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元滅
開局播放鴉片戰爭,古人瘋了 作者:陰陽君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還納悶怎麽一直有人說殺皇帝呢,尼瑪,還真有人敢殺皇帝啊!”
“春秋戰國到清朝末年,除了刺客之外,大臣、貴族殺皇帝的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主要是元朝是蒙古族統治,他們對皇帝沒有敬畏之心,隻關心自己的利益。”
“可惜了,元仁宗,元英宗兩個皇帝一個早死,一個被殺,不然元朝或許還能再續100年。”
“確實,如果元仁宗和元英宗每人多活30年,說不定元朝也能穩定下來。”
唐朝。
李世民有聽到皇帝竟然被臣子和蒙古貴族堂而皇之的殺了,不免有些震驚。
“胡人就是胡人,連皇帝都敢殺,簡直無法無天!”
“不過,胡人也不全是野蠻之人,至少這兩位皇帝做的還說得過去。”
有清朝的例子,尤其是天幕講過雍正皇帝的事跡,李世民還有些期待蒙古族做出一番事業。
結果,讓李世民沒想到的是,一心為國的皇帝竟然會落得如此下場。
【元英宗被殺後,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繼位,元泰定帝是真金的嫡孫】
【由於元泰定帝死後,他傳給兒子的皇位被侄子奪走,而他的侄子並不認可他的皇位,因此沒有給他諡號和廟號,後世隻能以年號稱“泰定帝”】
【元泰定帝繼位之後,依舊奉行之前的政策,推行漢法,倡導儒學】
【但是元泰定帝癡迷佛教,繼位之後廣建佛寺,沿海造浮圖二百一十六座,甚至還自受佛戒】
【雖然元泰定帝平庸守成,元朝社會趨於平穩,但其僅在位5年便病卒於上都,年僅36歲】
【元泰定帝去世時,他的長子年僅8歲,知樞密院事燕鐵木兒在大都發動政變,被殺】
【知樞密院事燕鐵木兒擁立圖帖睦爾為帝,稱元文宗】
【元文宗從小在漢人生活地區長大,深受漢族文化和儒家文化影響】
【元文宗繼位後,曾親自用儒家禮儀祭祀,同時他也非常癡迷佛教文化】
【元文宗崇尚佛教,走向極端,一是帝師的規格太高;二是某些徒屬倚權恃勢,為非作歹】
【三是濫做佛事,耗資巨大;四是佛教徒幹預朝政;五是創立廣教總管府,以掌僧尼之政】
【元文宗重視文治,他在位期間,創建奎章閣,編修《經世大典》等】
【可惜,當時燕鐵木兒獨攬相權,甚至連立太子的事情都要聽燕鐵木兒的,因此元文宗的政治抱負隻是空想罷了】
【元文宗曾把皇位禪讓給自己哥哥和世?,稱元明宗】
【可惜,元文宗最後還是沒抵製住皇位的誘惑,殺了哥哥和世?】
【直到元文宗臨終前後悔不已,親口說出此事】
【公元1332八月,元文宗病死,年僅29歲】
【元文宗去世後,立懿璘質班為繼承人,在位53天病逝,年僅7歲,稱元寧宗,】
“不是,等一下,這元朝的皇帝一個個的都這麽短命嗎?”
“我好像都看不到一個活過40歲的,連4開頭的都沒呀!”
“承受不住皇朝氣運唄!”
“如果說其他皇帝死的早,可以說是小的時候,年輕的時候在草原不注重健康,可是元文宗不應該啊,他從小生活在中原啊!”
“就沒人疑惑,元朝皇帝一個個的都崇尚佛教嗎?”
“確實,稍微懂曆史和古玩的都知道,元朝的佛教文化相當發達,元朝基本上尊佛教為國教。”
【元寧宗去世後,皇室基本無人可立,隻能將被流放的妥懽帖睦爾召迴,繼承皇位】
【早年,由於其奪權失敗,曾被流放高麗大青島和廣西桂林等地】
【召迴後,被擁立為帝,稱元順帝】
【元順帝繼位時,朝堂被權臣燕帖木兒,權相伯顏把持】
【元順帝隱忍8年,最終找到機會,一舉扳倒這些權臣,奪迴了朝堂的控製權】
【可惜,即便奪迴權利,但天下以被燕帖木兒為首的舊貴族敗壞殆盡】
【從中央到地方,官員腐敗,民不聊生】
【雖然元順帝開啟一係列改革,恢複科舉、崇儒重道、頒行法典、加強廉政、解決饑荒,銳意中興,以挽救元朝的統治危機】
【但是未能根本解決積弊已久的社會問題】
【隨著朝廷腐敗,再加上連年災害,百姓顆粒無收,公元1351年,終於爆發最大的元末農民起義——紅巾軍】
【眼看國家無力迴天,元順帝逐漸消沉,政事倦怠,癡迷聲色,聽任佞臣上位】
【元順帝受哈麻蠱惑,聲色犬馬,沉溺密宗,修煉所謂“男女雙修之術”,還在宮中建清寧殿,繞殿一周建百花宮,每五日一移宮】
【此時的元朝,外有無力鎮壓的紅巾軍農民起義,內有奇皇後與皇太子漸萌異心,企圖讓元惠宗禪位,元朝已經進入滅亡倒計時】
【公元1368年,朱元璋帶領起義軍攻占大都和上都,元廷退守漠北,自此元朝滅亡】
“終於結束了,元朝終於滅了。”
“其實,縱觀整個元朝,不是沒有皇帝想好好幹,但是好皇帝都不長命啊!”
“元朝的皇帝如果能長命,那麽應該和十全好大兒乾隆差不多,有功有過。”
“但問題是,都不長命啊!”
“不管怎麽說,以整個曆史來說,元朝的統治都是腐敗、混亂、壓榨的。”
“沒錯,也就比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這些特殊時期好一點兒,一小點兒。”
“可能,元朝唯一值得稱讚的就是它那廣闊的領土吧。”
明朝。
視頻結束,朱元璋心中升起無限感慨。
“領土,那麽多的領土有什麽用?”
“元朝以蒙古人為高貴,普通百姓不僅低人一等,而且還要承受沉重的賦役。”
“就算元朝有些皇帝實行仁政,可是他真的是為了天下百姓嗎?”
“他隻是在維護自己的統治罷了。”
“朝廷向百姓征收重稅,可是卻被蒙古貴族用於揮霍。”
“當災年來臨的時候,元廷可曾拿出一分錢來救濟災民嗎?”
(給清明節準備的一萬字存稿,作者一個誤操作給發出去了,哭死!)
“春秋戰國到清朝末年,除了刺客之外,大臣、貴族殺皇帝的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主要是元朝是蒙古族統治,他們對皇帝沒有敬畏之心,隻關心自己的利益。”
“可惜了,元仁宗,元英宗兩個皇帝一個早死,一個被殺,不然元朝或許還能再續100年。”
“確實,如果元仁宗和元英宗每人多活30年,說不定元朝也能穩定下來。”
唐朝。
李世民有聽到皇帝竟然被臣子和蒙古貴族堂而皇之的殺了,不免有些震驚。
“胡人就是胡人,連皇帝都敢殺,簡直無法無天!”
“不過,胡人也不全是野蠻之人,至少這兩位皇帝做的還說得過去。”
有清朝的例子,尤其是天幕講過雍正皇帝的事跡,李世民還有些期待蒙古族做出一番事業。
結果,讓李世民沒想到的是,一心為國的皇帝竟然會落得如此下場。
【元英宗被殺後,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繼位,元泰定帝是真金的嫡孫】
【由於元泰定帝死後,他傳給兒子的皇位被侄子奪走,而他的侄子並不認可他的皇位,因此沒有給他諡號和廟號,後世隻能以年號稱“泰定帝”】
【元泰定帝繼位之後,依舊奉行之前的政策,推行漢法,倡導儒學】
【但是元泰定帝癡迷佛教,繼位之後廣建佛寺,沿海造浮圖二百一十六座,甚至還自受佛戒】
【雖然元泰定帝平庸守成,元朝社會趨於平穩,但其僅在位5年便病卒於上都,年僅36歲】
【元泰定帝去世時,他的長子年僅8歲,知樞密院事燕鐵木兒在大都發動政變,被殺】
【知樞密院事燕鐵木兒擁立圖帖睦爾為帝,稱元文宗】
【元文宗從小在漢人生活地區長大,深受漢族文化和儒家文化影響】
【元文宗繼位後,曾親自用儒家禮儀祭祀,同時他也非常癡迷佛教文化】
【元文宗崇尚佛教,走向極端,一是帝師的規格太高;二是某些徒屬倚權恃勢,為非作歹】
【三是濫做佛事,耗資巨大;四是佛教徒幹預朝政;五是創立廣教總管府,以掌僧尼之政】
【元文宗重視文治,他在位期間,創建奎章閣,編修《經世大典》等】
【可惜,當時燕鐵木兒獨攬相權,甚至連立太子的事情都要聽燕鐵木兒的,因此元文宗的政治抱負隻是空想罷了】
【元文宗曾把皇位禪讓給自己哥哥和世?,稱元明宗】
【可惜,元文宗最後還是沒抵製住皇位的誘惑,殺了哥哥和世?】
【直到元文宗臨終前後悔不已,親口說出此事】
【公元1332八月,元文宗病死,年僅29歲】
【元文宗去世後,立懿璘質班為繼承人,在位53天病逝,年僅7歲,稱元寧宗,】
“不是,等一下,這元朝的皇帝一個個的都這麽短命嗎?”
“我好像都看不到一個活過40歲的,連4開頭的都沒呀!”
“承受不住皇朝氣運唄!”
“如果說其他皇帝死的早,可以說是小的時候,年輕的時候在草原不注重健康,可是元文宗不應該啊,他從小生活在中原啊!”
“就沒人疑惑,元朝皇帝一個個的都崇尚佛教嗎?”
“確實,稍微懂曆史和古玩的都知道,元朝的佛教文化相當發達,元朝基本上尊佛教為國教。”
【元寧宗去世後,皇室基本無人可立,隻能將被流放的妥懽帖睦爾召迴,繼承皇位】
【早年,由於其奪權失敗,曾被流放高麗大青島和廣西桂林等地】
【召迴後,被擁立為帝,稱元順帝】
【元順帝繼位時,朝堂被權臣燕帖木兒,權相伯顏把持】
【元順帝隱忍8年,最終找到機會,一舉扳倒這些權臣,奪迴了朝堂的控製權】
【可惜,即便奪迴權利,但天下以被燕帖木兒為首的舊貴族敗壞殆盡】
【從中央到地方,官員腐敗,民不聊生】
【雖然元順帝開啟一係列改革,恢複科舉、崇儒重道、頒行法典、加強廉政、解決饑荒,銳意中興,以挽救元朝的統治危機】
【但是未能根本解決積弊已久的社會問題】
【隨著朝廷腐敗,再加上連年災害,百姓顆粒無收,公元1351年,終於爆發最大的元末農民起義——紅巾軍】
【眼看國家無力迴天,元順帝逐漸消沉,政事倦怠,癡迷聲色,聽任佞臣上位】
【元順帝受哈麻蠱惑,聲色犬馬,沉溺密宗,修煉所謂“男女雙修之術”,還在宮中建清寧殿,繞殿一周建百花宮,每五日一移宮】
【此時的元朝,外有無力鎮壓的紅巾軍農民起義,內有奇皇後與皇太子漸萌異心,企圖讓元惠宗禪位,元朝已經進入滅亡倒計時】
【公元1368年,朱元璋帶領起義軍攻占大都和上都,元廷退守漠北,自此元朝滅亡】
“終於結束了,元朝終於滅了。”
“其實,縱觀整個元朝,不是沒有皇帝想好好幹,但是好皇帝都不長命啊!”
“元朝的皇帝如果能長命,那麽應該和十全好大兒乾隆差不多,有功有過。”
“但問題是,都不長命啊!”
“不管怎麽說,以整個曆史來說,元朝的統治都是腐敗、混亂、壓榨的。”
“沒錯,也就比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這些特殊時期好一點兒,一小點兒。”
“可能,元朝唯一值得稱讚的就是它那廣闊的領土吧。”
明朝。
視頻結束,朱元璋心中升起無限感慨。
“領土,那麽多的領土有什麽用?”
“元朝以蒙古人為高貴,普通百姓不僅低人一等,而且還要承受沉重的賦役。”
“就算元朝有些皇帝實行仁政,可是他真的是為了天下百姓嗎?”
“他隻是在維護自己的統治罷了。”
“朝廷向百姓征收重稅,可是卻被蒙古貴族用於揮霍。”
“當災年來臨的時候,元廷可曾拿出一分錢來救濟災民嗎?”
(給清明節準備的一萬字存稿,作者一個誤操作給發出去了,哭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