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寫能寫的好了,這麽多年來,賽事籌辦那麽多,實踐很多,理論方麵的東西很缺,至今都沒有形成一個好的傳承”
“奧運會還好,現在有係統的知識管理,籌備期間發放相關資料,開展技術會議和培訓;有係統的項目管理,不同階段規劃的、時間進度的、風險應急的;亞運會這麽多年,亞奧理事會現在想學國際奧委會,目前還沒學到家,四不像;而全運會更是自生自滅,每一次都是重起爐灶,新開張”
“我覺得校長、部長你們應該有空寫點東西,要不你們的經驗和專業就失傳了”
“寫本書吧”,大家的眼神是堅定的,渴望的,雖然有些喝酒後的迷離,但是對於知識的渴望和傳承,他們也是認真的。他們老哥仨懂的東西太多,如果他們多少寫一點,流傳開來,對於他們自己還好,不在於名譽之類身外之物,但是對於後來人可以少走多彎路。
許校長和師司長都擺擺手,作為這座唯一沒有喝酒的嚴部長笑而不答。高處不勝寒,也許這也是體製內,他們所處位置帶來的一些副產品。相對於具體技術層麵,組織運行的好壞與否,也就是術的得失成敗,影響的範圍和程度相對較小較淺;而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涉及理念和思想,關於全局和係統,他們的取舍偏頗,決定一屆賽會、一個大的領域或一項重要政策標準,可能影響巨額資金,甚至危及賽會、主辦城市乃至國家形象,不容小覷。
體育是政治的延伸,而大型運動會更是關於國家形象和民族尊嚴,在前期申辦,後期規劃、籌備和運行中,相關決策的出爐,不可避免受到當前國內外政治氛圍、社會經濟等諸多影響,其中很多因檔案機密要求,不能及時對外公布。這是辦賽人,尤其是像老哥仨一樣富有經驗和閱曆的老專家的無奈。
東方燕理解專家們的這種無奈,他也深有感觸,在之前的一些培訓和之後他出版自己書籍的時候,遭遇多次被迫修改,盡管他已經自動閹割了很多內容,覺得寫出來的都是無傷大雅,素材也是來自於公開報道過的,但是還是被要求刪除。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那些要求被刪除的案例更具有警示性,一目了然,能讓後來人一眼明白大型運動會籌備與運行的基本規律,曾經發生過的慘痛教訓。以史為鑒,我們不能讓鮮血白流,不能讓錢一次又一次浪費在早已明白的道理上。
西方的西西佛斯不斷推著巨石上山,推到山頂,石頭掉落,西西佛斯下山再次推石上山,周而複始;東方的吳剛在月球上砍伐桂樹,隨砍隨合,循環往複。一次次推倒重來的重複性勞動,不僅枯燥乏味,浪費資源,對於知識傳承和社會進步也沒有價值。終有一天將被取代,就如已經被淘汰的在工廠流水線工作的工人,又如超商收銀員,甚至是即將被淘汰的大量程序員,大勢所趨,無可阻擋。
酒是好東西,無論國內國外,舉世皆然。高興時喝酒,如李白之“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或如岑參之“一生大笑能幾迴,鬥酒相逢須醉倒”;憂傷時喝酒,如曹操之“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或李清照之“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相聚時喝酒,如孟浩然之“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或如白居易之“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離別時喝酒,如“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或如王維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結婚生子升職加薪要喝酒,沒事找個理由也要喝酒,喝酒成為一種文化。酒的曆史與人類的曆史幾乎一樣漫長。酒就像橋,連接人與人之間的聯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酒也是催化劑,兩人喝過一頓酒,尤其是醉過一次酒,化幹戈為玉帛成為常有的事。酒量的多少甚至一度被看做衡量兩個人關係深淺程度的標誌。不過多年來,酒文化逐漸在改變,不知道是受勸酒之人可能要承擔的法律條款影響,還是對於酒的認知變化所致,勸酒的人越來越少,醉酒的人也越來越少,更多人隻是享受微醺的感覺。
與酒的淵源和相處,東方燕曾經一言難盡。喝酒的曆史比較早,高二時,與班裏幾個同學送班主任赴北師大進修之後,大家有點難過,於是生平第一次喝了啤酒;大學之後,喝啤酒的最高記錄是一件12瓶啤酒,另外也是從大學開始喝白酒,那個時候最多可以喝一瓶半,大概一斤半白酒。而對酒有所節製是那年去看遠在介休的叔叔。叔叔從武警轉業到地方監獄係統做獄警,原本酒量很好。叔侄兩人喝的當地白酒,好像是綿山白,沒用酒盅,而是用了喝水的玻璃杯。基於習慣,東方燕跟叔叔碰了兩下後,無意中就把一玻璃杯的白酒喝了個光,把叔叔給嚇著了,於是給他講了很多案例,都是他所在監獄裏的犯人,因喝酒釀成大禍,有交通意外、有醉酒傷人甚至致人死亡,導致很多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家破人亡。當時的東方燕年輕氣盛,覺得自己加以自律,可以控製酒量。直到多年之後,才發現叔叔的警示是多麽重要。
醒酒後的第二天是可怕的一天,嘔吐弄髒了車,在地板上或衛生間睡著了,尚屬萬幸。如果不幸醉酒釀成大禍,交通意外或失手傷人,酒醒後發現自己在醫院,或者導致他人進了太平間,那一輩子就完蛋了;或者情況稍微好一點,酒後做了很多荒唐事。那年在鵬城,火哥一幫人喝多了,挨個躺在酒店的地板上,請領導同事閱兵;在石頭城,紫金山采集儀式結束後,晚上聚餐,當地流行的“令狐衝”(拎壺衝)過後,地上躺倒好幾個;在京城,為了感謝某兄弟單位的幫忙,喝的是紅酒,兩邊各留下仨,其中包括原本第二天要去機場參加包機協調會的飛哥,服務員強行打開房門後,這哥們雖然勉強起身準備洗刷出門,卻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兩腿顫顫巍巍倒在了衛生間,東方燕被迫隻能代替他去開會。見證過他人多次醉臥當場,東方燕也不例外。
有一年,某部隊參謀長被推薦為火炬手,邀請大型活動部同事吃飯,哪天部裏女生多,男生就東方燕和王波,兩個人幫女生擋酒就喝多了,第二天醒來的時候,東方燕懵了,自己睜眼的瞬間,一名戰士正坐在自己床邊的馬紮上,死死的盯著自己,看到自己醒來的第一瞬間是問“首長,你醒了?”。東方燕後來才明白,哪個時候自己住布吉關外,又是單身,領導怕出事就安排在了酒店對麵的武警中隊休息,並安排專人看護。但讓東方燕尷尬的不止這個,戰士們還幫著換洗了衣服。有趣的是,當初穿在身上的支隊籃球t恤作為紀念,保留至今,每當翻到那件衣服就會想起往事。之後東方燕還有幾次醉酒經曆,都是成立奧友公司剛成立後,項目結束後宴請公司和合作夥伴時,經常一開心就不受控製就喝多了,曾經醉倒在鄂爾多斯烏審旗蒙古包內,醉臥在天子峪腳下的千年銀杏樹旁,沉醉在西湖畔的古村茶園,迷失在錦官城的雙子塔。幸虧後來認識到危害,2025年之後就很少喝酒,再未醉過。
喝多之後的苦果或荒唐都是既成事實,前者無可挽迴,成為日後永久的傷痛或遺憾;後者來不及挽迴,必將成為日後永遠的笑談。酒雖好,千萬莫貪杯。
“奧運會還好,現在有係統的知識管理,籌備期間發放相關資料,開展技術會議和培訓;有係統的項目管理,不同階段規劃的、時間進度的、風險應急的;亞運會這麽多年,亞奧理事會現在想學國際奧委會,目前還沒學到家,四不像;而全運會更是自生自滅,每一次都是重起爐灶,新開張”
“我覺得校長、部長你們應該有空寫點東西,要不你們的經驗和專業就失傳了”
“寫本書吧”,大家的眼神是堅定的,渴望的,雖然有些喝酒後的迷離,但是對於知識的渴望和傳承,他們也是認真的。他們老哥仨懂的東西太多,如果他們多少寫一點,流傳開來,對於他們自己還好,不在於名譽之類身外之物,但是對於後來人可以少走多彎路。
許校長和師司長都擺擺手,作為這座唯一沒有喝酒的嚴部長笑而不答。高處不勝寒,也許這也是體製內,他們所處位置帶來的一些副產品。相對於具體技術層麵,組織運行的好壞與否,也就是術的得失成敗,影響的範圍和程度相對較小較淺;而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涉及理念和思想,關於全局和係統,他們的取舍偏頗,決定一屆賽會、一個大的領域或一項重要政策標準,可能影響巨額資金,甚至危及賽會、主辦城市乃至國家形象,不容小覷。
體育是政治的延伸,而大型運動會更是關於國家形象和民族尊嚴,在前期申辦,後期規劃、籌備和運行中,相關決策的出爐,不可避免受到當前國內外政治氛圍、社會經濟等諸多影響,其中很多因檔案機密要求,不能及時對外公布。這是辦賽人,尤其是像老哥仨一樣富有經驗和閱曆的老專家的無奈。
東方燕理解專家們的這種無奈,他也深有感觸,在之前的一些培訓和之後他出版自己書籍的時候,遭遇多次被迫修改,盡管他已經自動閹割了很多內容,覺得寫出來的都是無傷大雅,素材也是來自於公開報道過的,但是還是被要求刪除。若批評不自由,則讚美無意義。那些要求被刪除的案例更具有警示性,一目了然,能讓後來人一眼明白大型運動會籌備與運行的基本規律,曾經發生過的慘痛教訓。以史為鑒,我們不能讓鮮血白流,不能讓錢一次又一次浪費在早已明白的道理上。
西方的西西佛斯不斷推著巨石上山,推到山頂,石頭掉落,西西佛斯下山再次推石上山,周而複始;東方的吳剛在月球上砍伐桂樹,隨砍隨合,循環往複。一次次推倒重來的重複性勞動,不僅枯燥乏味,浪費資源,對於知識傳承和社會進步也沒有價值。終有一天將被取代,就如已經被淘汰的在工廠流水線工作的工人,又如超商收銀員,甚至是即將被淘汰的大量程序員,大勢所趨,無可阻擋。
酒是好東西,無論國內國外,舉世皆然。高興時喝酒,如李白之“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或如岑參之“一生大笑能幾迴,鬥酒相逢須醉倒”;憂傷時喝酒,如曹操之“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或李清照之“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相聚時喝酒,如孟浩然之“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或如白居易之“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離別時喝酒,如“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或如王維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結婚生子升職加薪要喝酒,沒事找個理由也要喝酒,喝酒成為一種文化。酒的曆史與人類的曆史幾乎一樣漫長。酒就像橋,連接人與人之間的聯係,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酒也是催化劑,兩人喝過一頓酒,尤其是醉過一次酒,化幹戈為玉帛成為常有的事。酒量的多少甚至一度被看做衡量兩個人關係深淺程度的標誌。不過多年來,酒文化逐漸在改變,不知道是受勸酒之人可能要承擔的法律條款影響,還是對於酒的認知變化所致,勸酒的人越來越少,醉酒的人也越來越少,更多人隻是享受微醺的感覺。
與酒的淵源和相處,東方燕曾經一言難盡。喝酒的曆史比較早,高二時,與班裏幾個同學送班主任赴北師大進修之後,大家有點難過,於是生平第一次喝了啤酒;大學之後,喝啤酒的最高記錄是一件12瓶啤酒,另外也是從大學開始喝白酒,那個時候最多可以喝一瓶半,大概一斤半白酒。而對酒有所節製是那年去看遠在介休的叔叔。叔叔從武警轉業到地方監獄係統做獄警,原本酒量很好。叔侄兩人喝的當地白酒,好像是綿山白,沒用酒盅,而是用了喝水的玻璃杯。基於習慣,東方燕跟叔叔碰了兩下後,無意中就把一玻璃杯的白酒喝了個光,把叔叔給嚇著了,於是給他講了很多案例,都是他所在監獄裏的犯人,因喝酒釀成大禍,有交通意外、有醉酒傷人甚至致人死亡,導致很多個原本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家破人亡。當時的東方燕年輕氣盛,覺得自己加以自律,可以控製酒量。直到多年之後,才發現叔叔的警示是多麽重要。
醒酒後的第二天是可怕的一天,嘔吐弄髒了車,在地板上或衛生間睡著了,尚屬萬幸。如果不幸醉酒釀成大禍,交通意外或失手傷人,酒醒後發現自己在醫院,或者導致他人進了太平間,那一輩子就完蛋了;或者情況稍微好一點,酒後做了很多荒唐事。那年在鵬城,火哥一幫人喝多了,挨個躺在酒店的地板上,請領導同事閱兵;在石頭城,紫金山采集儀式結束後,晚上聚餐,當地流行的“令狐衝”(拎壺衝)過後,地上躺倒好幾個;在京城,為了感謝某兄弟單位的幫忙,喝的是紅酒,兩邊各留下仨,其中包括原本第二天要去機場參加包機協調會的飛哥,服務員強行打開房門後,這哥們雖然勉強起身準備洗刷出門,卻在大家的眼皮底下,兩腿顫顫巍巍倒在了衛生間,東方燕被迫隻能代替他去開會。見證過他人多次醉臥當場,東方燕也不例外。
有一年,某部隊參謀長被推薦為火炬手,邀請大型活動部同事吃飯,哪天部裏女生多,男生就東方燕和王波,兩個人幫女生擋酒就喝多了,第二天醒來的時候,東方燕懵了,自己睜眼的瞬間,一名戰士正坐在自己床邊的馬紮上,死死的盯著自己,看到自己醒來的第一瞬間是問“首長,你醒了?”。東方燕後來才明白,哪個時候自己住布吉關外,又是單身,領導怕出事就安排在了酒店對麵的武警中隊休息,並安排專人看護。但讓東方燕尷尬的不止這個,戰士們還幫著換洗了衣服。有趣的是,當初穿在身上的支隊籃球t恤作為紀念,保留至今,每當翻到那件衣服就會想起往事。之後東方燕還有幾次醉酒經曆,都是成立奧友公司剛成立後,項目結束後宴請公司和合作夥伴時,經常一開心就不受控製就喝多了,曾經醉倒在鄂爾多斯烏審旗蒙古包內,醉臥在天子峪腳下的千年銀杏樹旁,沉醉在西湖畔的古村茶園,迷失在錦官城的雙子塔。幸虧後來認識到危害,2025年之後就很少喝酒,再未醉過。
喝多之後的苦果或荒唐都是既成事實,前者無可挽迴,成為日後永久的傷痛或遺憾;後者來不及挽迴,必將成為日後永遠的笑談。酒雖好,千萬莫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