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鄧太後
開局播放鴉片戰爭,古人瘋了 作者:陰陽君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106年,4顆隕石撞擊地球,37郡縣引發大規模洪水,國內莊稼盡數被毀壞】
【有奸佞之人言說是陰氣太重,導致水災,將一切罪責歸到鄧太後頭上,可鄧太後不為所動,隻顧盡心治理災害,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自此,東漢連續六年爆發大規模水災。由於災害頻發,百姓饑饉,鄧太後連續十多年打開帝國糧倉賑濟饑民】
【同年8月6日,漢殤帝駕崩,年僅2歲】
【由於劉勝患有氣閉昏厥之症,不宜立為君主,於是鄧太後立清河王劉慶之子劉祜為帝,鄧綏繼續臨朝聽政】
【由於天降災害,再加上漢和帝、漢殤帝接連去世,百姓賦役沉重,因此漢殤帝的喪葬規模事事減省節約,隻有正常的十分之一】
【公元107年,隕石後遺症依舊存在,當時漢朝境內多次發生洪水災害,18個郡國發生地震,41個郡國、315個縣發生水災】
【四瀆皆泛濫成災,衝毀城郭;部分地區山洪暴發,淹沒百姓;28個郡國受狂風和冰雹襲擊】
“我的天呐,這也太瘋狂了,98年大洪水我還記憶深刻呢,這四瀆全都泛濫,簡直不敢相信!”
“我願稱鄧綏為神,太nb了!這都能把國家救迴來!”
“冷知識,四瀆是古代對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的統稱。”
“看見沒,就算是個2歲甚至都不會說話的孩子,當上了皇帝,死了也叫駕崩。”
“不僅是駕崩,而且還得按照禮製進行喪葬,還得埋在帝陵。”
“漢殤帝太可憐了,還是嬰兒就被迫繼位,不到兩歲就死了。”
“漢殤帝的死和當皇帝關係不大,古代早夭概率太大了,畢竟古代中醫缺乏對嬰兒疾病有效治療方法。”
“沒錯,古代早夭的皇子還少嗎?”
“漢和帝兒子早夭了十幾個,死的都死怕了,實在沒辦法了,才偷偷管道民間養育的,結果漢殤帝接迴宮當皇帝,沒一年就死了。”
“為什麽啊,為什麽皇宮裏的皇子容易死?”
“那誰知道呢,反正除了據說有胡人血統的唐朝以外,漢、宋、明、清到了中後期基本都生不出孩子。”
漢朝。
劉秀看到天幕中展示的受災麵積示意圖,都忍不住動容。
不少官員都有所意動,這時,鄧禹急忙上前說道。
“陛下,此事當事先防範!”
劉秀也緊皺眉頭。
“如何防範?”
“先不說我們根本不知道這是多少年以後發生的事情,即便知道了又當如何?”
“難道還能讓四瀆流域的百姓全都遷走不成?這根本做不到!”
“而且,天降隕石、地震,這些天災,天幕都未說明具體時間,難道要日夜防範幾十年不成?”
滿朝文武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如何迴答。
剛才大家都隻顧著讓百姓避難,可是如今想來,想要避難就得遷徙,可是如此大規模的遷徙根本行不通。
滿朝文武你一言我一語,一時間竟沒有一個人能想到一個可行的對策。
“遷徙是行不通的,那能不能加固河堤呢?”
“加固河堤?說的容易,四瀆流域何其廣闊,四瀆流水波濤洶湧,豈是人力所能阻擋的?”
“更何況,能引發7年洪水的天外隕石,怎麽可能是人力堤壩所能阻擋的!”
“要不讓陛下下詔,廣告天下,讓各地百姓有所防備,雖不能以逸待勞,但當洪水爆發時,也能有些效果,不知此法可行嗎?”
“此法也可,但效果甚微。天下百姓愚者眾多,即便天子下詔,也不會有人盡心防範洪水的。”
“不如,我們根據天幕,推演時間,待到天降隕石時期,再讓陛下下詔如何?”
“此法可行,到時候找一道人作國師,就說是後世皇帝感動天地,所以上天降下預兆,讓我大漢百姓避災。”
“此法可行,此法可行!”
“另外,可以從現在開始,多多存糧,到時候即便有天災,有鄧綏臨朝稱製,又有幾十年的存糧,此次災害,必定能安穩度過!”
滿朝文武,你一言我一語,最終決定多存糧,以預兆下旨,廣告百姓,講災害控製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李固認為地震是由於鄧太後“越陰之職,專陽之政”所致】
【劉向認為冰雹是陰盛陽衰的響應,亦歸罪於鄧太後】
【郎中杜根、同時郎、平原郡吏成翊世乃直言進諫鄧太後還政於漢安帝,但都遭到了懲處】
【大司空周章計劃利用群臣對鄧綏的不滿發動政變】
【周章聯合王尊、叔元茂等大臣,密謀關閉宮門誅殺鄧騭兄弟及鄭眾、蔡倫,廢黜鄧太後和漢安帝,擁立平原王劉勝為帝。然而事情被鄧綏察覺,周章等人被殺】
【公元108年,由於連年災害,民多饑困,鄧太後便派人安置難民,並將公田悉數賜予貧民,並派遣大臣到受災嚴重的冀州、兗州開倉放糧,安頓流民】
【同時將北方部分災民遷往江南地區的荊州、揚州等地安置】
【公元109年,京師、並州、涼州爆發大饑荒,人人互相烹食】
【南方匈奴以為漢人因天災而死盡,於是匈奴聯軍趁機發兵攻漢,駐守五原郡的漢兵大敗,太守戰死】
【鄧綏派何熙、龐雄、耿夔、梁慬等將領共同討擊,最終於次年三月大破敵軍】
【南匈奴單於脫帽光腳請罪並入質漢朝,烏桓降附,鮮卑王親自來朝,遣120餘部入質漢朝,漢軍為此作“通湖山摩崖石刻”以示紀念】
“短短幾句話,可見鄧綏執政之辛苦,內有天災,外有人禍,朝堂上還有人整天和自己作對,換做一般皇帝都扛不住啊!”
“我慶幸鄧綏殺伐果斷,不是弱弱之輩,不然大漢天下可能就完了。”
“哼!那些所謂的忠臣迂腐之極,差點兒葬送大漢江山。”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些迂腐之人,恐怕根本不在乎大漢江山,不在乎百姓死後,隻在乎所謂的禮法,隻信任迷信的說法。”
“畢竟時代所限,古人迷信很正常。”
【有奸佞之人言說是陰氣太重,導致水災,將一切罪責歸到鄧太後頭上,可鄧太後不為所動,隻顧盡心治理災害,開倉放糧,救濟災民】
【自此,東漢連續六年爆發大規模水災。由於災害頻發,百姓饑饉,鄧太後連續十多年打開帝國糧倉賑濟饑民】
【同年8月6日,漢殤帝駕崩,年僅2歲】
【由於劉勝患有氣閉昏厥之症,不宜立為君主,於是鄧太後立清河王劉慶之子劉祜為帝,鄧綏繼續臨朝聽政】
【由於天降災害,再加上漢和帝、漢殤帝接連去世,百姓賦役沉重,因此漢殤帝的喪葬規模事事減省節約,隻有正常的十分之一】
【公元107年,隕石後遺症依舊存在,當時漢朝境內多次發生洪水災害,18個郡國發生地震,41個郡國、315個縣發生水災】
【四瀆皆泛濫成災,衝毀城郭;部分地區山洪暴發,淹沒百姓;28個郡國受狂風和冰雹襲擊】
“我的天呐,這也太瘋狂了,98年大洪水我還記憶深刻呢,這四瀆全都泛濫,簡直不敢相信!”
“我願稱鄧綏為神,太nb了!這都能把國家救迴來!”
“冷知識,四瀆是古代對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的統稱。”
“看見沒,就算是個2歲甚至都不會說話的孩子,當上了皇帝,死了也叫駕崩。”
“不僅是駕崩,而且還得按照禮製進行喪葬,還得埋在帝陵。”
“漢殤帝太可憐了,還是嬰兒就被迫繼位,不到兩歲就死了。”
“漢殤帝的死和當皇帝關係不大,古代早夭概率太大了,畢竟古代中醫缺乏對嬰兒疾病有效治療方法。”
“沒錯,古代早夭的皇子還少嗎?”
“漢和帝兒子早夭了十幾個,死的都死怕了,實在沒辦法了,才偷偷管道民間養育的,結果漢殤帝接迴宮當皇帝,沒一年就死了。”
“為什麽啊,為什麽皇宮裏的皇子容易死?”
“那誰知道呢,反正除了據說有胡人血統的唐朝以外,漢、宋、明、清到了中後期基本都生不出孩子。”
漢朝。
劉秀看到天幕中展示的受災麵積示意圖,都忍不住動容。
不少官員都有所意動,這時,鄧禹急忙上前說道。
“陛下,此事當事先防範!”
劉秀也緊皺眉頭。
“如何防範?”
“先不說我們根本不知道這是多少年以後發生的事情,即便知道了又當如何?”
“難道還能讓四瀆流域的百姓全都遷走不成?這根本做不到!”
“而且,天降隕石、地震,這些天災,天幕都未說明具體時間,難道要日夜防範幾十年不成?”
滿朝文武一時間竟然不知道如何迴答。
剛才大家都隻顧著讓百姓避難,可是如今想來,想要避難就得遷徙,可是如此大規模的遷徙根本行不通。
滿朝文武你一言我一語,一時間竟沒有一個人能想到一個可行的對策。
“遷徙是行不通的,那能不能加固河堤呢?”
“加固河堤?說的容易,四瀆流域何其廣闊,四瀆流水波濤洶湧,豈是人力所能阻擋的?”
“更何況,能引發7年洪水的天外隕石,怎麽可能是人力堤壩所能阻擋的!”
“要不讓陛下下詔,廣告天下,讓各地百姓有所防備,雖不能以逸待勞,但當洪水爆發時,也能有些效果,不知此法可行嗎?”
“此法也可,但效果甚微。天下百姓愚者眾多,即便天子下詔,也不會有人盡心防範洪水的。”
“不如,我們根據天幕,推演時間,待到天降隕石時期,再讓陛下下詔如何?”
“此法可行,到時候找一道人作國師,就說是後世皇帝感動天地,所以上天降下預兆,讓我大漢百姓避災。”
“此法可行,此法可行!”
“另外,可以從現在開始,多多存糧,到時候即便有天災,有鄧綏臨朝稱製,又有幾十年的存糧,此次災害,必定能安穩度過!”
滿朝文武,你一言我一語,最終決定多存糧,以預兆下旨,廣告百姓,講災害控製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李固認為地震是由於鄧太後“越陰之職,專陽之政”所致】
【劉向認為冰雹是陰盛陽衰的響應,亦歸罪於鄧太後】
【郎中杜根、同時郎、平原郡吏成翊世乃直言進諫鄧太後還政於漢安帝,但都遭到了懲處】
【大司空周章計劃利用群臣對鄧綏的不滿發動政變】
【周章聯合王尊、叔元茂等大臣,密謀關閉宮門誅殺鄧騭兄弟及鄭眾、蔡倫,廢黜鄧太後和漢安帝,擁立平原王劉勝為帝。然而事情被鄧綏察覺,周章等人被殺】
【公元108年,由於連年災害,民多饑困,鄧太後便派人安置難民,並將公田悉數賜予貧民,並派遣大臣到受災嚴重的冀州、兗州開倉放糧,安頓流民】
【同時將北方部分災民遷往江南地區的荊州、揚州等地安置】
【公元109年,京師、並州、涼州爆發大饑荒,人人互相烹食】
【南方匈奴以為漢人因天災而死盡,於是匈奴聯軍趁機發兵攻漢,駐守五原郡的漢兵大敗,太守戰死】
【鄧綏派何熙、龐雄、耿夔、梁慬等將領共同討擊,最終於次年三月大破敵軍】
【南匈奴單於脫帽光腳請罪並入質漢朝,烏桓降附,鮮卑王親自來朝,遣120餘部入質漢朝,漢軍為此作“通湖山摩崖石刻”以示紀念】
“短短幾句話,可見鄧綏執政之辛苦,內有天災,外有人禍,朝堂上還有人整天和自己作對,換做一般皇帝都扛不住啊!”
“我慶幸鄧綏殺伐果斷,不是弱弱之輩,不然大漢天下可能就完了。”
“哼!那些所謂的忠臣迂腐之極,差點兒葬送大漢江山。”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些迂腐之人,恐怕根本不在乎大漢江山,不在乎百姓死後,隻在乎所謂的禮法,隻信任迷信的說法。”
“畢竟時代所限,古人迷信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