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無辜受牽連,命運多坎坷
開局播放鴉片戰爭,古人瘋了 作者:陰陽君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剛剛跑完步,上氣不接下氣的朱高熾攤在朱棣麵前。
“父,父皇!兒,兒臣有,有......”
朱棣黑著老臉說道。
“把氣兒理順了再說話!”
宮女太監圍在朱高熾身邊兒,又是遞水,又是扇風,又是按摩的,如果不是看朱高熾這副淒慘的模樣,朱棣都要忍不住發飆了。
過了一會兒,平靜下來的朱高熾說道。
“父皇,兒臣有些見解,鄉試和會試,無非就是考經義、史書、時務、詩賦等內容。”
“為了防止有主考官舞弊,我們可以使用抽簽的方式決定當年的考試內容。”
“朝廷完全可以讓所有主考官先將題目寫出來,然後混在一起,隨機分發,直到考試當天,主考官才能解封試題。”
朱棣沉思片刻問道。
“方法很好,但是僅適用於鄉試,會試主考官就那麽幾位,而且都在京城。就算隨機選擇試題,也會有人恰巧拜訪到那位主考官,而獲得優勢。”
朱高熾喝了一大口水,繼續迴答道。
“父皇,朝堂本就是人情世故,有的學子有能力,有本事結識主考官是他們的本事,我們要做的無非就是保障科舉的公平性。”
“如果隨機分發試題,密封試題,考試當天解封,那麽就不會出現天幕中這樣流言滿天飛的情況了。”
“至於恰巧拜訪到主考官的學子,他們隻是運氣好罷了。運氣好並不算舞弊。”
朱棣聽完朱高熾的迴答微微點頭。
“行吧,那就按照太子的辦法,至於具體細則就交由禮部製定。”
【華昶上奏的奏章中漏洞百出,都不能自圓其說】
【第一,華昶根本沒有證據,他上奏的奏折中也明確說了,自己就是道聽途說,但是礙於事情的嚴重性才彈劾的程敏政】
【第二,明朝的科舉製度很嚴格的,華昶彈劾的時候說會試三場考試的考題都泄題了,可是按規定每場考試一個主考官隻能命一道題,三場考試都泄題,為什麽隻彈劾程敏政?】
【第三,也是最不合理的地方,徐經和唐伯虎都花大價錢買了考題了,能傻到到處宣傳?我想傻子都不會這麽做吧?你考公務員敢到處宣傳自己作弊嗎?】
【第四,華昶要求重新審查程敏政批閱的卷子,可是要知道,賣考題和閱卷作弊是兩種作弊方式】
【他都賣了考題了,難道還需要在閱卷時作弊嗎】
【又不是隻錄取一兩個人,當時錄取名字有整整300人,難道唐伯虎和徐經在有考題的情況下,還不能被錄取,還得閱卷作弊才行嗎?】
【而且當時的考卷都是集中起來重新抄錄的,閱卷人員隻能看到特定人員抄錄的試卷,既看不見名字,又不能判斷筆跡,這閱卷作弊難度也太大了吧】
【從這幾個矛盾點來看,華昶的彈劾根本站不住腳,就是一場簡單的借機施展的政治鬥爭】
【不過,既然華昶上奏了奏折,那麽皇帝就得當迴事兒,於是皇帝責令禮部嚴查】
【禮部重新審查了程敏政批閱的卷子,調查了一係列流程,最後迴複皇帝說,程敏政批閱的卷子沒問題,也找不到一點兒程敏政科舉舞弊的證據】
【更為關鍵的是,一共錄取的300名考生中,根本沒有唐寅和徐經的名字。這就更能證明華昶的彈劾根本就是捕風捉影】
【但是,由於科舉舞弊可是重罪,為了保險起見,也為了公正流程,皇帝還是讓錦衣衛將唐寅、徐經和主考官程敏政逮捕,分開詢問,做最後的調查】
【可是這一逮捕就出問題了,徐經禁不起嚴刑拷打,竟然招供說自己曾賄賂程敏政。這下子事情就大條了】
“唐伯虎為什麽落榜?唐伯虎竟然會落榜?”
“據記載,當時流言蜚語滿天飛,都說是三場考試考題都泄露了,結果隻彈劾程敏政,用心可想而知。”
“剛查了成績,單招落榜了,自己三年的努力終究是敗給了資本!”
“哈哈哈哈,不是,樓上是在搞笑嗎?單招,落榜,資本,這三個詞是怎麽組合在一起的?”
“徐經這麽沒骨氣嗎?不是你幹的,為什麽承認?不知道這玩意兒承認了是要命的嗎?”
“古代酷刑是你想象不到的,尤其是明朝錦衣衛,到現在都極有威懾力。”
“古代嚴刑拷打,屈打成招的事情太多了,可不止唐伯虎這一個。”
“這算什麽,你看現在好多古裝劇和古代小說,都有衙門隨便抓幾個地痞流氓充當殺人犯,江洋大盜的,這一點兒都不稀奇。”
“科舉舞弊或許有,但絕對不是你有錢就能解決的。”
“所以,唐伯虎為什麽會落榜?難道就因為被誣告,成為了被害人,所以落榜了?”
【一邊兒是徐經說賄賂過程敏政,一邊兒唐寅和程敏政打死都不承認,事情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經過幾個月的審訊,事情也毫無進展,無奈,最後隻能讓他們幾個進行對峙】
【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和錦衣衛帶著三人到午門前對峙】
【當麵對峙時,徐經終於說了實話,他說自己是屈打成招,他確實拜訪過程敏政,但是隻是普通的拜訪,和請求指點,並沒有對程敏政行賄,更沒有作弊】
【隻是因為程敏政恰巧成為了主考官,考試題目又恰巧受到過程敏政的指點】
【唐寅和徐經忍不住炫耀,這才有了後來的流言蜚語】
【到這裏,這場轟動一時的科舉舞弊案才算水落石出】
【這場鬧劇,隻是因為兩人找的前幾年的出卷老師,卻變成了今年的出卷老師,還押中了考題兒引發的猜疑】
【至於唐寅為什麽會落榜,這其中也是程敏政在操作】
【當時程敏政出的那一道考題非常刁鑽,以至於沒幾個人答得上來】
【而程敏政在聽到自己被華昶彈劾後非常害怕,於是偷偷剔除了迴答上這道考題的考生】
【因此,唐寅和徐經才會名落孫山】
“父,父皇!兒,兒臣有,有......”
朱棣黑著老臉說道。
“把氣兒理順了再說話!”
宮女太監圍在朱高熾身邊兒,又是遞水,又是扇風,又是按摩的,如果不是看朱高熾這副淒慘的模樣,朱棣都要忍不住發飆了。
過了一會兒,平靜下來的朱高熾說道。
“父皇,兒臣有些見解,鄉試和會試,無非就是考經義、史書、時務、詩賦等內容。”
“為了防止有主考官舞弊,我們可以使用抽簽的方式決定當年的考試內容。”
“朝廷完全可以讓所有主考官先將題目寫出來,然後混在一起,隨機分發,直到考試當天,主考官才能解封試題。”
朱棣沉思片刻問道。
“方法很好,但是僅適用於鄉試,會試主考官就那麽幾位,而且都在京城。就算隨機選擇試題,也會有人恰巧拜訪到那位主考官,而獲得優勢。”
朱高熾喝了一大口水,繼續迴答道。
“父皇,朝堂本就是人情世故,有的學子有能力,有本事結識主考官是他們的本事,我們要做的無非就是保障科舉的公平性。”
“如果隨機分發試題,密封試題,考試當天解封,那麽就不會出現天幕中這樣流言滿天飛的情況了。”
“至於恰巧拜訪到主考官的學子,他們隻是運氣好罷了。運氣好並不算舞弊。”
朱棣聽完朱高熾的迴答微微點頭。
“行吧,那就按照太子的辦法,至於具體細則就交由禮部製定。”
【華昶上奏的奏章中漏洞百出,都不能自圓其說】
【第一,華昶根本沒有證據,他上奏的奏折中也明確說了,自己就是道聽途說,但是礙於事情的嚴重性才彈劾的程敏政】
【第二,明朝的科舉製度很嚴格的,華昶彈劾的時候說會試三場考試的考題都泄題了,可是按規定每場考試一個主考官隻能命一道題,三場考試都泄題,為什麽隻彈劾程敏政?】
【第三,也是最不合理的地方,徐經和唐伯虎都花大價錢買了考題了,能傻到到處宣傳?我想傻子都不會這麽做吧?你考公務員敢到處宣傳自己作弊嗎?】
【第四,華昶要求重新審查程敏政批閱的卷子,可是要知道,賣考題和閱卷作弊是兩種作弊方式】
【他都賣了考題了,難道還需要在閱卷時作弊嗎】
【又不是隻錄取一兩個人,當時錄取名字有整整300人,難道唐伯虎和徐經在有考題的情況下,還不能被錄取,還得閱卷作弊才行嗎?】
【而且當時的考卷都是集中起來重新抄錄的,閱卷人員隻能看到特定人員抄錄的試卷,既看不見名字,又不能判斷筆跡,這閱卷作弊難度也太大了吧】
【從這幾個矛盾點來看,華昶的彈劾根本站不住腳,就是一場簡單的借機施展的政治鬥爭】
【不過,既然華昶上奏了奏折,那麽皇帝就得當迴事兒,於是皇帝責令禮部嚴查】
【禮部重新審查了程敏政批閱的卷子,調查了一係列流程,最後迴複皇帝說,程敏政批閱的卷子沒問題,也找不到一點兒程敏政科舉舞弊的證據】
【更為關鍵的是,一共錄取的300名考生中,根本沒有唐寅和徐經的名字。這就更能證明華昶的彈劾根本就是捕風捉影】
【但是,由於科舉舞弊可是重罪,為了保險起見,也為了公正流程,皇帝還是讓錦衣衛將唐寅、徐經和主考官程敏政逮捕,分開詢問,做最後的調查】
【可是這一逮捕就出問題了,徐經禁不起嚴刑拷打,竟然招供說自己曾賄賂程敏政。這下子事情就大條了】
“唐伯虎為什麽落榜?唐伯虎竟然會落榜?”
“據記載,當時流言蜚語滿天飛,都說是三場考試考題都泄露了,結果隻彈劾程敏政,用心可想而知。”
“剛查了成績,單招落榜了,自己三年的努力終究是敗給了資本!”
“哈哈哈哈,不是,樓上是在搞笑嗎?單招,落榜,資本,這三個詞是怎麽組合在一起的?”
“徐經這麽沒骨氣嗎?不是你幹的,為什麽承認?不知道這玩意兒承認了是要命的嗎?”
“古代酷刑是你想象不到的,尤其是明朝錦衣衛,到現在都極有威懾力。”
“古代嚴刑拷打,屈打成招的事情太多了,可不止唐伯虎這一個。”
“這算什麽,你看現在好多古裝劇和古代小說,都有衙門隨便抓幾個地痞流氓充當殺人犯,江洋大盜的,這一點兒都不稀奇。”
“科舉舞弊或許有,但絕對不是你有錢就能解決的。”
“所以,唐伯虎為什麽會落榜?難道就因為被誣告,成為了被害人,所以落榜了?”
【一邊兒是徐經說賄賂過程敏政,一邊兒唐寅和程敏政打死都不承認,事情一時間陷入了僵局】
【經過幾個月的審訊,事情也毫無進展,無奈,最後隻能讓他們幾個進行對峙】
【刑部、大理寺、督察院和錦衣衛帶著三人到午門前對峙】
【當麵對峙時,徐經終於說了實話,他說自己是屈打成招,他確實拜訪過程敏政,但是隻是普通的拜訪,和請求指點,並沒有對程敏政行賄,更沒有作弊】
【隻是因為程敏政恰巧成為了主考官,考試題目又恰巧受到過程敏政的指點】
【唐寅和徐經忍不住炫耀,這才有了後來的流言蜚語】
【到這裏,這場轟動一時的科舉舞弊案才算水落石出】
【這場鬧劇,隻是因為兩人找的前幾年的出卷老師,卻變成了今年的出卷老師,還押中了考題兒引發的猜疑】
【至於唐寅為什麽會落榜,這其中也是程敏政在操作】
【當時程敏政出的那一道考題非常刁鑽,以至於沒幾個人答得上來】
【而程敏政在聽到自己被華昶彈劾後非常害怕,於是偷偷剔除了迴答上這道考題的考生】
【因此,唐寅和徐經才會名落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