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東方祥雲夫妻專門去奧運村探望藍阿姨。幾天沒見,藍阿姨又蒼老許多,拉著祥雲和雲娜的手,聊著往事,忍不住歎息。東方祥雲再次邀請老人家去雄安住幾天,藍阿姨不想給人惹麻煩,再次婉拒。臨走前,把師大爺之前整理的資料、書籍等兩箱東西讓東方祥雲取走,看到裏麵還有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的徽章、1980年普萊西德冬奧會的海報、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火炬等珍貴資料,東方祥雲就特意拿出來,叮囑藍阿姨,這些東西都是師大爺辛苦積攢的寶貝,他不能收,留給師亮更合適。
藍阿姨堅持這是師大爺的意思,他之前收拾好了,沒有等到親自送給他。再說師亮的工作和興趣跟這無關。好的東西就要送給對的人,懂得人才會珍惜,把它當做寶。即使這樣,東方祥雲還是堅持留下,他知道那些寶貝來之不易。之前師大爺給他講過徽章的故事。
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是中國恢複聯合國席位後首次參加的重要賽事,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派遣代表團正式參加比賽的亞運會,那徽章是師大爺在2008年奧運會時,用好幾枚徽章交換過來的;
1980年冬奧會的海報,是一位曾參與那年冬奧會的前輩轉贈給他的,那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參與冬奧會;而1990年北京亞運會火炬傳遞,師大爺是火炬手,那屆賽會的火炬是手手相傳,火炬手是無法擁有火炬的。一些火炬手為了留有紀念,就集資找人仿製了幾把。
每一樣東西,背後都有故事,盡管師大爺走了,還特意叮囑把這些東西留給東方祥雲,但是他不能收。隻是把資料、書籍還有一個硬盤放在一個箱子裏,帶了迴去。
一個箱子,裝著師大爺對他的愛,對他工作的默默支持。想到這,東方祥雲越發對自己之前失約沒能見師大爺最後一麵感到愧疚。永遠到底有多遠,下一次,是否真的還有下一次。抓不住的未來,等不到的明天。
國慶節,東方祥雲夫妻倆決定迴趟爾瑪雲娜的老家川西。2008年那場震驚世界的地震後,羌族人在國家和全國人民支持下,在老北川南部,20多公裏的一片荒地中,異地重建一座新城。爾瑪雲娜就出生於在新北川的永昌鎮。看到女兒女婿和外孫的到來,老兩口很開心。
之前聽說他們要迴來,就特意通知親朋好友一起聚聚,準備了當地特色的北川老臘肉、九大碗,綠色無汙染的高山蔬菜,香高味濃的苔子茶,喝山泉水長大的白山羊,極其豐盛。盡管東方祥雲結婚前第一次和婚後第一次來時,場麵比這更宏大,但是看到老人一天天變老,他從內心希望一切簡單就好,但總是拗不過老人的熱情。
爾瑪雲娜的小姨一家三口也來了。小姨爾瑪楚依,原來是一名舞蹈演員,當年她19歲,正值青春年華最美好的時光,正在排練節目時,地震突然來臨。她們瞬間被倒塌的房屋所埋,她的很多夥伴紅顏薄命,英年早逝。而她的一條腿被柱子壓斷,幸運的是後來被武警戰士所救,但因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那條腿被迫截肢。腿是演員的生命,可怕的是爾瑪雲娜的外公外婆也在那場地震中不幸離世。當時爾瑪雲娜的父母正在蜜月旅行,幸運躲過一劫。雙重打擊之下,爾瑪楚依變得抑鬱,多次想過自殺,從外地趕迴來的姐姐陪著她度過那段最難忘的日子,當然後來才知道還有一個人,就是現在爾瑪楚依的老公程大軍,也是當年救他的解放軍小隊中的一員。
當年程大軍所在的解放軍小隊連續作戰多日,在在黃金救援時間已過後,堅持不放棄不拋棄的信念,繼續作戰,極度疲勞之下,是程大軍率先聽到了時斷時續的敲擊聲,從而發現了爾瑪楚依的存在。爾瑪楚依已經奄奄一息,在他的鼓勵下,她看到了希望,經過3個多小時的生命接力,終於將她成功救出。隊伍撤走前,程大軍專程去醫院看了爾瑪楚依,並在她的強烈要求下,留下了電話號碼和qq。初期因為隊伍對通信的嚴格管理,程大軍總是不能及時迴複爾瑪楚依的信息,但是爾瑪楚依始終記得深埋在地下夾縫中自己的絕望,以及在自己即將放棄的時候,聽到上麵傳來的那句“下麵有人嗎”,以及後來程大軍模糊的身影。
黑暗中,那是一道光。
在爾瑪楚依住院和康複期間,程大軍的信息成為她生活中的光,而這道光也成為她的依靠,她的愛情。而程大軍也被姑娘的堅強所吸引。地震讓她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一條腿,也曾差一點奪去她的夢想和希望。在姐姐的照顧和程大軍的鼓勵下,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鼓起勇氣拄起了拐杖,並且用更多時間練習手舞,精心專研曾厭惡的文化課,成功考取某高校的藝術係,在大學畢業後又迴到北川,在一所中學教音樂和藝術。當程大軍退伍之後,沒有選擇迴家,而是來到了這個他曾經戰鬥過,也是與愛神相遇的地方。在姐姐姐夫的支持下,爾瑪楚依和程大軍在羌寨開了一家民宿,不久後倆人結婚生子,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多年之後,爾瑪楚依丟棄了拐杖,換成了智能假肢。去年春節迴家,雲娜跟祥雲商量,又專門給小姨定製了一款智能外骨骼,讓爾瑪楚依更顯得自信和優雅。家是港灣,親人是依靠,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每次迴到家,爾瑪雲娜都會換上母親縫製的羌族服飾,紅色的長衫上是母親一針又一針刺出來的羌繡,長至腳背,今天天有些冷,外麵還套了羊皮坎肩,腰間係著繡花飄帶,腳上穿了繡花鞋,那是一種遠離塵世的特別的美,眼中閃現出那種空靈與清澈。羌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曆史源遠流長,據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所繡圖案多呈幾何形狀,色彩大多以黑白為主,但挑花和納花兩種技藝上則色彩絢麗奪目,宛若五彩霓虹。尤其是穿在爾瑪雲娜的身上,東方祥雲總是目不轉睛,似乎永遠看不夠。後來爾瑪雲娜讓阿媽給東方祥雲及後來的東方曉也專門做了一套羌族服飾,每當看到東方祥雲穿上過膝長袍,包上頭帕,係上裹肚,打起麻布綁腿,穿上雲雲鞋的時候,總覺得缺點什麽,尤其是與爾瑪雲娜站在一起,不像夫妻,更像公主和隨從,不過東方祥雲樂在其中。
藍阿姨堅持這是師大爺的意思,他之前收拾好了,沒有等到親自送給他。再說師亮的工作和興趣跟這無關。好的東西就要送給對的人,懂得人才會珍惜,把它當做寶。即使這樣,東方祥雲還是堅持留下,他知道那些寶貝來之不易。之前師大爺給他講過徽章的故事。
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是中國恢複聯合國席位後首次參加的重要賽事,也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次派遣代表團正式參加比賽的亞運會,那徽章是師大爺在2008年奧運會時,用好幾枚徽章交換過來的;
1980年冬奧會的海報,是一位曾參與那年冬奧會的前輩轉贈給他的,那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參與冬奧會;而1990年北京亞運會火炬傳遞,師大爺是火炬手,那屆賽會的火炬是手手相傳,火炬手是無法擁有火炬的。一些火炬手為了留有紀念,就集資找人仿製了幾把。
每一樣東西,背後都有故事,盡管師大爺走了,還特意叮囑把這些東西留給東方祥雲,但是他不能收。隻是把資料、書籍還有一個硬盤放在一個箱子裏,帶了迴去。
一個箱子,裝著師大爺對他的愛,對他工作的默默支持。想到這,東方祥雲越發對自己之前失約沒能見師大爺最後一麵感到愧疚。永遠到底有多遠,下一次,是否真的還有下一次。抓不住的未來,等不到的明天。
國慶節,東方祥雲夫妻倆決定迴趟爾瑪雲娜的老家川西。2008年那場震驚世界的地震後,羌族人在國家和全國人民支持下,在老北川南部,20多公裏的一片荒地中,異地重建一座新城。爾瑪雲娜就出生於在新北川的永昌鎮。看到女兒女婿和外孫的到來,老兩口很開心。
之前聽說他們要迴來,就特意通知親朋好友一起聚聚,準備了當地特色的北川老臘肉、九大碗,綠色無汙染的高山蔬菜,香高味濃的苔子茶,喝山泉水長大的白山羊,極其豐盛。盡管東方祥雲結婚前第一次和婚後第一次來時,場麵比這更宏大,但是看到老人一天天變老,他從內心希望一切簡單就好,但總是拗不過老人的熱情。
爾瑪雲娜的小姨一家三口也來了。小姨爾瑪楚依,原來是一名舞蹈演員,當年她19歲,正值青春年華最美好的時光,正在排練節目時,地震突然來臨。她們瞬間被倒塌的房屋所埋,她的很多夥伴紅顏薄命,英年早逝。而她的一條腿被柱子壓斷,幸運的是後來被武警戰士所救,但因錯過了最佳救治時間,那條腿被迫截肢。腿是演員的生命,可怕的是爾瑪雲娜的外公外婆也在那場地震中不幸離世。當時爾瑪雲娜的父母正在蜜月旅行,幸運躲過一劫。雙重打擊之下,爾瑪楚依變得抑鬱,多次想過自殺,從外地趕迴來的姐姐陪著她度過那段最難忘的日子,當然後來才知道還有一個人,就是現在爾瑪楚依的老公程大軍,也是當年救他的解放軍小隊中的一員。
當年程大軍所在的解放軍小隊連續作戰多日,在在黃金救援時間已過後,堅持不放棄不拋棄的信念,繼續作戰,極度疲勞之下,是程大軍率先聽到了時斷時續的敲擊聲,從而發現了爾瑪楚依的存在。爾瑪楚依已經奄奄一息,在他的鼓勵下,她看到了希望,經過3個多小時的生命接力,終於將她成功救出。隊伍撤走前,程大軍專程去醫院看了爾瑪楚依,並在她的強烈要求下,留下了電話號碼和qq。初期因為隊伍對通信的嚴格管理,程大軍總是不能及時迴複爾瑪楚依的信息,但是爾瑪楚依始終記得深埋在地下夾縫中自己的絕望,以及在自己即將放棄的時候,聽到上麵傳來的那句“下麵有人嗎”,以及後來程大軍模糊的身影。
黑暗中,那是一道光。
在爾瑪楚依住院和康複期間,程大軍的信息成為她生活中的光,而這道光也成為她的依靠,她的愛情。而程大軍也被姑娘的堅強所吸引。地震讓她失去了父母,失去了一條腿,也曾差一點奪去她的夢想和希望。在姐姐的照顧和程大軍的鼓勵下,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鼓起勇氣拄起了拐杖,並且用更多時間練習手舞,精心專研曾厭惡的文化課,成功考取某高校的藝術係,在大學畢業後又迴到北川,在一所中學教音樂和藝術。當程大軍退伍之後,沒有選擇迴家,而是來到了這個他曾經戰鬥過,也是與愛神相遇的地方。在姐姐姐夫的支持下,爾瑪楚依和程大軍在羌寨開了一家民宿,不久後倆人結婚生子,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多年之後,爾瑪楚依丟棄了拐杖,換成了智能假肢。去年春節迴家,雲娜跟祥雲商量,又專門給小姨定製了一款智能外骨骼,讓爾瑪楚依更顯得自信和優雅。家是港灣,親人是依靠,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每次迴到家,爾瑪雲娜都會換上母親縫製的羌族服飾,紅色的長衫上是母親一針又一針刺出來的羌繡,長至腳背,今天天有些冷,外麵還套了羊皮坎肩,腰間係著繡花飄帶,腳上穿了繡花鞋,那是一種遠離塵世的特別的美,眼中閃現出那種空靈與清澈。羌繡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其曆史源遠流長,據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所繡圖案多呈幾何形狀,色彩大多以黑白為主,但挑花和納花兩種技藝上則色彩絢麗奪目,宛若五彩霓虹。尤其是穿在爾瑪雲娜的身上,東方祥雲總是目不轉睛,似乎永遠看不夠。後來爾瑪雲娜讓阿媽給東方祥雲及後來的東方曉也專門做了一套羌族服飾,每當看到東方祥雲穿上過膝長袍,包上頭帕,係上裹肚,打起麻布綁腿,穿上雲雲鞋的時候,總覺得缺點什麽,尤其是與爾瑪雲娜站在一起,不像夫妻,更像公主和隨從,不過東方祥雲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