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殿試,開始了 !
大明敗家子,家父平江伯 作者:拾月飛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弘治十二年,三月十五,卯時。
三百名貢士在禮部右侍郎程敏政的帶領下,齊聚午門前。
眾人按照名次排名分列成三排,待宮門打開後,準備接受這金吾衛的例行檢查。
排在第一第二位的便是陳子玉的兩大弟子,張信和王守仁。
相比較會試,張信何曾有過這樣的待遇,頓時感覺有些不自在,手心都是一層細汗!
尤其是所有的貢生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或是沉思,或是跟作用交頭接耳。
王守仁似乎瞧出了張信的緊張,於是小聲出言安慰道:“師兄,別緊張!”
張信扭過頭小聲苦笑道:“伯安有所不知,為兄從沒見過這樣的架勢。”
雖然是國公之子,但是這家夥從小受到的都是棍棒教育,如今是老實至極!
二人的小聲交談自然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按理說第一和第二名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為何二人看起來似乎很是相熟。
尤其是唐寅,他距離二人最近,就站在王守仁後麵,王守仁的一聲“師兄”自然引起了唐寅的注意。
頓時瞪大雙眼,不可思議的看著王守仁的背影。
會試的前幾名身份早就被人打探的一清二楚,而王守仁更是引人矚目,畢竟有個狀元老子還是帝師,想不出名都難!
若是一門父子雙狀元,那絕對會傳為一時佳話!
強忍著好奇心,唐寅並沒有開口詢問,他怎麽也想不明白,為何王守仁也拜在了陳子玉門下!
陳子玉的名聲唐寅也有所耳聞,不過唐寅跟其他人不一樣,他知道既然皇帝陛下都願意將女兒嫁給陳子玉。
那其中必然有貓膩,或許陳子玉真實為人與傳言並不相符!
要不然,為什麽英國公和王華都同意自己兒子拜入陳子玉門下?
越想越覺得可能,唐寅這一瞬間覺得,似乎拜入陳子玉門下並不是壞事?
此時,人群中出現一陣騷動,午門的大門緩緩打開,金吾衛也將四周圍了起來。
一名太監出現在人群最前麵,打開聖旨宣讀起來,無非是一些套話。
半晌後,聖旨念完金吾衛小旗官衝著張信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接受檢查。
就這樣,三百名貢生依次從午門旁邊的掖門魚貫而入,單數走左掖門,雙數走右掖門,款款邁入紫禁城中。
至於午門的正門,這三百人中,隻有一甲前三名,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有資格走上一遭!
在程敏政的帶領下,眾人從午門中進來跨過端門,一直來到了承天門前停下了腳步,等待下一步安排指示。
承天門的東邊太廟,西邊是社稷壇,整個承天門前的廣場十分寬宏碩大,三百人站在這裏顯得極為渺小。
很快,又出現了一名太監,來到了程敏政身邊小聲的絮叨些什麽,隨後眾人又在太監的帶領下,朝著保和殿方向而去。
保和殿,正是殿試的場所!
對於絕大多數貢生來說,他們這輩子恐怕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能如此近距離的見到皇帝陛下。
整個三百貢中,唯有一甲,以及二甲名次靠前的貢生有機會留在京師當個京官,至於其他人,尤其是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的貢生,大多數都會去各地當個縣令地方官。
讀書人就將出身,大明的官場更是講究科舉名次。
一甲不用說,二甲也還好,至少是進士出身,至於三甲賜同進士,如同字麵意思,皇帝看大家辛苦考試,賞賜你一個進士出身吧。
所以,若是想未來升遷,除了朝中有人和自身能力出眾外,這次殿試將會給自己永久打上一個標簽!
自古文人相輕,人人都在暗中較量,想博一個好名次,誰也不想承認自己比別人學的差!
............
暖閣,弘治皇帝早已準備妥當。
內閣首輔劉健,李東陽,謝遷也都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等待著弘治皇帝的指示。
這時,蕭敬從外麵走了進來朝著弘治皇帝躬身說道:“陛下,快辰時了,貢生們已經都到了保和殿。”
弘治皇帝站起身來,看了看下首處的內閣三人,平靜的頷首道:“三位愛卿,隨朕一起去吧!”
“是,陛下!”
三人拱手承諾!
此時保和殿內,三百貢生已經等候於此,大殿的左右兩邊則是站立著一眾翰林,這些人當年都是眾多貢生中的一員,闖過千軍萬馬跨過獨木橋這才能站在這保和殿中。
辰時的鍾聲剛剛響過,弘治皇帝就出現在了保和殿中。
在場的所有人紛紛下跪磕頭,口唿萬歲!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這些貢生們仿佛看到了雇主一般,一個個都準備賣力的展現這自己生平所學。
待弘治皇帝落座後,微微笑著抬了抬手:“眾卿平身吧!”
而後,蕭敬手捧著聖旨站到了殿前,開始宣讀,這些話雖然是套話,無非是勉勵眾人好好的考,不要緊張穩定發揮,將自己心中所想都大膽的說出來。
趁著這個功夫,弘治皇帝也暗暗打量起底下的貢生們。
有的唇齒發白深深發抖,有的處變不驚一動不動,似乎是感受到了弘治皇帝的目光,這一下子那些原本心理素質就不好的貢生們,變得更加緊張起來。
最終,弘治皇帝的目光落到了排在最前麵的三人身上。
張信、王守仁、唐寅。
弘治皇帝是見過張信的,所以對於張信的老實一直都很欣賞,或許是惺惺相惜吧,弘治皇帝本身就是個老實人!
至於王守仁,弘治皇帝見他站姿如鬆一動不動,臉上波瀾不驚的模樣,心中也微微頷首點頭,不愧是王卿的兒子,這份沉穩大氣,乃是一般人不具備的。
等到唐寅的時候,很明顯從臉色上看,就差上了一些。
微微發白的臉龐無不說明唐寅此時的內心的緊張,好在勉強能控製的住,不至於丟臉。
終於,蕭敬宣讀完畢。
弘治皇帝收迴了目光看向了劉健,微微點了點頭。
劉健立刻會意,站了出來深唿吸一口氣,朝著眾貢生朗聲道:“殿試開始,發考卷!”
三百名貢士在禮部右侍郎程敏政的帶領下,齊聚午門前。
眾人按照名次排名分列成三排,待宮門打開後,準備接受這金吾衛的例行檢查。
排在第一第二位的便是陳子玉的兩大弟子,張信和王守仁。
相比較會試,張信何曾有過這樣的待遇,頓時感覺有些不自在,手心都是一層細汗!
尤其是所有的貢生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或是沉思,或是跟作用交頭接耳。
王守仁似乎瞧出了張信的緊張,於是小聲出言安慰道:“師兄,別緊張!”
張信扭過頭小聲苦笑道:“伯安有所不知,為兄從沒見過這樣的架勢。”
雖然是國公之子,但是這家夥從小受到的都是棍棒教育,如今是老實至極!
二人的小聲交談自然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按理說第一和第二名是最大的競爭對手,為何二人看起來似乎很是相熟。
尤其是唐寅,他距離二人最近,就站在王守仁後麵,王守仁的一聲“師兄”自然引起了唐寅的注意。
頓時瞪大雙眼,不可思議的看著王守仁的背影。
會試的前幾名身份早就被人打探的一清二楚,而王守仁更是引人矚目,畢竟有個狀元老子還是帝師,想不出名都難!
若是一門父子雙狀元,那絕對會傳為一時佳話!
強忍著好奇心,唐寅並沒有開口詢問,他怎麽也想不明白,為何王守仁也拜在了陳子玉門下!
陳子玉的名聲唐寅也有所耳聞,不過唐寅跟其他人不一樣,他知道既然皇帝陛下都願意將女兒嫁給陳子玉。
那其中必然有貓膩,或許陳子玉真實為人與傳言並不相符!
要不然,為什麽英國公和王華都同意自己兒子拜入陳子玉門下?
越想越覺得可能,唐寅這一瞬間覺得,似乎拜入陳子玉門下並不是壞事?
此時,人群中出現一陣騷動,午門的大門緩緩打開,金吾衛也將四周圍了起來。
一名太監出現在人群最前麵,打開聖旨宣讀起來,無非是一些套話。
半晌後,聖旨念完金吾衛小旗官衝著張信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接受檢查。
就這樣,三百名貢生依次從午門旁邊的掖門魚貫而入,單數走左掖門,雙數走右掖門,款款邁入紫禁城中。
至於午門的正門,這三百人中,隻有一甲前三名,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有資格走上一遭!
在程敏政的帶領下,眾人從午門中進來跨過端門,一直來到了承天門前停下了腳步,等待下一步安排指示。
承天門的東邊太廟,西邊是社稷壇,整個承天門前的廣場十分寬宏碩大,三百人站在這裏顯得極為渺小。
很快,又出現了一名太監,來到了程敏政身邊小聲的絮叨些什麽,隨後眾人又在太監的帶領下,朝著保和殿方向而去。
保和殿,正是殿試的場所!
對於絕大多數貢生來說,他們這輩子恐怕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能如此近距離的見到皇帝陛下。
整個三百貢中,唯有一甲,以及二甲名次靠前的貢生有機會留在京師當個京官,至於其他人,尤其是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的貢生,大多數都會去各地當個縣令地方官。
讀書人就將出身,大明的官場更是講究科舉名次。
一甲不用說,二甲也還好,至少是進士出身,至於三甲賜同進士,如同字麵意思,皇帝看大家辛苦考試,賞賜你一個進士出身吧。
所以,若是想未來升遷,除了朝中有人和自身能力出眾外,這次殿試將會給自己永久打上一個標簽!
自古文人相輕,人人都在暗中較量,想博一個好名次,誰也不想承認自己比別人學的差!
............
暖閣,弘治皇帝早已準備妥當。
內閣首輔劉健,李東陽,謝遷也都恭恭敬敬的站在一旁,等待著弘治皇帝的指示。
這時,蕭敬從外麵走了進來朝著弘治皇帝躬身說道:“陛下,快辰時了,貢生們已經都到了保和殿。”
弘治皇帝站起身來,看了看下首處的內閣三人,平靜的頷首道:“三位愛卿,隨朕一起去吧!”
“是,陛下!”
三人拱手承諾!
此時保和殿內,三百貢生已經等候於此,大殿的左右兩邊則是站立著一眾翰林,這些人當年都是眾多貢生中的一員,闖過千軍萬馬跨過獨木橋這才能站在這保和殿中。
辰時的鍾聲剛剛響過,弘治皇帝就出現在了保和殿中。
在場的所有人紛紛下跪磕頭,口唿萬歲!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
這些貢生們仿佛看到了雇主一般,一個個都準備賣力的展現這自己生平所學。
待弘治皇帝落座後,微微笑著抬了抬手:“眾卿平身吧!”
而後,蕭敬手捧著聖旨站到了殿前,開始宣讀,這些話雖然是套話,無非是勉勵眾人好好的考,不要緊張穩定發揮,將自己心中所想都大膽的說出來。
趁著這個功夫,弘治皇帝也暗暗打量起底下的貢生們。
有的唇齒發白深深發抖,有的處變不驚一動不動,似乎是感受到了弘治皇帝的目光,這一下子那些原本心理素質就不好的貢生們,變得更加緊張起來。
最終,弘治皇帝的目光落到了排在最前麵的三人身上。
張信、王守仁、唐寅。
弘治皇帝是見過張信的,所以對於張信的老實一直都很欣賞,或許是惺惺相惜吧,弘治皇帝本身就是個老實人!
至於王守仁,弘治皇帝見他站姿如鬆一動不動,臉上波瀾不驚的模樣,心中也微微頷首點頭,不愧是王卿的兒子,這份沉穩大氣,乃是一般人不具備的。
等到唐寅的時候,很明顯從臉色上看,就差上了一些。
微微發白的臉龐無不說明唐寅此時的內心的緊張,好在勉強能控製的住,不至於丟臉。
終於,蕭敬宣讀完畢。
弘治皇帝收迴了目光看向了劉健,微微點了點頭。
劉健立刻會意,站了出來深唿吸一口氣,朝著眾貢生朗聲道:“殿試開始,發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