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一戰滅十萬匈奴
盤點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繃不住 作者:一口吃掉彩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天後,天幕再次出現了。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他曾一戰滅十萬匈奴,威震天下,
有人說,他比王翦還厲害,打得王翦隻能用反間計才拿下了趙國。
他就是趙國武安君李牧!】
...
“為什麽不出題?出這個時候的題目對大家才公平啊!盡出後世的題目,朕怎麽猜得到?”
劉邦很是不滿的哼哼了一聲。
...
【話說,戰國四大名將分別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很多人都喜歡討論,這四個人裏,誰最強。
比較多的認為是白起第一,李牧第二,王翦第三,廉頗第四。
不知道觀眾們心目中是如何排名的呢?】
...
“這樣排的嗎?行吧。”秦始皇嬴政隻是皺了皺眉頭,沒有多說。
...
【李牧,出生年份不詳,戰國時期趙國人(河北邢台隆堯)。
他早年的事跡不見於史書之中,隻知道其長期鎮守在趙國北部的代和雁門,負責防備匈奴。
李牧在鎮守邊關的期間,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有效的加強了趙國北部邊境的防禦。
但是,他在麵對匈奴入寇之時,總是采取龜縮防守的策略,讓所有的士兵撤退進入營寨防守,不得出擊,違令者斬。
在這樣的方法之下,好幾年,匈奴人每次來搶劫,都搶不到太多的東西。
但是,李牧這樣的行為,不僅讓匈奴人認為他是個慫包,也讓手下的將領認為他是個慫包。
趙孝成王因此也是大怒,下令撤迴了李牧。
結果,李牧離開了,新來的守將在匈奴入侵的時候,總是喜歡出擊去和匈奴打,但結果卻是損兵折將,損失慘重,使得邊境百姓,根本沒辦法安心種地,放牧。
於是,趙孝成王隻能再次去找李牧。
李牧托病不去,趙孝成王就親自上門,李牧就說要讓他去也行,他還是按照之前的策略。
趙孝成王沒辦法,隻能同意了李牧的要求。
李牧再次上任之後,還是按照之前的方法,匈奴又再次迴到了每次都搶不到什麽東西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沒有讓匈奴人認識到李牧的聰明,還是堅持認為他是個慫包。
而趙國的士兵在邊境上,沒什麽仗打,心裏都是憋了一股火,很想要和匈奴幹上一仗。
感覺時機到了的李牧,開始挑選精銳,積極訓練。
後來,李牧讓人在邊境上大肆的放牧,讓牛羊遍地。
匈奴人以為這次能搶個大的,於是便派人前來劫掠。
李牧安排人故意看到匈奴就跑,還“慌不擇路”的丟下了數千人的物資,讓匈奴撿了去。
這下子,匈奴徹底上頭,認為趙軍都是廢材,於是就發動十萬大軍,準備來個大舉入侵,搶一波大的。
但李牧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以前的匈奴每次來的人都不多,搶了就跑,趙軍追也不好追,人去多了,對方直接跑了,自己這邊勞民傷財。
人去少了,就被匈奴人幹掉,更是吃虧。
好不容易騙到匈奴集結了主力,李牧立馬就按照計劃,將訓練出來的十多萬大軍放了出來。
待吸引到匈奴,中了計謀,深入趙國土地之時,李牧果斷派人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人包了餃子,一通亂揍!
這一戰,李牧和趙軍大展神威,一戰滅敵十多萬,嚇得整個匈奴都喪了膽,幾十年不敢南下。
接著,李牧趁勢滅襜襤,敗東胡,收林胡。
他的這一戰,極大的削弱了匈奴的實力,保障了趙國邊境數十年的安定,也給秦國一統天下會造成的中原實力減弱贏得了喘息的機會而不至於讓匈奴趁機大舉入侵。
因此,李牧自然也可以名列民族英雄之列。
自此,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一戰成名,威震天下。
有人問,李牧這麽厲害,趙孝成王為何不派李牧去接替廉頗,或者這樣,就不至於讓趙括拉了一坨大的。
但其實,這個問題問得很傻,因為雖然李牧敗匈奴的時間不是很確定,但是根據學者推測,應該是在趙孝成王初年。
而趙孝成王繼位於公元前266年,長平之戰是在公元前260年。
所以,這個時期的李牧,很有可能是一個小兵,又或者一個不是很出名的小將領,又或者鎮守邊關走不開。
但他有沒有像趙括那樣,有一個好爹。
李牧沒參加長平之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李牧確實是厲害!”秦始皇道。
“那長平之戰時,他是已經滅了十萬匈奴,還是沒有呢?”趙匡胤問道。
“當然是...”
...
【在邊關一戰成名之後,李牧進入了朝中任職,曾出使秦國,帶迴了趙國的質子。
公元前244年,趙悼襄王繼位,因不信任廉頗,解除了廉頗兵權,趙國朝堂的多次不信任,讓廉頗不滿,打跑了樂乘之後,自己也出走魏國。
而其他的保住和氏璧的藺相如,趙括的老爹趙奢,玩火牛的田單都已經去世很長時間了。
因此,李牧得以成為了重臣。
公元前243年,李牧攻下了燕國的武遂、方城。
到了公元234年,秦國派大將桓齮(yi )進攻趙國,一路上攻城掠地,斬殺趙軍據說十萬人以上,隨後桓齮又派人繞後攻擊,最終將邯鄲城形成合圍之勢。
趙王急忙封李牧為大將軍,命其從雁門返迴,帶領邊軍勤王。
李牧於肥(河北晉縣西)這個地方,大敗桓齮。
戰後,李牧被封為武安君!
不到一年,公元前232年,國力強大的秦國再次派兩路大軍來攻打趙國,結果在番吾(河北磁縣)這個地方,又被李牧再次暴揍了一通。
同時,在抵抗秦軍的時候,李牧也在防守著韓魏兩國,端的是國之屏障!】
【他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他曾一戰滅十萬匈奴,威震天下,
有人說,他比王翦還厲害,打得王翦隻能用反間計才拿下了趙國。
他就是趙國武安君李牧!】
...
“為什麽不出題?出這個時候的題目對大家才公平啊!盡出後世的題目,朕怎麽猜得到?”
劉邦很是不滿的哼哼了一聲。
...
【話說,戰國四大名將分別是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很多人都喜歡討論,這四個人裏,誰最強。
比較多的認為是白起第一,李牧第二,王翦第三,廉頗第四。
不知道觀眾們心目中是如何排名的呢?】
...
“這樣排的嗎?行吧。”秦始皇嬴政隻是皺了皺眉頭,沒有多說。
...
【李牧,出生年份不詳,戰國時期趙國人(河北邢台隆堯)。
他早年的事跡不見於史書之中,隻知道其長期鎮守在趙國北部的代和雁門,負責防備匈奴。
李牧在鎮守邊關的期間,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有效的加強了趙國北部邊境的防禦。
但是,他在麵對匈奴入寇之時,總是采取龜縮防守的策略,讓所有的士兵撤退進入營寨防守,不得出擊,違令者斬。
在這樣的方法之下,好幾年,匈奴人每次來搶劫,都搶不到太多的東西。
但是,李牧這樣的行為,不僅讓匈奴人認為他是個慫包,也讓手下的將領認為他是個慫包。
趙孝成王因此也是大怒,下令撤迴了李牧。
結果,李牧離開了,新來的守將在匈奴入侵的時候,總是喜歡出擊去和匈奴打,但結果卻是損兵折將,損失慘重,使得邊境百姓,根本沒辦法安心種地,放牧。
於是,趙孝成王隻能再次去找李牧。
李牧托病不去,趙孝成王就親自上門,李牧就說要讓他去也行,他還是按照之前的策略。
趙孝成王沒辦法,隻能同意了李牧的要求。
李牧再次上任之後,還是按照之前的方法,匈奴又再次迴到了每次都搶不到什麽東西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沒有讓匈奴人認識到李牧的聰明,還是堅持認為他是個慫包。
而趙國的士兵在邊境上,沒什麽仗打,心裏都是憋了一股火,很想要和匈奴幹上一仗。
感覺時機到了的李牧,開始挑選精銳,積極訓練。
後來,李牧讓人在邊境上大肆的放牧,讓牛羊遍地。
匈奴人以為這次能搶個大的,於是便派人前來劫掠。
李牧安排人故意看到匈奴就跑,還“慌不擇路”的丟下了數千人的物資,讓匈奴撿了去。
這下子,匈奴徹底上頭,認為趙軍都是廢材,於是就發動十萬大軍,準備來個大舉入侵,搶一波大的。
但李牧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以前的匈奴每次來的人都不多,搶了就跑,趙軍追也不好追,人去多了,對方直接跑了,自己這邊勞民傷財。
人去少了,就被匈奴人幹掉,更是吃虧。
好不容易騙到匈奴集結了主力,李牧立馬就按照計劃,將訓練出來的十多萬大軍放了出來。
待吸引到匈奴,中了計謀,深入趙國土地之時,李牧果斷派人從左右兩翼包抄,將匈奴人包了餃子,一通亂揍!
這一戰,李牧和趙軍大展神威,一戰滅敵十多萬,嚇得整個匈奴都喪了膽,幾十年不敢南下。
接著,李牧趁勢滅襜襤,敗東胡,收林胡。
他的這一戰,極大的削弱了匈奴的實力,保障了趙國邊境數十年的安定,也給秦國一統天下會造成的中原實力減弱贏得了喘息的機會而不至於讓匈奴趁機大舉入侵。
因此,李牧自然也可以名列民族英雄之列。
自此,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李牧一戰成名,威震天下。
有人問,李牧這麽厲害,趙孝成王為何不派李牧去接替廉頗,或者這樣,就不至於讓趙括拉了一坨大的。
但其實,這個問題問得很傻,因為雖然李牧敗匈奴的時間不是很確定,但是根據學者推測,應該是在趙孝成王初年。
而趙孝成王繼位於公元前266年,長平之戰是在公元前260年。
所以,這個時期的李牧,很有可能是一個小兵,又或者一個不是很出名的小將領,又或者鎮守邊關走不開。
但他有沒有像趙括那樣,有一個好爹。
李牧沒參加長平之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李牧確實是厲害!”秦始皇道。
“那長平之戰時,他是已經滅了十萬匈奴,還是沒有呢?”趙匡胤問道。
“當然是...”
...
【在邊關一戰成名之後,李牧進入了朝中任職,曾出使秦國,帶迴了趙國的質子。
公元前244年,趙悼襄王繼位,因不信任廉頗,解除了廉頗兵權,趙國朝堂的多次不信任,讓廉頗不滿,打跑了樂乘之後,自己也出走魏國。
而其他的保住和氏璧的藺相如,趙括的老爹趙奢,玩火牛的田單都已經去世很長時間了。
因此,李牧得以成為了重臣。
公元前243年,李牧攻下了燕國的武遂、方城。
到了公元234年,秦國派大將桓齮(yi )進攻趙國,一路上攻城掠地,斬殺趙軍據說十萬人以上,隨後桓齮又派人繞後攻擊,最終將邯鄲城形成合圍之勢。
趙王急忙封李牧為大將軍,命其從雁門返迴,帶領邊軍勤王。
李牧於肥(河北晉縣西)這個地方,大敗桓齮。
戰後,李牧被封為武安君!
不到一年,公元前232年,國力強大的秦國再次派兩路大軍來攻打趙國,結果在番吾(河北磁縣)這個地方,又被李牧再次暴揍了一通。
同時,在抵抗秦軍的時候,李牧也在防守著韓魏兩國,端的是國之屏障!】