食堂前有一口深水井,也是小院生活用水唯一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