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唐朝承平日久,沿途州縣見叛軍來襲竟然毫無抵抗之力】


    【不久,洛陽淪陷,安祿山稱帝,定國號大燕】


    【半年後,長安城陷落,唐朝的宗室百官都遭到叛軍的屠殺,李隆基倉皇出逃】


    【李隆基出逃到馬嵬驛時,將士爆發兵變,亂刀砍死楊國忠,逼迫李隆基賜死楊玉環】


    【太子李亨北上到靈武稱帝,尊父親李隆基為太上皇】


    【安祿山性情暴虐,動輒就要殺人,安祿山叛變後,消息傳到長安,安祿山的兒子安慶宗定居長安,也被李隆基賜死】


    【安祿山得知兒子被賜死,狂亂憤怒,竟要求投降的士兵互相廝殺,死了六七千人】


    【公元757年,正月初一,安祿山接受臣子們朝拜,瘡痛發作就中途結束了。他由於病痛更加暴躁煩亂,動輒使用刑罰,連身為謀主的大臣嚴莊也遭鞭棍抽打】


    【嚴莊不堪受辱,意圖合謀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殺死安祿山】


    【由於安祿山雙眼失明,所以嚴莊根本不必密謀,他讓安慶緒站在門外,自己握著刀帶著閹人李豬兒一起走進安祿山的營帳】


    【等安祿山發覺刺客時,肥胖的身體根本難以起身,最後如同待宰的肥豬一般被李豬兒亂刀砍死】


    “安祿山就這麽死了?也太草率了吧。”


    “我就不明白了,安祿山是老糊塗了嗎?滿身毒瘡、雙眼失明,眼看活不成了,還費勁巴拉的造什麽反啊?”


    “就是啊,你說你圖什麽嘛,本來就是半截身子埋進土裏的人了,還想著造反。”


    “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最後竟然被自己親兒子弄死了。”


    【安祿山死後,唐肅宗李亨派郭子儀相繼收複了長安、洛陽等地】


    【弑父奪位的安慶緒被打的節節敗退,無奈安慶緒隻能派人去史思明那裏搬救兵】


    【史思明原本是安祿山的部下,安祿山叛亂後多次重任史思明為其守城】


    【直到安祿山死後,叛軍接連敗退,史思明認為叛軍沒有前途,所以才投降歸順朝廷】


    【可是,史思明明麵上歸順朝廷,暗地裏卻一直囤積士兵武器,甚至和叛軍藕斷絲連】


    【唐肅宗李亨得知史思明並非誠意歸順後,意圖派人暗中勸說史思明部下歸順,並趁機刺殺史思明】


    【可惜計劃敗露,史思明直接攤牌,再次造反】


    【恰逢安慶緒來求援,並承諾隻要史思明能幫他擊退唐軍,就將大燕皇位禪讓給史思明】


    【史思明聽後果斷出兵,大破唐軍】


    【郭子儀久攻不下,隻能無奈撤退】


    【就當史思明滿懷欣喜的想要坐上大燕皇位的時候,安慶緒卻想要出爾反爾】


    【結果史思明搶先一步,直接把安慶緒絞死並篡位稱帝】


    漢朝。


    看到這裏,漢武帝都忍不住搖頭。


    “太亂了,太亂了,這個安祿山連造反都不會,他的兒子更是廢物一個!”


    在漢武帝看來,這場波及整個唐朝,差點兒讓唐朝滅亡的叛亂簡直如同兒戲一般。


    “安祿山能造反成功,不過是因為他手握兵權,再加上唐朝安定太久,給了他可乘之機罷了。”


    “朕可以確定,這個安祿山甚至連最簡略的吞並唐朝的計劃都沒有。”


    【公元759年,史思明重新奪迴洛陽,然而這時的洛陽已經是一座空城】


    【洛陽城內及其周邊的百姓都被唐朝遷走】


    【史思明一無所獲,隻能任由士兵把城中搜刮一空,準備攻打河陽三城】


    【公元761年,史思明在洛陽城外大敗唐軍,唐軍被迫棄守河陽三城,史思明劍指長安】


    【然而史思明很快便重蹈了安祿山的覆轍】


    【史思明不滿長子史朝義,偏愛小兒子史朝清,時常有廢長立幼的想法】


    【史朝義心懷不滿,於是聯合部下殺死史思明】


    【至此,持續六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即將走向尾聲】


    【與此同時,唐朝宮廷也發生了一場政變】


    【唐肅宗李亨病重,張皇後想廢掉太子李豫】


    【沒想到被大太監李輔國搶先一步,張皇後被李輔國亂棍打死】


    【唐肅宗李亨死後,李豫成功登基為帝,是為唐代宗】


    【公元762年,史朝義在洛陽郊外慘敗,唐軍再次收複洛陽】


    【失利後的史朝義眾叛親離,次年史朝義被迫自殺,首級被送往長安】


    【至此,安史之亂徹底平定】


    【安史之亂使唐朝由盛轉衰,在接下來的150年時間,朝廷不得不與藩鎮共天下】


    “666,除了6我還能說什麽?”


    “安祿山被兒子殺了,史思明也被兒子殺了,真是哄堂大孝,孝出強大!”


    “別忘了,安祿山和史思明可都是突厥人,沒有一點兒道德禮法觀念,弑父殺君根本沒有一點兒心理負擔。”


    “樓上不說,我都忘了他倆都是突厥人了,唐朝任用外族我也是服了!”


    “上一個任用外族的還是遺臭萬年,導致五胡亂華的司馬家。”


    唐朝。


    看到安史之亂終於結束了,大唐勝利的那一刻,李世民才算鬆了一口氣。


    “終於結束了,最終還是我大唐平定了叛亂。”


    不過很快李世民就笑不出來了。


    經曆過隋唐轉變的李世民很清楚,戰爭,尤其是全麵的戰爭是非常消耗王朝國運的。


    唐玄宗歎息道:“一百五十年,好像也不少了!”


    李世民粗略算了一下,如果真如同天幕所說,唐朝的命運應該有300年左右。


    一個300年的王朝已經算是了不起的成就了,尤其是唐朝萬國來朝,還開創了兩個盛世。


    但是,李世民並不滿足。


    “既然已經有天幕,那麽後世的安史之亂絕對能避免,藩鎮割據也絕對能避免。”


    就算現在李世民什麽都不做,安史之亂也不會爆發,因為這個世界絕不會有女皇武則天的出現。


    至於藩鎮割據,既然有天幕預警,相信後世也不會任由藩鎮節度使掌握軍政財三方大權。


    後世子孫絕對會慎重選擇節度使人選,藩鎮割據的風險也能大大降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播放鴉片戰爭,古人瘋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陰陽君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陰陽君子並收藏開局播放鴉片戰爭,古人瘋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