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看官請自帶避雷針,不喜可棄坑。
參考文獻:《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
甚麽?林惠涵聞言驚的抬起頭,對上他幽深如墨的眼眸,似笑非笑,藏著銳利的精光,像那日她解詩令一樣的眼光,似在說道,他早已看透了她。
前世有這麽一句話,眼睛是心靈之窗。雙眼對視那一刻,林惠涵仿佛覺得時間靜止了一般,跌進他深邃的湖水裏,掙脫不開。
無聲的歎了口氣,林惠涵苦笑,他和她本質上是一類人。也許在她看清他腹黑的那一刻,他亦看透了她骨子裏的狡黠。
看來今天她不迴複這個問題,恐怕也難從中脫身了。事實上,位高權重,高高在上的顧將軍,也並不打算容忍別人在他麵前耍花槍,好整以暇的看著她,等待她的迴複。她已別無退路。
略一思忖,林惠涵清了清喉嚨,沉聲道,“此五事,分別指道、天、地、將、法。其中,道者,即使民眾與國君意願相一致,戰爭的勝利,關鍵在於取得民眾的支持。”
頓了頓,她繼續道:“天也,即陰陽、寒暑、時製等變化;地也,即路程遠近,地勢險易,作戰地域廣狹,地形攻守等;而將帥,則要智、信、仁、勇、嚴,方可訓練出一支勢不可擋的軍隊;法者,則要求軍紅嚴明,秋毫無犯。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顧璟容聽了,堅毅的眉眼閃過一絲詫異,沉思半刻,臉上升起一絲疑惑,“你所說的天、地、將、法,我研讀之時,差不多已參透九分有餘,隻這‘道’,顧某前所未聞。自古以來,凡大將皆以兵力,地勢,謀略等作為製敵之理。征戰之事,不應是朝廷,軍隊之事嗎,民不言政,亦不跟著軍隊上戰場殺敵,為何與百姓有關?又如何能說道才是製勝關鍵?”
“………”
有那麽一瞬間,林惠涵以為顧璟容是在捉弄她,可她抬頭看了看他的眼,真摯懇誠,姿勢端正。這是大將軍在向她這個小女子求解的節奏嗎?
一直以為這個朝代的男子都是大男人主義,瞧不起女子的。就好像她大哥之前,非常反對她加入生意等雜事,不單單是因為女子不應該幹預外事,其實對她的本事也有懷疑。現在看來……貌似顧將軍卻絲毫不介懷她是個女子的身份。
不過也難怪顧璟容會如此,這個朝代有關軍事的記載實在太少了,有時軍務出了問題,想參考下曆史文獻,卻記錄甚少。如今好不巧合的得了這
麽一份字字珠璣的文獻,有疑惑也不奇怪。
衝著他這份求賢若渴,不恥下問的心,林惠涵突然覺得顧璟容這個將軍看起來不像她所想的高高在上,冷若冰霜,不可靠近。眾人平日裏把他看的太過神聖,卻忘了,他也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男子罷了。
不過對於深受世家權勢,等級高下的熏陶的林智俊等人來說,此時他眼裏的顧將軍,還是那個殺伐決斷,運籌帷幄的少年將軍,隻不過如今還多了個恭謙有禮,不恥下問,心裏對他的敬佩又深了一層。
林惠涵想了想,決定好好給他科普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說,萬物生死,延續都應遵從自然之法的指引,不可違背。道亦如此。試問將軍,你為何而戰?”
“自然是為了天下太平,穩固朝廷,百姓安居樂業而戰。”
得到想象中的迴答,林惠涵微微一笑,道:“將軍征戰是為了百姓,朝廷,便是順應了民心,民心合一,那麽支持的人便會愈多,青年踴躍參軍,有物資,錢財的的百姓也會獻上微薄之力。如此一來,軍民同心,衝鋒陷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豈不是銳不可擋,百戰百勝?”
見他似乎還有一絲疑惑,林惠涵又耐心的列舉了史上幾個例子,好比燒殺搶掠的賊寇和正氣凜然的俠客,殘暴不仁的君王和愛民如子的聖上,百姓自是會更擁護後者,而恨不得對前者除之而後快。
“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說,‘道’才是征戰決勝之關鍵。”
話音剛落,室內一片寂靜,無人出聲。林智俊用驚異的眼光瞧著她,仿佛剛才侃侃而談的不是她本人一般;反觀顧璟容則平靜得多,抬頭瞧了她一眼,幽黑的眸裏複雜難測,似乎正在思考她的話。
看著他們的反應,林惠涵後知後覺,略顯激動的臉燙燙的,暗驚不妙。貌似她說的太多了些,按理來說,這些軍務知識不是她一個閨閣女子該知曉的,也不知他們會作何想。
忙補上一句,“此番話並不是我的原話,是那個賣書的老伯所說。曾聽聞他上過戰場,不過後來腿部受了傷,才退役還鄉。平日裏愛向別人說道他在軍營的事,此番話也是他悟出來的。”
她故作鎮定的迎上的顧璟容的探究的目光。她這麽說自然是有依據,也不怕他查探真偽。事實上,在林府老莊不遠處的雜市上,確有這麽一位退役老兵,不過在她迴府三四個月前已去世了,所以她才敢作這個謊。任他顧將軍再多大的能耐,應
該也查不出甚麽。
想到剛剛她就這麽大咧咧對一個外男侃侃而談,林惠涵就想敲暈自己,狠不得他們甚麽都沒聽到。
林智俊聞及此話,這才鬆了口氣,心裏漸漸釋然。剛才那一番話還真嚇了他一跳。平日裏他也不見妹妹對男子感興趣的事有所涉獵,原來這一番話並非是她所想,隻是出自他人之口。
顧璟容揚了揚眉,沉默了一會,才抬起頭,清冷俊朗的臉上多了一絲動容,“林小姐蘭心蕙質,見識非凡,今日一番話真讓顧某大開眼界。”
“顧將軍謬讚了,將軍運籌帷幄,英勇善戰,能有將軍這麽厲害的人,是我朝的大幸。我不過區區一個女子,此話不過是我聽聞而來的,當不得將軍的高看。”
林智俊此時也迴過神來,附和著林惠涵,說了幾句,刻意把眾人的注意力轉移,迴到飯桌前。
此時菜已半冷,不再冒著熱氣。紅燭已燃燒了三分之一,燭淚漸漸順著蠟流淌,不多時已凝成小小的一塊。
參考文獻:《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
甚麽?林惠涵聞言驚的抬起頭,對上他幽深如墨的眼眸,似笑非笑,藏著銳利的精光,像那日她解詩令一樣的眼光,似在說道,他早已看透了她。
前世有這麽一句話,眼睛是心靈之窗。雙眼對視那一刻,林惠涵仿佛覺得時間靜止了一般,跌進他深邃的湖水裏,掙脫不開。
無聲的歎了口氣,林惠涵苦笑,他和她本質上是一類人。也許在她看清他腹黑的那一刻,他亦看透了她骨子裏的狡黠。
看來今天她不迴複這個問題,恐怕也難從中脫身了。事實上,位高權重,高高在上的顧將軍,也並不打算容忍別人在他麵前耍花槍,好整以暇的看著她,等待她的迴複。她已別無退路。
略一思忖,林惠涵清了清喉嚨,沉聲道,“此五事,分別指道、天、地、將、法。其中,道者,即使民眾與國君意願相一致,戰爭的勝利,關鍵在於取得民眾的支持。”
頓了頓,她繼續道:“天也,即陰陽、寒暑、時製等變化;地也,即路程遠近,地勢險易,作戰地域廣狹,地形攻守等;而將帥,則要智、信、仁、勇、嚴,方可訓練出一支勢不可擋的軍隊;法者,則要求軍紅嚴明,秋毫無犯。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顧璟容聽了,堅毅的眉眼閃過一絲詫異,沉思半刻,臉上升起一絲疑惑,“你所說的天、地、將、法,我研讀之時,差不多已參透九分有餘,隻這‘道’,顧某前所未聞。自古以來,凡大將皆以兵力,地勢,謀略等作為製敵之理。征戰之事,不應是朝廷,軍隊之事嗎,民不言政,亦不跟著軍隊上戰場殺敵,為何與百姓有關?又如何能說道才是製勝關鍵?”
“………”
有那麽一瞬間,林惠涵以為顧璟容是在捉弄她,可她抬頭看了看他的眼,真摯懇誠,姿勢端正。這是大將軍在向她這個小女子求解的節奏嗎?
一直以為這個朝代的男子都是大男人主義,瞧不起女子的。就好像她大哥之前,非常反對她加入生意等雜事,不單單是因為女子不應該幹預外事,其實對她的本事也有懷疑。現在看來……貌似顧將軍卻絲毫不介懷她是個女子的身份。
不過也難怪顧璟容會如此,這個朝代有關軍事的記載實在太少了,有時軍務出了問題,想參考下曆史文獻,卻記錄甚少。如今好不巧合的得了這
麽一份字字珠璣的文獻,有疑惑也不奇怪。
衝著他這份求賢若渴,不恥下問的心,林惠涵突然覺得顧璟容這個將軍看起來不像她所想的高高在上,冷若冰霜,不可靠近。眾人平日裏把他看的太過神聖,卻忘了,他也不過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男子罷了。
不過對於深受世家權勢,等級高下的熏陶的林智俊等人來說,此時他眼裏的顧將軍,還是那個殺伐決斷,運籌帷幄的少年將軍,隻不過如今還多了個恭謙有禮,不恥下問,心裏對他的敬佩又深了一層。
林惠涵想了想,決定好好給他科普下,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是說,萬物生死,延續都應遵從自然之法的指引,不可違背。道亦如此。試問將軍,你為何而戰?”
“自然是為了天下太平,穩固朝廷,百姓安居樂業而戰。”
得到想象中的迴答,林惠涵微微一笑,道:“將軍征戰是為了百姓,朝廷,便是順應了民心,民心合一,那麽支持的人便會愈多,青年踴躍參軍,有物資,錢財的的百姓也會獻上微薄之力。如此一來,軍民同心,衝鋒陷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豈不是銳不可擋,百戰百勝?”
見他似乎還有一絲疑惑,林惠涵又耐心的列舉了史上幾個例子,好比燒殺搶掠的賊寇和正氣凜然的俠客,殘暴不仁的君王和愛民如子的聖上,百姓自是會更擁護後者,而恨不得對前者除之而後快。
“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說,‘道’才是征戰決勝之關鍵。”
話音剛落,室內一片寂靜,無人出聲。林智俊用驚異的眼光瞧著她,仿佛剛才侃侃而談的不是她本人一般;反觀顧璟容則平靜得多,抬頭瞧了她一眼,幽黑的眸裏複雜難測,似乎正在思考她的話。
看著他們的反應,林惠涵後知後覺,略顯激動的臉燙燙的,暗驚不妙。貌似她說的太多了些,按理來說,這些軍務知識不是她一個閨閣女子該知曉的,也不知他們會作何想。
忙補上一句,“此番話並不是我的原話,是那個賣書的老伯所說。曾聽聞他上過戰場,不過後來腿部受了傷,才退役還鄉。平日裏愛向別人說道他在軍營的事,此番話也是他悟出來的。”
她故作鎮定的迎上的顧璟容的探究的目光。她這麽說自然是有依據,也不怕他查探真偽。事實上,在林府老莊不遠處的雜市上,確有這麽一位退役老兵,不過在她迴府三四個月前已去世了,所以她才敢作這個謊。任他顧將軍再多大的能耐,應
該也查不出甚麽。
想到剛剛她就這麽大咧咧對一個外男侃侃而談,林惠涵就想敲暈自己,狠不得他們甚麽都沒聽到。
林智俊聞及此話,這才鬆了口氣,心裏漸漸釋然。剛才那一番話還真嚇了他一跳。平日裏他也不見妹妹對男子感興趣的事有所涉獵,原來這一番話並非是她所想,隻是出自他人之口。
顧璟容揚了揚眉,沉默了一會,才抬起頭,清冷俊朗的臉上多了一絲動容,“林小姐蘭心蕙質,見識非凡,今日一番話真讓顧某大開眼界。”
“顧將軍謬讚了,將軍運籌帷幄,英勇善戰,能有將軍這麽厲害的人,是我朝的大幸。我不過區區一個女子,此話不過是我聽聞而來的,當不得將軍的高看。”
林智俊此時也迴過神來,附和著林惠涵,說了幾句,刻意把眾人的注意力轉移,迴到飯桌前。
此時菜已半冷,不再冒著熱氣。紅燭已燃燒了三分之一,燭淚漸漸順著蠟流淌,不多時已凝成小小的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